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3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心说,不对啊,宋之问好温柔啊!还知道不越权,依法办事了?

    他哪知道,这是孙驿丞不想为了宋大令越权,才使出的权益之计。

    孙驿丞的想法是,我帮你把人查清楚,之后是抓是闹,那是你襄州府衙的事儿,跟我没关系,老子才不替你扛这个雷呢!

    结果啊,孙驿丞是聪明人啊,马上他就知道,这份谨慎救了他一命。

    “当然就是来问姓名、来处!?怎地?你当本丞是不法昏官不成?”

    “没没。”

    吴宁无语,一摊手,“那,你就问吧!”

    “嗯。”孙驿丞点头,“来人!细细查问,不得有失。”

    “是!!”

    一众驿卒一拥而上,一个盯一个,当真是细细盘问起来。

    “哪里人士?姓什么?”

    吴宁闭着眼,还挺配合调查:“房州下山坳,姓吴。”

    “嗯。”驿卒点了点头。

    “过所拿来一观。”

    。。。。。。

    这边太平也在被问,咱们公主殿下还挺新鲜,长这么大,还没人问过她姓什么叫什么。

    “京师长安人士,姓李,名令月。”

    “哦,对了,现居东都洛阳呢!”

    得,她生怕人家不知道,又多说了点。

    。。。。。。

    那边李重润兄妹也和太平差不多,“房州人,家住城中永安坊天字号,姓李。”

    “哦,我爹叫李显,家母姓韦,你们认得吗?”

    驿卒一撇嘴,“什么李显李现的?不认识,过所拿出来!”

    。。。。。。

    “过所拿来一验!”

    孙驿丞正盯着孟道爷,一通连珠炮听得孟道爷直撇嘴。

    摊手道:“贫道没过所啊!”

    “没过所?”孙驿丞大惊,心说,你还真狂啊?

    “没过所还敢出来?不怕王法吗?”

    “因为我是贫道啊!”孟道爷根本就是在逗孙驿丞玩。

    道士要什么过所,人家那叫度牒。

    “哦哦。”孙驿丞这才反应过来,一阵面热,对孟道爷更是厌恶。

    冷声道:“哪家道观,姓甚名谁?据实道来!”

    “房州问仙观,孟苍生!”

    “法牒拿来。”

    孟道爷自无不可,把度牒递上。

    孙驿丞翻开一看,登时皱眉。抬眼看向孟苍生,“你不是说,你是房州问仙观的吗?”

    “对呀!”

    “那这法牒之上,怎么写的是嵩山嵩阳观!?”

    说到这儿,孙驿丞自己不由一皱眉,这嵩阳观的名字,看着怎么那么眼熟呢?

    正在疑惑,却是驿卒们收了众人的过所,一齐送到孙驿丞面前。

    “这帮人不对啊!”

    有驿卒警惕性极高,“有房州的,有长安来的,根本不是一地出行。”

    把一摞过所递到孙驿丞手里,“还请驿丞细细点验,莫要放过凶徒。”

    “嗯!!”

    孙驿丞深以为然,加上手里这个嵩阳观冒充问仙观的,这帮人确实大有问题。

    。。。。。。

    ,

第一七二章 查验过所() 
这帮人确实够乱的。

    有一个嵩阳观的道士,硬说是问仙观的。

    有一个祖籍长安,现居洛阳的。

    李重润更搞,这货直接报的老李家的祖籍太原,现居房州。

    到是吴家三兄弟还算正常,都是土生土长的房州人。

    反正就一句话:

    乱!

    要知道,这可不是后世,一个办公室里恨不得就能凑半张中国地图。

    这里是大唐,对人口流动管制极严的大唐。

    能把这么多地方的人聚到一块,当真是不容易,更别说是一起远行了。

    有问题!

    以孙驿丞多年的经验来看,一定大有问题,必须要细细点验,不能马虎!

    想到这里,孙驿丞冷眼环视众人一眼,心说,宋之问这回倒还帮了个好忙,把这么一伙意图可疑之人揪了出来。

    低头细看孟道爷的度牒,他要好好查一查,这伙人到底哪儿来的。

    “永徽元年二月十七寅时三刻生,俗名孟苍生,字子寐,法号:道通。”

    “永徽六年七月,于嵩山嵩阳观出家。”

    “嵩阳观。。。。”

    孙驿丞老觉得这个“嵩阳观”在哪儿看见过,却是一时想不起来了。

    再往下看:

    “于嵩阳观出家,承北茅山派上清正宗,是为四代嫡传弟子。”

    再往下,就是师承族系之类的了。

    “师:肖凡。。。。。。”

    “祖:王远知。。。。。。”

    “师叔:潘师正!”

    。。。。。。

    “潘师正!!?”

    孙驿丞终于想起来了,潘师正!他就说看到嵩阳观眼熟嘛!

    那可不就是高宗在世时,亲迎潘师正入嵩阳观的那个嵩阳观吗!?

    而且,潘师正谁不知道?那是大唐国师一般的存在,先帝和圣后都礼为上宾的道仙。

    “。。。。。。”呆愣愣地抬头看了一眼孟道爷,原来是潘师正的徒侄。

    暗自思量,也不知道潘师正仙去之后,上清一派在皇族之中的影响是否余存?若还有几分面子,那宋之问这回想报仇却是要费点周章了。

    恭敬地把孟道爷的法牒递了回去,却是什么都没说。

    再看下一份过所。

    没翻开,孙驿丞就是一颤,因为。。。。

    因为过所的封皮上,赫然写着,“大唐户部衙发签”几个大字。

    户部直发?哦操,孙驿丞以为自己看错了。

    好好揉了揉眼眼,再看,确实是户部无疑。

    这特么就厉害了啊!

    要知道,孙驿丞在丹江驿守了十几年了,他就没见过户部直发的过所。

    就算是官员上任,那也是由出发地的府衙开据过所,京官外任也是京师府衙,也没用到户部啊!?

    心中暗自思:这究竟是什么人?居然能惊动户部总衙开据过所通行证?

    急忙翻开。

    “吴启,房州下山坳人氏,貌俊美,身伟岸。”

    “父:吴长路,现任山南道别驾之职。”

    。。。。。。

    嘎!?山南道别驾!?

    孙驿丞眼珠子差点没瞪出来,刚刚孟老头不是说,只是一个房州的折冲校尉吗?怎么就出来一个山南道别驾!?

    抬眼看着吴启,“吴,吴别驾是公子的大人?”

    吴启特么等了半天,终于等来这一问了。

    心说,本公子终于当一把官二代,体会一下什么衙内了。

    心中激动,面色却不改,“怎地?还要把我家大人叫来,让你一同点验!?”

    “不,不不敢!!”

    孙驿丞忙不迭地摇手,心里把宋之问祖宗十八代都问候了个遍。

    奶奶的,你个王八羔子,得罪谁不好,得罪别驾之子!?那你特么还报什么仇?讨什么公道?

    乖乖吃了这个哑巴亏就算了,却是拉本丞来和你一起吃瓜落。

    可是孙驿丞还是没明白,就算是别驾的儿子出来,也用不着户部直发过所吧?难道这个吴别驾是圣后的私生子不成?

    把吴启的过所交还。

    本来后面的就不用看了,只一个吴长路,就绝对不是宋之问惹得起的。

    可是,孙驿丞好奇啊!因为他发现,下一张还是户部直发的。

    强烈的好奇心指引着他,把那一张也翻开来一观。

    结果,还没等他看呢,身边的驿卒就说话了。

    “就是这个,驿丞可要好好查验!”

    指着李重润,“就这娃子,非问小的认不认识他爹李显。”

    “李显。。。。。。”

    孙驿丞当然知道谁是李显,可还是有点不信。

    低头一看:

    “李重润,父:庐陵王李显。。。。”

    真是那个李显,那个当过皇帝的李显。

    孙驿丞心说,这都一群什么人啊?李显的儿子都出来了。

    往下又一翻。

    不出意外,还是户部发,李裹儿,父:李显。。。。

    再往下翻,更大牌。

    李令月,法号:太平,

    父:高宗李治。

    母:神皇圣后,武曌。

    爵:一品公主。

    “太、平、公、主。。。。。。”

    孙驿丞看到这儿,二话没说,大腿一软,扑通一声就拜倒在地。

    “下官孙福,有眼无珠,拜见公主殿下,殿下恕罪啊!”

    。。。。。。

    ——————————

    院问之外,孟老丈还在那生闷气。

    “你们两个呆汉,拦我做甚!?”

    。。。。。。

    驿卒被骂了呆汉也不生气,平日里孟老头对他们都不错,陪笑道:“老丈还是在这儿安心呆着吧,我家驿丞也是为你好啊!”

    “好什么好!?他要加害老夫的朋友,这算哪门的好!?”

    “哎呀!”驿卒再劝,“这种惹事生非的朋友,不要也罢!”

    正说着,就听院里面一阵高呼,吓了孟老头儿和驿卒一跳。

    “拜见太平公主殿下!”

    。。。。。。

    “什么情况!?”

    那声音是孙驿丞和一众驿卒的。

    孟老头儿探着脑袋,往里细看,只见孙福和他的手下跪了一排,正在那儿山呼大拜呢!

    “太。。。。。。平公主!?”

    孟老头儿一脸见鬼地看着那个站在吴宁身边,好不享受的清冷女子。

    “她她她她,她就是太平公主!?”

    “哦。。。。。。你娘!?”

    不知道为什么,孟老头现在突然想起在问仙观,肖道长说的那句话来:

    “失于九五,得于五九。。。。。。”

    。。。。。。

    ————————

    宋之问躺在床上,吭吭叽叽地足足等了半个时辰,才见孙驿丞回转。

    一见孙驿丞进来,宋大令顾不得周身疼痛,支起身子。

    “查清楚了吗?”

    “查清楚了,查清楚了!”孙驿丞忙不跌地应声。

    “果不出大令所料,这几个人正是要往襄州去,正入大令的地头啊!”

    “是吗!?”

    宋之问眼珠锃亮,甚是兴奋。

    “那就好,那就好啊!”

    心中恨恨,看到了襄州,本官如何讨回今日之耻!

    “对了!”

    “他们是哪里人,可有背景!?”

    “没什么背景!”孙驿丞笃定道,“房州来的,下山坳一个山沟沟里的土大户。”

    “土大户!?”宋之问一听,更来气了。

    特么让几个土大户暴揍了一顿?真他娘的丢人!

    “对了。”却是孙驿丞陪笑着开口。

    “依大令的身体,怕是经不起路途颠簸啊!”

    “正好,明日有一艘官船从丹江发往襄州,大令要不要搭船走?”

    宋之问一想,也好。

    “什么船?货船本官可是不坐的。”

    “放心!客船,有七间上好船舱呢!”

    “那还不错。”

    宋之问很满意。

    。。。。。。

    。

第一七三章 天赐良机() 
“九郎这回表现不错。”

    太平公主懒洋洋地坐在院中,脸上的兴奋之色仍未退去。

    以往,咱们公主殿下都是高高在上,左右开道,几乎是刚一亮相,任谁都要臣服拜倒。还从未像今日这般,跑出来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宋之问来给她解闷儿。

    “继续努力哟,最好多找出几个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