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升的更高。

    “那。。。。。”太平全明白了。

    “就是你想那个意思!”吴宁都不等她说完,“要不我说啊,咱们圣后太不地道了。”

    “狄胖子把命都豁出去了,才扳倒的酷吏,结果老太太一道赦免的旨意,就把功劳全抢走了。”

    现在朝臣们都认为,是武老太太命令狄仁杰铲除酷吏。只当是老太太顺应臣心,把这帮恶人一网打尽。

    他们能不高兴吗?谁还计较什么出尔反尔,有损圣威?

    这事不但是没坏处,反而让臣子、百姓更爱戴武则天,更加能接受老太太登基做皇帝。

    “啧啧啧。”

    吴宁砸吧着嘴,心中恶趣味的想着:

    狄仁杰啊狄仁杰,本来属于你的大功大业,这可是能名垂千古的呢!结果为了保命,送给武则天了,不知道狄胖子现在是什么心情。

    什么心情?

    呵呵,狄仁杰现在的心情还真挺复杂的。

    此时,一顶由官差拱卫的官轿,正穿越重山峻岭,朝巴蜀之地而去。

    只不过,不论是轿夫,还是差役,一个个大气都不敢喘,无不疑惑听着官轿里时不时传出来的突兀大骂。

    “吴老九!你个熊孩子!!别让老夫再遇见你!!”

    “。。。。。。”

    大伙儿心说,“狄公这是怎么了?”

    “或者说,这个吴老九把咱们狄公怎么了?”

    “怎么骂了一路了,还没骂够呢?”

    殊不知,别说一路,狄仁杰念叨这个吴老九,念叨了整整一年。

    为什么呢?

    因为,狄仁杰在接到武则天赦免旨意的时候,本来还挺高兴,谁也不愿意去广州那种地方送死不是。

    可是,也不知道武则天是怎么想的,老太太皮了一下。

    给狄仁杰送去官方圣旨的同时,让亲信内侍还给狄仁杰夹带了一张亲笔字条。

    狄仁杰打开一看,脸都绿了。

    “狄胖子!”

    堂堂大唐之主,天后武氏,张嘴管他叫“狄胖子”!

    再往下看。

    “狄胖子。。。。”

    “以后再给吾徒生事端,看吾还饶不饶你的狗命!”

    “看看人家吴九郎,你们不是相交莫逆吗?也多和人家学一学。”

    “。。。。。。”

    看到这儿,狄仁杰哪里还不明白,肯定是吴宁使的什么手段救了他。

    可是,武则天这声“狄胖子”,明显就是跟吴老九学的啊,这货到底和圣后说了什么?

    于是,狄仁杰和吴宁这个仇却是结下来了,再见之日,这对活宝不定又闹出什么笑话。

    。。。。。。

    ——————————

    吴宁倒不知道狄仁杰不但没谢谢他,反而恨上他了。

    现在他很忙,忙着,数钱!

    一口炭窑,卖十万贯,

    十万贯啊!!

    当下在东都洛阳买一栋占地面积两亩多的豪宅,也才一千贯上下。

    十万贯,去掉分给陈老财的、孙宏德的,给下山坳各家的,还有他那个财迷老丈人的,还剩下一半——五万贯。

    特么那得是多大一笔钱啊!

    吴宁心说,武老太太还是很大方的!要知道能有这么多钱,他就把王弘义、索元礼那些人给老太太留着了。

    还用费那么多劲早早就卖了!?

    不过呢,钱多了也有钱多的烦恼。

    比如老祖君,那就是个老脑筋。

    一口炭窑就卖了这么多钱,老头儿一点都没高兴起来,天天跟吴宁这念叨:“钱是不少,可营生没了。”

    “钱有花光的时候,唯有营生才能代代相传!”

    “你这个败家的娃子,把老子的营生就这么给卖了!?”

    “。。。。。。”

    吴宁除了无语,只剩下无语。

    你还不能和老头儿讲道理,封建大家长的劲头一上来,他真抡大棒子抽你啊!

    没办法,吴老九守着一大笔钱,却一天安生日子也没过上。

    得赶紧想个营生,好让祖君闭嘴。

    可是,什么营生好呢?

    有炭窑的生意在那比着,吴宁一时半会儿还真找不出什么好营生。

    倒是有一个好生意,而且想了不是一天两天了。

    当初是没钱干不了,现在有钱了,可是斟酌了好久,吴宁觉得时机又不对,只得先放着。

    最后,倒是秦妙娘变向地帮吴宁出了一个好主意。

    。。。。。。

    ——————————

    起因还得从吴宁想要远游说起。

    其实也不算远,往东两百里就是襄州,然后沿着长江逆流而上,他想去看看长江三峡。

    在后世,吴宁也游过三峡,但却是三峡大坝建成之后的三峡。

    虽然依旧山河壮美,但是听长江上的老船工说,大坝没蓄水之前的三峡才是真正的三峡,不知道要美上多少倍。

    所以吴宁一直很遗憾,也为之念念不忘。

    如今到了大唐,这特么都不是大坝蓄水前了,应该是最原汁原味的三峡了吧?

    反正炭窑给了朝廷,整个人也算彻底闲下来了,那何不借此良机,游山玩山?

    这个想法一提出来,登时得到了太平、孟苍生、秦妙娘、吴黎等人的一致响应。

    没办法,大唐从官到民好的就是这一口儿啊,哪个诗人、文豪不遍游山水?

    在大唐当官,除了探亲假、年节假,还得有旅游假呢!

    可想而知,这事儿对于唐人得有多大的吸引力。

    再说了,太平公主好不容易出一趟京,只在房州一地呆了就快一年了,她当然也想多走多看。

    孟道爷是只要离开他师父去哪儿都行。

    而秦妙娘、吴黎这些都是普通百姓,可没有文人雅士那样的条件寄情山水,但这不代表普通百姓就不想效仿文人,也出去浪一浪。

    吴宁这个想法一经提出,众人不但举双手赞成,而且是悉心准备。

    当然了,各有着重。

    像什么路上用度啦,到襄州之后的江船啦,一路的随从侍奉啦。

    这不用多说,当然是太平这个公主殿下一手包办。

    也许是吴宁那封信的缘故,武则天对于太平上请与吴宁出游之事并没有阻拦。

    不但极为大度地让可怜耙耙的李重润和李裹儿也可一并同行,连众人穿州过县,行船过卡的“过所”,都是京城直接发下来的。

    而吴宁他们这些人,只要顾好自己就行了。

    可是,也别觉得没事儿。

    即使是在后世,普通人家出一次远门儿都不算小事儿,更别说大唐了。

    就是心理上的那份重视,也是后人无法想象的。

    吴黎为了出这趟门,居然把五伯当兵时用的一把钢刀偷了出来,特意向孟苍生请教了几招武艺。

    而秦妙娘,表面上倒是没什么,可暗地里下了多少工夫,却是谁也不知道的。

    据吴宁观察,这傻丫头,连出去这两三个月,每天穿什么衣服,带什么首饰,都安排得极是精细。

    。。。。。。

    而正是妙娘置办的几件新衣,让吴宁恍然大悟:

    “这不就是个极好的营生吗?哥们儿可以卖女装啊!”

    。。。。。。

    。

第一五四章 深入研究女士内衣(二合一)() 
没网了,等了一晚上也没修好。

    用手机传晚了。

    。。。。。

    ————————————

    什么特么女装大佬!?

    吴老九这么体面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当女装大佬?

    某点那帮观众老爷显然就是看热闹不怕事儿大,起哄架秧子没一个好东西。

    吴宁只是想当一个卖女装的大佬,而非女装大佬!

    这事儿得从头说起。

    秦妙娘这个富家千金出门子怎可能随随便便?要是不置办十来套新衣,就跟对不起这趟旅程似的。

    而且,秦大小姐显然是不差钱的主,不但托人从东都洛阳,还有襄州的大铺子花重金置办,而且刚一入手,便把情郎叫去一观。

    吴老九一听秦妙娘要穿新衣给他看,那当然是十分乐意的啊!这个没节操的甚至不介意秦妙娘当面一件一件地换给他看。

    满心欢喜地到了秦府,秦妙娘也知道情郎心意,虽然没当面换给吴宁看,可也是描眉施粉极尽妆容,把新衣一件一件地穿给吴宁看。

    于是,吴宁看吐了。

    只见,鹅黄绣花的半臂短襦配月白色的诃子,下罩同样鹅黄的高腰束裙,挺漂亮。

    再看下一套,湖蓝色的半臂短襦配蜀绣深蓝的诃子,下罩湖蓝色高腰束裙。。。。。。

    这个,是不是有点重复啊?

    不过,也还行。

    下一套,月白色的半臂短襦,加诃子,(哭腔)加高腰束裙。

    吴老九有点受不了了,再往下看。

    黑缎料的、翠纱织的、苏绣绸布的,全是短襦!诃子!高腰裙!!

    吴老九抓狂,干脆把秦妙娘的新衣亲自翻了个遍。

    好吧,一共十套,除了一套窄袖胡服,两套合身男装,其余七套,全是短襦、诃子,高腰裙。

    “不是。。。。。。”吴宁牙疼的很,咧着嘴,“我还以为咱房州穿衣就够土的了,这京城也这么没品味吗?怎么全是这一套东西?”

    秦妙娘一听,神情一暗,“怎么?宁哥不喜欢?”

    “不是不是不是。”吴宁一看秦妙娘神态不对,赶紧圆场,“我家妙娘天生丽质,当然穿什么我都是喜欢的。”

    “可是吧!”

    看着那一堆的短襦、诃子、高腰裙,“这也太单调了一点吧?全无新意可言。”

    秦妙娘一听宁哥想要新意,眼前一亮:“有新意啊!”

    从一旁拿起一顶素纱遮帽来,“宁哥你看!!”

    满心欢喜地指着遮帽上的短纱,“这可是京中最流行的呢?比以往遮帽上的垂纱短了好多,只遮面容。听说京里的小娘都带这种。”

    吴宁:“。。。。。。”

    心中暗道:看来,我有义务拯救一下大唐的女同胞了,这简直就是水深火热啊!

    “我记着,你爹是不是还塞给我一间成衣铺子呢啊?”

    “对呀!”秦妙娘点头,“过了年,你忙前忙后的也顾不上打理,我就让赵紫平和钱伯帮着照看呢。”

    “那回头你把赵紫平给我叫来,我好好经营经营。”

    “啊?”秦妙娘一怔,“还是算了吧?”

    那铺子养着几个绣娘不假,可是手艺都不精,只做些粗布衣裙卖给百姓,也就是勉强维持,一直都半死不活的。

    没看秦妙娘置办新衣都是从京里托人带回来,都不用自家铺子吗?

    “没事!”吴宁倒是不以为意,大大咧咧道,“反正也是闲着,我就折腾着玩儿。”

    他隐隐觉得,这很可能是个大生意,比炭窑还大的生意。

    。。。。。。

    依吴宁的眼界来看,大唐这帮老娘们儿能花钱,也愿意在美上花钱。

    如果横向比较的话,把后世动刀塞硅胶,扎针修脸那一部份去掉,单是花在胭脂水粉、置办新衣上的钱,这个比例绝对高于二十一世纪的后世。

    不看别的,只说房州。

    地方不大,甚至有点土。,在这生活,家什用度、柴米油盐根本和长安、洛阳、益州、扬州没法比。

    可是,这女人用的东西那就不一样了。就算是在房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