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2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撤离?我大金面对强敌何曾有撤离的时候?外面不过还有百十跳梁小丑而已,怕什么?”

    “可是咱们的援军迟迟不到,听声音城外的盗匪也已进城,皇上的安危重要啊!”

    “这群可恶的老鼠,不灭了他们,我大金还有何脸面立于世上!”吴乞卖提起身边的铁枪,“不要退,先随朕将这些老鼠杀光再说!”

    此时,剩余的几十名防卫已经全部退到殿内,正在奋力抵住殿门,将敌人阻在外面。听得吴乞卖的命令,众护卫当即将殿门打开,双方再次混战在一起,不大的殿堂之内,几十人冲杀成一片,殿外更有宋江的人陆续冲入殿内。

    吴乞买长啸一声,撇开护卫的阻拦,挺枪冲入战圈。他身材高大,力壮如牛,一条沉重的铁枪使在手中仿如木棍一般,但凡进入他挥枪范围的敌手,无一不被打翻在地。

    “鞑子皇帝在那儿,俺去会他一会!”武松砍翻一名金人护卫,注意到了吴乞买的动静,朝着周围的同伴叫道。

    “俺也过去!等等俺!”史进与李逵齐声喊道,他们架开与自己纠缠的护卫,朝着吴乞买掩杀过来。

    吴乞买凛然不惧,大吼一声迎了上来。武松跃起,双刀劈下,竟被吴乞买的一记重枪砸飞出去。史进、李逵夹击而来,吴乞买手中长枪如巨龙翻海,反倒迫得两人连连后退。

    皇帝亲自上场搏杀,如魔神下凡无人能敌,一时之间金人士气大盛,攻入殿中的常胜军被杀得连连后退,死伤惨重。

    “顶住!给我上!杀了吴乞买,重重有赏!”宋江在殿外高喊道。

    “上!”武松大吼一声,再次攻了上来。吴乞买冷哼一声,长枪如电刺穿武松的左臂,一直将他钉在大殿的一根柱子之上。

    史进与李逵见状,齐身过来救援。吴乞买长枪被武松右手紧紧抓住,来不及拔枪应战,便只好抽出腰上长剑,与史进李逵交起手来。

    武松被长枪钉在柱子之上,眼见吴乞买转身迎敌,将一片空当暴露出来,奈何右手戒太短,伤不得对方。情急之下,他将牙一咬,挥刀斩向自己的左臂……

    宿命这种东西有时真的很难改变,断臂或许便是武松的宿命。

    。

第三九五章 动荡() 
北风吹起,汴梁城杨柳树上的叶子恋恋不舍地飘离了枝干。

    共和元年十月,战争的痕迹正在渐渐摸平。运河马上便要结冰,汴京各处的码头格外繁忙,全国各地的商家正在利用最后的时间将各类物资运到京城。一时之间,汴梁恢复了几分往日的风华。

    商旅聚焦京城,城中的瓦肆勾栏也随之热闹起来。

    “话说那吴乞买身壮如熊、力可缚虎,手中一杆铁枪更是凌厉狠毒……”汴河之畔一家茶肆之中,说书人正在抑扬顿挫地讲着书。

    “我忠义军将士被他杀得死伤惨重,鞑子士卒气焰顿盛,眼见便要护着吴乞买逃出殿中。关键时候,我忠义军大将武松、史进、李逵齐齐攻向吴乞买……”

    “正如刚才所讲,那吴乞买也着实了得,我忠义军马下武功第一的武松竟然一招之间被他用铁枪刺穿手臂,钉在殿内的柱子之上。”

    堂下惊呼之声乍起,说书之人卖个关子,等众人安静下来,才将竹板一打,接着道“不过咱们的武松武大爷岂是泛泛之辈?这吴乞买虽然刺中了他,但其铁枪亦被武大爷死死的钳住不放。说时迟,那时快,便在吴乞买想夺枪再刺之时,史进、李逵两位头领双双杀到。这两位头领一个使棍,一个用斧,那棍是青龙棍,使将起来可翻江倒海;那斧是鬼王斧,猛挥下去可劈山裂岩。吴乞买哪敢大意,忙抛开手中的铁枪,抽出腰间的佩剑,与史李两位头领对战起来。”

    “一寸长一寸强,一寸短一寸险——那吴乞买这下可要落下风了吧?”堂下着急之人先声问出。

    “这位看官说得没错,然而那吴乞买实在厉害,史李两位头领虽占些上风,却一时也奈何不了他。更急人的是,一众鞑子护卫见自己的皇帝身处险地,都拼命地上前护驾。这吴乞买武功如此之高,在护卫的掩护下,想要逃出我忠义军的包围还真不是多么难的事。若让鞑子皇帝给逃了,那太宰大人苦心经营的这‘无间’之计可就要功亏一篑。”

    说书之人顿了一顿,将鼓一打,继续道“关键时刻,受伤的武松武大爷突然从吴乞买的背后杀来。那吴乞买正在专心应对史李两位头领,背后正是空当一片,武大爷单刀突进,正中吴乞买的后心。哈哈哈哈……可怜的鞑子皇帝就此一命呜呼!”

    “好好好!”堂下一片欢呼一声。

    “众位也话纳闷,那武松武大爷已被吴乞买的铁枪钉在殿内的柱子之上,又怎会突袭这吴乞买呢?原来这武松武大爷亦有当年关云长刮骨疗毒之勇气,他见机不可失,可狠心自断左臂,挣脱了那铁枪的束缚,这正是——太宰妙计袭金都,武松断臂杀敌酋。众位看官,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说书之人施礼退下,堂下听众却有些意犹未尽。

    “杀了鞑子皇帝之后如何了?这金人现下如何动态,不会发兵前来报复吧?”

    “这说书之人就会吊人胃口,得!明天再来喝茶。”

    堂下听众或议论或不满。

    “唉!这说书之人啊,也就能哄住你们这些大字不识的莽汉。关于金人的动态,那《京华时报》的国际新闻里早有报道,也就你们这些不读书不看报之人还不明就里。”茶肆之中一名书生摇头对周边的议论之人叹道。

    “嘿嘿,俺们不是不识字么……这位小哥,可否将那报纸上的消息讲与我们听听?”

    “不行不行!这砸人饭碗的事情,小生可不去做。”书生指指那说书之人的背景拒绝道。

    “嗨,那老儿是肚子里的货多,不说这金人之事,他还可以说些三国、西游之类的,断不会丢了饭碗。”

    “对啊对啊!来来来,小哥喝茶!”

    周围之人又是恳求,又是倒茶,那书生满意地点点头,道“好吧,那小生便将这些时日以来金人的情况讲与你们听听。”

    众人忙坐下来,不再言语。

    “那日我大宋忠义军奇袭敌都、斩杀敌酋之后,上京很快便被我们占领。虽然金国不仁,在我大宋土地之上烧杀抢掠,可我大宋的忠义之师却非不义,在占领了上京之后,他们只是捉拿了一些官员战犯、夺回了咱们大宋的财物,便撤离了上京。”

    “这……这太便宜那些鞑子了吧,要我说,就该以牙还牙,以眼还眼,将那上京给屠个精光。”

    “切!这就看出你目光短浅了。太宰大人之所以如此安排,那是有深义的。如此做法,其一么,可以彰显我大宋的仁义,让咱们始终站在正义的高度。其二么,看看如今金国内的乱象,便知太宰的高明之处了。”

    “噢?”

    “鞑子皇帝身亡,他们那储君据说也在支援皇城的过程中,被我阻击的军队给射死。那你们说,接下来谁该当皇帝?”

    “按我大宋的体制,自然是那吴乞买的儿子。”

    “金人却是不同,他们一直兄终弟及,阿骨打死后传给弟弟吴乞买,吴乞买也将弟弟完颜斜也立为储君。可现下斜也也死了,这皇帝该谁来做呢?更有趣的是那阿骨打的嫡系兄弟至此皆已不在人世,他们那兄终弟及的传统已无法进行下去。”

    “如此一来,只能从阿骨打或是吴乞买的儿子之中选一个了。”

    “选一个?谁来选?他们那些儿子只能凭自个儿抢了。”

    “那岂不是产生内乱?”

    “正是!攻我大宋的东路元帅完颜宗望凭了自己手中的军权,登上了皇帝宝座。不过,一来他大败于汴京城下,损兵折将不说,身体更是日渐虚弱,直如一只快病死的老虎,再难服众;二来那完颜宗翰、完颜昌等人又与他不是一系,那金国朝堂之上实是暗流汹涌,动荡不定。这完颜宗望、完颜宗干兄弟怕是正焦头烂额地在巩固自己一系的地位呢。”

    “哈哈!如此一来,他们怕是无心发兵来找大宋报复了。”

    “这是自然,而且——咱们忠义军在撤出上京之时,还救出了被金人囚禁的原辽国皇帝耶律延禧。听说这耶律延禧正在招集自己的旧部,欲光复辽国。即便如此,金人现在都没工夫去搭理,咱们大宋他们就更不去想了。”

    “哈哈哈哈……金人这次真是……叫什么来……赔了夫人又折兵。你们他们灭了辽国,好好地在北地安生不行,非要来攻咱们大宋?真是多行不义必自毙。”

    “他们这是人心不足,以为灭了辽国便是天下无敌,没想到遇到了咱们的太宰大人,结果就被玩死了……”

    “话说回来,那金人当初势如破竹,连败咱们大宋之师,也确实挺厉害的……咱们的太宰大人真如上天派下护佑大宋的神明,若是没有他,宋金之战的结果还真不好说。”

    “是啊是啊,真不明白,如今这神明一般的人物宰执大宋,那些在金人来犯之时吓得只会屈膝求和的一众草包,为什么还会群起反对呢?”

    “唉!没脸没皮呗。”

    书生讲完那金国的形势,却是引得众人又一阵议论。

    。

第三九六章 独裁者() 
共和元年的第一场雪比往年来得稍早一些。

    汴京,驸马府,也是如今的首相府。今年这儿要比前两年热闹上许多,这倒不仅仅是因为杨帆身晋太宰之位,家中宾客增多,还因为杨家众人今年皆已回到京城过冬。

    自从驸马府建成以来,周若英一直坐镇江南,茂德帝姬也仅仅住过几个月而已。两年时间里,这儿多是杨帆一人居住,又加之他官位不显,府上自是门可罗雀、冷冷清清。至于周若英与茂德帝姬滞留江南不归之事,原先的说法是江南的冬日要暖和一些,两人乐不思京。

    现如今周若英与茂德帝姬回京过冬,这样的说法自然是站不住脚。而对于聪明人来说,此时不难看出,杨帆家眷这两年里久居江南,其实是为了躲避京城的战乱。而当时虽然金人还未攻宋,在绝大多数人并不认为京城有险的情况下,杨帆早已料到了后来的状态。

    时至今日,对于杨帆神机妙算之言可谓是老生常谈,但开始的惊艳过后,人们已经审美疲劳,相信他是天神下凡的人越来越少,而对于他之所以能够料事如神的原因,更多的人开始将它归结为杨帆拥有着一支庞大而神秘的暗探力量,至少官场之中杨帆的敌人已经深信此点,并且时时刻刻体会着它的可怕之处。

    杨帆虽然被赵佶任命为太宰,但朝堂之内反对他的官员甚多,这些人有的公然对抗杨帆,结果自然是被踢出官场;而有的则是阳奉阴违,想在背后给杨帆使绊子,结果他们之中大多人亦被杨帆改组的“调查局”给揪了出来。

    ……

    雪在地上堆积了白皑皑的一层,映着大街上的朱红灯笼,仿如铺上了一层薄薄的红霜。

    夜深人静,北风凛冽,嚓嚓的轧雪之声响起,一辆黑色马车驶在空无一人的街道之上,慢慢地来到了首相府的门前。身着黑色皮袍的燕青跳下马车,随着门前一名待卫进入府内。

    来到杨帆的书房,便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