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帆-第10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与此同时,马车这侧的十几名弩手也将弦上的利箭射向了树丛之中。

    似乎是一声闷哼,那边的乱枝摇晃几下,然后没了动静。几名骑士迅速跳下马来,冲入树丛,不一会儿便抬出了刺客的尸体。众兵士扫荡周边,确认安全之后,杨帆从马车上下来,便见那刺客粗布土短衣,身形黑瘦,亦未蒙面,不似是专业的杀手。而他使用的弓箭,亦是寻常猎户常用之物,断无军中弓弩那般强劲。

    “魔教的,大概是个普通的猎户吧!”杨帆摇摇头,心里可惜道。

    重新跳上马车,杨帆便吩咐众人加快速度,尽早赶到广德军宣威大营,免得路上再有这种人白白送死,徒增杀孽。

    队伍驰出这片树林,又是一片坦途,路边无甚掩体,也自然没人会选在这段路上进行伏击。傍晚的时候,杨帆一行抵达宣州军营,安顿下来。

    见钦差到来,那宣州都监自是一阵慌乱,他一边给钦差队伍腾出住处、好加安顿,一边差人急报当地知州。不多时,那知州亦慌忙赶到,一通告罪之余,便言府上已备好了酒菜,请钦差大人移步那里慢慢享用。

    杨帆照例拒绝了——一路以来,他尽是如此。

    打发走那知州之后,杨帆便叫来王贵,差他前去府中的乞丐聚焦之所,寻一个叫做“佛跳墙”的人回来。

    “佛跳墙”这道菜源于清朝,此时尚无这种叫法,杨帆因此便将它用作联络的暗语——梁训班洒在江南的暗探,在宣州亦设有联络点。

    吃过晚饭之后,王贵果然带回一个自称叫做“佛跳墙”的乞丐。摒退了其他人,那乞丐便向杨帆单膝跪礼道:“属下穆铁,参见大人!”

    杨帆点头一笑,抬手示意他坐下说话。

    “这边的情况如何?”待那穆铁坐下之后,杨帆便询问道。

    “回大人,正如先前所料,这乞丐之中多有加入魔教之人,属下扮作乞丐混入宣州之后,亦被人介绍参加了他们的几次集会。只可惜未取得什么关键的情况,只是了解到这魔教宣称‘是法平等,无上高下’,号召那些贫民‘结社互助、共度难关’。这宣州之地,因花石纲致贫者本就很多,加之官府不事救济,故而这两年食菜事魔者日益增多。对此官府亦严加弹压,往往一人被查出入了教门,便会全家被杀。然而,此种酷法亦未阻止人们加入魔教,反而不断地激起民变,这些时日,逃往睦州,入山为盗者甚多!”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这帮蠢货!”杨帆气道。

    “大人说得对,以属下观之,若再这样弹压下去,这东南的局势说不定便会一发而不可收拾,大人此次进剿魔教,不可不顾及此点。”

    “嗯,这正是本官所担心的,不过我已的定计……还有其他的消息吗?”

    “属下无能,未曾深入魔教之中,故而并无关于魔教作乱的核心消息。”

    杨帆微微颔首:时间太短,自己的人不可能那么快就打入魔教的核心组织之中。

    “不过……这几日宣州之地倒是听到不少关于大人的事迹。”

    “嗯?”

第一三二章 出兵() 
“嗯?”杨帆纳闷道。

    “最近宣州民间流传,大人在京城之中,慧眼如炬,识破了魔教的阴谋,继而率领朝庭大军,一举将京中的三个魔教据点全盘端掉,并且用计将现任魔教掌教尊使仇可道诱入宫中,令其中了神机营的埋伏,力战之下无奈授首。如今这杨大人已动身南下,欲一鼓作气翦除魔教,此后这魔教的日子怕是要难过了……”

    “嘿!”杨帆听后冷笑一声,“此时倒舍得将功劳全加到我身上了!”

    见杨帆语气不对,穆铁便不敢说话。杨帆站起身来背起手抬头凝思片刻,道:“不错,回去继续打探吧,若有重要消息,及时联络。”

    穆铁应诺一声,起身离去。

    “他娘的那白面老贼在给我拉仇恨呢,这是要借刀杀人的节奏啊!”杨帆想着。在京对付魔教之事,杨帆一直低调得很,虽然决定性的消息是由自己探得,但明面上的行动皆是由开封府和皇城司出面,所以杨帆在此次大破京中魔教据点行动中的功劳,只有为数不多的朝中高官知晓,莫说是魔教中人,便是朝中一般的官员都不知事情的来龙去脉。而此时千里之外的宣州,民间居然能流传出这样的消息,某些人的用心,可谓昭然若揭了。

    得到这样的消息,再结合今日的遇刺,杨帆再次意识到:接下来不但要提防敌人的明刀,还要小心自己人的暗箭,这次在江南的行动恐怕不会如自己预料的那般顺利。再想神不知、鬼不觉,如生擒梁山众人那样,已是断然做不到了。

    ……

    第二天清早,杨帆这百十人的队伍继续南行。临行之时,杨帆已经告诫众军士前面的路上可能不太平,让大家做好战斗的准备。

    果然,这日大家便遇到了两次伏击,虽然未造成人员伤亡,却也让大家对杨帆的判断信服起来。

    如此几日,大家行进的路上总有战斗发生,而且次数越来越频繁,对手人数也越来越多。当然,以杨帆布置的护卫强度,这些攻击根本毫无效果,只是让众人觉得不胜其烦罢了。

    终于,经过了二十几天的行军,四月初二这天,杨帆到达了广德军的宣威大营。

    宣威大营位于广德县城西北一隅,营内核定驻守一厢合十军,计二万五千人。然而此时各地军队吃空饷的情况极为严重,江南之地又非边关,杨帆估计情况会愈加严重。

    赶到广德县的时候,正是下午过半,杨帆换了官府,骑上自己的照夜玉狮子,仪仗队鸣锣开道,缓缓向大营行去。

    此次南下,尤其是进入江南之后,杨帆的行程已非常透明。此时广德军的知军、宣威营的指挥使早已得到消息,当斥候确认了钦差队伍行进的方向正是宣威大营之后,广德的一文一武两位长官,几乎同时聚到了大营的白虎节堂。

    迎接的仪式早已准备妥当,当杨帆的队伍来到大营门前之时,早有大队的士兵列队迎接,鼓乐声中,广德知军侯和兴、宣威营指挥使梁世达恭请圣旨,一番仪式之后,杨帆一行进驻宣威大营。

    此时已是傍晚,大约早已探得杨帆一路之上只在军营食宿,那侯知军只是虚让几句,便同意今日的晚饭安排在大营之中,只是那城中最好的厨子早已被请到了这里。

    这期间,杨帆又与那指挥使梁世达对接了虎符,一切无误之后,这宣威营的指挥权便名义上到了杨帆的手中。

    晚饭在觥筹交错间度过,自是不述。

    第二日清晨,照例是校场点兵。

    东方的天空刚露出一道鱼肚白的时候,整个大营便被集结的号角声吵醒起来。今日钦差大人首次点兵,众军士自然不敢怠慢,当晨曦将最后一丝黑暗驱得毫无影踪之时,诺大的校场上,便整齐地排起了几个方阵。

    点兵台上,杨帆与梁世达肃然而立。随着一阵鼓声响起,台下一位樱盔铁甲的小将,骑了一匹健马,在士兵的方阵之前巡视两砸,然后下马跑上台来,向杨帆与梁世达报告道:“禀钦差大人、禀父帅,宣威军全体将士已经到齐!”

    梁世达微微点头,杨帆却皱眉道:“宣威军不是设有五营吗?人数似乎不太够。”

    那小将望望梁世达,梁世达干笑两声,接话道:“大人有所不知,近年来营中逃亡之人甚多,虽编制为十军两万又五千人,可实际兵额仅为八千,末将已向枢密院请求招募新兵,只是还未来得及实施……”

    杨帆虽然对于这里的士兵缺额问题早有心理准备,但见其足足缺了七成,心中还是一凉。

    见杨帆脸色不虞,梁世达赶紧躬身道:“大人放心,营中虽然只有八千人马,可这些人马皆是军中精锐,用于剿灭魔教发动的些许叛乱,战力足矣!待平定了魔教叛乱之后,末将立即着手招募新兵。”

    杨帆心道:“骗鬼么,招募了新兵,你吃谁的空饷去?”不过,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杨帆这个大厨也只能借就手中食材来下锅了。

    接下来,看了一会这八千士兵的集体武术表演,又视查了一遍士兵的武器装备情况,杨帆便结束了今天的校场点兵。在杨帆看来,这八千士卒虽不如京城上三军那般强壮,亦没有西军军士的那种精悍,但身体总算还说得过去,如果配上营中装备的强弩利箭,只要指挥得当,相对于那些武器严重不足的义军来说,战力还是不错的。

    当然,这点只是杨帆的猜测,他还需要等待睦州那边有关方腊等人详细谍报之后,方能决定这营士兵的数量是否足够。

    清晨点兵之后,杨帆便召集了军中的将领,来到节堂议事。当然,今日议事的主要目的还是认识和了解这些军中的将领,听取他们对于进剿魔教众山头的看法。

    认识了众将领之后,杨帆便让他们讨论接下来的计划,自己却不发表任何看法。

    经过一番讨论,最后梁世达向杨帆总结道:“魔教鼓动无知百姓,在几十个山头落草为寇,占山为王,不过为一群乌合之众,只要大军推过去,他们自然会一哄而散,我等所虑的是不能将他们聚而奸之,听闻大人当年曾将京东水泊一带的贼寇一网打尽,不知此次前来,可有妙计?”

    对于此时宋军的骄狂,杨帆也渐已习惯。听了此言,便道:“此一时,彼一时也,我暂时亦没什么好的法子,大家先拟个章程便是。”

    “擒贼先擒王”,集中兵力先打掉帮源山的方腊,是杨帆的即定之策,不过他不打算过早地告诉这些底细不明的将领,从魔教之前的行事来看,他们非常注重间谍的使用和情报的收集,谁又能保证这军中没有他们的暗探呢?

    不一会儿,众将领便口头拟出一个中规中矩的方略,杨帆也不置可否,只叫他们做好大军出发的准备,便即散会。

    节堂之内,很快便只剩下梁世达、梁亦骁父子。

    “父亲,我有一事不明。”

    “嗯?”

    “先前但凡上方来人视察,我们皆是提前重礼相赠,以便抹过兵员缺额之事,此次钦差前来,父亲怎会……”

    “你是说我未曾过去打点?”

    “是啊。”

    梁世达沉思片刻,摇头道:“不必!”

    “可……”

    “此事过几天我再告诉你,你先下去整顿军备吧。”

    梁亦骁略一犹豫,还是应了一声,出门而去。

    ……

    两天之后,代号“峨眉峰”的梁训班密探,终于送来了关于睦州情势的消息:方腊盘踞帮源山,四方破产百姓纷纷奔投,如今已聚得千余人马,青溪县官兵根本无力剿灭,知县陈光怕担了激起民变的罪名,亦只上报帮源山聚集了百十绿林大盗,县里官兵正在联合当地方家寨民团一起围剿。

    “千余人马,形势还算不是太坏,五千兵马应当够用。”杨帆思付道。他决定立即出兵,突袭帮源山,在方腊势力坐大之前,将其消灭于萌芽阶段。

    四月初十,杨帆点齐五千人马,由梁世达统领,向着南方行去。

    五千人马的队伍,行进速度要比自己的一百轻骑慢上许多,广德距离青溪县约有二百来里,杨帆一再督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