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玩转战国-第2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元圆走了,怀着恐惧,带着元罗的信,骑着快马,向南行去。

    就在元圆出城南行不到半柱香的功夫,李仲辰已经得到了密报————元罗派人去乌人哪里求援了。

    他看着眼前的地图,看着应人旁边相距不远的乌人部落,脸上露出了笑容。这笑容有点像是见了荤腥的猫,或者说是见了美女的老色狼。还在单膝跪地的探马王二轻轻的抬起头,瞟了李仲辰一眼,感到很诧异。

    大司马也在帐中,听了密报,他随手捋了捋美髯,看来元罗果然已经按照大王心中所料开始了行动。

    世上没有不透风的墙,如此巨大的一场歼灭战也不会悄无声息,况且李仲辰也没有要掩盖消息的意思。

    从李仲辰进攻应人的一开始,各大部落就通过自己的方式密切关注着战局的走向。当然,他们一开始只是想着等巴军撤退之后来残破的应人这里分一杯羹的。

    就在李仲辰围困义城的这几天时间,骆越的其他部落也通过各种渠道收到了消息。眼看着战报上的数字,几个大部落都震惊于李仲辰或者说巴国仅凭一万人马就能把应人打得如此只惨烈,而且重要的是几乎没什么伤亡。一时之间,人心涌动,他们也知道,李仲辰现在就是在给他们表演,所以几乎所有部落都在思考着何去何从的事。

    但偏偏就有例外,乌人当然也收到了消息,但他们却不是为了分一杯羹,而是想着什么时候派兵支援。

    乌人的首领乌稚是真正的莽夫,他一听说应人有难,义城坚持不了几天了,就立刻开始整顿兵马。就在他准备支援的前夜,元圆也正好到了。眼见元圆带来了元罗的求救信,乌稚更是一刻都等不了了,他带着乌人部落所能拿出的全部的一万兵马,浩浩荡荡的开赴义城。

    李仲辰得到消息,知道乌人不日便到,于是也开始整顿兵马,清点武器。而大司马则在一旁思考正面交锋的方法,加上应人的残留部队,敌人有一万四千人之多,而巴军还剩下九千多人,要以少打多,考验着一个将领的指挥能力,即使是大司马,也要细细思索。

    时间拨回到五天之后。待程乾回营,正是正午时分。

    “报,报告大王,义城南面二十里之外发现乌人大军一万,预计两个时辰后可到义城。”

    “好,继续密切监视敌人动向!’待探马走出大帐,李仲辰又叫来传令兵,”命令城南的士兵全数撤退回大营,放乌人进城。

    大战就要开始了,一时之间空气也变得紧张起来。

    与此同时,在应人部落西南方向数百里之外的,六大部落唯一一个女性掌权的部落之中,一个大约三四十岁的艳丽妇人正在和几个老妇人交流,或者说是密谋。

    “卫兵,你去把欣儿叫来,就说有要事相商。”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六章 决战之前() 
乌稚很是纳闷,一路之上,他是一个巴军的士兵也没有见到,甚至于派出的探马给他带来的消息也是前方并没有巴人军队。他原本以为巴军一定会延续老套路,在路上设伏。他也准备好了随时开战。可是直到他进了义城,他也没有遇见哪怕是一点点的阻拦,整个行军过程顺利的有点让人难以置信。

    李仲辰当然不会设伏,原因很多,当然这也是他和大司马商议的结果。

    一来,他对现在经历了不少战事的巴军有绝对的信任,巴军已经不是刚刚出征时的稚嫩了,士兵们都见过了血,开始一点点的向精兵转变,一点都不怕和乌人应人的联军正面交锋;

    二来,埋伏的招式从战争开始,一路之上,他们已经用了多次,所以敌人心中必然早有警惕,再用同样的套路,收效恐怕不会太大,所以完全没有埋伏的必要;

    最后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如果在城南埋伏支援的乌人,那么当元罗得知消息之后,肯定会带兵来救。到时候腹背受敌,士兵难免会有巨大的折损,这是李仲辰最不愿意看到的。

    如此多的弊端之下,李仲辰完全没有必要埋伏在城南,提前和乌人交手。所以他当机立断,“撤。”

    一时之间,义城周围几乎是所有的巴军都回到了义城北门之外的大营之中。

    除了探马们还在密切监视敌人的动向之外。所有人都在大营里,或者睡不着觉,拉着旁边的人聊天;或者趁着战前再练练长枪的刺法,就像是要考试一样,临时抱抱佛脚;或者像狗蛋一样,一言不发,一门心思的默默擦拭着手中的兵器。整个大营充斥着战前的紧张和兴奋。

    快到傍晚的时候,乌稚终于率兵进了城,由于害怕巴军的埋伏,最后的几里路他走的格外的小心,连带着行军的速度也减慢了很多,这才耽误了时间。

    元罗一听说乌人来了,整个人都好像是松了一口气一般。虽然明知道巴军就是在等乌人,一时半刻根本不会打义城,可谁也不知道李仲辰会不会在某一时刻突然改变了想法,又不想等乌人了,反而率兵攻城。

    所以元罗这两天过得那叫一个胆战心惊,他每天都要在城头呆满五个时辰以上,一来为了监视防备巴军,二来也为了及时看到乌人的援兵。

    远远看到乌人的大军来了,元罗激动地练剑都扔了,三两步就从城头上飞奔了下来。他支开手下,亲自打开城门,出城去迎接乌人援军。要说元罗原本是个精明稳重的人,现在他这个样子实在是被摧残久了。

    “乌稚兄弟,你可算是来了!”元罗眼见乌稚策马而来,上去就拉住乌稚的马绳,说着就要牵着进城。

    “哥哥,莫要如此,这可是折煞小弟了。”乌稚心说这可怎么使得,他也是个练家子,一个侧身,便翻身下马,和元罗并行,他的马也被手下的人牵走了。

    两人就这么肩并着肩走进城门,后面是一脸谄媚的元圆,再后面是则是一万的乌人大军,天快黑的时候,大军终于完全进了城。

    元罗和乌稚一路上都在唠着家常,讲讲兄弟情分,讲讲当年的故事,他们作为各自的首领,已经很久没见了。

    这两人因为部落的交好,早年曾一起外出狩猎,共同经历了很多的危险,互相之间又有过命的交情。所以不管元罗怎么想,反正乌稚是把元罗当亲兄弟来看,这不一听说应人大败,就赶忙带着大军来支援。一炷香以后,两人坐在了义城的议事厅之中,终于开始商讨战事。

    ”哥哥,你先说说战况吧!“乌稚也不玩虚的,知道此时战况紧急,上来就直奔主题。

    ”我应人部落这段时间和巴军交战,前前后后损失了接近两万人,单是士兵,就损失了快一万人。”元罗的语气有点低沉。

    “那现在还有多少人?”乌稚比较关心这个问题。

    “算上老弱病残,还有四五千人吧!”元罗有点落寞。

    “巴军损失了多少,还有多少人。”虽然有情报,但乌稚还想再确认一下。

    “巴军?巴军最多损失了不到一千人。现在还有九千多人吧”

    “我听说应人的几次大败都是因为中了巴军的埋伏?”

    “算是吧,要不我也不会败得这么快,这么惨!”元罗越说声音越低。

    “那就是了,依我看,巴军的实力也就那样,全是靠着埋伏。现在我带了一万的士兵,加上哥哥的四千人,我们就有一万四千人,正面交战,管叫巴军吃不了兜着走!”

    ,乌稚没有亲眼见过巴军的强大,只是从请报上分析,单纯的认为巴军的实力一般,只能靠奇招。加上为了安慰元罗,把巴军说的很弱。

    “乌稚兄弟,你不要小瞧了巴军,巴军的弓箭很厉害,几次战斗,仅仅是几轮箭雨,我应人就大败而逃了!”元罗眼见乌稚又要重蹈覆辙,犯和他一样的轻敌毛病,不免提醒了几句。

    “弓箭?哥哥放心,我这次带了很多木盾来,到时候盾牌一顶,管叫他的弓箭没有半分的用处。”乌骓不以为意,“哥哥,待我休息一日,明天我们就和在城外巴军决一死战!”

    元罗还想说什么,但转念一想,现在他的粮食已经不多了,乌人如此星火驰援,也必定没有带多少粮食。城肯定是没法守的,城外的决战也是势在必行。既然乌稚如此的有信心,他也不好打击兄弟。

    “好,乌稚兄弟先去休息,我现在就写战书,明日,你我兄弟二人会一会巴军!”元罗忽然好像是回过了神,又展现出了枭雄的本色,战斗还没开始,不拼一拼怎知道谁胜谁负。

    半个时辰之后,战书摆在了李仲辰大帐的桌子上。

    元罗的字不错,战书上龙飞凤舞的写着:明日午时,义城西门外,决战。

    李仲辰会心一笑,把战书递给了大司马。大司马扫了一眼,抬起头来,君臣相视,胜败在此一举。手机用户请浏览阅读,更优质的阅读体验。

第三十七章 针锋相对() 
太阳高悬,散发着炽烈的光。天空晴朗,一丝风也没有。

    尽管已经算是进入了冬天,可是士兵们却一点都不冷,因为他们的心都是火热的。

    战争,就要开始了。

    临近正午,李仲辰依言带着巴军陈兵于义城西门五里之外,远远地望向义城的城门。大司马站在李仲辰的一侧,全军将士都站的笔直,整个巴军静悄悄的,没有一丝声响,他们在等待,等待着敌人的到来,这是暴风雨前的宁静。

    城门缓缓的打开,乌稚一马当先的冲出来,后面跟着脸色稍稍好看一些元罗,再后面是十几个大大小小将领,紧接着就是浩浩荡荡的大军。

    一炷香的功夫,乌人和应人的联军也跟着出来了,渐渐地站出个阵型的样子。两军虽然名为联军,可是站的很是分明。这一点,从他们的装扮就可见一斑。

    其中,应人的军队站在最北面,他们手中都是楚制的武器,显得精良一些,服饰上也更加偏向于中原人的服饰,这是因为他们离中原比较近。但他们整体的士气却低迷的很,大多数身上还挂着伤,连日以来的围困已经让他们筋疲力尽了。

    相比而言。乌人的精神面貌就好很多,他们站的比较开阔,服饰穿的比较原始一点,只是遮掩住一些相对比较私密的地方,而且大多都是兽皮缝制,布料用的很少。他们之中有盔甲的也不多,只有少量的头目身上穿着盔甲。整个乌应联军,远远望去就像是一群乌合之众。

    反观巴军这里,整个军队站成了一个锥型的模样,李仲辰依旧领着他的中军站在最中间,旁边是冯超和程乾。左右两军分站在中军的两侧,与前些日子的雁形阵不同,这个阵法显得更加的锋利,攻击力更强劲。

    见全军展开了阵型,两军相距不过几百米的距离。乌稚心知到了立威的时候了,只见他手持两把巨斧,策马上前,高声喝道:“仲辰小儿,可敢与你乌爷爷一战!“

    这货一看就是要出来斗将的架势,尽管昨日元罗已经百般相劝,但乌稚深信自己的实力,他倒要看看巴军里谁是他的一斧之敌。

    “贼子安敢辱我家大王,就凭你还想与我大王交手,给我拿命来!”还没等李仲辰答话,眼见李仲辰脸色变得有点难看,程乾双脚一夹马肚子,握着长枪的右手一紧,策马冲向了乌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