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百年歌之五代-第13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宾唐和王虔裕是善战的将领,兵器和铠甲常年在身,放弃这些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但既然选择了投降,也就顾不得了,两人麻木地领着众军将兵器和铠甲抛落在地面上,然后慢慢地向氏叔宗方向走去。

    氏叔宗领着护军监督着这些黄巢军队,人们穿着单衣站在风中显得甚是孱弱。

    氏叔宗回身向朱温点了点头,朱温放下心来,上前纳降,当其见到了王虔裕和李宾唐时顿时觉得这次瓦子寨真是不虚此行。

    王虔裕是黄巢军的一员猛将,陷阵杀敌所向披靡,当年在江南一人面对二十名唐军围击,在创伤布体的情况下依然将众人斩杀后逃出重围,从此威名传遍军中,朱温早就知道黄巢军中有这么一号人物,没想到如今竟能收纳到自己的帐下,怎能不大喜过望。

    然而令其喜上眉梢的是李宾唐,这位黄巢军最善骑军战法的将军,早在朱温入黄巢军时就知道这位白衣骑将,当年的猛将骑将如今竟落魄到战马都没有了,朱温欣喜之余也忍不住唏嘘起来。

    宣武军地处中原,四战之地,以步卒为主,缺少骑军人才,而李宾唐的归降,直接填补了自己这项空白。

    步骑并重的思想在朱温治下得到了贯彻,这也是其最终击败各个强藩最重要的原因,强军首先要选对治军的方向,朱温做到了,宣武军也因此走上了强盛的道路。

    李宾唐和王虔裕面对朱温跪下,“败将王虔裕、李宾唐见过节帅!”

    朱温快步上前将两人搀扶起来。“哈哈,两位归来,使得宣武镇如虎添翼啊,我朱温欢喜得很呐!”

    “来人!”朱温下令道,“诸位降军归我宣武之心昭昭可鉴,将诸位的铠甲兵器还给众军士,情势所迫,不得已而为之,还望众位不要介意,从此我宣武军镇得诸位相扶持必将更加强盛!”

    “宣武威武!宣武威武!”人群中爆发出一阵呼喊,王虔裕和李宾唐也跟着众人喊着,虽然不习惯,但也不厌恶,朱温的脸上一阵潮红色,他盯着诸位将士们,大声说道:“宣武必不负诸位!宣武威武!”

    不远处,田从异和宁武军驻足旁观着这一幕,田从异的眼中泛着寒芒,自己等人拼死杀得黄巢军溃散,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一时没有急于追击,没想到让宣武军给捡了个大漏,白白得了这么多军队不说,还收拢了一干将领们,任谁都会觉得不爽。

    “哼!”旁边的武宁军将领哼哼着,阴阳怪气地说道,“咱们还是走吧费了这么大的劲,白白便宜了这个姓朱的了。”

    两镇毕竟是强藩大镇,不屑于朱温争夺降卒,但对寨子里的财物却毫不客气,两军掉头继续向寨中进发。

    风吹过,瓦子寨的糟杂声渐渐平息了,夕阳渐渐落山,大地慢慢开始昏暗起来。

    (本章完)

第239章 太平驿() 
黄河的冰凌才开始有解冻的迹象,河东的骑兵就开始聚集准备南下了,李克用早就接到了中原藩镇们的求援书,但他迟迟没有动身,他在耐心地等待着。

    其实这段时间李克用一只没有消停,他在与昭义军节度使孟方立展开了大规模的战争,自打孟方立将昭义军治所由潞州迁移到邢州付诸实施,整个潞州上下的底线彻底没突破了,军将们、官吏们、兵卒们、富商们、平民们自上而下的利益全部都被触动了,大家开始展开了最激烈的反抗。

    找河东李克用,让他给我们做主,当朝廷已经没有能力为民众做主的时候,人们遇到困难时,第一时间想到的更加强大的势力集团来帮助自己,李克用请过来吧,占有这片本来就不属于孟方立的潞州,只要能够保持这里的现状,我们就服从你的管束。

    在低成本高回报的情况下,沙陀骑兵开始了征伐四方的历程,第一站潞州,立刻用派出了自己的大将贺公雅,贺公雅是河东军将在河东军中颇有威信,为了稳定河东局势,李克用到镇后不似朱温那样铁腕治理河东,他更想用一种比较温和的手段,让河东和沙陀军政彻底融为一体,因此河东的官吏、将领们都没有太大的变化,对他们来说最大的变化只不过是节度使由郑相公变为了如今的李将军罢了。

    贺公雅带领着河东军沿着太行山天然形成的通道斜出东下,过石会关、腰鼓岭后沿着水流坡地一直南下,向着潞州进发。

    贺公雅率领着河东军沿着石滩行进着,两岸的黄土崖被雨水冲刷出一道道的沟壑,风一吹起,大粒的土块被扬起来,像是一层薄薄的烟雾一般。

    “止,前军探报!”贺公雅不是一个鲁莽的人,他领了李克用的命令之后便派出了斥侯沿着行军的路线一路打探着周遭的情况。

    一路无事,从太原府南下,一路上破关、攻县都没有遇到太多的障碍,有一些潞州当地的官员还主动发出时事的情报,来通知潞州方面驻军的动静。

    贺公雅带领着万余兵马一直到达了太平驿附近,太平驿历来是太原与潞州城相沟通的要站,河中节度使与昭义节度使的交通往来,都要来往经过太平驿,因为河东节度使历来都是由勋贵、亲王所担任,规格待遇都要比平常之地要高一些,因此历来的昭义节度使都会精心修葺、装饰太平驿。

    太平驿倚水临风,大片大片的楼宇亭台矗立在山林之间,远远望去,如同一座矗立在林间的堡垒一般,雄浑壮丽。

    “贺将军,前面便是太平驿了!”旁边的校尉指着楼宇说道。

    “当年本将还是校尉的时候,曾替老张相公送过军报,走的就是这条路,那个时候的太平驿可没如今这么大呀!”贺公雅感慨道,一别数十载,再次回到这里,人非物也非了,当年的青年小兵,如今已经成为了一位白头老将了。

    “斥候回报,前面没有见到敌军踪迹!”校尉对贺公雅说道。“将军,今晚是在野外驻军还是赶到太平驿?”其请示道。

    贺公雅一路上分外小心,但因为过于小心反而让人们很难办,斥候来回的奔跑、报信,一直平静无奇的局面,反而让大家感到了贺公雅有些过分担忧的成分了。

    “去太平驿,本将也许久没去那里了,去看看吧。”贺公雅挥了挥马鞭子,继续向前走去。

    太平驿里面的驿丞是个胖矮的官吏,其看到了贺公雅等部队时,一脸迷糊,都在盛传河东军要南下,原来是真的,其心内震惊之余,脸上仍然保持着憨厚的笑意。

    “请请!”驿丞领着众位将领一直进了太平驿之内,盛情地款待着各位将领,河东之乱、黄巢之乱都没有波及到昭义军镇,因此这里还是一派物饶富盛的景象,河东军将们见到如此多的美事也就毫不客气地甩开了腮帮子,吃了起来。

    酒足饭饱后,贺公雅出驿站巡视了一下安营在四周的军士们,夜色凄迷,阴云在夜空中轻缈地浮动着,月在云中时隐时现,贺公雅站在临水的高阁上,想着即将要到达的潞州,届时在潞州城下会有一场大的恶战,自己一定会赢吗?

    贺公雅正在沉思的时候,不远处的河东军暗报被众多的军士一顿射箭,箭矢还没有准头,重点在于多,几次排射后,此地所有河东军暗哨巡防者全部被已经被射杀,没有力气还手。

    “上!”黑衣的将领低声命令道,身后的林中渐渐涌现出了无数的军队,这些都是昭义军的兵卒们,领军将领便是昭义的李殷锐,他一面假装没有任何准备,使得一路上斥候始终发现不了自己的行踪。

    一直等到了河东军快要到达太平驿,孟方立才想起来,有些晚了!他赶紧派出了李殷锐率领两万军队驻防潞州。

    李殷锐看着贺君雅所部渐渐进入了自己设想的地方,他开始准备发动起一场大战,彻底打垮河东人的野心。

    夜深了,四周的营地静悄悄的,一路行军人们疲乏得很,很早就进入了梦乡,谁都不曾想到,死神正张开了怀抱,准备着今晚的杀戮盛会!

    贺公雅也睡着了,当其被纷乱噪杂的声音惊醒的时候,他才发现,原来安谧的夜空下面,如今已经被腾起的火焰照得通红。

    “糟了,有人袭营!”贺公雅也是行伍出身,什么情况大概也能一目了然,贺公雅穿上衣服便急匆匆地领着军士们察看,这些军士们全部刀出鞘,等待着与敌军的拼杀。

    “杀!”河东军和昭义军在夜色之中挥刃砍杀着,身体上的铠甲被砍碎了,身体的伤口处迸发出一团团血污,人们闻之不禁感到作呕。

    天色微明,一夜的厮杀终于出了结果,身上被射三箭的贺公雅被护军们死命地突围了出去,剩下的河东军卒们大多数被昭义军杀掉了。

    贺公雅的失败,让正在处于上升期的李克用感到了分外恼火,他一面继续招兵扩充此番损失的兵力,一面派出自己的弟弟,左营军使李克脩,去帮我拿下这个潞州吧,因为我需要它。

    李克脩领着军队继续南下,他沿着贺公雅的足迹,也开始了狂飙猛进,他的目标只有一个,那就是战败昭义军,将其彻底赶出河东地区。

    潞州,我李克脩来了。

    (本章完)

第240章 内应() 
李克脩率领着河东军再次进入了潞州地境,与贺公雅不同的是,李克脩一直以来都是跟随李克用征战,战火的淬炼,造就了其敏锐的感觉和意识。

    李克脩快速突进,一直行进到了潞州城下,其间孟方立曾派出了数支军队拦截伏击,都被李克脩击破溃散,在河东军强大的战力之下,孟方立只能眼看着李克脩军抵达到了潞州城。

    潞州城刺史李殷锐站在潞州城头之上,扶着箭垛向外望去,旌旗展展,河东军已经在城门口摆出了准备进攻的架势。

    这几日接连接到前方伏军溃败的消息,李殷锐感到分外焦躁,面对河东军的再次进犯,潞州城这次能守住吗?

    自己是邢州人,这个潞州刺史是孟方立指派的,目的就是为了防止潞人不服迁移,造反闹事,为此李殷锐下车伊始便立即拿下了数个豪门大户的家长、族长,并将几个明显倾向于反对迁徙意见的军将下狱处决。

    在血淋淋的恐怖面前,潞州城内的人们学会了噤声,但不屈的怒火和难以抑制的仇恨却在整个潞州城内缓缓地流淌着,大家在等待着一个时机,一个可以爆发的时机。

    “嗖嗖嗖!”城下密集的箭雨为这场攻防战揭开了序幕。云梯、冲车开始缓慢地向着潞州城推去。

    李殷锐立在城头,他看着护军将领在城头指挥着布防和抵抗,流矢在城头乱飞,不停地有将士们被箭矢射中,在战场上,谁都无法预测下一刻自己会不会被射中,战争是勇敢者的游戏,也是幸运者的机遇。

    “乔巴,你带着五十人去守北箭楼,务必坚守到正午!”

    “刘千农,你带领弓弩手守在瓮城之上,冲车来了就射箭,专门射推行的士兵的下半身。”

    一道道命令下发,军将的眼睛也变得越来越亮,他看着越来越近的河东军,心里默默地说道:“来吧,河东军!你打不垮潞州!”

    当城头之上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防御之战的时候,潞州城南的一处大宅之中正进行着秘密会议。

    这所宅院邻水而建,高墙围住了很长一段河流,这是城内最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