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抗战观察者-第1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十一月六日,沈涵阳结束了对德国的访问回到缅甸,对于他的这次出访获,缅甸人民给予了他英雄般的欢迎,杜文成也亲到机场迎接这位老朋友从德国归来。

    “沈涵阳的德国一行没有什么成果啊。”杜文成遗憾地对阎锡山说。

    “你还想要什么成果?莫非你还真敢和德国人合作不成?”阎锡山不惯毛病,他是真把杜文成当作子侄看待。

    杜文成笑嘻嘻地看着阎锡山说:“我哪敢呀,有你这尊大佛在,我就是孙悟空也蹦达不起来。唉!失策啊,本来还打算买两艘军舰回来,可德国佬自己都不够用,看来还得找米国人才行。”

    “嗯,你这次去开罗可以和米国人好好谈谈,能弄两艘军舰充充门面也好。”

    阎锡山对海军的事情不是太感兴趣,他老人家一辈子都在为地盘争斗,从没想过到大海上去与人夺利。虽然也知道海防的重要,却只认为有两艘军舰看看家把把门也就算了。

    “文成啊,老汉我有很多事情搞不明白,你有那么好的东西干嘛扔到沙漠里去白白浪费?就是为了给洋人看个新鲜?扔到日本早点结束国内抗战也好啊。”

    不仅阎锡山有这样的想法,就是何应钦他们也有这样的想法,只不过没有说出来而已。杜文成何尝不想早点结束国内的抗日战争?可他不敢,虽然他拥有了使用核弹的权利,但他仍然不敢轻举妄动。

    为了不使左权英年早逝,他救了左权却也害了左权,让左权将军比历史上提早牺牲了半年。就在四二年底,戴安澜将军因车祸死于非命,比历史上多活了半年,这是继国府主席林森之后第二个因车祸丧生的国府高官。

    历史上的戴安澜死后哀荣无限,国府不仅追赠他为陆军中将,位列忠烈祠,并且为他举行了超过万人的隆重国葬。可现在……如果让戴安澜将军自己选择的话,相信他宁可战死缅甸,也不愿意这样窝囊地死去。

    这是杜文成来到这个世界上做过的最为后悔的两件事,直到现在他也说不清是对还是错。改变历史真的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吗?没有人可以给出答案。

    如果换一个参战国家的话,杜文成很可能会毫不犹豫的用核弹来结束战争,就像历史上的米国对付日本那样。可国内的情况不同,虽然没有确切的资料证明提早结束抗日战争会对内战产生什么影响,但仅仅因为缅甸问题重庆方面就比历史上至少节约出四五个精锐师的兵力。

    如果重庆方面把这四五个精锐师投放到内战之中,杜文成不敢想象会是什么样的结局,更可况提早两年结束抗战?他可不想因此而成为民族的罪人。

    “阎老,这个问题很复杂,一时半会儿的也说不清楚。不过,你老认为抗战结束了国内就能和平了吗?委员长终究是容不下延安的。”

    阎锡山想了很久才一声长叹。“罢了,国内的事情就由他们闹腾吧,老汉我也管不了许多,现在想想以前真是作孽呀。”

    瞬间好像老了许多的阎锡山蹒跚着走了,杜文成自己反倒陷入了沉思,他不懂得什么黑洞白洞,也不明白什么时空理论,但有一点却是再明显不过了,如果现在某个历史人物提早死了,绝对会影响到今后的历史进程。

    就比如昂山,因为他失去了原有的历史地位,他的女儿昂山素季也就失去了在后世呼风唤雨的能力,缅甸人民也不会记得有过这么一位获得过诺贝尔******的值得他们尊敬的女人。或者干脆点说,昂山素季这个人能否出现在这个世界上都很难说,因为她出生在一九四五年,而这个时候的昂山已经不知道躲到哪里去了。

    这就是改变历史的结果。

第231章 :杜文成的开罗会议() 
重庆,林园。

    委员长正踱着步训诫着手下。“抗战已经打了六年,我们的损失极大,日本国亦是如此。现在,双方拼的就是坚持,我们坚持了,日本国必败,我们退缩了,我等皆是民族罪人。

    这次我去开罗,也是去拼,拼的是我们的国运,我们的未来。英米的支持是暂时的,未来还要靠我们自己,靠在座的诸位。苏俄对东北野心勃勃,至今还和日本维持着和平协议,英国人对香港念念不忘,时刻想着恢复大英帝国的利益。

    之所以如此,根子出在我们自己身上,缅甸的杜文成,就是我们最好的榜样。不畏强权,敢想敢干,英国人在印度吃了大亏,一样奈何不得杜文成。小小缅甸尚且如此,况我泱泱大国?说来说去,实力第一。有了实力,何来延安之患?有了实力,苏俄焉敢视我如草芥,如此重大会议,竟不欲与我会面。”

    说道这里,委员长的右臂狠狠地在空中一挥。“延安的问题要解决,苏俄加诸我的羞辱也要雪耻,嘴上说说是没用地,要靠实力,要靠在座的诸位。

    我这次邀请杜文成来渝,与我共赴开罗,好听一点说是借势,难听一点就是避免英俄对国府的羞辱。我先把丑话放在前头,希望诸位约束好部下家人,一旦惹出事来,我念旧情或者不会怪罪你等,杜文成不是我,龙家之鉴不远,诸位好自为之。”

    何应钦首先询问说:“杜文成此次来渝,我们用什么规格接待?还请委座示下。”

    张群在一旁插话道:“杜文成在缅甸没有任何职务,接待规格过高恐怕会引起外界质疑,我认为以一国外交部长的规格接待他就可以了。”

    “附议,张秘书长老成持重,言之有理。”孔祥熙支持道。

    “此事不要再议了,敬之,届时至你之下所有军政官员,一体到机场迎接,以一国元首之礼接待杜文成。”

    委员长一锤定音,让孔祥熙讪讪而退。

    重庆这里正在为杜文成的到来做迎接准备,缅甸的杜文成也在为重庆、开罗之行做准备工作。

    委员长此去开罗有夫人随行,杜文成也会带着梅岚前往开罗,麻烦在于小雅也执意要跟随姐姐前去。要说带着小雅去开开眼界也不算什么,杜文成出行必然会有很多随行人员跟随保护,多一个少一个的全都无所谓,可杜文成就烦小雅没事就腻在梅岚身边。

    这次杜文成答应去开罗和罗斯福会面,一方面是固然是为了战后的利益分配问题,另一方面也是存心带着梅岚到埃及游玩。可是两人中间还要夹带着一个不大不小的拖油瓶,这就让杜文成没办法接受了。

    “我是去出国访问,有大事要做,带着她去算什么?让老米看我们的笑话吗?”

    “什么叫看笑话?小雅那里给你丢脸了?这么多人一起行动,安排个秘书居中联络不应该吗?怎么就差小雅一个人?既然你嫌我们姐妹给你丢脸,那好,你一个去吧。”梅岚一听杜文成的话就不干了,索性耍起脾气来。

    一提到小雅的问题,梅岚总是这样控制不住自己,尤其是最近一段时间更是如此。起因是自由缅甸之声电视台就要在曼德勒开播了,小雅的事情就成了梅岚的一块心病。

    二十三、四的大姑娘了总是赖在家里没有事情做,这可不是一个好的预兆。梅岚曾经建议小雅回归本行,做回记者,可小雅采访的新闻在杜文成那里从来就得不到通过。不是小雅的水平不行,而是她的出发点从根上就错了,小雅不知悔改还沾沾自喜,美其名曰借鉴西方民主经验,推动缅甸民主化进程。

    缅甸刚刚迎来了独立,政府推出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就是大力发展基础建设,基础建设难免要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一些不便,对新政府的政策有些怨言也是在所难免。

    小雅在报道中不去解释政府的这些措施在未来会给百姓带来什么好处,反而指责政府滥用职权,百姓的个人财产和利益得不到保障。缅甸独立后的所有传媒全都在政府的掌控之中,小雅不合时宜的新闻报道自然是四处碰壁,不仅没有得到杜文成的支持,反而被杜文成一番喝斥——要是觉得在缅甸显得难受,就早点回重庆去,缅甸的民主化进程用不着你来操心。

    小雅越是拼命要引起杜文成的注意,就越是让杜文成反感,夹在中间的梅岚更是哭笑不得。小雅的遭遇已经很难得到国府高官财阀的认同,最好的结局也不过是给人填房或者做人家二奶。

    梅岚不想委屈自己的这个表妹,与其做别人的二房还不如便宜了杜文成,至少自己不会给小雅气受,可自己现在还是迈不过心里的那道坎儿。还有就是杜文成对冯小雅一直也没什么好感,尤其是现在更可谓是避之惟恐不及。这样一来无形中让问题复杂化了。

    “我不想和你吵,总之,这次非洲之行我是不会带她去的,我不想在身边跟着一颗没谱的定时炸弹。”

    “好吧,文成,我也不想和你吵,你不让小雅去,我也不会去的,就这样。”

    好好的一次埃及双人游,就这样成了杜文成的独角戏。

    杜文成抵达重庆的时候,欢迎场面可谓是隆重之极,除了委员长没有前来迎接以外,国府高官几乎是一体出迎。这是他第四次前来重庆,前后差别之大让他分外感慨。

    他在启程前曾告知重庆,此行并无多少随从,嘉陵江畔足可栖身,不劳国府费心安排。杜文成说的客气,委员长又岂肯随意?杜文成那边是轻装简从,悄然出行,重庆国府这里却是大动干戈,安排周密。

    杜文成对此也是无奈,只好听从国府安排,入住歌乐山别墅。这套别墅本是委员长避暑时的一处官邸,无论生活还是安全设施自然都是一流水准。可惜的是杜文成大小随员不过六七人而已,四下看去反倒有凄凄惨惨,冷冷清清之感。

    接风宴后,委员长即刻派车接杜文成面谈。

    “文成啊,这次开罗之行,我想先和你说一下国府的主张,了解一下你的态度,也方便你我相互沟通,不至于着了人家的暗算。

    战后的问题很多,日本人占据的东北、台湾和澎湖列岛必归还于国府,这是原则问题,没得商量。”

    “委员长不准备一举收回香港和钓鱼岛吗?”

    委员长沉吟者说:“这个问题较为复杂,我也有过考虑,只是牵扯历史原因太多,恐怕得不到英米的支持。文成啊,凡事不能操之过急,要一步一步来,国家富强了,谁又敢占我国土?”

    杜文成暗自腹诽,国府已经是积重难返,要想得到富强恐怕是很难,至少委员长是等不到那一天了。

    “委员长苦心我是明白的,不过该争还是要争。不能让国府白白付出却便宜了英米。”杜文成觉得还是提醒一下的好,至于委员长怎么决定,那就不是他能作主的了。

    “嗯,争还是要争一下的。”委员长有些敷衍地说。

    “还有,你的那个什么核弹问题,我认为也可以搞一搞,就像果夫说的那样:研究科学,必须赶上原子弹。”

    对这个问题杜文成早有想法,核弹是禁不住的,先不说核能的和平利用对人类发展做出的贡献,单就是未来的共和国就不能缺少这种战略威慑手段。

    “这个问题我现在也只是有一个大概的想法,还要看英米是什么打算。我本人倒是支持国府加入‘核俱乐部’,只是担心国府的力量不足,到时候反而成全了英米,成为他们制衡我们的手段。”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