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又哭了一会儿,杨玉环的内心似乎宽畅了许多,渐渐地停了下来。

    杨玉环脸颊贴着李瑁的胸前,看了看四周,双手无力地推着李瑁的肩膀,轻声道:“这里是道门清净地,叫人家看见了多不好,你快放开我。”

    李瑁低下头,一只手紧紧地拦着杨玉环的腰肢,一只手轻柔地摩挲着杨玉环还带着哭痕的脸颊,低语道:“你若答应同我回家我便放了你,否则我就这样搂着你,叫全观的人都看到。”

    杨玉环的心中三分羞,七分喜,心中的哀怨也早已随着那块破碎的玉牌消散一空了。

    “亏你还是大唐亲王,竟然做出这等无赖之举。”杨玉环抬头看着李瑁,咬了咬嘴唇,声如蚊蚋地嘟囔道。

第5章 来世莫在帝王家() 
沿着来时的那条曲折蜿蜒的回廊,李瑁带着杨玉环绕过了后院,径直来到了玉真观的前院。

    宽敞的前院中,沿着假山修葺的一座凉亭里,玉真公主正独自一人坐在那边等着李瑁。

    “看十八郎携美而来,想必是得偿所愿了?”玉清公主看着李瑁和杨玉环并肩走来,笑道。

    李瑁温柔地看了眼身旁的杨玉环,走到玉真公主的身边,谢道:“侄儿多谢姑姑成全。”

    玉真公主站起身来,道:“都是自家人,何必说这些话。只是皇兄的性子我是知道的,你今日这般作为,恐怕”

    玉真公主话说了一半,想了想,顿住了。

    李瑁看着玉真公主的表情,自然知道玉真公主的言外之意,他转头看着皇宫的方向,轻轻叹了口气,淡淡道:“天家无情,骨肉倾轧,自古便是如此,李瑁早已看透了这些。”

    李瑁的话一出,玉真公主顿时愕然。

    玉真公主生于武周长寿元年(武则天时期的年号),正是武则天为帝,武氏当权,李唐宗室惨遭屠戮,骨肉相残的时候。

    就在玉清公主六岁,刚刚懂事的时候,她的父亲李旦便被除去了太子之位,降为相王,她永远忘不掉那段时间父亲的消沉与恐惧。

    可以说,玉真公主自幼便过着提心吊胆,朝不保夕的日子。那时,纵然是贵为县主的李持盈,在武家人眼中也不过是一只待宰的羔羊罢了。

    天知道,当时的她有多羡慕那些市井家庭的孩子。

    也正是这样的经历,这才叫她在如花般的年纪便萌生了出家的念头。

    此时李瑁的处境与当年的玉真公主何其相似。

    玉真公主面露愁容,问道:“那你此事之后又有何打算呢?”

    李瑁拉过杨玉环的手,与杨玉环温柔对视,长长地舒了口气,缓缓道:“最是人间寂寞事,来生莫在帝王家,将来会发生什么又其实我能预料的。”

    李瑁的声音入耳,玉真公主周身猛地一震。

    最是人间寂寞事,来生莫在帝王家。这不是正是她一直以来的心声吗?

    不过简单的一句话,已经道尽了玉真公主的前半生,在玉真公主的心里掀起了滔天巨浪,玉真公主大有一种将李瑁引为知己的冲动。

    李瑁不过弱冠之年,便怀这般心境,不禁叫过来人的玉真公主也心有戚然。

    玉真公主安慰道:“十八郎不必过分忧心,若是皇兄问起今日之事,我自当在皇兄面前替你分说。”

    玉真公主地位超卓,在李隆基心里颇有分量,若是玉真公主愿意帮忙,李瑁的处境的确会好上一些。

    此前李瑁与玉真公主的关系并不相熟,玉真公主能够说到这一步,也算是不易了。

    李瑁与杨玉环四目相视一看,一同躬身道:“玉真姑姑回护之恩,李瑁(玉环)此生不忘。”

    玉真公主见李瑁和杨玉环一同下拜,连忙将两人扶了起来。

    看着李瑁如今的样子,玉真公主仿佛看到了年少时的自己,就在她想要在多宽慰李瑁几句时,忽然,一阵吵闹声从门外传来进来。接着,玉真公主身边的秀清便急步走了进来。

    秀清走到玉真公主的身边,看了眼杨玉环,低声道:“启禀真人,皇上身边的御前太监想要进来带走太真,和在院外看守的寿王护卫起了争执。”

    “怎么来的这么快!”

    听了秀清的话,玉真公主皱了皱眉,不假思索地对李瑁道:“皇兄派来的人已经到了,十八郎,你带着玉环从后门离开,这里由我来照应。”

    说完,便要秀清引着李瑁和杨玉环往后门走去。

    有玉真公主在这边挡住,李瑁自然可以全身而退,但是这样却是将大半的责任都推到了玉真公主的身上。

    如此一来李瑁虽然可以将杨玉环顺利带回王府,但却对后面的局势没有半点实质性的助益,反倒连累的玉真公主。

    玉真公主已经帮了李瑁许多,李瑁实在不忍心再叫玉真公主因为自己的事情被皇帝责罚。

    李瑁摇了摇头道:“此事皆因李瑁而起,岂能叫玉真姑姑代为受过?秀清,你只管叫宫人进来,我便在此等候。”

    说着,李瑁握着杨玉环柔若无骨的玉掌,静静地看着门外,浑然没有半点退却的意思。

    听着李瑁的话,玉真公主心中微诧,不禁侧身望去,只见阳光之下,李瑁熠熠生辉的身影正昂首而立,仿佛山岳一般矗立于青天之下。

    看着李瑁的挺拔的身影,玉真公主心中猛地一颤,仿佛看到了什么不可思议的事物一般,上一次玉真公主和李瑁见面不过是两个月前的事情,那时武惠妃刚刚去世,那时李瑁还如同一只刚刚失去了庇护的雏鸟,只懂得守在武惠妃的棺前,懦懦地哀嚎,模样虽然俊秀,但眉宇间却不见半点神采。

    但今日再见李瑁,却像是换了一个人一样,成为了一个懂人情,有担当的成年男子,言行举止着实震惊了玉真公主。

    想不到不过相隔不过两月,连遭丧母夺妻之痛,李瑁竟能有如此巨变。自诩阅人无数的玉真公主也不禁在心中暗暗称奇。

    “秀清,既然寿王有命,那你领着宫人进来吧。”玉真公主吩咐道。

    “秀清领法旨。”秀清轻声应诺,领命而出。

    秀清出了前院不过片刻,很快便领了一位身着紫色宫服的太监走了进来。

    自唐中宗李显之后,李唐皇室取良家子女充掖宫廷,宫中宫女太监日益增多,到了唐玄宗时期更是多达四万余人,冠绝古今。

    为了便于管理,皇宫中还建立了森严的品级制度,对宫女太监们的层级做了严格的规定,其中就包括对衣着的限定。

    宫中太监虽多,人员虽杂,但能身着朱紫之色的必是三品以上的宦官。而开元年间,正三品的宦官不过寥寥数人。

    李瑁看这太监的衣着,李瑁便知道这太监想来品级不低,必是李隆基身边亲信的人了。

第6章 凤栖梧() 
“老奴内府局管事林招隐跪见寿王殿下,玉真长公主。”

    紫衣太监方一进门,便看到了面门而立的李瑁和玉真公主,连忙走上前去,跪拜道。

    李瑁听着来人自报名号,心中微微一惊。

    内府局掌管宫中财物,负责为皇上保管钱财,权利极大,内府局管事更是正三品的宦官,身份相当于李隆基的管家,颇得李隆基的信任。

    可以说,皇宫之中,虽然宫女太监数万,但除了位份最高的高力士和杨思勖外,能与林招隐并肩的宦官不过寥寥数人。

    看着林招隐跪在地上的身影,李瑁在心中暗暗想到:“原以为最多来一个御前太监,没想居然会是林招隐,看来现在是不好打发了。”

    李瑁心中虽然这样想着,但脸上还是一副疑惑的表情,叫林招隐站了起来,问道:“原来是林公公,林公公是父皇身边的要人,林公公不在父皇身边服侍,大老远地跑到这玉真观所为何事?”

    林招隐自打入观后见到寿王护卫便知道事情恐怕不妙,如今听了李瑁明知故问的话,心中更是咯噔一下。

    林招隐虽然在宫中地位颇高,但说破了天也还是皇室家奴。既然寿王问了话,他也不好犹疑,恭敬地回道:“启禀寿王,老奴此来玉真观是奉了陛下之命,接太真道人去宫中为故太后祈福。”

    “哦?”

    李瑁露出一丝诧异的神情,问道:“即是祈福,在玉真观中便好,何故要去宫中呢?”

    林招隐道:“故太后仙逝于宫中,陛下每每思及,心痛难当,故而有此安排,还望寿王殿下知晓。”

    “原来如此。”

    李瑁点了点头,露出一丝恍然之色:“为太后祈福乃是尽子孙孝道,理当遵从。”

    林招隐看李瑁的表现,似乎并没有阻挠太真进宫的意思,当即松了一口气。

    林招隐在宫中数十年,极善于揣度皇上的心思,他看得出皇上对于杨玉环极为上心。他若是能趁着这次迎接杨玉环入宫的机会率先结好杨玉环,或许他在宫中的地位还能再上一层楼,成为和高力士平起平坐的人物,从此不用再看他人脸色。

    林招隐为了求得这次迎接新贵人入宫的机会可是下了许多功夫,废了诸多口舌,甚至还在暗地里得罪了李隆基最为宠信的太监高力士,此事关系他日后的前程,可万万不能有失。

    林招隐在心中暗自庆幸了一番,悄悄地鄙夷了李瑁的懦弱,脸上却露出讨好的笑意,道:“既然如此,那老奴便带着太真道人入宫了。”

    说着,林招隐便要上前搀扶着杨玉环离开。

    可林招隐刚刚上前两步,还没来走到杨玉环的身边,便被李瑁伸手拦了下来。

    李瑁伸着手,挡在林招隐的面前,脸上露出一丝为难的神色,道:“为故太后祈福乃儿孙辈应尽之责,本王本不该推脱。只是王妃自幼体弱,近日又受了些风寒,身体多有不适,实在是不宜祈福久坐,耗费心神,还望公公禀明父皇,由本王替代玉环如何?”

    难怪先前这边好说话,原来李瑁在这里等他。

    林招隐脸上立刻露出了慌张的神色,但很快便被他掩饰了过去。

    林招隐在心中快速地思索了一番,面露难色:“此乃大家御口钦定之事,事关大家的威严,怕是不好随意变更吧。”

    李瑁笑了笑,道:“林公公不必为难,林公公只需如实回禀父皇,本王自当亲自解释,必不叫公公难做。”

    林招隐看着李瑁的样子,似乎铁了心要阻挠自己带走杨玉环了。

    此事于林招隐干系重大,林招隐当下心中大急,再也顾不得什么天家家奴的忌讳,当着玉真公主的面,对李瑁暗语威胁道:“此事重大,关系到寿王殿下的前程,老奴以为殿下还是三思而行,不要插手的好。”

    “哼!”

    林招隐的话刚讲完,李瑁便重重哼了一声。

    李瑁看着林招隐叫人生厌的嘴脸,一挥袍袖,冷冷道:“王妃身体不适,本王实在不忍王妃入宫,若是父皇实在如此在意,本王自当亲自入宫为故太后祈福,莫说三月,纵然是三年也并无不可。”

    说着,李瑁便拉过杨玉环的手,不再理睬林招隐,径直往门外走去。

    “玉真公主,您看这”林招隐见李瑁全然不将自己的威胁放在眼中,当即慌了神,连忙向身旁的玉真公主求救。

    玉真公主听了林招隐的话,没有半点的表示,依旧是一副魂游天外,万事不理的神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