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2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蓟、景、檀、顺、平、营。这六州已答应归顺我大金,只要大金兵马一到,他们便会纳城归降。当然,在前往这几个州的途中,咱们也可顺手拿下其他的州郡。这些州郡于咱们并无多少用处,臣以为夺下之后,可将州中的百姓尽数迁往我大金,然后再按高庆裔先前所谈,以每年三十万岁币之价,交还宋人。”粘罕把燕云之地的事情考虑的甚是仔细。

第三一八章 燕云会(一)() 
    天色晴朗,棉云压得很低,云朵之旁不时会有飞鹰盘旋而过。

    涿州城下,密集的人群黑压压一片一片,向着北方铺展开来。自杨帆率领三千人马奔赴燕京之后的第三天,童贯终于集结起十万大军,准备开拨直奔燕京。

    十万大军的集结出发,自然无法与杨帆的三千人马相比。童贯的命令下达之后,刘延庆今日一早才率领五万大军赶到涿州。十万人马聚集在城下,可谓是人山人海、旌旗飘飘,更有倍于这十万人马的随军民夫,赶车拉纤,运送着那如山的粮草和扎营的物资。这样规模的大军行动起来,其实比老牛拉破车还要慢上一些。

    涿州府衙之内,童贯正聚集了一众的将领在安排出兵之事。

    “宣帅,末将建议大军分批出发,否则这样一锅粥地聚在一起,要赶到燕京那儿,没有十天也得半月,那时候萧干怕是早已跑得没影了。”此次北伐的三军统制刘延庆稍显焦躁,向童贯提议道。

    此时萧干攻城受阻、损兵折将的消息已经传到涿州这边,一众将领在欢欣鼓舞之余,也禁不住考虑起自己的战功来。

    萧干三万大军拿不下燕京城,接下来的出路只有另寻他地立足,否则一直呆在燕京城下喝西北风的话,结果只会不战自败。如果出现这样的结局,那此次北伐大功这块肥肉可就要尽落郭药师与杨帆之手,自己连喝点汤的机会都没有了。

    此次北伐,众人可是皆抱了万里觅封侯的心思,如果只凭先前屡败萧干之手却寸功未建的战绩,莫说是封侯了,弄不好还会落个惹人耻笑的笑柄。因此,看着大军还在蜗牛一般地挪腾,他们如何不急

    “是啊宣帅,不如我们兵分三路,将粮草器械留于后方,速速赶抵燕京。否则让萧干跑了,可就是放虎归山、后患无穷了。”

    “此计甚好,咱们三路大军进发正可将他包了饺子”

    众将皆同意刘延庆的分兵之议,不过童贯则稍显犹豫“萧干尚有二万多人马,诸位若分兵出击,可有把握战而胜之”

    “哼萧干那厮与我等交战几次,虽然占了些便宜,却也消耗颇大。现如今他已是强弩之末耳有何惧之”刘延庆不屑道。

    “刘太尉之言有理,萧干大军气势汹汹地回兵燕京,却被郭药师不足万人的兵马打了个灰头土脸,可见他在我等的消耗之下,已不复当时之勇。现如今我等兵马齐整、士气高昂,难道还怕一个半死的老虎”

    “宣帅放心,若能够碰上萧干那厮,便是我们的运气。到时定会将他杀个屁滚尿流”

    众将并不曾将萧干放在眼里,同时话里话外暗示童贯,郭药师与杨帆之所以能够守住燕京城,里面也有他们的功劳。

    童贯暗暗点点头,也觉得萧干的确是到了穷途末路的地步,现如今他便如一只没了牙老虎,还能咬死倍于他们的大军不成

    或许是郭药师与杨帆那边这两天的守城太过轻松,才让童贯与众将觉得萧干的军队战力下降。若是燕京城内的守军与萧干打个难解难分,城门几度易守,守军死伤惨重,才终于保住燕京不失,那众将或许对萧干还有几分敬畏。反而现在如此轻松的情形,倒让他们放松了警惕。

    其实正所谓善战者无赫赫之功,杨帆与郭药师之所以能够如此轻松地守住燕京,一方面得益于杨帆平时运筹的一步闲棋,才让萧干偷袭入城的计划流产;另一方面则得益于北辽将那燕京建得实在牢靠,以至于以萧干的矛利,都破不了自己的盾坚。

    这些与萧干大军的战力无关,实为意外的因素。

    童贯他们自然是忽略了这些因素,故而最终统一的意见便是大军兵分三路,立即向燕京进发。

    而同一天的早晨。原辽国奉圣州,现如今已今已被金人占领,成为完颜阿骨打的临时歇息之地。奉圣州离耶律延禧逃入的夹山地带不远,阿骨打便在这儿指挥金人的精锐之师追擒耶律延禧。

    昨日夜间,郭药师偷袭燕京成功的消息已经传到奉圣州,听得这个消息,阿骨打手下的几个郎君都坐不住了,这天一早,他们便一同来到阿骨打的帐中,商议如何应对此事。

    “郭药师降宋,并且占领了燕京,倘若他将燕京献与童贯,让宋朝大军真正得了燕京,我们大金岂不是大大地被动了燕京乃是伪辽的中枢所在,谁得了它,谁就名义上拥有了燕云之地。所以臣以为,到了必须认真处置燕云之地的时候,不能再拖下去了。”

    完颜阿骨打半靠在厚在软榻之上闭眼听着粘罕的奏报,这位戎马一生的大金雄主终于也逃不过岁月的杀招,渐感苍老虚弱起来。

    “你说该当如何处置给大家细细道来”阿骨打仍是闭着眼睛,不过他仍是威严十足,仿如一头苍老的雄狮之王。

    “臣反复考虑,以为现下应当将捉拿耶律延禧的事情放一放,反正他躲在夹山之中也不敢出来,趁此机会,我们不妨两条腿走路,一条腿立即发兵燕云之地,实打实地将有意归顺我们的州郡控制在手里;另一条腿则是再派使臣前往宋朝,将使用岁币赎回燕云之地的事情砸死,把大金的利益下来。说白了,便是在金宋两家瓜分燕云之地的事情上,早下手,多抢钱。”

    “哪几个州答应归顺我朝了”阿骨打问。

    “蓟、景、檀、顺、平、营。这六州已答应归顺我大金,只要大金兵马一到,他们便会纳城归降。当然,在前往这几个州的途中,咱们也可顺手拿下其他的州郡。这些州郡于咱们并无多少用处,臣以为夺下之后,可将州中的百姓尽数迁往我大金,然后再按高庆裔先前所谈,以每年三十万岁币之价,交还宋人。”粘罕把燕云之地的事情考虑的甚是仔细。

第三一九章 燕云会(二)() 
    完颜阿骨打睁开眼睛,他有些不认同粘罕的策略。估计因为敌人的敌人就是自己的朋友,这位对大辽仇恨入骨的大金新皇,对宋人却是保有极大的善意。

    “几年前大金就答应将十六州让给宋人,最起码来说,山前八州已说得铁定。而现在燕京已被宋人夺得,那伪辽的太后也落入宋人之手,按道理讲,燕云之地应当归入宋朝,此时咱们公然抢夺,岂不是让宋朝抓住咱们的把柄,指责我们大金失信?”

    粘罕有些不以为然,金国成立不久,君臣之间还未形成猜忌阿谀之风,他们多是有什么意见便坦诚地说出来:“陛下真是太仁慈了。宋朝早已爽约在先,而且不止一次。时至今日,还先下手为强,把先得燕京作为与大金谈判的筹码。大金为什么不能以此为借口,修正此前的许诺?对付宋朝这样的国家,用不着太谦让,无论咱们怎么谦让,他们都不会承情感谢,不谦让他们也没有太大能耐对咱们怎么样。臣已经摸透了宋人的脾气,他们要的是只是名义,便是把几座空城给他们,他们也不会在说什么。而大金在乎的是实惠,是要得到这些城池的人口物资,还有宋人的岁币。哈哈,你们别说,咱们将空城交与宋人之后,他们说不定还会感谢咱们。”

    粘罕笑着继续道:“至于燕京和伪辽太后,虽然现已落入宋人之手,但其实伪辽的真正主人乃是萧干,他现在可仍率几万兵马驻于燕京城外,宋人想安稳地拥有燕京城,那是白日做梦。说不定哪天,他们便会来求咱们,让咱们帮他们打败萧干。所以,对于刚才臣所提议,陛下千万不要迟疑,若照臣的谋划去做,我大金必定能得到巨大的利益。”

    阿骨打又闭上眼睛,不再作声。吴乞买则接着粘罕的话道:“粘罕郎君的谋划可以一试。这就好比咱们对宋朝说:‘你们失信于我,所以我要拆你家窗户。’宋朝人当然不愿意,那好,我们再对他们说:‘如果不让拆窗户,那就拆你家的门。’宋人听后肯定会说:‘那还是拆窗户好了。’然后我们拆他家的窗户,再给他们留几根窗棂,他们还得感谢我们。陛下您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吴乞买几句话说得粘罕、兀室、挞懒等人都笑起来。完颜阿骨打翻起眼皮看了看吴乞买,说道:“朕老了,此事便由你们做主吧。”

    这日上午,金国便再次派高庆裔、徒姑且出使宋朝。高庆裔先前与王黼议定的岁币之事,此时因为王黼的死亡而变得不确定起来,金人要他再次与宋朝的掌权之人敲定此事。

    下午,按照粘罕与吴乞买的策略,金人暂时放弃搜捕耶律延禧,开始挥兵东进,前去抢夺胜利的果实。金人同样兵分三路,阿骨打亲率中路军直趋居庸关,驸马挞懒率右路军趋向古北口,粘罕则率左路军取道南口,直逼燕京。三路大军约定在燕京城下会合。

    ……

    燕京城头,距离萧干大规模地攻城已经过去一天。不过城内的守军也不敢大意,他们仍是打着十二分的精神在城墙之上戒备着。前两天的守城之战,虽然郭药师的新燕军占了城坚之利,但在辽军的疯狂进攻之下,也是付出了近两千人的伤亡代价。好在有杨帆的三千援军以及空中侦察、地下雷阵的帮助下,整个城防的兵力才不至于捉襟见肘。

    “哈哈!看样子萧干这厮吃了两次苦头,是不敢再攻城了。”郭药师立于城门楼上,望着对面稍显安静的辽军营寨,笑道。

    “按照常理,萧干不该再攻了。他要想攻下燕京城,不付出一半以上将士的性命,根本办不到。可那样的话,他拿下燕京城又有什么用?现在童宣帅的大军正在路上,他得了一座破城,也守不了几天。”杨帆道。

    郭药师点点头,道:“那这么说来,萧干令人收集粮草,不是为了留下攻城,而是……”

    “我要是他,一开始便丢下燕京这地方,去一个宋金势力鞭长莫及之地发展。他呀还是没有从头再来的勇气,总觉得称王称帝要在一座大城里才光彩。殊不知自己的力量弱小之时,就得走农村包围城市的路线。此时萧干应该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宋金所有兵力已经调动起来,下一步这燕北大地的城池估计很快会被宋金瓜分,各城池的势力不会再把萧干当成他们的大王,他能补充物资的落脚点几乎没有了,更不用说在他撤退的过程中,宋金两国的兵力还会咬住他不放。可以说他已经错过了逃跑的最佳时机。”

    “大人所言极是!辽国国祚已尽,灭亡是早晚的事,萧干也不过是垂死挣扎耳,等宣帅大军一到,他要么灰飞烟灭,要么撅起屁股逃之夭夭。”

    “但愿宣帅的动作快点,萧干此时怕是已经在筹谋撤退之事。”

    ……

    萧干的确在做着撤退的准备,不过在撤退之前,他却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一个是粮草问题,两万多人马无论走到哪里都要吃饭,萧干必须在撤退之前征集起能够支撑自己赶到下个落脚点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