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杜文成这么明显的和英米做对的姿态,被日本小矶国昭内阁解读为:杜文成不希望英米重新回到东南亚地区,杜文成推行的“东南亚和委”和日本推行的“大东亚共荣”政策,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第250章 :疯狂的杜文成(四)() 
为了最终实现“体面”的失败,小矶国昭内阁可谓是绞尽了脑汁,现在,一个可以实现这一梦想的机会就在眼前,日本人怎么可能放弃?

    经过再三商议,小矶国昭首相决定派人接触一下杜文成,试探一下是否能从杜文成身上打开缺口,从而让大日本帝国赢得最后的一线生机。小矶国昭也知道杜文成并不是一个容易打交道的人,更何况他现在还是一国的总统,无论是声望地位都不允许有半点马虎。

    经过再三的研究挑选,一个人的名字最终走进了小矶国昭的视线,他就是东条英机内阁的外务大臣东乡茂德,就是日本天皇也认为东乡是执行这次任务的最佳人选。

    43年的时候东条内阁为鼓吹“大东亚共荣圈”决定设立“大东亚省”,东乡茂德就是因为反对这个提议而辞职的。现在,为了大日本帝国的未来,说不得只好请已经六十三岁的东乡茂德再次出山了。

    历史上的东乡茂德是在铃木贯太郎组阁后(1945年4月7日——1945年8月17日),才再次出任日本外务大臣的。奇怪的是,当初是因为反对建立“大东亚省”而辞职的东乡茂德,此时却兼任了他曾经反对的“大东亚省”大臣,真不知道他究竟是怎么想的。

    在小矶国昭首相充满诚意的的邀请下,东乡茂德这个甲级战犯在辞职不到一年后,再次出任了小矶国昭内阁的外务大臣,并且带着昭和天皇的嘱托再次来到缅甸来见杜文成。

    就在东乡茂德前往缅甸的时候,米国总统罗斯福和英国新任首相克莱门特·艾德礼却来到了苏俄的克里米亚半岛。苏俄军事委员长会主席史太林将在这里和英米两国首脑进行会晤,并就战后的诸多问题展开讨论,这就是二战史上有名的雅尔塔会议。

    历史上的雅尔塔会议本该是丘吉尔代表英国参加会议的,可因为缅甸事件,丘吉尔不得不提前走下世界舞台,克莱门特·艾德礼则取代了他的位置,成为英、米、苏三巨头之一。

    从目前欧洲战场的全局来看,最后击溃德国的日子已经在望,希特勒的纳粹德国除了投降之外已经无路可走。而在太平洋和东南亚战场上,盟国虽然已经占据优势,但要进攻日本本土却显得兵力不足。

    正如罗斯福在三大国会晤“提要”中所述:“为了击败德国,我们应该有苏联的支持。在欧洲战争结束后,为了同日本作战,我们更是绝不可没有苏联”。罗斯福“决心争取在雅尔塔得到”苏联关于参加远东战争的“书面保证”。

    也正是因为罗斯福的这一私心,英米才不惜牺牲中国利益换来史太林出兵东北的保证。

    二月十一日,美、英、苏发表克里米亚联合声明,就击败德国后如何占领与控制德国,如何处理战后等问题达成一系列协议。就在全世界都在为这份声明欢呼的时候,杜文成却正在为日本外务大臣东乡茂德的到来而兴奋不已。

    “我说文成啊,上一次来了一个德国人,你就闹腾着退出盟国,结果整出个政变事件,把好好的登敏给搭了进去。这才刚刚消停几天又来了个日本人,你这次又准备搞什么?不会是想把老汉我也给搭进去吧?”阎锡山不高兴地看着杜文成说。

    在阎锡山的眼里,这个比他小了近三十岁的忘年交哪里都好,就是太能折腾,而且还是尽往大了折腾的那种。这次政变虽然他老人家不在缅甸,却也没少为杜文成担惊受怕。尤其是听说杜文成单枪匹马地要挑战大英帝国,虽然知道杜文成也是无奈之举,可毕竟还是太冒险了。

    这不是一听说杜文成搞定了英国,也解决了缅甸国内的政变,他老人家等不及在山西过年,而是在小年儿那天就赶回了缅甸。可没想到刚刚稳定了缅甸的政局,日本人又来凑热闹来了,以杜文成那没事找事的心性,如何不让他担心?

    杜文成听阎锡山说的有趣,不觉嬉笑道:“阎老放心吧,这一阵子我也折腾累了,而且这也眼看着要过年了,就算要搞事也要等到开春,现在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开开心心迎新春,快快乐乐过大年。”

    阎锡山听杜文成说不再搞事,这才乐了起来。“好,只要你小子不再没事找事,老汉我也就可以安心过大年了。对了,三十儿晚上到我那里过年,咱爷俩好好喝上两杯。”

    送走了阎锡山,杜文成又叫来了情报局长扬大山,在了解了关于日本最近的情况后,又告诫他在过年的时候不要只顾着玩了,越是这样的时候越要提高警惕。

    扬大山走了以后,杜文成忽然发现没什么事情可做了,这要是放在以前他说不定有多快活,可自打梅岚走了以后他几乎每时每刻都处在忙碌的工作中,尤其是在延安的那段时间更是如此。

    不是他停不下来,也不是真的有那么多工作让他一刻也不得闲,而是他不愿意停下来,不想停下来。梅岚离开他已经一年多了,说不想那是假的,两个人一同经历了那么多磨难才终于走到一起,可是却因为微不足道的一些琐事莫名其妙的分开了,这让他无论如何也想不通。

    他摇摇头不再去想这些闹心的事,在吸了一支烟后,他决定现在就去见东乡茂德,争取在年前就能解决日本的问题,也好为年后的工作做好准备。

    “总统先生,我可是带着十二分的诚意从日本来到缅甸的,总统先生不会是有意冷落我这个故人吧?”

    杜文成的确是有意晾了他两天,他知道东乡此次来一定是有求于他,晾他两天也是为了更好地把握谈判主动权。

    “东乡先生,你知道我是华人,日本给我的祖国带来的伤害可不是你所谓的诚意就能消除的。现在,你可以说出你的来意了。”杜文成淡淡地说。

    东乡发现杜文成越来越难以说话了,不过细想想现在两国还处在交战状态,杜文成能破例见他已经是天大的面子了,他还能要求什么?东乡茂德干咳了两声,忽然觉得早就想好的那些个理由和借口是那么的可笑,自己这次来缅甸可真有点昏了头了。

    杜文成见他不说话,便把准备好的杀手锏丢了出来。

    “看看吧,这是我们搞到的雅尔塔会议的秘密协定,说实话,我很想知道是你们关东军厉害还是北极熊的几百万大军厉害。”

    东乡茂德哆哆嗦嗦地看着英米和苏俄签订的秘密协定(即苏联参加对日作战协议书),苏俄承诺在欧洲战争结束后2—3个月内参加对日作战,其条件是:1904年由于日本背信攻击(日俄战争)所受侵害的帝俄旧有权利应予恢复;库页岛南部及其邻近的一切岛屿均须归还苏俄;维护苏俄在大连商港的优先权益,并使该港国际化;同时恢复旅顺港口俄国海军基地的租借权……

    日本人担心的事情终于要发生了,虽然《日苏条约》依然有效,但是谁会相信那个东西呢?苏俄已经逼近了柏林,德国还能挺多久?等到苏俄抽出身来几百万大军从北一压而下……

    东乡茂德不用想都能知道结果会是怎样,南面激战正酣,身边还有这么个主儿在虎视眈眈,大日本帝国真的是在劫难逃了。他猛地站起身对着杜文成深深一躬,用通红着眼睛望着杜文成。

    “有什么条件,杜将军还是直说吧。”他一时紧张,竟忘了称呼杜文成总统,而是习惯性地叫起了将军。

    杜文成竖起一个指头,慢腾腾地说:“一,马上撤出‘东南亚和委’成员国,我暂时还不想和你们交战;二,马上撤出中国大陆,我不想看到苏俄进军东北;三,如果你们能在太平洋战场再坚持一年,无论结果怎样我都会保证维持你们现有的国体。”

    日本战败后,很多国家都要求严惩日本天皇,但在米国的庇护下日本昭和天皇躲过了这场大劫。在杜文成这个现代人看来,日本维持什么国体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自身的力量,自身力量不够,小小的越南都不把你当回事儿。

    “没有了?”

    杜文成没有说话,只是看着东乡点点头。东乡毫不犹豫地说:“将军的条件我会转告天皇陛下,相信天皇陛下会审时度势。不过,还请总统先生听听我的三个请求。”

    “你说。”

    “一,日本现在需要大量军需物资,尤其是飞机;二,撤军时必须保证我们的安全;三,将军必须保证在一年内不出兵参战。”

    “没问题,我答应了。”杜文成想想这第一条有些麻烦,不过还是爽快地答应下来。

    小矶国昭内阁虽然一直叫嚣着要“本土决战”,似乎大有鱼死网破之势,其实他们自己非常清楚,无论是海外作战也好还是本土决战也罢,只能消耗一些盟军的有生力量而已,根本与大局无补。

    杜文成开出的“中药方子”虽然难吃,却不失为一剂兴奋剂,虽然明知道是“虎狼药”,总好过让英米分割了日本。因为日本曾经混迹在这些所谓的文明国家之中,所以他们比谁都清楚英米的无耻和贪婪。

    在确定了杜文成提供的英、米、苏三国秘密协定的真实性后,昭和天皇很快就批准了“日缅秘密协定”。杜文成既然敢承诺维持日本的现有国体,且又免除了日本的后顾之忧,他相信举全国之力,定能在英米面前争得一个“体面”的失败,至少,他天皇的位置有了保障。

    杜文成在得到日本方面的答复后,首先飞赴延安面见了三位统帅。

    “日本要撤军了,你们做好准备了吗?”

    杜文成的话让三位统帅大吃一惊,日本刚刚打通粤汉铁路并且攻陷了江西赣州,怎么说撤军就撤军了?杜文成知道三位统帅不会轻易相信他的话,便把米英苏三国的秘密协定拿了出来。

    “杜文成将军,你能保证这份协定的真实性吗?”周先生拧着浓眉,一脸凝重地问。

    “我可以用性命担保这份文件的真实性。”杜文成毫不犹豫地说。

    老总则是狠狠一拳砸在桌上,却说不出一句话来。统帅点了一支香烟静静地吸着,他那拿着香烟的颤抖的手说明他的内心很不平静。

    “这份协定并不能解释日军很快就会从中国撤军,一定还有其他的原因。杜将军,你能解释一下吗?”周先生看到统帅和老总都没有讲话,便又追问了一句。

    杜文成哪里有时间纠缠这些事情啊,况且他和日本人的约定是秘密的,即是秘密怎么能随便透露?不是他不相信延安,而是这件事太过重大,延安知道了未必有什么好处。

    “现在没时间解释其他的了,我只问一句话:要是让你们接收东北,能不能保证决不让苏俄军队有一兵一卒进入东北?”

    周先生和老总一起把目光投向了吸着香烟的统帅,他们自己也知道这件事比较麻烦,不是轻易就可以决定的。统帅的脸色很难看,即让那份协定气的,也是因为杜文成的话太过直接,一点也不给自己回旋的余地。

    统帅吸了一口烟,将烟头扔在地上踩灭,看着杜文成说:“你这个人啊还真不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