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4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拿下宿州城,康承训很是欢喜,宿州一下,徐州便只剩下孤城一座了,它还能撑多久?康承训不禁想到。

    朝廷的敕令早已讨回,只等着张玄稔投降领赏,这场交易之中,双方都是赢家,但张玄稔应该赢得更多一些,毕竟从客观上来讲,在绝望之中,没有他张玄稔投降,也会有刘玄稔、王玄稔来站出来。

    被赦免并敕封为御史中丞的张玄稔归降之后,立即掉头给了叛军一记猛击,他告诉康承训,宿州不战而降,别的地方都还不知道,这是个好机会,应该利用起来。

    夕阳收去了最后一丝光亮,初夜,宿州城的平安火照常升了起来,白色的薪烟笔直如一条白练,淡淡消散于高天之上。

    见到宿州的平安火,北面符离的守军们又松了一口气,只要宿州挡在南面不失陷,那么朝廷的大军就到达不了符离,将士们的心情一放松,困意便渐渐袭了上来。

    夜渐渐褪去黑暗,晨曦还未投出第一瞥光明,在黛青色的天空之下,符离城正在安静地恬息着。

    巡防在城楼上面的卫兵此刻正扶靠着铁戟打着盹,一高一低地点着额头,在迷糊之中瞥视着周遭的情况。

    “嗯?!”

    卫兵突然看了眼南面的天空,此刻天空之下数百道黑烟正滚滚涌向天际,纷乱的烟迹是一个再明显不过的信号了,宿州有变,而这么多烟火同时燃起,很可能是城池失陷,大量民舍房屋着火所致。

    卫兵惊慌中再次擦了擦惺忪的眼睛,确认自己没有看错,便赶紧跑到了钟楼的前面。

    “铛~铛~铛!”警戒的钟声响彻在整个符离城上空,沉睡中的符离被这样粗暴地叫醒了,将领和士卒们纷纷涌上了城头,惊恐地看着南面宿州方向狰狞的浓烟。

    宿州城失陷了,最不想让发生的事情最终还是发生了。

    仓皇的宿州军奔向了最近的城塞符离城,城头上面正心急如焚的将领们看到这群溃军,没有丝毫的犹豫,便立即下令打开了城门,收容这些失城奔亡的兄弟们。

    城内的人们还未来的及安慰这群溃军袍泽们,这些进入城内的宿州军便展开了突击,被一刀砍翻在地的守门护卫倒在血泊中辗转哀吼着,突变顿时震惊了整个符离城。

    (本章完)

第65章 克徐州() 
杀戮来的如此陡然,让符离的叛军目瞪口呆之际,一下子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在短暂地拼杀过后,符离城放弃了抵抗,张玄稔等人的晓谕以及几位将领血淋淋的头颅,让符离城中的一万多守军最终选择了归顺。

    符离归降,在徐泗的版图之上,又一个沦陷地区光复,康承训的目光投向了北面的徐州,此间徐州再无阻隔,其彻底地袒露在朝廷大军的兵锋之前。

    宿州、符离如此快速地陷落,极大地震动了徐州城的叛军,面对城外团团围困的朝廷军队,庞勋留下守城的庞举直、许佶等人选择了婴城固守,他们决心死守等待,等待他们的天册大将军麾军来援。

    而死守的前提是,众志成城,同仇敌忾,城里面的人必须铁板一块,才不至于从内部被击垮。

    其实到了这个时候谁还看不清大势所趋?只不过是困惑于投降是否能够换来生存的条件罢了,毕竟义气诚可贵,生命价更高,谁不珍爱自己的生命。

    很快康承训就给了这些人一个明确的答案。

    当康承训派出的辩士再次出阵,站在徐州城下滔滔不绝说了一通之后,徐州城内叛军们看似顽固的心理防线顿时瓦解了。

    投不投降此刻已经不是一个选择题,什么时候投降才是大家考虑的问题,毕竟庞举直等人还掌控着军队,万一事情不密,被其发现,那就要倒在这黎明前的黑暗了。

    这个时候一个叫路审中的小官首先行动起来,这个人是徐州的旧吏,他曾经亲眼目睹了老上级崔彦曾的死亡,在徐州城官员们被集体处死的刑场外面,他无助而又悲哀,他只能攥紧了袖子,默默地诅咒着,庞勋等人一定不会有好下场的。

    作为幸存下来的朝廷官吏,他之所以避免了挨刀的厄运,是因为其官职实在是太小了,小到让人将其忽视不见,而有时候能够被人忽视也是一种优势。

    夜深,徐州的城门在黑暗之中悄然洞开,开城门的人正是路审中,而协助其的将士们正是此处的防守军将,大难临头,谁还能够为庞勋至死效忠?不过是树倒猢狲散罢了。

    城外的朝廷大军已经等待多时了,借着夜色,官军快速地进入了城内,入城后的官军立即开始各自寻找着自己的猎物。

    喊杀声很快便传遍了整个徐州,厮杀攻防的巷战在徐州城内展开了,这注定是一场流血的夜晚。

    血,暗红色的血干涸在城墙上面,挂着条条糊状的血条子,残肢断臂散落在城边角落之中,没有咽气的兵士们还无助地浅声呼救着。徐州城内的子城内一千多叛军在此地已经抵抗了一个整夜,日头升起的时候,照亮了整个大地,也照亮了子城内的惨烈场面。

    满身血迹的庞举直和许佶,绝望地看着官军们不停歇地进攻,城内明显已经支撑不住了,官军已经越过了城头开始了肉搏战,但别人可以投降,自己却不可以,他们是叛首庞勋的亲人和心腹,不会被朝廷所原宥,这一刻庞举直突然在心底怨恨起了儿子,你没事叛乱个什么,非要害得举族皆亡才行?

    后悔是最没有效果的抱怨,纵使真有一百个选择,也许当初还是会走上今天的道路,因为当初的选择一定是选了诱惑力最大的那个,一切都是注定好了的,后悔也没有任何用途。

    子城被攻破了,盲目无择的人们开始从北门溃退而出,而迎接他们的是横亘在面前的大河,河水无声地流淌着,宽阔的河面此刻便是一个无法逾越的天堑。跪在岸边的人们在绝望中嚎啕大哭,不远处,张玄稔帅领着部将们正慢慢地逼近。

    头发斑白的庞举直看了看西面的方向,儿子,再也见不到你了,永别了,希望你能活下去吧。

    当死亡是个必选项之时,如何死亡便又成为了一个新问题困扰着人们。

    时间最终揭晓了答案,在徐州城北的滩涂上,官军正一刀一刀地补刀检查着战死的叛军中是否有漏网之鱼,河面上浮着的尸首也渐渐沉了下去,水下多少不甘而无奈的人们永远地闭上了眼。

    徐州收复了,而城池的易手期间充满了多少血腥,在史书中也不过寥寥几笔带过,历史的波动消耗了多少可叹的生命!

    此刻远在宋毫的庞勋肯定还不知道,徐州城内的军队已经覆亡了,自己去抄康承训的老窝,而自家的大本营却被康承训一脚踹翻了,自己成为了一支没有任何根基的流亡之军。

    宋徐的官道之上,几匹军马正在黑夜中急行穿梭,惊起了大片大片的栖息夜鸟,它们惊恐地叫着,盘旋在夜空之中,久久也不肯落下。

    (本章完)

第66章 豪赌() 
宋州告急的军报呈送到了康承训的大营之内,史书上对此描述是康承训此刻方才知道宋州竟被庞勋偷袭了。

    但是这里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疑问,那就是康承训真的是现在才知道庞勋的偷袭吗?

    从地图上来看,宋州毗邻徐州,两州紧挨着,况且战时宋州应该有专门的军马驰报,一旦有紧急军情,告急消息旦夕便可送达,康承训怎么可能将近一个来月了,才知道庞勋在抄自己的老巢。

    而且从后面庞勋的战果来看,这次突袭结果并不理想,在宋州城攻防战中虽然攻陷了南城,但整个部队却陷入了与北城宋州军对峙的局面,一时再也难推进半步。

    而此时朝廷大军却已经拿下了徐州城,种种迹象表明,康承训应该是早就知道庞勋此番偷袭的,他在进行一场豪赌,而且他赌的就是庞勋拿不下宋州。

    宣武军镇历来以军力强大著称,治所宋州城守备自然是非常完善,兵员战力非常强悍,此番宋州军虽然大部分跟随康承训平叛,但留下的那些军士们依托坚固的城池进行防御,应该还是可以守得住的。

    至少康承训当时是这么想的,因此他赌就算自己不去救援,等拿下宿州、徐州以后,宋州也不会有失。

    当你选择围魏救赵的时候,我选择对攻,因为最好的防御就是进攻。

    这一次的豪赌是康承训赢了,顽强的宋州军将庞勋拖到了垃圾时间段,而官军则利用这段时间完成了对徐州、宿州、符离的三杀。

    康承训自认为自己的决策很不错,但他没有考虑过别人的想法,特别是朝廷的想法。你康承训放任庞勋攻打宋州,这次侥幸宋州扛住了,若是没扛住呢?不要忘了,宋州西面不远就是都畿道,东都洛阳若是有失,朝廷的脸面何在?

    康承训此刻肯定没有想的那么长远,作为将领,他的目的很纯粹,那就是——赢。

    现在该掉过头来会会你了,庞勋,就让这次决战为徐泗战乱做个终结吧,这片久经离乱的大地,太需要平静了。

    旌旗猎猎,大军西行,八万步骑从徐州开拔出发赶往宋州方向,连绵不绝的队伍从萧县城旁经过,黑压压的军队震撼着城内残余的叛军,而此刻朱温兄弟们应该正在这座城中。

    徐州被攻克的消息已经在附近县邑传开了,失去了主心骨的叛军据点顿时如同被抽了脊骨的动物,在瘫软中等待着未知的命运。

    朱氏兄弟见到如此大规模的朝廷军队经过,肯定也不禁股肱瑟瑟,自己卑微的命运会如何呢?这三个兄弟此刻陷入了深深的担忧之中。

    城外,康承训轻蔑地瞥了眼旁边这个破败的小城池,里面的叛军此刻正偃旗息鼓,不敢有半分动作,只有几个胆大的叛军将领鼓足勇气在城头战战兢兢地探望着外面。

    康承训策了策缰绳,没有停留半刻,这种小的叛军据点就留给宋威他们清除吧,自己久在军中混迹,也知道多少该为同僚们留些功劳的道理,毕竟自己的目标是首恶巨魁,哪有时间去碾碎这些蚂蚁。

    西面,宋州,天色尚早,青蒙蒙的天空下面大片大片的土地裸露着土黄色,数月的战乱已经使得附近村庄里的农户们逃亡殆尽,庄稼荒芜,到处弥漫着一股荒凉的气息。

    此刻,宋州刺史郑处冲正站在宋州北城之上,手扶堞垛向外望着逐渐远去的叛军队伍,

    那如同墨线般的队伍此时正蜿蜒地向南撤去。

    看着围城叛军终于撤离,郑处冲连日的紧张和压抑顿时消散一空,压力陡然逝去使得其连日绷紧的身体,立时感到了异常的困乏。

    在攻防十数天后,依然未能拿下宋州的叛军队伍,终于选择了退却,庞勋实在是耽搁不起了,他还不知道宿州的陷落,更不知道徐州的丧失,否则的话他肯定要发疯了。

    这支徐州军如同一支在黑夜里突刺的匕首,猛地刺出,原本想要刺中敌方的软肋,没想到却刺上了一块顽石,坚硬石头震得庞勋手直酸麻。

    一连十数日都耗在宋州城的争夺战中,兵员在不停耗减着,粮草也渐渐不济,突袭眼看就要变成了明战,庞勋最终选择了放弃。宋州的南城已经被打残了,至少也算是重创了康承训的老窝,如今当务之急就是进入毫州,在亳州境内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