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22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马。可临行之时,杨帆却将战马交由警卫员,自己跟着队伍跑步前进。

    他的一众手下见杨帆又要做些破格的事情,自然是极力劝阻,不过杨帆向来固执,自己认准的事情,那可不是几个手下便能劝阻得了的。于是,一个堂堂的朝庭二品大员、这支“志愿军”的主帅,便在所有部下的众目睽睽之下,有马不骑,非要与士兵同甘共苦,跑在了队伍的最前面。

    当然,此时在大部分士卒的心中,杨帆这作派不过是在收买人心,做个样子罢了。他们估计,跑不了几里路,杨帆便会累得趴倒在地,被抬到马上。

    因此,这一路上,众多的士兵嘴上虽然无人敢说,可人人心中其实都多了一个乐子,那便是猜测他们的主帅何时累得被抬到马上。

    一里,杨帆身后二十米外的士卒便开始悄悄地问前面的战友:“兄弟,上马了吗?”

    经过一番消息传递,最终的回答是:“没有!”

    二里,五十米外的士卒又有人悄悄地问前面的战友:“兄弟,上马了没?”

    过了一会,前面的消息传回来:“还在跑!”

    三里……四里……五里……十里……二十里。打问杨帆是否累倒的已经漫延到全军,可不时传过来的消息却是:那杨大人跑得还挺欢。杨帆这状况着实是惊呆了太多的小伙伴。

    此时已有些士卒累得双腿酸疼,可看到他们的主帅,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文弱书生,还在坚持着不骑马,他们若是骑到马上,那以后还有脸见人吗?跑不过韩世忠那帮骡子他们认,跟不过一些比自己健壮的同伴他们也认,可要是跑不过一个朝堂上的文官,他们自觉也没脸去当这个兵了。

    正是在这样的念头支配下,众多的体力不支者,竟然硬生生地暴发出巨大的潜力,死活要跑下去。

    可是他们犯了一个巨大的错误,那便是将杨帆当做了一个文弱的书生。这支队伍里面,也就岳飞等寥寥几人知道杨帆身负武功,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卫队成员,都不知道杨帆的深浅。而今天杨帆跑了这三十来里路,在众多的将校士卒眼中或许是奇事一件,可在杨帆本身来说,不过是相当于舒活舒活筋骨。

    子夜过后,部队已行出将近四十里路,这已经相当于半个马拉松。杨帆注意到身边的向导、士卒走路已经虚浮踉跄。这些士卒虽然个个精壮,但一口气跑这么远的距离,也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了的。前面的路还长着,现在就榨干他们的潜力,那接下来可就麻烦了。

    到了该让部队休息的时候了,杨帆放慢脚步,示意传令兵道:“告诉大家,休息两刻钟。”

    队伍慢慢地停下来,一众士卒立即坐倒在地,摘下腰间的水壶咕嘟咕嘟地喝起水来。

    杨帆接过警卫员递过的水囊,喝了几小口,便开始打坐休息。不远之处的很多士卒看着杨帆一副神清气闲的模样,心中更是震撼:想来这杨大人下令休息,不是为了自个儿,而是为了已经力竭的他们。

    一种挫败感拥上心头,一些士卒禁不住暗中思付:“这杨大人还是人吗?难不成真如传说的一样,是神仙下凡?”

    士卒们一边胡思乱想着,一边喝些水、吃些包里装着的干粮。这些干粮很是美味,据说平日里只有这杨大人的嫡系手下才能享受到这样的军粮。

    两刻钟的时间很快到了,传令兵悄悄地发出整队前进的信号。众士卒吃力地站起身来,有人还小声地问道:“杨大人接下来是骑马还是步行?”

    “步行!俺算是服了,这杨大人看来是个人物,咱们这次跟对人了!”

    “是啊,咱们最佩服的便是这种有胆有识又有本事的主帅,跟着这样的大人在战场上厮杀才有味道。”

    此时,众士卒心中已不再拿杨帆何时上马来寻乐子,他们继续迈着仍显疲惫的脚步,跟在他们主帅的身后,一步步坚定地向前行去……

第三O四章 萧干之计(上)() 
    行军亦如作战一样,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休息了两刻钟时间的众士卒,再次启程之后速度明显不如上半夜之时。

    杨帆依然弃马从步,他知道这是吊住众士卒心中那股勇气与志气的关键途径,若是他与一众将领骑马前行,那众多的士卒早已心生怨言、撂挑撒泼了。可看看现在,这帮军中的老油子,明明已经很累,却无一人好意思上马休息。

    当然,杨帆也看出队伍的疲惫,再次出发之后,他便压住了行军的速度,否则将他们累垮了,即便赶到燕京,那战斗力也会急剧下降。

    大军之后每行走一个时辰便休息一次,行进到约有七十里路的时候,队伍之中终于有人支撑不住,被架到了马上。好在有二百匹马供体力不支者轮流骑乘,三千人的队伍并无一人掉队。

    天色微明的时候,队伍已经行走了近百里的路。根据向导的计算,他们的路程已经过半,照这样的速度,在萧干之前赶到燕京是极可能的事情。天亮之后,大军行军会更为顺畅,为了积蓄体力,杨帆下令大军休息半个时辰。

    一夜跋涉,众士卒又累子饿,他们匆匆吃些东西,便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等众人被传令兵叫醒的时候,东方的天际已经点缀起绸缎般的朝霞。天光渐亮,经过短暂休息之后的众士卒,尽管身体有些酸痛,但精气神却恢复了不少。他们拍拍身上的泥土,拿起枕着的兵器,排起了长队,继续向着前方跑去。

    白日里行军毕竟要比夜间方便得多,故而接下来的一个多时辰,众人又蹿出了三十多里。及至中午时分,大军跋涉一百三十余里,距离燕京只有不到五十里的路程。

    其实若走官道的话,他们已经抵达了燕京,可为了避开萧干大军及其散布出来的远拦子,杨帆众人绕了一个不小的圈子,故而经过一夜加半天的努力,他们也只与萧干处在了同一起跑线上。

    接下来没有懈怠的时间,全军中午饭也来不及吃,众将士一边行军,一边啃些干粮、嚼些肉干,补充着自己的体力。

    ……

    时间回到清晨。

    在攻打涿州途中休息了一夜的萧干大军仍然没有得到继续前进的命令。而萧干安排的任务却是就地伐木补允攻城器械。

    早饭过后,按照派出的人马的速度,此时他们应该回来报告燕京方面的消息,除非燕京有变,他们被敌人缠住无法顺利赶路。对于发生变故的预案,萧干也早有准备,不过他还是低估了燕京危机的程度,直到预计的时间已到,却仍不见一个探子回来,他便知道燕京定是发生了大变,这些奉命探查情况的骑兵定是被人追击或者拦截。

    当然,萧干也相信,以那些精锐骑兵的素质,纵然遇有追击拦截,也不可能全军覆灭。故而他当机立断,立即派出大队骑兵前去接应。

    话说郭药师占领燕京之后,并未发现萧太后等一众大臣的身影,经过一天的搜查城,也未找到任何他们的足迹。因此他便认为萧太后等人已经逃出城去。郭药师自然想到他们逃出之后首先要做的便是通知萧干。郭药师不是蠢人,他立即向燕京周围撒出了众多的游骑,一方面探查萧太后等人的踪迹,另一方面也戒备着萧干大军的突然反扑。

    正是郭药师的这些安排,让他歪打正着地侯着了前来探查燕京状况的萧干精骑。这队精骑其实做梦也不会想到燕京会被郭药师占领,故而他们赶到燕京附近之时并未隐藏行迹,被正在搜捕萧太后等人新燕军盯上。之后,这队骑兵又直冲已经关闭的燕京南城门,想确认城内的情况。结果他们便被大队的新燕军围了上来。

    弄清燕京失守的状况,这队骑兵便开始向外突围。他们知道南面布置了几十倍于他们的敌军兵力,所以这队骑兵向南虚晃一枪之后,却调转马头向西突围。他们的战力的确强悍,尽管西面有倍于他们的新燕军,却仍是被他们生生突围而出。当然,突围之时他们也付出了近半的战损,不过作为探马,只要有一个活着回到萧干身边,那就是胜利。

    突围之后,十几名辽军精骑想迂回到前往涿州的官道之上,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纵马而驰,尽快回到军中。可在这过程中,他们不但遭到郭药师人马的追击,还遇到了一些不明人员的截杀,以致于最后他们不得不选择偏僻的小路行走,而在这样的小路上,他们也只能牵马步行,慢慢地辗转前进。

    天色放亮之后,他们才试着向大路上靠近,不过郭药师的追兵仍是阴魂不散,剩余的辽军闯上大路之后,又遇有几次拦截,从而不得不左突右冲,蜿蜒前进。直到靠近了萧干大军,碰上前来接应的大队骑兵,他们才摆脱了对手的追击,随接应队伍回到萧干大军之中。

    这时他们只剩六人,而时间也到了上午十时左右。

    得知郭药师奇袭燕京得手,萧干背后一阵冰凉。燕京是北辽的根基,整个北辽的粮草、军器、物资几乎全部屯于城中。燕京若失,北辽便名存实亡,再难在这片土地上立足。

    不过,萧干亦是雄才大略之人,一阵的内心焦急之后,他便冷静下来,立即召集手下大将前来议事。

    得闻燕京被郭药师占领,萧干手下一众将领自是狂躁异常,大骂郭药师的同时,他们个个是要立即回兵燕京,定要将姓郭的叛徒碎尸万段。

    “住了!有点定力没有?你们如此冒然杀回去,即便重新夺回燕京城,又岂能保住城内的粮草,又岂能救下你们的亲族子弟?”

    便在众人悲愤激昂,一窝蜂地请战之时,萧干突然大喝道。见主帅发话,众将领顿时噤若寒蝉,等待萧干的吩咐。

    萧干缓缓扫视一遍这些将领,换了一种语气,故作轻松地道:“郭药师之所以能避开远拦子的侦察,瞅了空子拿下燕京,定是他的常胜军单独出动。哼,他那区区不足万人的兵马,本帅又岂会放在眼里!大家心安,本帅已有定计,不但要夺下燕京,而且还要保住城内的粮草和众位的族人子弟。”

第三O五章 萧干之计(中)() 
    众将领看萧干一脸轻松的表情,又听他说是已有定计,心下便佩服万分。他们齐齐垂首向萧干行礼,道:“原凭大王差遣!”

    萧干满意地点点头,令道:“诸位现在立即回去整饬军队,咱们调头回燕京,不过大家要安抚好众兵士的情绪,让他们莫急。此次回程,咱们也不必太快,免得吓跑了郭药师那厮。大家计算好时间,入夜之后抵达燕京城下即可。本帅保证,明天的太阳升起之时,燕京便会完好无损地回到咱们手中。”

    见萧干智珠在握,众将领便安心地回到各自军中,安排回师燕京之事宜。

    午时时分,萧干大军准备停当,调头浩浩荡荡地向燕京进发。因为萧干有令,在天黑之后抵达城下即可,故而众士卒也不着急,悠哉悠哉地走着,他们只道是将帅让他们保存体力,以备夜间攻城。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说话萧干大军不急不慢地向燕京回师之时,与他们相隔五十多里的荒野里,杨帆正率领三千救援燕京的“志愿军”咬牙向前奔行着。

    四十里……三十里……燕京在望。不过,众将士的体力也渐近透支,他们的队伍有些松散,众士卒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