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獒唐-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你。。。。”太平一阵气结。

    “何必让自己置身险地呢?”这个举动实在太危险了。

    只见吴宁苦笑着,“我也是没办法啊,总不能让狄仁杰不明不白地背这个锅吧?”

    “那我可就真的遗臭万年了!”

    “你呀!!”太平有点恨铁不成钢,“装的挺精明,活脱脱一个势利小人,其实骨子里就是个傻瓜、笨蛋,一点都不知惜身!”

    上回那一箱子奏折就是冒了大风险,这回为了狄仁杰,他又来。

    “嘿嘿。”

    吴老九陪笑着,“怎么说不也是你家的江山嘛,我这么大义凛然,殿下应该高兴不是吗?”

    太平一阵无言,“也是你家的!”

    “别管谁家的,殿下这是答应了?”

    “答应了。”太平放下碗筷。

    “思前想后,最好母后一气之下把你关到京里,有人看着,也省得你在外面闯祸!”

    。。。。。。

    ————————

    另一边。

    吴宁离开房州府衙,孙宏德一头雾水地走进府衙前院的职房。

    一进屋,就见狄胖子静静地坐在案前查阅卷宗。

    听他进来,狄仁杰头也不抬,“那小子走了?”

    “走了。”

    “被他找出什么端倪了吗?”

    “正如狄公所想,他还真找到了。”

    “嗯?”狄仁杰终于抬起了头,“他找到什么了?”

    孙大令闻言,苦笑耸肩,“他没说,只说还要斟酌斟酌。”

    “嗯。”

    狄仁杰把目光又移回案卷,“早晚会说的。”

    “就算他有什么动作,不也得通过州府的驿马报到京城吗?”

    。。。。。。

    ,

第一四八章 换着扛雷() 
一晃两个月过去了,这段时间,周兴依然不在下山坳露面。

    吴宁倒也不和他纠结了,他不来更好,那几个文吏又不敢把吴宁怎么样,正好让吴老九可着劲地拖着。

    交割炭窑,那总得清点一下吧?

    清算存炭,吴宁就点验了二十来天。

    之后还得对账,估计没两个月是下不来的。

    而这期间,房州乃至整个大唐也是大事不断。

    先是狄仁杰秉公办案,在王弘义勾结僧众的问题上大作文章,房州佛寺侵吞民财、霸占土地的问题也被扯了出来。

    致使狄仁杰在结案之时,不得不把房州僧众借贷害民的案子单拿出来,上报武则天,通陈僧众借贷之害。

    武老太太看了狄仁杰的奏折,当然是大为光火。

    与此同时,恰巧东都本地的也传出了一起寺院放贷逼死良人的案件。

    两案关联,不用武老太太说,朝堂官员已经警觉起来。一连几天上奏武则天,要彻查全唐佛寺,严禁放贷危害百姓。

    武则天准奏,至此拉开了大唐整顿佛寺的行动。

    史称:“载初治佛”。

    。。。。。。

    可是正如吴宁所料,民贷是原始自然经济生态下的刚性需求。寺庙不让借了,总会有逐利的资本马上进入状态,填补这个空缺。

    可是,说心里话,这些纯粹以暴利为目的的放贷商人,还不如寺院。

    起码和尚上面还有个佛祖约束,僧侣还不至于做得太过出格。就算有逼死人命,官僧勾结的情况,那也绝对就是个别现象。

    可不像逐利的富户商家,他们可是真的会吃人的啊!

    仅仅只过了一个月,民间借贷乱象丛生,危机四伏,已经有朝臣发现端倪,向武老太太发出警告了。

    。。。。。。

    ——————————

    吴宁此时,手里攥着一份还没发出去的奏折,正是之前和太平公主商量好,以太平的名义上报武则天的那份奏折。

    “时机成熟了?”

    太平在一旁看着吴宁,这份奏折发出去,意味着吴宁又要面临一份凶险。

    “嗯。”吴宁点了点头,把封好的奏折递给他旁边的孙宏德。

    “劳烦大令,快马飞驿送抵京师。”

    “这。。。。”孙宏德小心接过,“这里面到底是什么啊?”

    他到现在还不知道吴宁到底打的什么主意,到底从王弘义那儿挖出什么来了。

    “呵。。。。”

    吴宁一想,到了这个时候也没有什么可隐瞒的了,于是就把那天到底从王弘义那挖出了什么,一一告诉了孙宏德。

    孙大令一听,“这。。。。这奏折上写的就是这个事?”

    “正是。”

    “。。。。。。”

    孙大令胀红了脸,憋了半天,“你行!!神了!”

    “不是,你怎么知道周兴他们合伙放贷的事肯定有用?”

    “呵呵。”吴宁只是干笑,这叫经济规律,说了你也不懂啊!

    “猜的,大令只管发出去便是。”

    没想到,孙宏德摇头,“不行!”

    他是没吴宁脑子转的快,可是他也不傻。

    也不管太平公主就在身边,“以殿下之名发出,那不就和九郎发出去的一样吗?圣后不会放过你的!”

    咬牙沉吟,“要不,以本官之名发吧?”

    “打住!”吴宁赶紧制止他这个想法。

    “你可抗不下来,莫要与家人招祸。”

    “。。。。。。”

    孙宏德一阵无言,吴宁说的对,他这个小小州官还真顶不了这么大的雷,拿着太平公主的奏报颓然回走。

    一面懊恼自己官微权弱,在这个级别的争斗面前,连个看客都算不上。

    一面又感叹,吴九郎将来必定成为一个风起云聚的人物,小小年纪,白衣之身,就已经入局了。

    这一刻,孙宏德无比渴望入局,无比渴望可以到朝堂之上走一遭,证明自己。

    好吧,孙大令文人的酸劲儿上来了。

    而且,来的很不是时候,差点要了自己的命,也差点坏了吴宁的好意。

    。。。。。。

    且说这位爷回到府衙,没有按吴宁说的那样,马上把奏折发出,而是呆呆地坐在职房里发呆,还在想着路上那些破事。

    凭什么吴老九能入局,他孙宏德却入不了局?

    凭什么吴老九能扛得下来,他孙宏德就扛不下来啊?

    凭什么我孙宏德堂堂七尺男儿,饱读圣贤之书,却要一个山里娃娃挡在前面啊?

    那炭窑我也有一成份子好不啦?我才是房州父母官好不啦?

    要冲锋陷阵,那也应该是我孙宏德打头阵好不啦!?

    “。。。。。。”

    吴宁要是在这儿,非气死不可。

    你以为他愿意冲锋陷阵?你以为他愿意入局?你以为他就不怕死?

    他特么要不是高宗的亲儿子,武老太太又不想杀他,借他几个胆他也不敢这么折腾。

    殊不知,把吴宁当山里娃的才是真傻子,不知道这位比谁都有能力顶这个雷。

    可是不行啊,孙大令上头了。

    越想越不对,越想眼神越坚定。

    这事不能让吴宁来,他一个庶民,圣后再喜欢也说砍就砍了。

    可我是官啊,大不了流放岭外呗!

    我来!!

    想到这儿,孙大令毅然决然地拆开了太平公主的奏折,重抄了一份,唯独署名之处,换成了——孙宏德!

    。。。。。。

    本来吧,孙大令老老实实地把吴宁那份奏折发出去什么事儿都没有,可偏偏老哥儿“高洁”了一回,耽误了这么一会儿。

    结果,在外监办索元礼案的狄胖子回来了。

    站在孙宏德边上,看他抄奏折站了半天,孙大令居然都没发现。

    直到孙大令抄到即将落款之处,狄仁杰才忍不住发声:

    “这个吴宁果然没让本官失望!”

    “啊!!”

    孙大令吓了一跳,回头一看,是狄公。

    “狄,狄公。。。。什么时候回来的!?”

    狄仁杰淡然一笑,拿起孙宏德已经抄好的奏折又好好看了看,满眼都是欣慰。

    “回来有一会儿了。”

    说着话,从孙宏德手中拿过笔来,在落款处挥毫写下——

    狄、仁、杰,三字!!

    “不可!”

    孙宏德急忙阻拦,却被狄胖子一眼瞪了回去。

    “你我不是之前说好的吗?怎么?孙大令现在又想和老夫争功了?”

    孙大令急了,“这哪里是功,狄公万金之躯,万不可义气用事!”

    只见狄仁杰笑了,“计,是老夫定下的计,理应由老夫来承担。”

    说着话,把奏折封好,也不劳烦孙宏德。

    “来人,快马送京!”

    。。。。。。

    。

第一四九章 反常() 
武则天最后心情又不错。

    连上官婉儿这个近臣女官都看得出来,许是房州吴宁那一箱子奏折的缘故,不但帮老太太出了不少主意,甚至他没在奏折中提起的事情,武则天举一反三,也通顺了不少。

    最近,老太太游园的次数明显有增,且看奏折处理朝务的时候,眉头也舒展了许多。

    此时,陪在武则天身边,在满园夏花之间缓步穿行,上官婉儿忍不住道:“臣妾都记不得上一次陪圣后游园赏花是什么时候了。”

    “是吗?”武则天淡淡地笑着,她确实已经很多年没有像今年一样松弛了。

    柔声道:“以后却是要多来的。”

    “那臣妾可是要多多提醒着圣后呢,以免圣后又忘了今日的许愿。”

    “好啊!”

    得到武则天欣然的应允,上官小婉也更放得开了。

    闲话道:“其实,也怪不得圣后以往少了这分闲情,若是朝务都像今年这般顺心,圣后自然有闲暇出来转转。”

    武则天一听,又笑了,“傻孩子,朝务哪年都一样,哪有顺心的时候?”

    “。。。。。。”

    其实上官婉儿想错了,武则天心情好,还真不是因为朝务顺通。

    正如老太太自己所说,一国之政,哪有顺心的时候?这里通顺,还有那里的麻烦等着武则天去拿主意,是永远也解决不完的。

    老太太之所以心情好是因为,那个吴老九。。。。。。终于心情不好了!

    她也是人,而且是个女人,也有七情六欲。

    周兴现在就是不露面,吴老九不想交出炭窑,可有劲也使不上。

    看着这个恼人的臭小子吃瘪,武老太太莫名的就高兴。

    这几天,老太太甚至一直在想,那小子会不会为了一个炭窑彻底不顾脸面,上书来求她?

    这让武则天生出一种新鲜的恶趣味:

    你来求我啊!求我,我就高举贵手,放你的炭窑一马。

    哈,连武则天自己都没意识到,这个远在房州,也说不清应该管她叫大母,还是叫祖奶奶的吴老九,居然让她体会到了久违的亲情乐趣。

    。。。。。。

    武老太太自己想着想着,居然笑出了声,忍不住道:“周兴这回,还是甚和吾意的。”

    “。。。。。。”

    上官婉儿浑身一震,这才知道,原来武则天心情好,不是因为朝政,而是房州那个吴宁。

    又是那个吴宁?

    心说,真是奇了。

    状着胆子打趣道:“那圣后可别抱太大希望。”

    “哦?”武则天停下脚步,“怎讲?”

    只见上官婉儿泯然一笑,“依那小子的坏劲儿,可是比周都事凌厉上百倍,说不得又弄出什么花样,让周都事措手不及呢。”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