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转战国-第4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眼看着随着木炭燃烧的白烟一点点的飘散,火锅里的第一锅汤已经哗哗的开了。李仲辰知道说的再多也不如演示一遍来的明白,加上他也有点饿了,便用他特制的长筷子夹起了一片肉,在汤中涮了几下,然后占了下放在嘴边早就调好的酱汁,随之放入了自己的口中。

    肉入口即化,让大半年没吃火锅的李仲辰感到了一种深深的满足感。

    一边嚼着,李仲辰一边笑着说道:“嫣儿,孔欣,看懂了吗?”

    程嫣儿听了李仲辰的问话,轻轻的点了点头,有样学样的拿起了面前的长筷,夹起了一片肉,放入了滚烫的汤水之中。反观孔欣,开始像是懂了似得点点头,可随之又摇摇头,那模样,当真是娇憨可爱的紧。

    “嫣儿,可以拿出来了,这肉片只要变了颜色,就可以吃了。”眼看着程嫣儿迟迟不把筷子从锅中拿出来,李仲辰赶忙提醒,听了李仲辰的话,程嫣儿把肉夹了出来,占了酱汁,放进了自己的口中。

    “怎么样?”李仲辰一脸期待的问道。

    “味道尚可,这吃法也新颖别致的很?只是。。。”程嫣儿欲言又止,仿佛在忍着什么。

    “只是什么,嫣儿你直说说就好了。”

    “只是这酱汁好像有点辣了。。。”程嫣儿边说着,便吐出了自己的香舌,一边还用素手不停的扇着。她的舌头现在红彤彤的,看的李仲辰那叫一个心痒难耐。

    “来人,给王妃换一种不辣的酱汁。”李仲辰一边笑着,一边吩咐道。

    按照道理来讲,程嫣儿这川妹子应当是不怕辣的才是,平日里吃的菜中也没少放些葱姜芥末一类的,所以李仲辰一开始给他准备的就是和他一样辣的酱汁。奈何这肉片刚刚出锅,火热助长辛辣,竟超过了程嫣儿的承受限度。

    “我也要吃,我也要吃,仲辰哥哥能不能给我煮一片。”就在李仲辰看着程嫣儿小嘴微张,心痒难耐的时候,一旁的孔欣眼见二人都开吃了,也有一点迫不及待的样子,嚷嚷着要吃。

    “好!稍等。”李仲辰听了孔欣的话,回过神来,又煮了一片肉片,放到了孔欣的碗中。孔欣一吃之下,和程嫣儿的状态简直是如出一辙,这就直接导致后面李仲辰无心吃食,反而一脸色眯眯的看着不断吃着的二人。

    火锅这东西就是这样,一旦吃嗨了,当真是越吃越上瘾,越吃越想吃。

    程嫣儿还好,至少还保持着大家闺秀的风范,可孔欣生于蛮夷,加上心中无所顾忌,那吃起来叫一个忘乎所以,就差没站到桌子上了。三人这一吃,就是两三个时辰的时间,李仲辰虽说大半的注意力都在美人的身上,可是也吃出了爽快的之感。可惜美中不足的是,没有啤酒,也没有了曾经大学的那帮朋友。

    。。。

    子时已过,程嫣儿已经先行带着吃撑了的孔欣回去睡觉。

    李仲辰睹物思人,有些睡不着。他身着单衣,一个人静静的站在宫前,这是他来到这战国的第一个春节,以前每逢这个日子,他都会和他的父母家人一起,包饺子,放鞭炮,可是现在,他再没了包容呵护父母亲人,想到这里,李仲辰的眼中不由得流下两行清泪。

    男人好像都是这样,没有离开过家的时候,总想出去走走,看看外面的世界。可一旦离家久了,真正的独立了,又难免想着家中的父母,想着自己可以毫无保留的倾诉的人。

    就在李仲辰眼泪即将划下脸颊的时候,他的身上多了一件大衣。

    “仲辰,夜深了,早些安歇把!”

    程嫣儿去而复返,双手从后面抱住了李仲辰。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五章 新的一年() 
四下很静,月朗星稀。

    “睹物思人”的后半句,往往都是“物是人非”。

    感受到佳人在身后的环抱,李仲辰回过神来,心中长长的叹了一口气。

    要说一个人这前半生的最亲之人乃是父母的话,那这后半生就是妻儿了。现在既然自己已经基本没有再见父母的可能,那自己身边的最亲的,就只有这明媒正娶的嫣儿了。

    想到这里,李仲辰紧紧的握住程嫣儿的手,一点点的回过头来,他深深的望着眼前满是关心之色的程嫣儿,半晌之后,一下子把她抱在怀里,像是要把她揉进自己的身体里,久久的不肯松手。

    程嫣儿自然也看到了李仲辰的神色,她见过惶恐的李仲辰,见过悲伤的李仲辰,但唯独没有见过此时的李仲辰。李仲辰现在的眼睛深邃无比,满含着着忧愁的情绪,虽然不知道他的心中究竟想的什么,但程嫣儿从他的动作之中也能知道他的心情并不太好。

    在这万家灯火的除夕时节,李仲辰为什么如此的不高兴?程嫣儿只能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他在怀念自己的父亲,也就是老巴王。

    李仲辰也确实是在思念自己的父母,可是却不是老巴王。

    程嫣儿就这么任由李仲辰抱着,双手还不停的在李仲辰的背上轻拍慢拂,她知道自己现在最好什么也不说,给李仲辰一个支持就够了,时间才是抹平伤痛的良药。

    一夜,很快就过去了。

    自除夕一夜的火锅之宴后,程嫣儿与孔欣二人对李仲辰的态度明显有了巨大的改变。其实,这里面倒没有孔欣什么事,她现在是唯程嫣儿马首是瞻,程嫣儿说什么,孔欣就跟着做。

    程嫣儿那日见到了李仲辰“软弱”的一面,或者说是忧愁的一面,暗自怀疑自己冷处理的做法是不是错了,所以自那夜之后便一改前几日的做法,主动的亲近李仲辰。李仲辰看到佳人又重新回到了之前的模样,心中自然是高兴地很,加上他自那夜之后真正的斩断了前缘,整个人也变得通透精神了不少。

    甚至,久久未能突破的筑基中期的练气功法也似乎有了些许的松动。

    十五天的美好生活,就这么匆匆过去,年节已过,转眼又到了上朝的时候。

    “各位,可有什么要事禀告?”李仲辰看着殿中的群臣问道。

    “大王,征兵工作进展的不错,自初七以来,巴郡境内已经又招募了五六千人,还差不到一万人,就能招够三万人的编制。”大司马程城越众而出,对着李仲辰微微抱拳说道。

    “好,有劳大司马了。”李仲辰客套了两句,这征兵一事是他最关心的事,现在听说进展顺利,心中甚是高兴,想了片刻,李仲辰接着问道:“不知益郡现在各方面的情况如何?”

    “禀大王,根据传来的消息,益郡的征兵工作进展的也十分顺利,四大部落共计两万的男丁已经在路上了,不日便到,臣得到消息之后,这几日也在命人加紧扩建兵营。”大司马程城还没退下,听到李仲辰这么一问,就先把自己知道的消息说了出来。

    大司马程城说完了征兵的事,转而看向沈章,“至于其他方面,还需要令尹大人为大王详细说明。”

    李仲辰心中对在四大部落征兵的顺利早有预料,这四大部落现在新降不久,定然不敢违背他的旨意。但是这才没几天,刨去这一来一回传递消息的时间,在如此短的时间之内,就能完成所有的工作,甚至新兵都已经在路上了,这就不得不说是孔笙的厉害了。

    看来,这小娘子早就想到了李仲辰会从益郡征兵,定是早早做了准备。

    一想到这,李仲辰的嘴角挂上了一丝微笑,嘴巴也不由得舔了舔,似乎在回味着什么。

    “大王。”随着大司马程城退回到原位,令尹沈章站了出来,一句话打断了李仲辰的思考和回忆。

    “根据刚刚得到的消息,义城的建设已经开始了,四大部落也都开始建设自己的县城,年前我们派出了官员和一些工匠,想来也已经快要到了。至于从江州城到义城之间驰道的修缮,预计可以在下个月初开始动工。”沈章思路清晰,一字一顿的说道。

    “如此甚好,这修路一事沈卿你一定要多加关注,这驰道修好了,后面的计划才好一步步的实施。”

    李仲辰此去骆越,自出了边关之后,就全没了路,翻山越岭的甚是劳累。现在既然已经收了骆越,还更名益郡,当然要第一时间先把路修好,只有路修好了,两边的人口流动起来,这两郡才能叫一国。否则,益郡永远只能是巴国的一块飞地,说不准什么时候人家就借着巴国的帮扶做大,然后再弃之如敝履。

    “臣明白。定不负大王所托。”令尹沈章微微拱手,退了下去。

    “还有什么事吗?”李仲辰听完了两位肱骨之臣的禀告,转头看向殿中的群臣。

    “回大王,臣还有事要报。”左尹于健站了出来。

    “说。对了,那个冯超的字认得怎么样了。”李仲辰看见于健站了出来,突然想起来还让他教冯超字来着,以为他要说这件事,就顺口问了出来。可李仲辰的顺口一说,听在于健的耳中,就完全不是一回事了。倘若李仲辰是皇帝,那这顺口一提就叫做圣眷。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就叫做简在帝心。

    “大王,微臣所报之事与冯将军无关,冯将军这两日习字大有长进,请大王放心。”左尹于健答道。

    “好,那就说说你要报什么吧。”李仲辰问道。

    “大王,这一年风调雨顺,百姓都迎来了丰收,前段时间有不少的官员找我,说是他们那里的百姓要求今年种水稻试试,我想询问一下大王的意见。”左尹于健的话说的小心翼翼,说是询问,其实不过是报喜罢了。

    “如此甚好,看来这水稻一物,已经渐渐被百姓接受,你做的不错。”李仲辰了结到自己的水稻已经完全的推广出去了,心中不由得一喜。看来兵强马壮,粮草充足指日可待了。

    左尹于健退下,群臣再无要事,也纷纷告退而去。

    临退朝之前,李仲辰开口留下了大司马程城,令尹沈章和左尹于健三人。

    注意到李仲辰“不怀好意”的目光,大司马程城不由得想起了当日李仲辰单独留下他要学功夫的事,看着旁边一脸茫然的沈章和于健,一下子也想不出李仲辰为什么要留他们三人下来。

    难不成,还有什么事在朝堂上不好说吗?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六十六章 李大媒人() 
李仲辰为什么要把大司马程城,令尹沈章,左尹于健三个人留下来?这当然是有目的的。

    因为他准备点鸳鸯了。说白了,李仲辰准备做一回媒人,牵一次红线。

    而他要做媒的对象,就是他的大舅子,大司马程城的儿子,程乾。

    还在义城的时候,不经意之间,他就知道自己这大舅子二十多岁了还没有媳妇。战国时代,男人一般十六岁左右与就娶妻了,像程乾这样二十岁还没有妻子的,甚至似乎还没有经历过人事的,真是少之又少,堪称是珍惜动物。李仲辰自己摘了程嫣儿这颗大桃子,也不能亏待了自己的大舅哥不是,这两天他反复打听了这江州城内的情况,终于让他找到了突破口。

    “大王,不知留我等三人在此,有何要事相商?”

    三人互相看了几眼,眼见李仲辰迟迟不开口,令尹沈章又是三人之中官最大的,只好硬着头皮躬身问道。

    “沈卿,今日之事原本没有你的事,只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