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1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老人惘然地应一声,心想:有雷公一样厉害的大船呆在这儿,确实可以威震大海,只是海底的龙王老爷愿意么?

    海底的龙王老爷愿不愿让这些会打雷的船威震大海自是不得而知,不过如今的“混江龙”李俊却是十分愿意的。这三艘改装成军舰的大船,自然是杨帆暗中为他制造的。

    其实李俊这“混江龙”的外号应该改一改了,弟兄们在私下也时常调笑,叫他一声“翻海龙”。这几年他带领以原梁山水军为班底的一支船队,纵横海上。他们半商半盗,既做正常的海运生意,也会逮住机会打劫金、辽等国的船只。如今的北方海域,这支船队已成为一支颇有实力的队伍。

    进入八月,新建成的威海港里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热闹,原先只是零零星星在这儿停靠的巨大货船,几天之内竟聚集了五十余艘。据村中老人从后生们那里得到消息是:这些船只的东家有一笔大的生意要做,他们在这儿集合,不日便要南下。而那些后生们在讲到这点时,却不忘自豪地补上一句:俺也要跟着他们去,回来之后给老爹您买几壶好酒喝。

    八月十七,中秋节刚过。这日的清晨,港口之内的号子声、喧嚷声远远地便能听到。出发的日子便是今天。

    聚集在这儿的船只渐次地驶出港口,排成一条长长的船龙。行驶的最前面的是一艘三桅大帆船。船的前桅挂着方形帆,主桅挂着梯形帆,后桅挂着三角帆,如果下到船仓的第一层,便会发现船上装备着二十门火炮。这应该是世界上首批“炮舰”。

    炮舰的甲板上,水手们正在各处忙碌着。海上阳光明媚,海风习习,李俊与阮小二立于船头,各自拿着一把望远镜朝四周张望着。

    这样的炮舰共有三艘,阮氏三雄各统领一艘,李俊则充当着船队总指挥的角色。船队共有近千人,其中五百多人是梁山原水军部成员以及新招揽的兵勇,其余则是负责商业、杂务的人员。

    “这次咱们终于可以干一票大的了!”阮小二说起话来仍是带着些匪气,“在海上漂了这么长的时间,到了陆上之后不知还能不能使得了枪棒。”

    “是啊,以前咱们在河川里讨生活的时候,总觉得自家的水上功夫已是这天下顶尖,不想面对这一望无际的大海,起初之时还是适应不了啊。”

    “哈哈哈!何止是适应不了,弟兄们都快把肠子吐出来了你还记得铁牛哥哥不?前年的时候嫌军营之中闷得慌,非要跟我们一起出海打劫,结果”

    “铁牛哥哥是出了名的旱鸭子,那次可是折腾地他不轻。”

    “就是,就是,劝他不要去他又不听,让他学游泳,你猜他说什么?他说你们难道没有船么,为什么非要学游泳?”

    “哈哈!铁牛哥哥的性子向来是这么憨直的。”

    “唉!咱们这些梁山的弟兄不知何时才能再正大光明地聚在一块大口吃肉、大碗喝酒。”

    李俊望着大海,沉默片刻道:“我相信杨大人!再说了咱们此次出海除了开辟生意航道之外,还要在海外建立殖民地,大人虽然没有明说,但我觉得这殖民地既然孤悬海外,必然与朝庭联系不是非常密切。等到了南洋之地,咱们先抢一块地盘,这样即便有朝一日朝庭不守信约对咱们弟兄不利,咱们也可远渡重洋,到海外逍遥快活。”

    阮小二亦点头道:“正是这个道理,朝庭之中无信之人甚多,便是杨大人恐怕也是前途未卜,留一条后路总是对的。”

    “杨大人给我们造这三艘军舰,让我们到海外打出一片天地,何尝不是一种未雨绸缪之举。过几天到了淞江入海口之处,要停留几日,在那儿咱们还会接上一批人,这批人的身份恐怕也同咱们一般,见不得光。”

    “是南边那帮造反的?”

    李俊点点头:“大人既然能暗中救下我们,自然也能救下他们。有咱们一批朝庭叛逆在海外建起殖民地,自然也是大人的一条退路。”

    阮小二皱眉道:“如此这般,将来若是聚到海外,那这皇帝的位子是宋江哥哥坐还是这杨大人坐?”

    李俊摇摇头道:“若是这杨大人有个君臣之纲的话,我们岂会有今天的出路?我不确定将来万一逃到海外,宋江哥哥是不是愿意当这皇帝,但我确定,杨大人应该不会对这位子有任何兴趣。”

    “何以见得?”

    “感觉,这杨大人对皇帝位子不感兴趣,否则也不会让我们做这些布局。我现在还不明白大人的最终意图,但我相信他不会亏待咱们。宋江哥哥怎么想的我不知道,但在海上、在海外,我想咱们应暂时听杨大人安排。杨大人曾经描绘的世界,我很向往。”

    阮小二若有所思地点点头,其实这个问题梁山众人心中有数,他们要的是自由快活的生活,是号称“呼保义”、“及时雨”的宋江哥哥,可不是个劳什子皇帝。

    九月的杭州,满城桂花飘香、湖光山色有如画中之景,美的令人神醉。西湖之中更是画舫游弋,观景赏秋的人们络绎不绝。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手难牵,十年修得同船渡,百年修得共枕眠若是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若是若是千呀年呀有造化,白首同心在眼前”

    西湖的一隅,一艘不大的画舫之上,隐隐飘出一阵歌声,这歌声着实婉转悠扬,但就风格来说却与此时大多的乐曲相比,却是截然不同,也就那樊楼李师师这两年新制的曲子与之有些相似。然后画舫之上出的声音显然是男声,那里面唱歌之人自然不会是李师师了。

    此时能唱出这种风格歌曲的人,自然是杨帆。带了老婆孩子来到杭州,他总得偷得浮生半日闲,陪着家人逛逛这人间的天堂。

    画舫在湖面上随意地漂着,歌声渐渐隐没,微不可闻的掌声响起,却是只有儿子鼓掌叫好。

    “唉!你们给点反应好不好,这天底下能有幸听到我堂堂二品大员唱歌的可不多啊!”

    “相公还知道自己是堂堂二品大员啊,怎么就行事如此孟浪呢?”周若英摇头道。

    “如此靡靡之音,怎么能够守着小孩子唱呢,相公还是继续讲那白娘子与许仙的故事吧!”周若英身旁一身男装打扮的,却是来暗中来到杭州的聂云裳。

    都是拜过堂、成过亲的妻子,杨帆总得让她们相见,好在两人均是识大体之人,几天相处下来,关系却是十分融洽。尤其是周若英,来到杭州之后便觉得身体有恙,一查之下竟是再次怀孕,聂云裳的到来,反倒是解了她的难言之急,她的心下自然轻松。

    “好!话说那许仙与白素贞在那断桥之上相遇”既然两位夫人不同意自己放歌,那便只好再讲一段故事。

    妻美子乖、琴瑟和鸣,这样的日子很是逍遥。

第二一八章 期货这东西,不是这么玩的……() 
深夜。【。m】

    宣抚使司后衙的东侧卧房之内仍有馨黄的灯光透出。这儿是聂云裳的住处,当然这段时间杨帆基本上也是留宿于此。

    晚秋的天气微寒,杨帆从床上坐起,聂云裳拿过一件衣服给他披在身上,却被杨帆一把搂在了怀里。

    窗外夜色如水,蟋蟀唧唧而鸣。

    “还是留在这儿吧,寨子有陈凡看着,不会出什么事情的。”

    聂云裳将身子向杨帆怀里偎了偎,轻轻摇头道:“寨子自然没有多少事情,可相公这儿我怕出事情。”

    杨帆冷哼一声道:“谁敢乱嚼舌头,我就用狗头铡铡了他!”

    聂云裳笑一笑:“奴家知道相公的铡刀厉害,可小心驶得万年船,相公在朝堂之上政敌颇多,这盯着你一举一动的眼睛自然不少。奴家在这一段时间尚且可以掩人耳目,可时间长了必会引来有心之人的探查。”

    “怕他作甚!你我夫妻神功在身,谁能探查得了我们?”

    聂云裳苦笑一声:“奴家也想常留相公身边,可现在不是时机未到嘛。等到如相公说得那般,了却了朝堂之事,奴家自会在海外等你。”

    杨帆无奈地点点头,他口里虽说不怕外人探查聂云裳的身份,心里也想着若有人胆敢探查便直接做了他,可杨帆也明白,能够不节外生枝自然是最好的。

    “对了吕部长那边还顺利吧?”杨帆听聂云裳提到海外之事,下意识地问道。

    “很顺利!吕大哥他带了五百多教中兄弟扮作流民被招募却修建新港,想来此刻已经到了海边。”

    “那就好,这一批先去探探路,占个地盘,下一批你们便都过去。”

    “嗯……”

    “山里的生活苦,现在集团正在购买了粮食,过些天我看能不能差人悄悄地送进一批去。”

    “是啊,山中生活实在是清苦,这个夏天,教中弟子基本是靠着吃野菜、野果过来的。这眼见着便要过冬了,可官兵搜查得严,外面的粮食实在不好往山里运,我之所以急着回去,也是想与他们一起想办法。”

    “这个好办,我随便找个借口将部分官兵调走就可。咱们便利用这个时机,运粮进山。”

    “嗯……我回去之后便着手安排此事。”

    烛影摇曳,两人依偎着又说了许久的话,才相拥而眠。

    ……

    九月初三的上午,杨帆与周若英悄悄地送别了聂云裳。回到宣抚使衙门的时候已是正午,这个时候杜泽生早已等衙门之内等了好久。

    神工集团在江南扩张,杜泽生是他们南下团队的高层之一,现下负责着几个领域的事务。此时已是午饭时间,若是没有要急的事情,杜泽生应该不会继续等在这儿。杨帆夫妇急忙来到后衙的客厅,杜泽生将他们迎到里面,便说起了他近日遇到的问题。

    “你是说市面之上有人在囤积秋粮?”杨帆听完杜泽生简单的汇报,皱眉道。

    “岂止是囤积秋粮,他们连明年夏秋两季的大米都预定了。”

    “查出是哪家商行在操纵来了么?”

    “操盘的是江南三家商行,但他们皆不是做粮米生意的,因此这背后定是有人指使。”杜泽生说到此处之时,语气无奈。任说都看得出这背后指使者是谁,他只是不便于说出口而已。

    “把现粮的价格再抬一抬吧,不要在乎能吃进多少现粮,单纯地将价格抬上去便是。”杨帆用手指轻轻地敲打着桌面,似笑非笑地道。

    “这个……我们要炒高到什么价位才好?若是不趁机吃进一些现粮,怕是以后的价格还会再涨。”杜泽生有些不明白杨帆的安排:单纯的炒高粮价,其实是一招损人不利己之举,除了能气气对手之外,于杨帆的筹集粮草的计划无半点好处。

    “炒高到现在粮价的三倍吧!”杨帆沉思一会道。

    周若英闻言轻“啊”一声,劝道:“是不是有些太高了,这样的话普通百姓如何承受得了?”

    杨帆摇摇头道:“现下的粮价普通百姓已经承受不了了。今年的状况大家都清楚,江南五十余州府受了兵灾,这些州府的百姓这个秋天基本上颗粒无收,各大户人家也被抢劫一空,他们从现在到明年夏粮下来,均要指望着朝庭的救济。可大家都知道,所谓的朝庭救济,便是分些稀粥,吊着大家不被饿死罢了。这样的救济,那些贫苦之人自是不去在意,可但凡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