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第6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初不肯,但架不住李婉一直在耳边厮磨,无奈之下这才同意了下来。

    时值新年,正是宫中歌舞最盛的时候,公孙含光近期一直被诏在梨园授艺,无暇顾及王府,所以李瑁带着一众王府府卫便出了门。

    待李瑁的王府车驾赶到平康坊时,恰是正午时分,宴请的主人也在酒肆中等候了约有片刻。

    “十八郎来了,咦,太华也来了。”玉真公主走到门前迎了迎李瑁,却又看见了李瑁身旁的太华公主李婉。

    “侄儿李瑁,侄女李婉拜见玉真姑姑。”李瑁和李婉见玉真公主亲自出迎拱手拜道。

    玉真公主定的雅间在胡姬酒肆的二楼,玉真公主将李瑁和李婉带进楼上,李白等人见李瑁入内,也纷纷上前拜见。

    “草民拜见殿下。”李白、李泌,还有一个不满四旬,样貌的敦儒的中年男子起身拜道。

    李瑁点了点头,与众人一同落座。

    落座后,李瑁看了李白一眼,笑道:“太白兄笔胜雄兵,一纸退番,为我大唐立下大功。父皇甚是赏识太白兄的才学,不日圣旨一下,太白兄可就不能再口称草民了。”

    “十八郎可是听到了什么消息?”玉真公主听李瑁这么一说,连忙问道。

    开元十五年朝廷曾有诏令:“民间有文武之高才者,可到朝廷自荐。”

    李白年轻时立志报国,曾数次上书张说等朝中重臣,甚至曾为了迎合李隆基作大猎赋奉承皇帝,但却不为当权者赏识,一直蹉跎岁月,而今已有十余载。这十多年里,李白虽然表面上寄情山水,放浪不羁,看似不将官场失意放在心上,但玉真公主却很清楚李白对晋身官场的渴望,不为别的,就为了得到朝堂的认可。

    李瑁点了点头,从酒桌上端起一杯酒,对李白贺道:“不错,今晨我得到消息,父皇已着发旨门下,擢太白兄为翰林待诏,想来不日便该传旨至太白兄手中,我在此先行恭贺了。”

    李瑁之言一出,李白的脸上顿时浮出难掩的得意之色。希冀十余载,一朝得成,若非李瑁在此,只怕李白都想要仰天长啸了。

    “麟德殿中殿下忍让之恩,殿下胸襟,李白佩服。”李白一收先前的惫懒之态,正了正衣冠,作揖道。

    李瑁将李白扶起道:“太白兄快快请起,太白兄才名本王久仰,机缘之下能与太白兄结识也是本王的荣幸。”

    接着几人推杯换盏一番,不知不觉已酒过三巡。

    李白身旁的中年男子也端起身前的酒杯道:“太白沉郁多年,今日一抒胸臆,实在可喜可贺,今日我便借花献佛,贺太白得意之喜。”

    李白笑着回道:“当今陛下圣明,选贤任能,达夫兄身怀雄才,早晚必被擢拔,到时你我便就同朝为官了。”

    李白本是好意,但他的话似是触到了这中年男子的伤心之处,中年男子悠悠叹了口气道:“在下才疏学浅,数次科举落第,投递行卷亦不为官场所识,所为雄才,只是一句玩笑罢了。”

    李白虽然生性放浪,但于择友一途却颇有将究,能与他交友,并被请来作陪李瑁的,想必也不是藉藉无名之辈。

    李瑁看了中年男子一眼,向李白问道:“太白兄,这位是?”

    李白伸手引了引中年男子的方向,朝李瑁介绍道:“这位乃李某好友,渤海高适高达夫。”

    “高适,原来阁下竟是高适?”李瑁听了高适的名字,面色微动。

    高适见李瑁听了自己的名字竟然面有惊色,激动地问道:“殿下也知道在下拙名?”

    李瑁点头道:“达夫一首燕歌行,雄健激越,慷慨非常,本王每每读之都觉胸中抒臆,淋漓悲壮,恨不得即刻提刀上马,战场杀敌。”

    高适听到李瑁提到自己的得意之作燕歌行,顿时面露喜色:“想不到在下一时胡乱之作,竟也能入殿下之耳。”

    李瑁道:“达夫早年游历河北,乃边塞诗派翘楚,本王神交已久,岂能是胡乱之作。”

    高适听了李瑁的赞美,看了看李瑁的脸,见他没有半分作伪之色,这才苦笑着自怨道:“光会写两句诗有什么用,在下家境贫寒,无余财结好上官。科举又多次不第,照样报国无门,一腔热血无处泼洒。”

    高适二十余岁时曾北游燕赵之地,先后欲投朔方节度副使信安王李祎、幽州节度使张守珪幕府,但因无钱打点门府内外,俱都不为所用。堂堂男儿报国无门,高适心中早有怨怼,方才听李瑁这么一说,不免抱怨了两句。

    “高先生,你喝醉了。”玉真公主宴请李瑁本就是为了给李瑁和李白说和,若是因高适一时抱怨朝堂而惹恼了李瑁,那便得不偿失了。

    被玉真公主这么一说,高适也觉出来自己方才话中的不适之处,忙干笑了两声,赔罪道:“高某不胜酒力,若有胡言之处还望殿下见谅。”

    太华公主李婉见高适这般小心,当即小有不悦道:“我家阿兄向来大度,从善如流,岂会因言降罪,你大可不必如此。”

    这时,李瑁也起身道:“本王受父皇重托,官拜剑南节度使,左武卫大将军,总掌剑南及左武卫军政,现眼下府中尚缺记事参军一人,本王久觅人选而不可得,达夫胸有韬略,又有报国之志,不知可愿屈就?”

    李瑁之言一出,高适顿时愣在了当场,眼睛里充满了惊喜与激动。

    何为记事参军?执掌文书纪要之官也。

    寿王府的记事参军掌管与李瑁相关的一应文书信件,负责为李瑁起草诏令,上疏奏章文案,记功录过,乃是从六品上的官职。

    自东汉有记事参军之职以来,能任者无一不是潜邸心腹之人。有唐一朝,最为著名的记事参军便是昔年秦王府的房玄龄。可以说,李瑁拜高适为记事参军便是要引高适为自己的心腹。

    将来若是李瑁为帝,曾为李瑁记事参军的高适说不得便能如房玄龄一般官拜宰相,称量天下。

    而李瑁请拜高适为记事参军却也不是胡乱为之。

    高适虽为文官,但却极具才干,善于军政,原本的唐史上高适甚至曾爵封渤海县侯,官拜淮南节度使、剑南节度使、刑部侍郎等要职。在大唐这么多名传千古,开宗立派的大诗人中,高适是唯一一位凭军功封侯的人物。

    高适之能由此可见一斑,区区一个寿王府记事参军自然不在话下。

    正所谓只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高适苦等二十载,终于等来了自己的伯乐。

    高适豁然起身,因为激动险些撞翻桌案上的瓷碗。

    “高适才疏学浅承蒙殿下不弃,愿为殿下效力,万死不辞!”

第101章 命犯吐蕃() 
太华公主久居皇宫,难得有一个出来的机会,既然出了宫,自然就要好好玩玩,瞧瞧热闹。

    时值新春,这长安城最热闹的地方莫过于长安戏场了。

    长安城有戏场数处,其中最为著名的就要数由唐睿宗李旦旧宅营建的安国寺戏场了。

    安国寺戏场建立之意旨在与民同乐,戏场中有傀儡戏、剑舞、舞狮、樗蒲、桡影等种种把戏不一而足,供长安民众观赏。

    太华公主年才十四,正是贪玩的年纪,看着这么多新奇的玩意儿难免欢脱,嚷嚷着要四处看看。但李瑁什么样的玩意没见过,他陪着李婉看了一会儿就觉得有些腻了,在附近的茶楼要了壶茶和李泌还有高适坐着闲聊,让护卫孙英带着几名王府府卫陪着李婉接着逛。

    左右是在长安城中,也出不了什么乱子。毕竟李瑁的名头在这边,就算李婉做错了什么,看在李瑁的面子上谁还能和她计较?

    可偏偏还真就有不长眼的。

    李泌博览群书、高适游历天下,而李瑁亦是见多识广,他们三人坐在一起正是将遇良才,说不亦乐乎,很快半个时辰就过去了。正在他们说的投机的时候,跟在李婉身边的一名府卫快步走了进来。

    “启禀殿下,孙英在外面和人动起手来了。”

    “怎么回事!”李瑁一听孙英和人打了起来,心知必定是太华公主那边出了问题,连忙问道。

    府卫回道:“一胡人男子意欲轻薄公主,与公主起了冲突,孙英担心公主吃亏,便和那胡人男子打了起来?”

    “什么?竟有人轻薄婉儿,难道你们没有表明身份吗?”李瑁又惊又怒地问道。

    府卫如实道:“公主自己已经说了,但那胡人似乎并不买账。”

    府卫之言一出,就连一旁的李泌和高适也面露疑色,且不论李婉的公主身份,光是李瑁的威名在长安城中就已经足够响亮,谁还敢抚了他的虎须?

    “砰!”

    李瑁护妹心切,重重一拍桌案,盛怒道:“来人,虽本王去把那个混蛋给剐了!”

    “诺!”屋外十余名府卫齐声领命,虽李瑁直奔戏场而去。

    李瑁在长安城中名声极大,尤其自剑南大捷后更是如此。就算是外来的胡人应该多少也有些耳闻的,那些胡人听了李瑁的名号后依旧如此,最大的可能就是那个胡人故意不给李瑁面子,想要他难堪。

    事实也正如李瑁所猜想的那般,等到李瑁赶到戏场时,忽然发现,原来那个胡人男子就是前些天在朱雀大街遇到,并被他羞辱的吐蕃二皇子结松力。

    此时吐蕃二皇子结松力正指使着属下围殴护在李婉身前的孙英等人。

    “都给本王住手!”李瑁站在场边,一声怒斥,场中的几人一下子顿了下来,回头看向了他。

    而李婉自幼被养在皇宫,受尽万般呵护,长这么大,何曾受过这般委屈,惊魂未定的她一见阿兄来到,便仿佛找到了主心骨一般,一下子扑到了阿兄的怀里小声地抽泣了起来:“阿兄,我好怕。”

    “婉儿不怕,阿兄来了,再没人敢欺负你了。”李瑁轻轻抚着小妹的后背,心疼地安慰道。

    “孙英,发生了何事!”李瑁唤过孙英,喝问道。

    孙英躬身一拜,指了指一旁的结松力道:“这吐蕃狗贼意欲轻薄公主,公主不从,我们便与他们打了起来。”

    结松力之前见过李瑁,自然也是认得他的。

    结松力几日前被李瑁临街羞辱,至今仍然怀恨在心。方才他无意中得知自己调戏的女子竟是李瑁的亲妹,心中一横,和自己较上了劲,绝不能听了李瑁的名号就退缩,这才大胆命人围殴孙英等人。

    结松力虽然有些莽撞,但也不是蠢笨之人,眼下人强己弱,他倒也没敢真的就当真轻薄公主,只是想趁机折了寿王府的气势,稍稍羞辱李瑁一番罢了。

    可他原本以为太华公主只是自己带了护卫出来游玩,万万没想到正主李瑁居然也在附近。

    李瑁地名声他是知道的,结松力一见了杀气腾腾的李瑁,气势顿时矮了半截。

    “原来是寿王殿下,不知殿下因何在此?”结松力一副故作不知地模样,笑着走到了李瑁的身旁。

    李瑁怀中的李婉一见结松力走进,心中又是一惊,往李瑁地怀里又缩了缩。

    李婉比李瑁要小上十岁,恰好李婉出生的那年正是李瑁被武惠妃从宁王府接回了宫中的那年,李瑁对她一直最为疼爱,往日里就算李婉做错了什么,他这个长兄也是连一句重话都舍不得说的,哪能容得自家小妹被人如此欺凌?

    李瑁看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