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2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直等唐军进至可汗牙帐下,回鹘兵才发觉,乌介可汗惊慌失措,弃辎重逃走。

    至会昌三年二月,石雄大败回鹘于杀胡山,唐军大胜。回鹘兵被斩首万人,收降二万余人,乌介被枪刺伤后带数百骑向东北方向逃去,,被迫远遁西域,归附黑车子族,其溃散部队多向卢龙军投降。唐武宗李炎论功,加张仲武检校尚书右仆射衔。

    此役后,张仲武请求于蓟北立《纪圣功铭》,唐武宗同意,并命李德裕亲自撰文,以昭示后世。

    大中元年二月,唐宣宗加张仲武同平章事衔,以奖赏他击破回鹘的功劳。

    五月,卢龙节度使张仲武出兵深入,大破北部诸山奚,禽酋渠,烧帐落二十万,取其刺史以下面耳三百,羊牛七万,辎贮五百乘,献京师。

    大中二年,张仲武加官检校司空,其后朝廷恩令累加其至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大中三年(849年),张仲武病死于任上,军中拥立其子张直方继位,这个张直方我们曾在之前的黄巢之乱时提过。

    张直方被拥立为卢龙留后,不久任副大使,其后来因嗜酒凌虐士卒,导致军中大乱,张直方看苗头不对,为了保住小命,他后来便以打猎为名,逃回长安,军中乃拥立周綝为卢龙留后。

    大中四年,周綝死后,朝廷以张允伸为留后,张允伸的家族世代仕于幽州军门,对朝廷的态度很是恭顺,其后累进检校司徒、兼太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张允伸得风疾,以其子张简会为留后。

    咸通十二年正月,卢龙节度使张允伸因患风恙而上书朝廷交还节度使旌旗节钺,以便治疗,朝廷允准,随后朝廷任命其子张简会为检校工部尚书,充任卢龙节度副大使,代管卢龙军政。

    咸通十三年正月,卢龙节度使张允伸病重,再次派使者上表朝廷,交还节度使的旌旗、节钺。

    朝廷诏书未到,张允伸已于正月二十五日病逝,享年八十八岁。

    朝廷追赠太尉,谥号“忠烈”,张允伸所部的平州刺史张公素率平州军来参加葬礼。幽州的士兵平日里都十分尊敬张公素,有这么个老资格在身边虎视眈眈,张简会非常担心自身的处境,想来想去觉得不安全,想了想老爹临终的遗言,实在不行就回长安,不失做个逍遥相公,最不济也能保住性命,于是张简会就连夜趁机逃到长安躲避灾祸去了。

    张简会逃到长安后,唐懿宗就任命张公素为留后,随后又任他为节度使。

    张公素任节度使后残暴而粗鲁,常以白眼示人,故被称作“白眼相公”。

    乾符二年,幽州军将李茂勋计划反叛,袭杀深受信服的纳降军使陈贡言,夺其军权,进军幽州,自称是陈贡言的先锋部队。张公素仓皇迎战,但幽州城内的兵士一触即溃,张公素兵败后也逃到了长安城。

    当李茂勋进入幽州城之后,人们才知道这次来的人不是陈贡言,被骗了,上当了,但李茂勋此时已有八千兵马,人们也只能乖乖支持李茂勋了。

    对于幽州的军变,朝廷已经麻木了,很快朝廷降下来符节,诏拜为李茂勋节度使,幽州节镇的节度使再次更换了。

    不久,李茂勋又以疾告老,授右仆射致仕,李茂勋举荐其子李可举由节度副使、幽州左司马加右散骑常侍升为节度留后。

    李可举上任之后,秉承父亲的风格,对朝廷比较恭顺,而且当初还乖乖听从了朝廷的诏令,参加了讨伐沙陀军乱的战役。

    当初李克用的老爹李国昌在朔州城下被击溃,迫使李克用、李国昌等人携众逃亡大漠就拜李可举所赐,因此李克用可谓是对其恨的咬牙切齿,但幽州军镇兵力强大,河东节度使李克用一时半刻还真不能吃掉幽州节镇,他只能一点点地向东蚕食着,聚集着力气,一时半刻不能吃掉幽州城,毕竟不代表李克用吃不下幽州城。

    眼看着当初跟自己一起搭档干沙陀的伙计们赫连铎、白义诚等人纷纷被李克用干掉了,李可举顿时感到了一阵阵的不安,李克用不会饶了自己的,李可举想的非常明白,如今李克用和义武军的王处存眉来眼去,那还不就是为了以后控制河朔这几个藩镇们吗?

    不行,要联合一起抗击河东的威胁,李可举想了想,决定搏一把,他迅速派人向河朔其他两家藩镇进行联络。

    魏博的乐彦桢看了看李可举的使者,表示很希望能够共襄大事,但如今对自己来说,最重要的是保住昭义军别被李克用击破了,你幽州、成德的危机还没有爆发,我这边可是已经打起来了呢,兄弟们,北面我实在帮不上忙,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缠住河东军,让昭义军变成河东的泥潭,这就是我能尽的最大力了。

    靠不上魏博军,那只能看看成德军了,成德军节度使王镕年龄虽然不大,但他也知道唇亡齿寒的道理,王镕看了看李可举派来的使者,很果决地拍了拍桌子,“我们必须联盟,否则谁也别想好过,河东李克用的兵锋迟早要波及到我们的头上,与其坐以待毙,还不如主动出击,我们出兵可以先把义武军拿下,不与李克用直接接触,先打掉河东伸向咱们河朔的堡垒!”

    远在定州的王处存此刻肯定不知道,河朔之地如今波云诡谲,看似河东军和昭义军打得一团糟,其实一场大战即将要在自己这里爆发,这场战争直接撕开了河朔和河东的脸面,而河东军作为北面的最大军阀也随即展示出了其强悍的一面,而此刻,未来唯一能抗衡河东军的朱温还在为秦宗权的进攻而发愁着,根本无力北顾。

    大战一触即发,百年动荡的河朔之地即将再次整体动荡不安起来。

    (本章完)

第466章 大战将临() 
    梁晋争霸之晋显风流

    定州位于太行山东麓,古冀州的中部,自古就有“九州咽喉地,神京扼要区”之称。

    定州城,这座矗立千年的古城,曾经是春秋战国时期中山国都城,当初唐廷建立义务军镇那也是下了大力气,花费了海量的银子的,单看看这定州城墙便可知晓,从城外穿过城门就需要整整五十步,城墙的厚度更是达到了三十步厚,也只有长安、洛阳这种都城的规模才能与之匹敌。

    古城墙体之上青苔斑驳覆盖着,但仍然掩饰不住在漫长岁月中的累累伤痕,一些难以拔除的箭簇兀自插在墙体之上,白色的羽棱早已脱落掉,只剩下光秃秃的箭杆迎着城前的寒风。

    “驾!报!紧急军报!”一匹劲马快速地向着城门驰来,城门处的守卫们很默契地闪开了一条道,并在马匹赶来前将拥堵在门口的民众们驱赶到了一旁。

    “去!去!去!”守卫兵士们推搡着人们,大声地喊道,“靠边,都靠边站着,让报事军士先进去!都别挡着道儿。”

    人们被守卫们推到了一旁,纷纷扭头看着那个奔驰而来的军士,这名军士头顶着一个灰色的军帽,身上没有甲胄,只是穿了一身厚厚的军袍,身后背着的信匣子上面插了三根白色的羽箭,三根羽箭,这可是非常紧急的军报呢。

    “驾!”那名军士不停地挥鞭策马疾行,转瞬便来到了城门前,没有丝毫减速停留,迅速穿过城门进入城内,城门守卫们慢慢地恢复了队形,他们已经对这种事情见怪不怪了,这几天,来往的军报如同流星急火一半,白天和黑夜都不停歇。

    “听说了吗?北面的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和南面的成德节度使王镕同时发难了,这下咱们易、定两州要遭难了。”一个胡商模样的人摇着头叹息道,定州地处河北道南部,但和河东、燕、云等州边境相连,因此与塞外的贸易非常频繁,这些来往于各个藩镇之间的胡商们都是精明之辈,他们的消息一般都是非常灵通的,因此一听到这个胡商说话,旁边等候入城检查的人们便纷纷地涌了上来,将其围成了一圈。

    “阿史那昆,你这消息可靠吗?边境现在到底是个什么情况?”另一个商人打扮的人靠近了之前那个胡商急切地问道,生意人最敏感的就是战争,一场战争有可能会让自己辛辛苦苦攒下的家业顷刻化为虚无。

    “对,对,你快给大家说说吧。”旁边的人们也纷纷附和着说道。

    人们围着阿史那昆,那个叫阿史那昆的胡商捋了捋胡须,叹了口气,“这几天官道上的驿马都快赶上咱们走商的了,我这边已经打听了,幽州节度使李可举发兵六万前去攻打义武军镇北部要城易州城,南面的成德军镇节度使王镕也发兵五万向咱们定州靠近呢,看样子是要大战一场了。”阿史那昆摇着头,指着南面低声说着。

    “哎呀,我的家眷还在易州呢,这下可怎么办?”一人担忧地说道。

    “完了,我还有一批货今天刚到易州城内,这一交战,城门恐怕就不知道啥时候会开了,这不就都砸在手里了吗!”另外一人跺脚急急地喊着。

    众人大声地议论着,旁边的城门守卫们往向这些人,大声地喊道,“你们还进不进城了啊?要进的话,赶紧进,快抓紧了,别磨蹭!”

    “哎,走吧,走吧,该来的怎么也躲不掉了。”阿史那昆摇着头,无奈地叹息着,人们跟着也都默默地随其进入了城内。

    定州城北,义武军节度使府内,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此刻正满面愁容地坐在议事厅之内,左手旁坐着的是自己的弟弟王处直,下首依次坐着军内的各位大将,首座上坐着的一个年轻的将领,二十出头,此刻正望着坐在正座上的王处存,这个年轻人的眼光中比别人多了一丝关切之意,因为上面的那位是自己的父亲,他就是义武军镇的副节度使,义武军节度使王处存的儿子王郜。

    “父帅大人,”王郜站起身大声地说道,“此番幽州的李可举举兵六万,成德的王镕举兵五万,南北两向夹击我义武军镇,声势浩大,我义武军镇若同时应对两面夹击,恐怕难以支撑,义武军军力共六万,易州两万,定州四万,捉襟见肘啊。”

    王处存看着儿子在下面陈述,不置可否,他看来看下面的将领们,将领们都低着头,此番敌军势大,确实非常棘手。

    王处存看了看自己的弟弟王处直,王处直是自己的亲弟弟,当初自己父亲王宗在兴元节度使任上的时候,两兄弟便一起随父亲参赞军事,自己弟弟的想法总是能够得到父亲的欣赏,自己也深为有这样一个兄弟而感到自豪。

    “处直,如今这事情确实不好办啊。”王处存叹了口气,看着王处直开了腔。

    “大哥,事态紧急,也顾虑不得太多了,”王处直看着王处存,站起身子沉声说道,“当务之急,咱们应该立即派人前去河东求援,此番幽州和成德两镇是铁了心,打定主意要将咱们义武军给平灭了,咱们要是大意了,恐怕不是军败言和,而是要平灭咱们。”

    “河东?”王处存挺直了身子,他看着弟弟有些疑问地说道。

    王处存虽然一直与河东保持着亲密的关系,但不到万不得已,自己还真不想去请河东李克用,虽然义武军与河东算是私底下的同盟,但自己只要不求助于河东,义武军就是和河东算是盟友关系,如果自己拉下脸去求助河东,河东对自己有救命之恩,今后义武军可就真的只能跟着河东一条道趟到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