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目前的印度各种政党林立,除了国大党外都不成气候,至于这个进步党却从没有听说过。其实岂止是英国人没有听说过,在此之前杜文成也没听说过。

    在东印度站稳脚跟后,杜文成就派人秘密联系了在东印度地区颇有威望的民族主义代表辛迪加,经过几次接触后,双方很快就达成了协议,杜文成以财力物力支持辛迪加夺取印度政权,辛迪加则在执政后承认东印度的现状和地位。其后不久,辛迪加就前往西印度大陆展开了活动。

    有着杜文成财力物力的支持,辛迪加不负众望很快就组织起属于自己的政党和军队。其政治纲领则借鉴了前国大党领袖提拉克在1906年提出的几项原则,提出了民族独立与解放,人民平等与自由和民族教育和发展为进步党的政治纲领。

    与此同时,辛迪加还四处批驳国大党领导人,刚刚从英国人监狱中被第四次释放的英迪拉·甘地的政治主张,用事实说明“非暴力不合作”这种主张的片面和狭隘,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让英国人作出妥协和让步,但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族独立的问题。他公开宣称:只有像缅甸那样用武装斗争才能赶走英国人,只有武装暴动才能夺取政权,才能赢得印度民族的彻底解放。

    英国殖民者对于进步党的出现自然是又恨又怕,几次抓捕辛迪拉不成,反倒激起了其追随者对英国殖民者的强烈不满和反抗。印度人民争取独立的暴动和反抗越演越烈,辛迪加领导的进步党和印度独立军,也在这场民族独立运动中飞快地成长和进步着,大有超越国大党成为印度第一政党的趋势。

    杜文成这次为了发泄对米国的不满情绪,加大了对辛迪加领导的政党和军队的支持,可是他的这个举动却受到了阎锡山的猛烈批评。阎锡山指责他在玩火,在把好不容易稳定下来的缅甸带入绝路。

    他尤其不满杜文成为了“一己私愤”而宣布退出对日战争,这会对刚打开局面的抗日战场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阎锡山说的不错,因为先遣军的突然撤出,彻底打乱了委员长在山西的军事部署,也让后方的形势发生了很大改变,使得日军加紧了对晋南地区的围剿和扫荡,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牵制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计划,但也给晋南的新一军带来极大的麻烦。

    面对气呼呼的倔老头阎锡山,杜文成苦笑不已,阎锡山不知道后世的共和国在联合国席位的问题上吃了多少苦头,如果这次听任他们把持了联合国大权,那么历史就会重演。可他的理由又不能摆在明面上讲给阎锡山听,杜文成心里的郁闷就别提了,只好唯唯诺诺地接受阎锡山对他的一顿痛骂。

    在二战后期,米*队在东南亚遭受到日军的顽强抵抗,米国人又不希望看到苏俄在德国赢得胜利后,又在亚洲分得一杯羹,因此才动用原子弹以便尽快结束对日战争,不给苏俄插手日本的机会。

    可是杜文成抢在米国人之前把那些对米国有帮助的科学家一股脑的弄到了缅甸,已经严重影响了米国研制原子弹的进程,米国已经失去了想要尽快结束战争的手段。再加上杜文成在东南亚不断地给英米找麻烦,相信米国人在付出代价后会想起谁才有能力主宰这个世界。

    杜文成对于联合国这个国际组织的主导地位可谓是觊觎已久了,他决不允许米国人窃取这个地位,从而使这个世界失去了平衡。支持印度独立只是他计划中的第一步,彻底赶走英米在亚洲的势力,促成大中华在亚洲地区的领导地位才是他的最终目的。

    为了最终实现这一目的,他再次回到了延安,对延安统帅解释了自己退出战争的理由和目的,在取得了延安统帅部的谅解后,心甘情愿地做起了“教师”这一光荣的职业。

    共和国建国初期可谓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在工农业生产方面更是缺乏经验,并为此走过很多的弯路。杜文成在这些方面的有意引导,就显得非常重要了。

    “工业的发展不能凭着领导人的头脑一热而想当然的作出决定,钢铁产量的提高是和先进技术密不可分的,只有在提高技术的基础上才能多快好省地建设我们的国家,并在最短的时间内超越英米,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

    杜文成今晚的课程得到了三位统帅以及所有人的热烈掌声,统帅握着杜文成的手兴奋地说:“谢谢你,杜文成将军,你不仅教给了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还对我们这些领导者发出了警告,让我们在工作中不再犯主观主义和教条主义的错误,而是以科学的,谨慎的工作态度来解决我们遇到的困难,这堂课真是让我受益匪浅哪。”

    “杜将军,你让我们明白了我们和世界各国的差距,也激起了我们努力奋斗的决心。崛起于世界民族之林,这正是我们为之奋斗终身的目标。”周先生满意地看着杜文成说。

    “混小子,干得漂亮,明天继续。”老总一拍杜文成的肩膀,鼓励道。

    杜文成一咧嘴,心道你们倒是满意了,我可是有罪受了。唉,继续努力吧。在紧张的忙碌中,杜文成贡献出来的发电机组终于可以发电了。

    当白炽灯亮起的一刹那,整个军事参谋部想起了经久不息的掌声和欢呼声。等欢呼声过后,杜文成淡淡地说:“大家都看到了,这就是科学的力量,科学改变了生产力。今天我要讲的是一种能,原子能。请看下面的一段录像。”

    杜文成摆弄着电脑,掉出一段原子弹爆炸的录像播放起来。屏幕上显示的是缅北的那一次核试验,耳中听着不断响起的口令,眼睛看着先遣军战士操纵着不明武器高高竖起,随后就是一团火光和浓烟喷出,一枚两米多长的导弹冲天而起,直入云霄。

    “导弹已经进入大气层,一级火箭脱落。”

    屏幕上的导弹在大气层中飞快地运行着,所有人都睁大了眼睛,惊讶地看着大屏幕:这是怎么做到的?怎么会拍下在大气层中飞行的物体?

    “导弹已经冲出大气层,二分钟后将命中目标。”

    此时出现在屏幕上的非洲沙漠上,一辆辆汽车、坦克,一排排飞机、大炮,以及各式建筑纷纷呈现在眼前,参谋部里的人还没明白是怎么回事,就见一朵巨大的黑色蘑菇云已经升起。

    看着爆炸中心融化的坦克,被狂风卷到几十公里以外的飞机大炮,东倒西歪的钢筋水泥建筑……参谋部里没有人说话,三位统帅也是面面相觑,在原子武器的威力面前,所有人全都失去了思考和语言能力。

    看看已经不能再讲下去了,杜文成只好将这段录像设置成循环播放,随后就独自离开了参谋部回到住处睡觉了。

    第二天上午,统帅派人叫来了杜文成,屋子里三巨头都在,都在静静地看着杜文成。

    “你拥有这种武器?”统帅问。

    杜文成点点头。“这次实验的只是10吨当量的小威力原子弹,还有百万吨级的大威力原子武器。”

    “还有哪个国家拥有这个东西?”老总问。

    “目前为止只有我拥有,米国和德国都在研制,估计两年以后就会拥有这种武器。”

    “所以你和米国总统在开罗就限制这个东西达成了协议?”周先生问。

    “不错,我不希望这个东西掌握在像德国那个疯子一样的人的手里。”

    三位统帅对此频频点头。统帅和另外两人对视了一眼,严肃地问:“我们有没有研制这个武器的资格?”

    杜文成先点点头宽慰一下三位统帅,然后说:“我和罗斯福对这个问题商议了很久,最后定下了四个名额,英米和中国都有研制核武器的资格,至于最后一个国家还有待商议。”

    统帅意味深长地看了杜文成一眼,嘴里喃喃地说:“中国,中国……”

    杜文成只好解释说:“从目前来看无论是重庆还是我们这里都没有条件发展这种武器,但是我们可以慢慢积累经验,我手里有一些核原料,如果你们有能力发展和研究,我可以无偿提供给你们。”

    “好,你有这个态度对我们来说才是最主要的。你说的不错,我们目前还没有条件研制这个东西,但是,我相信用不了十年,我们一定会拥有我们自己的原子弹。”统帅的目光中充满了自信。

    “不错,我们一定要拥有自己的原子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有核国家对我们的讹诈。”

    “杜将军,你能否帮我们培养一些这方面的人才,抗战已经到了最后关头,我们也需要为战后做一些准备了。”

    “el说得好,杜文成将军,拜托你了。”

    杜文成想了想,半年后自己也该为那些科学家建立他们的工作室了,让延安派几个有能力的实习生倒是没所谓。

    “好,这件事我答应了。你们只要选好这方面的人才,半年后我会安排他们进入世界上最顶尖的实验室,向世界上最顶尖的科学家进行学习。”

    “好,杜文成将军,我们一言为定。”

    “一言为定。”

    在登敏发表声明的一个多月后,英国在印度殖民者终于发现不对劲了。在印度广大的农村地区,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进步党的主张,加入了进步党和独立军。他们扣押了英国派遣到当地的执政官,镇压了那些顽固的反动分子,建立了自己的民主政府。

    在进步党取得的成绩面前,越来越多的认识到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性,就是那些追随甘地的人也不得不承认进步党才是印度民族独立和解放的希望。

第247章 :疯狂的杜文成() 
十一月初,登敏会见了来访的印度进步党领袖辛迪加。此时辛迪加的独立军已经控制了印度三分之一的领土范围,由他领导的进步党更是成为了印度最具影响力的政党,印度社会党、人民党和国民议会党等自由党派纷纷依附于进步党,组成了超越国大党的全国性政党联盟。

    登敏和辛迪加就印度独立以及亚洲局势进行了广泛深入的会谈,会谈结束后发表了“缅印友好合作”的联合声明。并在声明中提出了建立“东南亚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构想。

    由缅印牵头的“东南亚和平与发展委员会”的宗旨是反对外来势力对亚洲的干涉和侵略,反对战争以及妥善解决亚洲各国之间的矛盾,在和平与稳定的基础上互信互谅,互助互利。

    这一构想一经提出就得到了亚洲各国的普遍欢迎,虽然亚洲的很多国家正遭受战争的涂炭,可越是这样人们越期盼和平的到来。

    可欧洲很多国家却并不看好“东南亚和委”,一个是东南亚各国在战前就是英米等国的殖民地,他们绝不会轻易放弃他们在亚洲的利益。另外就是亚洲各国之间矛盾重重,而缅甸的号召力和影响力不够,即便有印度作为观察员加入了这一组织也很难得到各国的重视。

    果然,正如世界上大多数国家所预料的那样,“东南亚和委”的宗旨的确得到了亚洲各国的欢迎,但东南亚其他八国对是否加入这个组织却都抱有观望的态度。

    不过,世界上的事儿从来就没有绝对的,在缅甸政府公开承诺优先帮助“东南亚和委”成员国的反侵略战争后,胡志明领导的越南首先加入了这一组织,缅甸人民军也在随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