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长安风-第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高,若是太子不犯大错,继位的可能性极大。”

    “只要太子继位自然少不了对我们崔家的倚仗,阿爹的做法是不是有点着急了。”崔焕不解地问道。

    崔琳摇了摇头,眼中流露出一丝担忧:“太子若能继位固然需要倚仗我崔家,但他眼下最大的助力却是樊川韦家。太子妃便是韦家的嫡女,太子妃的三位亲兄江淮转运使韦坚、将作少匠韦兰、兵部员外郎韦芝更是朝中重臣,此时我们若是再不做点什么,等到太子成功继位,恐怕韦家就该骑到我们崔家头上去了。我们清河崔家天下世家魁首的名号决不能在为父手上丢了。”

    “原来如此。”

    崔焕若有所得地点了点头,又接着问道:“那我们接下来又该如何?”

    崔琳花白的胡须微微抖动,脸上露出一闪而过的寒意:“如果李瑁真的以为此去剑南这么简单的话那他就错了,为父已经在那边安排好了陷阱,只等他自己一头撞进去了。”

第47章 接风() 
益州与长安相隔不算太远,但因山路难行,故而走了也有十日左右。

    蜀地多山,大多崎岖陡峭,李瑁生平第一次涉足蜀地,望着连绵不绝,一座衔着一座的山峰,也不得不感叹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

    李瑁率领大军穿过剑阁,途径德阳,而后便算进入了益州地界,到了益州地势便平坦了许多,走起来便便捷了一些。

    益州上下的官员方一得知李瑁即将行抵成都,便早早地聚集在城门外等候,就连原先在绵竹备战的剑南节度副使章仇兼琼也赶了回来。

    章仇兼琼此人李瑁倒是有所了解,能力极强,文武双全,也算是上马能治军,下马能治民的干臣了,在剑南一地也颇有贤名。

    不过章仇兼琼虽然能力不弱,名声不差,但他的仕途却并不顺畅。

    章仇兼琼开元八年入仕,至今已二十有一年矣。与他同年入仕的好友卢焕已经官拜兵部侍郎,当朝少司马,而他却依旧在地方蹉跎。

    其实说来剑南节度副使官居正四品,已经是个不小的官了,但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此时的节度使还不是数十年那个藩镇割据的局面,权势也没有那么大。

    不如中枢终为蝼蚁,就算是节度副使也不过是别人的棋子罢了,那他有没有其他的想法呢?

    有,他太有了。

    章仇兼琼的上官便是寿王李瑁,眼下看来他绝没有挤掉李瑁,成为剑南节度使的机会,所以他唯一的机会就只能往京官发展。

    如果他没有想法的话,历史上的他也不会为了讨好杨贵妃引杨国忠入朝,为了自己的史评抹下一个致命的污点。

    近两年来章仇兼琼见杨玉瑶日益得宠,已经渐渐有些交好杨家,以求上进的意思了,只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真正实施,李瑁便来了剑南。

    李瑁这么一来,章仇兼琼立马就有了更好地选择。

    交好杨家外戚固然可以在短时间内获得升迁,但勾结外戚的名声却很不好听。可李瑁就不同了,李瑁非但与杨玉瑶关系亲密,他还是皇子,还是一位有机会问鼎皇位的皇子。

    接好杨家外戚那叫幸进,可投靠李瑁那就叫朝争,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这也正是为何章仇兼琼巴巴地从绵竹赶来迎接的原因。

    “臣章仇兼琼率益州诸臣拜见寿王殿下。”章仇兼琼看见一位身披明光铠,腰跨宝马,如众星揽月般被护在正中的俊俏男子,拜道。

    “众位大人都是剑南重臣,本王如何当得这般大礼,章仇大人请起,众位大人请起。”李瑁下马将章仇兼琼扶了起来。

    章仇兼琼被李瑁扶起后,抬头道了声谢,这才真正看清了李瑁地庐山真面目。

    章仇兼琼早先在长安为官,曾见过太子李亨和寿王李琮。太子李亨眉目平和,看似老成敦儒,庆王李琮身体宽胖,待人随和易近,章仇兼琼都有着不浅的映象。

    但眼前的李瑁却和太子还有庆王大不相同。

    李瑁比他们年轻许多,仪表堂堂,气宇不凡,眉宇间还带着一股少年人特有的英气,与年轻时候的李隆基颇有几分神似,这也难怪李隆基这般看重他了。

    单就卖相而言,李瑁已经胜出他们许多。

    “殿下长安玉郎之名下官在剑南也听得许多,今日总算有幸一面。”章仇兼琼有意交好李瑁,上来便恭维道。

    章仇兼琼是一名能臣,他也是李瑁此来的目的之一。

    李瑁拉过他的手臂,淡淡笑了笑:“章仇大人贤名本王在长安也有耳闻,本王出京前父皇曾特地叮嘱本王要与大人好生亲近,多多讨教。”

    李瑁话虽简单,但字里行间中已经透出了强烈的拉拢之意。

    章仇兼琼当即拱手笑道:“殿下客气了,能为皇上,为殿下效力是下官的福分。”

    见李瑁和章仇兼琼寒暄结束,站在章仇兼琼一步之后的走了上来:“我等剑南官员特在城中备了酒宴,为殿下接风洗尘,还请殿下赏光。”

    上前的官员一身朱袍,身材高大,与章仇兼琼相若,生来严肃的脸上带着一丝讨好的意味。

    李瑁看着这位官员,朝章仇兼琼问道:“这位是?”

    章仇兼琼回道:“这位是剑南采访使,鲜于仲通。”

    “原来是鲜于大人。”李瑁见他竟是天宝年间有名的草包将军鲜于仲通,不动声色地笑道。

    ——————

    成都,西南重镇,物资丰饶,百姓富足,故有天府之称。

    成都城南有一座酒楼名为锦云楼,取成都锦城之名而冠之,华贵非常,为权贵富商云集之处。

    天边还未见昏暗,锦云楼中已经点起灯火,锦云楼二楼一片沉寂,不时有左金吾军士来回巡视,不复往日的人来人往。二楼的内厢却不时传出一阵阵谈话声,推门而入,里面约莫坐了八九人。

    若是仔细数去,无一不是成都各衙门数得着的要员。

    席中,剑南节度副使、防御使、采访使、益州刺史、长史俱都在列,能调起这般阵仗的自然只有李瑁了。

    “本王虽官拜剑南节度使,但却久在京城,对剑南的诸多政务极少涉及。此次本王奉旨督军,还请诸位勿辞辛劳,鼎力相助。”

    李瑁不仅贵为亲王,更是剑南节度使,益州大都督,真正的剑南道首官。方一开席,李瑁便举杯对席间众人寒暄道。

    众人连忙举杯起身道:“我等职责所在,当不得殿下一个‘请’字。”

    一杯饮罢,随即众人落座,这接风宴便算是正是开始了。

    众人各自向李瑁敬酒,推杯换盏了一番,宴过一半,此次宴会的主角之一章仇兼琼为李瑁斟了杯酒,小心地问道:“殿下此次奉皇命挂帅剑南,想必心中已有计较,不知殿下以为吐蕃叩边之事该如何处置?”

    李瑁看了眼章仇兼琼,稍稍想了想,如实回道:“本王虽为主帅,但毕竟久居长安,对行军作战一事涉猎不深,恐怕一时难以胜任,此事还需章仇大人多多上心。”

    李瑁的话方出口,章仇兼琼的脸色便略微轻松的一些。

    章仇兼琼虽为文臣出身,但对军略却也很是熟稔,对剑南的军备更是颇有研究。若是能放的开手,他自信以他的安排和松洲城的险固,要击退吐蕃并非难事。

    他唯一担忧的便是李瑁,他害怕李瑁不通军事,却又喜欢胡乱指挥,坏了他的计划。如今听了李瑁地话,不禁送了口气。

    章仇兼琼的心思李瑁自然看的出来,李瑁笑了笑,端起手中的酒樽一饮而尽:“本王虽对军政不甚精通,但请赏却比你们都要方便。此次乃本王初次挂帅,若能得胜还朝,本王必如实上报父皇,为诸位论功行赏。”

    李瑁是李隆基看重的皇子,和后宫的贵妃娘娘又很是亲近,与其他的节度使大不相同,有了李瑁这句话,朝中的封赏想必会厚上许多。

    “谢寿王殿下。”

    有了李瑁这句话,众人脸上的笑容明显多了起来。

第48章 八姐玉珠() 
接风宴所饮之酒乃是蜀中特产剑南春,唐时的剑南春还与后世不同,算不得高浓度的烧酒,不过是十度左右的米酒罢了。剑南春酒味甘冽爽口,李瑁一连饮了十多杯,也不过稍稍有一丝醉意。

    李瑁官拜剑南节度使,在成都城中自然也有一座办公居住的府衙,酒宴之后,李瑁本想骑马回去,但拗不过武彦平担心李瑁安危,还是坐上了章仇兼琼准备的马车。

    李瑁接风宴结束后,便乘着马车径直回了府衙。府衙距离锦云楼不远,不过一炷香的时间便到了地方。

    李瑁自马车上走下,双脚方一落地,迎面便走来了一位年轻美妇。年轻美妇二十稍出,姿容艳丽,桃腮粉脸,身着淡蓝色齐胸襦裙,肩披一件轻纱坎肩,。

    年轻美妇一副柔腰如杨柳摇曳般朝李瑁款款走来,玉手抚脸,嫣然笑道:“公子可是寿王殿下当面?”

    李瑁虽不知来着何人,但还是点了点头道:“本王正是李瑁,不知姑娘?”

    听得李瑁自承身份,年轻美妇脸上顿时露出热切的笑意,屈膝拜道:“奴家可不是什么陌生人家的姑娘,奴家杨家八女玉珠拜见寿王殿下。”

    李瑁低头看着眼前的年轻美妇,顿时恍然:原来她就是杨玉珠,难怪看她的眉眼与玉环有几分相似。

    李瑁连忙抬手将杨玉珠扶起,笑道:“我道是谁看着这般亲切,原来是八姐。我既是杨家的女婿那便是自家人,八姐叫我殿下就见外了,八姐还是随三姐叫我一声妹夫吧。”

    李瑁要带杨家人入京的消息只有寥寥数人知晓,还没有传到别人的耳中。杨玉珠此来自然是为了和李瑁套近乎的,杨玉珠见李瑁这般客气,顿时喜上眉梢,顺着李瑁的话道:“既然妹夫这么说,那我就不客气了。”

    杨玉珠看了看李瑁微红的脸色,问道:“看妹夫的样子可是饮酒了?”

    李瑁如实回道:“地方官员太过客气,拗不过面子就喝了几杯。”

    “妹夫是凤子龙孙,天潢贵胄,地方官员自然是要好生款待的。”杨玉珠漂亮的脸蛋笑了笑,恭维道。

    “我和玉环久在长安,和蜀中的亲戚往来不多,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还请八姐入内一叙。”李瑁看着杨玉珠,伸手向门内引了引,便往府内走去。

    杨玉珠听了李瑁的话,又看了看李瑁地眼睛,自觉品味出了几分不同的味道,稍稍想了想,露出一丝狡黠的微笑。

    杨玉珠连忙靠到李瑁身边,伸手搀扶住了李瑁地手臂。

    杨玉珠埋怨地看了武彦平一眼,对李瑁关心道:“这些军中的汉子上阵杀敌还行,就是心思实在粗了些,明知妹夫喝醉了也不知道来扶上一把。”

    杨玉珠见武彦平一副军人打扮,想来是把他当做了府军中寻常的将领。

    李瑁有几分醉意武彦平自然是知道了,若非方才武彦平拦着,李瑁都要自己骑马回来了,这种情况下李瑁走路哪里需要人搀扶。不过杨玉珠毕竟是杨玉环的堂姐,身份特殊,武彦平朝着李瑁苦笑了一下,也就低头认了。

    这种感觉让行军途中半月不知肉味的李瑁心中一阵激荡。

    杨玉珠将李瑁扶入卧房中,方才在桌边坐定,便毫不见外地吩咐府中伺候的婢女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