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5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如委员长所预料的那样,新二军虽然一水的美械装备,但在孤注一掷的日军面前,却不愿意正面迎战,反而抢在先遣军的前面进入了盐城。

    杜文成得知情况后,立刻命令郑永年师回到临汾,刘刚师则回晋城与林子杰汇合。先遣军回国后三战皆胜,虽然把盐城留给了国府军队,但已经完成了第一步作战计划,在晋南彻底站稳了脚跟。

    “国内的问题很复杂,我就是不说你们心中也都明白。我们这次出兵的目的是为了打跑日本鬼子,所以,在国内问题上我不希望有人选边站,也不希望有任何不利于国内团结的言论出现。

    现在我认命郑永年为先遣军副总司令,全权负责这里的一切事务。我很快就要回到缅甸,除了打仗的时候之外,我不想留在这里。你们懂我的意思吗?”

    郑永年咧嘴一笑:“司令放心好了,我和老林都是在国府军队里混出来的,他们什么德行我们心里有数。”

    “司令回去也好,省的看他们闹心。我和大刘一定配合老郑的工作,绝不会给司令找麻烦。”林子杰表态道。

    刘刚在这里资历最浅,自然是随声附和。

    杜文成点点头,“你们休整两个月,两个月后我们收回长治,年底前收回太原,这是我们今年在国内的任务。需要你们注意的最重要一点是,不用理会外人的态度,尤其是不能接受外国人的命令,哪怕他是天王老子。”

    “是,司令。”

    五月二十六日,在盐城逃脱的日军忽然攻下了古都洛阳,与河南的日军会合在一起。委员长接到这个消息后不由得捶胸顿足,早知如此还不如拼着一些损耗把这股日军消灭在盐城。

    “有杜文成的消息吗?”

    “据听说安排完他的军队后,杜文成就返回了缅甸。”

    委员长笑呵呵地说道:“杜文成耍小孩子脾气了。也好,连打了三场胜仗,是该休整一下了。盐城的情况怎样?”

    一说到盐城,何应钦就眉开眼笑。“日本人在盐城囤积了大量的物资没来得及运走,新二军这次可是立了大功了。”

    委员长却叹口气,“要是他们在盐城堵住日军,并把他们消灭掉,我会更高兴。三个师的兵力,挡不住几千人马,还说什么哀兵之勇,势不可挡,真是笑话。他们收复了盐城,却又丢掉了洛阳,就不要提什么立功的话了,功过相抵,不奖不罚,就这样办吧。”

    “是,我这就去办。”

    “另外,给卫俊如发电,让他去犒赏一下杜文成的军队,不要总想着占便宜,打仗还要靠人家出力。”

    何应钦笑道:“我听说盐城收复后,杜文成直接回到了晋城,把等在临汾的卫俊如撂在了那里,就是回缅甸也没去临汾见一下卫俊如。呵呵,新二军也确实过分了一点。”

    委员长也笑骂道:“这个杜文成,占便宜惯了,肉汤也没喝上一口,难怪他不高兴,娘希匹,都掌管一国了,还那么市侩。”

    杜文成却实回到了缅甸,不过不像何应钦想的那样因为没占到便宜而不去见卫立煌,他还没看上盐城的那点物资,自然也不会因此而生气。之所以急着回到缅甸,是因为发生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自从日军发动“打通大陆交通线”的作战以来,国府军队连连败退,一月间丢失了大片国土,引起了国内国外的强烈不满和关注,而延安领导的军队却与此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更不要说杜文成的先遣军了。

    在中外记者的强烈要求下,迫于国内外各方面的压力,国府第一次允许中外记者前往延安等地采访。记者团成员有美联社、合众社、路透社、塔斯社等外国新闻社的6名驻华记者,《大公报》、《中央日报》、《扫荡报》、《新民晚报》等国统区新闻单位的10多名中国记者及国民党官员、翻译等,共20余人。

    六月九日,参观团抵达延安,次日,朱老总接见了代表团成员。

    而在此之前,延安统帅部三人联名发出了一份邀请电,邀请杜文成在恰当的时间访问延安。这份电文惊呆了刚刚回到缅甸的阎锡山,他急忙通过电话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杜文成,这才是杜文成急着返回缅甸的主要原因。

    延安三位统帅联名发出的邀请让杜文成不敢怠慢,即便是他对内外蒙发生的事情还是有些怨言,可在三位统帅面前他还是不敢说一个“不”字。

    “阎老,帮我分析一下这是怎么回事,这三位联名发电可吓哭我了。”

    阎锡山笑骂道:“你小子什么时候怕过?不过,延安方面对你还真不是一般的重视,这三位我只见过其中的两位,就这两位已经是不凡,那位最高统帅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次请你去延安,想来和我们出兵有关,你和他们的关系我也略知一二,不会要你的小命就是了。”

    杜文成无奈地看着阎锡山,心道你说了一大堆怎么没一句有用的?什么不会要我的小命,这还用你说?

    阎锡山看破了杜文成的心思,却只是在心里暗笑也不以为意,杜文成能在第一时间就跑来和他商议这件事,足见他对自己的重视和依靠,可越是这样他才越要锻炼杜文成自我分析问题,处理问题的能力,缅甸迟早要掌握在他的手里,自己还能帮他多少时间?

    “我是这样考虑的,延安请我去无非就是想找我合作,我也不瞒阎老,和延安的合作势在必行,重庆根本就不是一个让人满意的合作对象。

    可怎么合作以及合作到什么程度,我自己也没有主意,现在又赶上中外记者都在延安,我这一去难免会引起一些人的注意,委员长是个什么人你老比我清楚,到时候会发生什么真是难以预料。”

    “有句话你必须和老汉我说清楚,你真的看好延安那边?”

    “嗯,这天下迟早都是延安的,重庆的根基早已经腐烂,委员长即便是有心也难以改变失败的命运。这么说吧,日本人投降以后不打内战还好,内战一起不出三年,委员长必败无疑。”

    阎锡山惊讶地问:“委员长有米国人支持,难道连三年都撑不过去?”

    杜文成摇摇头,米国人早就看出来委员长不是一个理想的合作者,只是因为各自的利益暂时联合在一起而已,要不是因为历史上的朝鲜战争,米国人又怎么会支持他在台湾的统治?

第242章 :准备() 
“我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内的未来,阎老可能还不明白我占缅甸对国内的意义,这场战争之后,世界就会有翻天覆地的变化,这种变化首先会表现在军事发展方面,而海军就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

    现在我说什么近海深海的阎老也不明白,甲午之耻阎老总该记得。国内历来是有海无防,漫长的海岸线不仅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反倒是成了负担,这种状况是时候改变了。

    至于有人说我和米国人的关系太近,这也是没办法的事。羡慕嫉妒恨是没有用的,人家发展的好就要学习人家,不管好坏都一棍子打死的方法是不可取的。

    未来的一个世纪是我们养精蓄锐的一个世纪,在战时我们需要一个带头大哥,在战后同样需要一位带头大哥来维持这个世界的秩序。战前是英国人在世界上说了算,战后我认可了米国人来统治这个世界,而未来才是我们自己。”

    杜文成的一顿忽悠让阎老爷子晕头转向,最后都不知道杜文成再说什么,总之就是一个劲点头。他只记住了一句话:未来是我们自己说了算,有这一句话就足够了。

    “老汉我活不了那么久,也管不了那么多,总之,你认为有道理你就去做,只要你没忘记了祖宗,什么事都好商量。我要去好好想想你今天说的话,剩下的事情你自己拿主意吧。”

    阎锡山走了,杜文成这才想起来这个老头儿还没给他出主意呢,反倒是自己说了一大堆废话。唉,真是老奸巨猾呀,得,还是自己想办法吧。

    接受延安的邀请是必须的,那可是三位统帅的联名邀请啊,现在杜文成还没有这个胆量拒绝。既然暂时想不出头绪,那就只好随机应变、临场发挥了,现在就先准备一下礼物吧,要是空着手去他真怕老总一个不高兴扇他的嘴巴。

    这次前去延安要准备应对的事情非常多,缅甸问题,东印度问题都是不可避免地要向三位大佬解释的问题。重要的还是开罗会议问题,因为是和委员长一同前往的开罗的,这个问题解释起来就非常麻烦。他只希望延安统帅部的三位统帅可以放他一马,这样就省却了很多麻烦。

    可是,这可能吗?

    因为内外蒙的冲突,杜文成上次去重庆也没敢去见周先生,这次回国参战他也没去重庆,一个原因是军情紧急,另外一个就是怕见到周先生无话可说。

    据听说张海波死后延安方面非常重视这件事,延安统帅在发现问题后紧急叫停了这次整风运动,并对整风扩大化进行了严厉地批评。随着这次整风运动,党内那些亲俄分子纷纷落马,不要说尤总,就是周先生也在会上做了自我批评。

    现在,杜文成在国内国际上的威望日益提高,延安三巨头也越来越认识到杜文成的重要,缓和彼此关系已经成为眼下的当务之急。经过再三研究商议,这才有了三巨头联名发电的事情发生。

    就在杜文成认真准备飞赴延安的时候,米国方面的一份电报又打消了杜文成现在就飞赴延安的念头,一个是延安统帅在六月十二号接见了中外记者,让国内国外对中外记者的延安一行关注日甚,另外一个原因则是米国副总统华莱士将在二十号访问重庆,二十四日将从重庆飞赴缅甸进行友好访问。

    还有一个重要因素就是罗斯福在电报中提到的将向延安派遣观察组的设想,早在去年九月的时候,史迪威就向委员长和白宫提出了装备和使用延安军队的建议,委员长自然不会同意米国人的建议,相反,为了得到更多的美援,委员长不止一次地以退出对日战争来要挟罗斯福,

    进入四四年,委员长又不断丧师失地,六月中又丢失了长沙。米国人担心中国正面战场的军事危机会影响美军在太平洋战场作战的胜利,影响盟军以中国大陆为基地反攻日本,影响美国以最小代价打败日本法西斯的战略目标。

    米国副总统华莱士访问重庆也是为了督促委员长放弃“剿匪”大计,将防范并封锁延安的五十万精锐大军调到正面战场对日作战,同时也是为米军观察组访问延安做前期准备。

    罗斯福在电报中还请求杜文成帮忙说服委员长同意米军观察组进驻延安,努力促成真正意义上的对日统一战线。杜文成再三思考之后决定推迟访问延安的时间,七月下旬再随米均观察员一起访问延安。

    “将军,米国副总统真的要来我们缅甸访问?”登敏有些不相信地问。

    “嗯,你吩咐电视台那边要全程关注这件事,这是我们独立以来迎来的第一位外国贵宾,安全方面以及接待工作不用我提醒你吧?”

    “嘿嘿,将军就那么不信任我?好歹我也是一国总统,华莱士不过是个副的,将军只管放心好了。”登敏信誓旦旦地说。

    “将军,你身边总要有个人照顾你的生活,我和阎老商量了一下,决定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