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1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神工集团此次在江南有很多的规划,他们也派出了一个以杜百川、杜泽生父子为首的庞大营销团队。

    这个团队之中绝大数是男子,除了樊楼的李蕴、李师师还有几个随行的丫鬟。樊楼此次要在江南各大城市经营分店,李蕴是前去筹划组织,而李师师作为大宋最知名的花魁,此次自然是为新店积聚人气,明星效应,古今一理。至于京中的樊楼,李师师在那里其实已经很少亲自表演。自丛得了杨帆的几首现代的歌曲,李师师似是融会贯通,不断地创造出一些优美动听的新曲子,在世人眼里,她已经超脱了青楼名妓的范畴,真正成了乐曲大家!

    樊楼之中有这样的一位大家,再加上杨帆时不时地提出一些超越时代的创意,樊楼之中即便李师师不出马,也是人才辈出,魁首不断。便如今年七夕佳节之时举办的花魁大赛,第一名、第三名便被樊楼的李青青、季香君获得,而前十名之中,樊楼的选手独占六名。

    这六名选手中,有一名杨帆倒是出乎杨帆的意料,或是说吓了杨帆一跳。这名选手杨帆早已认识,正是被他忽悠着前来京中的欧阳倩儿。

    话说这欧阳倩儿还真的来到了京城,并且凭借着自己的姿色进入樊楼。早在崇德县之时,杨帆只觉这欧阳倩儿具备一些杀手的潜质,故而让她来京中刺杀像王黼这样的贪官。可没想到她居然寄身于樊楼,并且还凭借自己那江南柔媚风情夺得了花魁大赛的第六名,一时间在京中青楼圈中,变得小有名气。

    这倒也符合杨帆给她指点的计划,可是她这呆在樊楼可就有点危险了,若是她行动失败了会连累樊楼不说,万一她将目标定为自己,在自己不在之时做些对神工集团或是杨府的破坏动作,那可就真是偷鸡不成反失米,赔了夫人又折兵了。

    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杨帆只好再一次扮成明教的“v蝠王”,在一个夜深人静之时,悄悄地潜入欧阳倩儿的绣楼,再给她指点一番“迷津”。

    杨帆此时最想要的理想结果自然是王黼无声无息地死在自己的床上。不过他也知道,以此时欧阳倩儿的姿色与能力,想要做到这点是不可能的。因此,杨帆便痛斥一番王黼的恶行之后,郑重地叮嘱欧阳倩儿,她来京中的第一个目标便是王黼,但以她现在的人气和能力,是根本不可能完成这个任务的。接下来她要韬光养晦、苦练本领、等待时机,可先从王黼府上其他人下手,积累一些情况信息,其余的千万不要节外生枝、打草惊蛇。

    对于这位“v蝠王”,欧阳倩儿还是十分信任的,将杨帆的话牢牢记在心里自不在话下。

    ……

    七夕之后,两场淅淅沥沥的小雨使得京城气温降了下来。初秋的北方,天蓝风淡,橙黄橘绿,正是一年最好的风景。

    七月十日,神工集团的部分江南营销团队成员由杜泽生率领先行南下,以便在江南各地打好先站,安排好后勤的一应事务。而杨帆的宣抚司团队与杜百川等营销团队高层,则在十六日这天出发,他们这次选择乘船南下,顺路要去硅谷视察参观一番。

    七月十六,汴京之东的广济河上,二十几艘样式各异的船只排成一条长长的队伍向东驶去。远远看去,这支船队与一般的商船队伍并没有什么区别,虽然贵为东南两路宣抚使,杨帆此次出行还是选择了低调:宣抚司的仪仗并未打出,护卫队成员也尽安排在了船仓之内。他这样做的目的,自然是为了减少扰民,同时也避免沿途各地官府的巴结应酬。

    坐船出行虽然轻松,但速度也着实不快。足足用了八天的时间,船队才抵达了东平府。若照这样的速度,众人抵达江南之时,怕不知已是什么时候。不过杨帆倒是显得淡定,他没有选择直接南下,却要来先京东这儿,除了要视察硅谷和梁山之外,还有一个目的便是要换掉几艘船。

    来到东平之后,众人弃船从车,半日的时间便来到原先的曾头市,现在的硅谷。

    如今的硅谷,也已经成为京东大市场的一部分。神工集团众多高技术含量的产品——便如最近刚刚发明的钟表——往往便是从这儿产出。故而现在的硅谷要比原先的曾头市扩展出来很多,整个寨子的规模其实已经达到一个镇子的程度。

    当然,硅谷的核心仍在原先的山谷之内。

    穿过谷外鳞次栉比的商店、作坊,便来到硅谷的大门之前。从外面望去,如今的硅谷已去除了原先曾头市的诸多军事化痕迹,比如门前的护城河已被填平,城墙之上也不见了成日里持弓荷箭的私兵。不过,若是从空中俯瞰的话,便会发现这硅谷的城墙其实已做了大规模的改造,而俯瞰者如果是高俅等看过杨帆提议的京城城防图的人,更会发现这城墙的构造与那纸京城城防图极其相像。

    进入硅谷的大门,沿着一条宽阔的石泥路,便能看见两侧的花树之后整齐地遍布着一个个极大的院落。院落里的建筑与谷外相差很大,极少有木制的房屋,基本是由砖石建造。宽阔的石泥路极其平坦,马车走在上面几乎没有一点颠簸,了解神工集团产品的团队成员,自然是知道这石泥铺路的好处的,不过此刻在他们眼中看来,硅谷之中居然用石泥来铺室外的大路,实在是奢侈至极了。

    行至山谷的正中位置,是一个小小的广场,广场正北是一座三层的砖石大楼,这儿就是硅谷的行政中心,谷中的一应管理人员皆在这座楼上办公。众人进入谷中的第一站便是这座楼。在楼上三层的大型会议室召开了一个交流会后,已到傍晚时分,众人便被领到谷北临山而建的驿馆。

    而那驿馆的样式、食宿与一众新奇的的物品又再一次颠覆了众人对大宋生活方式的认知。

第二o八章 京东新貌() 
依山而建的驿馆皆是砖石的结构,木制作部分极少,便连由玻璃组成的窗户边框也是由铝条制成。【。aiyoushenm】驿馆不大,尤其是比起其他地方由一个个的四合院组成的驿馆,这个三层的方形建筑显得面积极小,但是进入驿馆之内,众人便发现这座楼可容纳的客人十分之多。

    楼内的布局非常紧凑,基本是由一个个的房间排列而成。每个房间可以住一个客人。房间虽然不大,里面却如外面的四合院一般,睡觉、休憩、书写、洗漱、如厕等等设施一应俱全。最神奇的是,房间之内洗漱、如厕的地方,有铁管从墙中探出,打开它的开关,便可以从中放出水来。据说这水乃是源自山上的山泉,用竹管引入楼顶这上的蓄水池,便可常年供楼内各房间使用。

    到了晚间,房里的灯更是亮如白昼,细细看那油灯的模样,便可推测这灯芯、灯罩下面小罐之内,必定是用了特殊的油料。这种灯在市面是还极少见,众人大约觉得这只是神工楼的实验品,先行用于这硅谷之内,待生产这种灯的作坊建立起来,便会在大宋的各地推开。当然,这种灯还未见诸于世的真正原因,是因为在杨帆看来,它的燃料是一种极其紧缺的战略物资,神工集团所生产的这种燃料,皆被杨帆下令封存起来成为战略储备物资而不允许它在市面上流通。

    驿馆之内的餐饮也十分简单,众人来到一个大厅之内,里面有各式菜样和碗筷餐具,却是每人自己去盛。虽然这种形式少了一些庄重,却也十分简便,能够节约出大量的时间,更何况这驿馆之内的饭菜也着实很有风味。

    第一天便如此过去,第二日上午,众人又参观了谷内几个研究中心和生产作坊。午饭之后硅谷之行落下帷幕,众人集合队伍继续踏上这次的京东、江南之旅。

    虽然离开了硅谷,但在众人心中,这儿俨然已是一个神奇地方。两天的所见所闻,让众人心潮澎湃,恨得不就此留在这儿生活下去。

    当然,唯一让他们感觉不爽的是,这儿的空气似乎不如外面的世界清新一些。

    参观完硅谷之后,众人又兵分两路,一路由杜百川带领前往东平府,继续参观京东商城,而杨帆、周若英则率卫队径直前往梁山军校视察军校校务。

    如今的梁山军校也像硅谷一般发展壮大了许多,原先单一的谍者培训科目,也变为作战指挥、工程技术、后勤保障等等许多专业,学校在读的人数也达到了千人之多。这种规模的军事学校,本来是为众多文臣所忌讳的,不过在北伐成为当前主要政治任务的情况下,再加上军校的日常组织管理者又是宗泽、周侗这类年龄甚大并且已经脱离官场的“编外人士”,故而军校的发展过程并没有遭到太多的阻拦与刁难。

    为了避免引起众多文官的注意,杨帆在梁山之上也选择了低调行事。他只是代表枢密院在全体的师生面前做了一个简短的报告,之后的时间,则基本与周若英以探访亲友的形式与周侗与宗泽等人吃吃饭、喝喝茶,全然没有一点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的样子。

    圄于此时整个统治阶层的思想意识,杨帆并没有对梁山军校抱有十足的信心。有些课程,比如思想政治教育,他只能打些擦边球,讲些忠君爱国之类的东西,若真像后世那样放开讲,这梁山军校恐怕也就离关闭不远了。

    目前的情况,杨帆比较满意的还是军校的纪律、作风建设。早操、队列、军姿、卫生这些后世锻炼军人意志、严谨、服从、协作等品质的训练方法,一直被宗泽、周侗坚持着。这也成为梁山军校一个鲜明的标志:不管你之前在军队里多么地牛逼,来这儿之后照样得像一个新兵蛋子一样早起出操、练习一些十分无聊的队列姿势、将住处的被子叠得像一个豆腐块一般……

    既然不能大刀阔斧地改革,那便先种下几颗种子,等首它生根发芽——杨帆如此想着。

    在梁山逗留了一天半的时间,杨帆夫妇便前往东平府与神工集团的团队会合。

    东平府也是神工集团的大本营之一,神工集团很多产品的生产地便在这儿。凭借着神工集团的发展,东平府也由一个原来在大宋并算不得繁华的州府,一跃成为全大宋为朝庭贡献商税最多的州府之一。程万里,杨帆初至东平时便极力巴结杨帆意图升迁的东平知府,虽然当时被杨帆拒绝,却也是“曲径通幽”,最终还是靠着杨帆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东平府作为神工集团大量产品的集散地,现如今也是交通便利。这儿临近水泊,本来就是水路纵横,现在往来的商船日益增多,这些水渠便被官府重新拓宽修治,并与泗水、沂水、淮水连通起来,东可至渤海,西可达汴京,北可至涿州,南可达楚州,这些水路最终大运河汇为一流,形成一个四通八达的运输网。

    七月二十八这日,东平府最大的码头,杨帆夫妇与神工集团团队便在这儿集合。他们将继续乘船南下,直达江南。

    这日里,码头之上照例停了二十艘船,不过与从京城出发之时不同,这些船中多了四艘样式奇怪的船只,这四艘船没有挂帆,却在船身中央坚起了一根圆柱。而看那四艘船的船仓,并没有装太多的东西,似乎只有一些铁筒铁管之类的物什。

    岸上的百姓大多并未注意到这几艘样式奇怪的船,直到这几艘船的圆柱之上渐渐冒出了滚滚的青烟。

    此时岸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