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第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公孙大娘点了点头,回道:“这些东西价值都是不菲,自然是不错的。”

    李瑁将这些东西拿在手中看了看,东挑挑,西拣拣,却抿了抿嘴道:“都是些样子货,款式倒是将就,只是这做工和材质就差了些。”

    李瑁将这些东西推回了掌柜的面前,一副不满意的样子:“你们这儿可还有更好的东西,我不常送人东西,但凡送了,总要拿得出手的。”

    掌柜一听李瑁不满意这些东西,脸上露出一丝苦色。

    若是他人,掌柜的或许还会觉得客人是舍不得花钱买,故意挑刺,但这眼前的这个公子却明显不是这种情况。

    掌柜脸上挤出一丝笑容道:“本店倒是还有一些珍藏,无论做工还是材质俱是一流,只是这价格可就很是不菲了,公子可要看看?”

    李瑁看了眼坐在一旁的公孙大娘,笑道:“只要她喜欢,银子不是问题。”

    “好,既然如此我就拿给公子和夫人鉴赏鉴赏。”

    掌柜地把头贴在伙计的耳边吩咐了两句,伙计便下去取东西了。

    不多时,伙计手里捧着一个巴掌大小的紫檀木盒,小心翼翼地走了过来。

    “公子请看。”掌柜将紫檀木盒递到了李瑁的手边。

    李瑁紧挨着公孙大娘坐在一起,将木盒缓缓打了开来,只见木盒中躺着一只极为绚目的镂花七色彩蝶步摇。

    这彩蝶步摇通身由赤金打造,长约三寸,宽越一寸半,尾部是一只栩栩如生,将欲振翅而飞的蝴蝶。蝴蝶雕刻地极为细致,蝶身上还镶嵌了七枚色彩不同的宝石,在火光的映射下散发着缤纷的光芒,仿佛能将人迷住。

第86章 纷争() 
自古以来女子好美,面对镂花七色彩蝶步摇这样的稀罕物,莫说是寻常女子了,就连经常出入皇宫,见多了珍宝的公孙大娘也被它吸住了全部的注意,脸上不自觉的露出了喜爱与赞叹。

    “看这样子不是民间手艺,这是宫中之物?”李瑁也算是半个行家,只是看了一眼,就凝眉问道。

    掌柜一听李瑁的话,眼中现出佩服之色,心里越发地相信自己的判断。

    “公子果然不是寻常人,好眼色,这步摇本王前朝炀帝之妻萧皇后所有,后来在战乱中流落民间,是我花了数千贯前从一个将军手中买来的。”掌柜挑起大拇指赞道。

    这彩蝶步摇工艺精良细致,所用材质也俱是佳品,说是前朝萧皇后的饰品倒是不无可能。

    李瑁轻声笑道:“那将军怕也是个不识货的主儿,这般成色的步摇价值至少也在万贯以上,居然这般便宜就卖了,掌柜你可是捡了个大便宜啊。”

    掌柜的被李瑁这么一说,连连干笑了两声,回道:“公子玩笑了,这步摇虽珍贵,却也需要公子这般懂它,识它的人才能彰显它的价值,否则岂非与寻常的饰品无异?说句实在的,今日若是公子来此,我是绝不会将它拿出来的。”

    李瑁不置可否地笑了笑,直奔主题道:“但不知道掌柜欲将这步摇作价几何呀?”

    掌柜的笑了笑,竖起了两根手指:“公子是个识货人,既然公子都说这彩蝶步摇价值在万贯以上,那就按公子说的,两万贯便卖于公子了。”

    “什么?两万贯?”

    这一次还没等李瑁说话,李瑁身旁的公孙大娘倒是先惊叹起来了。

    公孙大娘虽然在长安很有些名声,也颇有积蓄,但平日所戴的饰品也大多在百贯上下。而眼前的这个彩蝶步摇,莫说是她了,就连宫中许多娘娘都是没有的。

    两万贯,这么贵重的东西,就算是李瑁肯送,她也是不敢要的。

    “公子这个步摇太贵重了,还是算了吧。”一向落落大方的公孙大娘竟露出一丝怯色,拉了拉李瑁地衣袖。

    两万贯对于寻常富贵人家确实是个很大的数字,但对于李瑁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罢了。李瑁轻轻拍了拍公孙大娘的手臂,便准备先将这步摇买下。

    可还没到李瑁张嘴,在他们的身后,隔壁桌的女子便当先开了口:“掌柜的,既然他们不愿买,那你便将这步摇卖于我好了。”

    说着,便走到了李瑁地桌前,想要将彩蝶步摇买下。

    看着女子反应这般快,想必是方才看见的李瑁桌上的镂花七色彩蝶步摇,心中极喜,又听得公孙大娘嫌价高不愿购买,于是想自己买下。

    不过那女子的声音一传入李瑁的耳中,李瑁的脸上却顿时露出了一丝不悦。

    方才闻价露怯的只是公孙大娘,但李瑁却还没有说话,这女子这般表现却是有些急了。

    李瑁抬头看了眼那女子,只见那女子一张鹅蛋脸,明眸皓齿,容貌端庄,虽比不得杨玉环那般绝色,端的却是一副大家闺秀的模样。

    反倒是这女子身旁的女娃儿,年纪五六岁上下,身子骨还没长全,却生的一副娇俏万分的好面孔,十足的一个美人坯子,不难想象,十年后的她该是怎样的倾城模样。

    李瑁对后桌那女子的话置若罔闻,一手按住了木盒,笑道:“姑娘勿急,谁说我们不要。方才府眷不过是开个玩笑,这步摇我们买了。”

    这年轻女子倒也是大户人家出身,贤淑达礼,李瑁既然说了要买,她倒也没有耍横,只是她喜爱彩蝶步摇已极,又见公孙大娘似乎有些退缩,于是柔声道:“公子见谅,小女子实在是喜欢这个步摇,不然你看这样可以,你将这个步摇转给我们,我们愿加价一千贯购买。”

    区区一个饰品,转手便多卖一千贯,对常人来说自然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但李瑁身家豪富,莫说是一千贯,就算是一万贯,十万贯他也不会觉得心动。

    李瑁笑了笑,婉言拒绝道:“姑娘的美意在下心领了,只是府眷也很是中意此物,请恕在下不能割爱。”

    这年轻女子显然是教养极好,见李瑁不愿想让,也只是叹了口气,不再多提,便准备回到自己桌上。

    不过年轻女子身旁的女娃却不愿见姐姐失意,走到李瑁地身旁,鼓着嘴,义正言辞道:“这步摇既然还未卖于你,那便是这店家之物,店家之物自然是价高者得,姐姐出价高,你们凭什么不卖。”

    “哈哈,好一个价高者得。小姑娘年纪不大,嘴巴倒是挺厉害的。”李瑁看着身旁女娃子俏生生的模样,不禁想起了自家小妹太华公主李婉,一下子笑了起来。

    “绾绾不得无礼。”

    年轻女子见女娃说话有时妥当,便训斥了一句,接着又对李瑁赔礼道:“小妹年幼无知,护姐心切,还望公子不要见怪。”

    “小孩子嘛,无妨。”李瑁轻轻摆了摆手道。

    这女娃机灵地很,模样很像李瑁小妹李婉几年前的样子,李瑁又岂会小气到和一个任性的女娃子计较。

    不过李瑁虽不欲计较,但与年轻女子同来的一个男子却突然走到了前面,发话了:“婠婠年纪虽小,但话却说的不错,这出门买东西,只要东西还未卖出,就该是价高者得,难道不是吗?”

    这男子之言一出,李瑁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不悦,他可以理解年轻女子的爱物心切,也可以理解女娃子少年娇纵,这些他都不会计较,但这男子的话就有些过分了。

    李瑁轻轻哼了一声,冷声道:“如此说来,这位公子是要仗财欺人了?”

    男子自负一笑:“在下不敢,只是在下出来替卢姑娘说句公道话罢了,若是公子愿意想让,在下绝不为难公子,还会和公子交一个朋友。”

    李瑁一听这男子的话,顿时乐了。

    李瑁身份尊贵,这世上想与他李瑁交朋友的人多了去了,就连章仇兼琼这等部堂大员都与他客客气气,唯有眼前这个男子竟说的这般傲慢。

    “朋友?我的朋友可不是谁都能当的,你恐怕还未必够这个资格吧。”李瑁安坐在椅上,轻轻瞥了他一眼。

    这年轻男子显然对自己的身份极具信心,负手道:“在下清河崔氏子弟崔峤,不是是否有资格做公子的朋友?”

    “崔氏?你出自清河崔氏?那你与太子少保崔琳是何关系?”李瑁听了他的出身,好奇地问道。

    “我乃崔家三子,崔少保正是家父。”崔峤见李瑁知道崔琳的身份,自觉胜券在握,自信地笑道。

第87章 世家女() 
一听得崔峤自报家门,公孙大娘的脸上顿时露出了一丝异样,不过很快便被隐藏了起来。

    反倒是李瑁,听得崔峤竟是太子党老对头崔琳的三子,顿时乐了起来。

    “原来崔兄竟是出自满床叠芴的清河崔氏,在下失敬。”李瑁站起身子,拱手笑道。

    清河崔氏乃是山东传承千年的门阀世家,书香门第,崔家子弟中为官者众多。开元年间,崔琳之父,崔峤的爷爷礼部侍郎,崔家家主崔神庆过七十大寿时,在京为官的崔家子弟尽数到访,群从数十人,组佩辉映,用于上朝手持的象牙芴板竟堆叠满了满满一床,可见崔家昌盛,一时间传为天下美谈。

    所谓伸手不打笑脸人,崔峤见李瑁说出这番话,只当他已经服了软,于是笑着回道:“所谓满床叠芴都是旁人之言,着实谬赞了。对了,崔某还不知公子之名?”

    李瑁回道:“在下姓李,名寿。”

    “李寿。”崔峤在口中轻声念叨了两句,稍稍想了想,可在他的印象中长安并没有叫李寿的世家公子。

    “公子的名字倒是有些意思,直白地很。”年轻女子轻声道。

    李瑁回道:“在下年少时体格太弱,爹娘生怕长不大,故而取了这个名字。”

    “崔某见公子气度不凡,可是陇西李氏子弟?”崔峤试探着问道。

    李瑁摇了摇头道:“我并非陇西人士。”

    “那公子可是出自赵郡李氏?”崔峤接着问道。

    当今天下,世家中最为尊贵者莫过于七宗五姓,分别为:陇西李氏、赵郡李氏、博陵崔氏、清河崔氏、范阳卢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这七宗俱是世家翘首,当世名望所在。

    在崔峤眼中,这“李寿”若当真是陇西李氏抑或是赵郡李氏子弟,那倒也不妨与之相交。

    不过李瑁却依旧摇了摇头,回道:“我亦不是赵郡人士。”

    一听李瑁这么一说,崔峤的脸上顿时有了些许轻视之色,问道:“那不知阁下是哪里人士?”

    “在下祖上长居太原。”李瑁淡淡回道。

    李家自太原起兵立国,祖上又曾封唐国公,封地就在太原,故而李瑁有此一说。

    “太原,太原李氏。”崔峤点了点头,自以为猜到了李瑁的出身,心里已经有了计较。

    这太原李氏不过是最为寻常的地方世家,排在二流之列,若是几百年前与当今的皇室沾点亲戚,恐怕早就被排出世家之列了,比起清河崔氏这样的世家翘楚那是多有不如。

    不过崔峤身旁的年轻女子瞥了眼李瑁的腰间,稍稍思索了须臾:“李公子是太原人吗?我在太原倒是有几个朋友,可能李公子还会认识呢。”

    李瑁摇了摇头道:“我李家自太原迁来长安已久,许多亲朋已久不联络了,不提也罢。不过这位姑娘似乎交友颇为广泛,恐怕也不是出自寻人人家吧。”

    “果然。”年轻女子听了李瑁的话,眼中一亮,似乎想到了什么,正想要说话时,却被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