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当天的晚上,便有开封府的衙役、还有一些官兵之类的人马前去樊楼、剧院等杨帆的产业搜查“逃犯”,弄得那儿鸡飞狗跳,生意全无。这算是明明白白地给杨帆了一个警告。

    次日清晨,宫中便有太监前来传旨,宣杨帆于九时整前去宫中觐见皇上。赵桓要亲自出马,压服杨帆。

    睿思殿里,赵桓比之做太子之时稍显消瘦,不过目光却较之以前威严了一些,这大概是唐恪等人认为他比之任何时候都表现轻佻的赵佶更像“明君”的原因所在。

    “……蔡京、王黼之流把持朝政多年,弄得朝堂之上乌烟瘴气,国库更是让这帮蠹虫侵蚀一空。如今他们虽然获罪受罚,但被他们挥霍的财物却也无法追回。而眼下金人仍旧虎视眈眈,朝庭要备战,要花钱……朕能想的财路都想了,可无一能解眼下的燃眉之急……”

    赵桓仍如张邦昌一般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上来便对着杨帆一通诉苦。

    “臣明白皇上的意思,臣也愿意为皇上分忧,可是臣担心若是将臣的华商银行交与朝庭的话,恐怕会让一些外行人给经营坏了……”

    “噢?难道朝庭之中就无人懂得此道?那些宰辅竟比不上一般的商贾?”

    “若论治国才华,华商银行里面的商贾之人自是无法与一众宰辅相提并论,可银行的业务终究还是经商之道,臣怕朝庭内的人不懂得其中的规律……比如说罢,臣知道张太宰他们想要华商银行发行银票,代替朝庭的交钞,这便是饮鸩止渴的取死之道,如果他们这样操作,华商银行在他们手中挺不过一年便会关门大吉……”

    赵桓脸色不悦,指着一旁的奏章道:“牺牲一个商行,以解我大宋的眼前之急,难道不值?再者说了,一个商家的银票竟是要取代朝庭的交钞,这成何体统?哼,这些天里早有御史弹劾你那神工集团,垄断江南商界,把持大宋命脉,如此下去,这大宋怕是要成为你杨家的了!”

    赵桓此话说诛心,杨帆忙做惶恐状道:“皇上莫听他人谗言!臣不同意将华商银行交与朝庭,实是有其他的法子可以为朝庭筹集银财,以解当下之急。既然有其他的法子,又何必去折腾掉那家商行呢?”

    “噢?”赵桓脸色转晴,“有何法子,快快说来。”

    “皇上有所不知,其实神工集团现下并非属于臣一人所有,它是由很多的商家参股组成,臣也只是占了不到五成的股份,神工集团的事情,也不是臣一个人说了算,要股东大会集体通过才行。因此说臣把持大宋命脉,那是大大冤枉臣了。”

    “原来如此,那你有什么法子筹集资财?”

    “既然臣的神工集团是由众多的商家组成,而且这些商家这几年里也赚了不少的钱,臣打算说服他们向朝庭捐献钱财,以解朝庭的财务危机。”

    赵桓一听喜道:“这感情是好,如果他们肯捐出一些自己的财产,朕到时会大大奖赏他们!”

    “那臣在此替他们谢过皇上了。臣现在正在筹划神工集团的股东大会还有集团的年会,计划六月之时在京城的大剧院召开,介时臣带头捐出一千万贯财产,想来其他的大小股东、职工也会不甘落后……”

    “哈哈。”赵桓高兴起来,“朕也听说了,你那神工集团每年都会开这个年会,不过以前都在年底,今年难不成是为了朝庭财务之急提前了?”

    “正是!”

    “好!好!那朕便再等你们两个月,驸马还要快快行动才是!。”

    “谨遵圣命!”

    两人又聊了几句,不过话不投机,大抵也相当于没用的废话。瞅准了时机,杨帆便告退。赵桓自也不多留他,心中道声“今日算你识相”,便准了杨帆退下。

    ……

    “咱们安插在宫里的人已经打探清楚,这是上折子弹劾东家的官员名单。”

    驸马府的门口,杨帆正欲出门,燕青赶来将一份名单呈上。杨帆接过名单,打开一看着,轻喃道:“秦桧、王校之、刘志远……”

    “这三人,秦桧乃刚刚升任的殿中侍御史,另外两人则是江南一带的地方官员,具体的派系关系正在查……”

    “哈!秦桧,他这是要登上历史的舞台,来凑热闹了……奶奶的,统统乃伊组特!”

    “啊?”燕青却是听不明白杨帆的意思。

    “一帮跳梁小丑,将来一块收拾!”杨帆简单解释道,“按计划进行吧,我要在京城来一场豪门盛宴。”

    “是!”

    燕青退下,杨帆才安排了车马,朝太尉府行去。这天的傍晚,杨帆得到消息:护送赵佶南下的高俅已率三千禁军先行回京,但他却身染重病,眼见时日不久。

    作为赵佶最倚重的心腹,高俅在赵桓登基后自是不可能再执掌三衙禁军。他的太尉之职如今已为何灌取代,而且先前驻京的禁军皆要调防别地,便连在刚刚京城保卫战中立有大功的神机营,也要换防到沧州。新的京城禁军,则由何灌等人挑选信得过的心腹兵将来充任。

    杨帆与高俅相熟已久,而且神机营便是由杨帆一手建立,于公于私,他都要去探望一番病重的高俅。

    夜色笼罩起汴梁,经过了三个多月的混乱,京城终于恢复了原先的灯红酒绿。穿过几条热闹的街市,杨帆来到了高俅的府前。这座颇具军营风格的大宅,“太尉府”的匾牌已经摘下,门前冷冷清清,已经失去了原有的威严。

    通报之后,杨帆直赴高俅的卧房。

第三七O章 风从北方来(上)() 
“握权,则赴者鳞集;失宠,则散者瓦解。世态炎凉莫过如此。”高俅已经卧床不起,本来就显消瘦的脸颊已经变得不成人样,他的身边虽有不少的仆役,但人人皆显悲色,有的更是在收拾东西,显然是要被辞退回家。见到杨帆,老境稍显颓唐的高俅便先感叹起人情世故来。

    当然,对于杨帆能在此时前来探望他,高俅也很是感动,直赞杨帆重情重义,自己没交错这个朋友。

    唏嘘感叹完毕之后,高俅谈起时事道:“太上皇不日便要回到京中,不过天已经变了,即便他回来,也于我等无甚帮助。也罢,老夫反正已经时日不多,也懒得去计较过多……倒是子航接下来要小心谨慎才行,树大招风,你那富可敌国的家产,怕是有人早就惦记上了。”

    杨帆抱拳道:“多谢太尉的提醒,我心中有数。”

    高俅点点头:“子航身为驸马,只要不参与政事,他们应该也不会做的太过分。依老夫之见,子航还是避去江南罢。”

    杨帆摇摇头:“金人退兵,这段时间本是备战的大好时机,可朝中的那些大人们,居然搞这些权争,白白浪费时间。金人乃虎狼心性,身边有只无力的肥羊,他们岂会放过?只怕过不了多久,金人便会再次南侵。叹,我留在京城,也是想多做点事情。”

    高俅叹道:“我也听说之前对抗金人之时,子航一手创建的神机营立了大功。可如今神机营要被调往沧州,子航还能做什么?如果金人再次南侵、兵临京城的话,怕是要比上次更难对付,子航还是要三思而行。”

    “总不能看着大宋重蹈辽国的覆辙,我想我还能做些事情。”杨帆微笑道。

    见杨帆甚是坚定,高俅也不再劝,他示意杨帆扶他坐起,然后从床头的枕下拿出一块令牌递与杨帆:“既然子航主意已定,老夫就不再劝了。这是之前太尉府老夫的令牌,现在虽然成了没用的破铜,但原先三衙禁军的将士见着他,也许总要给老夫一些薄面的。这些禁军将士虽然被调出京城,但说不定哪天子航会用到他们,所以这令牌老夫便送给你了。”

    杨帆接过令牌,他知道高俅在京营禁军之中经营多年,军中将领基本全是他的心腹,这也是赵桓为何要将他们调出京城的原因,故而也不推辞,将令牌收好。

    “还有啊——我那齐云社,子航也要帮我打理好,这可是老夫一生最得意的成就……哈哈……咳咳……”

    “太尉放心,等诸事皆定之后,我一定会将大宋的足球联赛发扬光大。”

    “好!好!那老夫就放心了。”

    两人又谈了一会,见高俅已现疲态,杨帆便告辞而去。

    之后四月初八,太上皇赵佶御驾归京。不过进驻龙德宫后,梁师成、李彦等宫内的心腹太监皆已被替换,赵佶在那儿除了能够向赵桓提点建议之外,与遭到软禁并无多大区别。这期间,赵佶也曾召见过杨帆两次,却是婉转地向杨帆索要一些奢侈的用品。与高俅一般,他也曾唏嘘感叹人情的冷暖。看得出来,他对当时头脑发热放弃皇位的举动甚是后悔。

    到了四月底,高俅病逝,原三衙禁军的将士也基本换了一个遍,赵桓对京城的掌控已经完成。

    ……

    进入五月,北方辽阔的大地上已是到处郁郁葱葱。

    金都上京的效外,完彦宗望与驸马挞懒策马而行,来到一片马场之前,两人下马驻足。

    “马儿吃上了青草,眼见着便肥起来了,看样子咱们出兵的日子可以提前了。”宗望指着草场上一匹匹撒欢的健马笑道。

    “怎么也要等到夏粮收了之后,此次咱们全军出动,总要备有足够的粮草才行,十五万人马,总不能仅靠打秋风来作战。”

    “哈哈,那也不过还有一个多月的时间。对了,燕北那些逃入山中的溃兵围剿的怎么样了?虽然这些鼠辈不足为惧,但咱们粮道的安全还是要做到万无一失才好。”

    “正如二太子所言,这帮人就像老鼠一般,虽然可恶,却极善躲藏。宫明他们率大军围攻了半年的时间,也无法将他们逼出山来。要不要派出咱们的嫡系部队前去相助?”

    宗望摆摆手:“不必,进山捉人本就是费时间的事情,否则耶律延禧也不会在夹山之中逍遥那么长时间。眼下攻宋在际,我大金的男儿没必要为了这么几个毛贼而去浪费精力。让宫明死死看住他们便是,等咱们凯旋归来后,再顺手收拾了他们。”

    “如此也好。”

    ……

    五月里,已进入雨季。金国的最北境,黑龙江中的水流丰沛起来。这儿距离金人聚居区已有几千里之遥,便是最擅长渔猎的女真人也极少会来这儿谋生。

    不过,千里难寻人烟的大河上,此时却有一艘船儿顺流而下。过程中,这艘船的船上之人不时地绑上绳索跳入水中,但看情形并非是为了捕鱼。行驶一段距离之后,他们便会靠到岸边,船上之人上岸之后,却是寻找大石大树,在上面做下明显的记号。

    如果细看,这群人乃普通的金人打扮,与一般的金国渔民无异,可显然他们不是在打渔。

    “水深十丈之上,水流平缓,记下记下,标在河图上……”为首的金人开口说的却是汉话。

    “得来!”手下拿笔在一张大图上标记着,“张大哥,咱们一路下来得行了快万里了吧,怎么还看不到入海口?”

    “快了,刚才下水之时,我已感觉到大海的气息。咱们用不了两天,便能看到大海。”名叫张顺的头领掬把水,嗅着答道。

    听到此话,一群人禁不住欢呼起来,看他们个个黑瘦的样子,行程之中定是吃了极大的苦,故而听到即将完成任务的消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