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三国之昊武大帝-第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程昱便又将话题引到别处,这宴会才得以欢快的进行下去。

    孙策房中,程昱无奈的看着孙策,刚刚孙策的表现太让程昱失望了,那一句句话本来可以说的更婉转更漂亮一些。可是孙策却丝毫不懂得变通,以至于让整场宴会多次陷入尴尬,不说孟统,就是程昱等人都在心里为孙策捏了一把汗。

    “孙君,我有一些事想要和你说说。”程昱严肃的看着已经昏昏欲睡的孙策。

    “先生,我现在太困了,有什么事明天再说吧,你先回去休息吧。”孙策无力的回道,随即走到床边躺了下去。

    程昱没有阻止孙策,也没有再说什么,只是在坐在一旁看着孙策。

    天空刚刚泛白,晨曦的第一缕光照在远方的山崖上,孙策却是早早的睁开了眼睛。多年来的习惯让孙策每次都起的那么早,当然起这么早到也不是没有事干,孙策每天早餐都会跑跑步,练练拳。这些已经成为孙策生活中的一部分,哪怕今日的孙策不需要多么好的身手。

    孙策可能是博平第一个起床的人,可有一个人却是一整夜都没有睡。这就是跪坐在孙策房间的程昱,还是昨天的那个姿势,程昱一动不动的看着孙策。

    孙策看到这一幕马上惊的起床,孙策揉了揉眼睛,想起昨夜发生的事,连脸都没来得及冲洗便小跑到程昱的面前。程昱一夜没睡自然精神已经黯淡了许多,尤其是那眼上的黑眼圈更是让孙策深深的自责。孙策二话没说便跪在程昱面前,心中却是把昨晚的情景回放了一遍。

    “昨晚有事要和你说,你现在醒了,那今日说吧。”程昱那发干的嘴唇轻轻的向孙策说道。

    孙策听到这里更是害怕,倘若程昱对自己发怒,那或许还好一些,如今这么平淡的口气却是第一次听到。孙策的后背冷汗直流,自己只能点着头道:“还忘先生教诲。”

    “在宁阳,面对宁阳百姓,你一话不说,没有交代的逃走,这样不仅会寒了那些烈士家属的心,更是寒了众位将士的心。”程昱依然面无表情,似乎这些话已经想了一夜,“作为一个县长,作为一个统领,寒了将士的心,就是绝了自己的路,一个统帅要对得起别人,别人才对得起自己。”

    “策知错了,下次策定当以将士为重,绝不辜负先生教诲。”孙策唯唯诺诺的看着程昱。

    “来博平,面对孟统,你口无遮拦,一逼再逼,官场要比战场更可怕,你若不时时警惕,那么你所谓的朋友都会成为你的敌人。”程昱叹了一口气,“你现在是一面县长,说出的话不仅仅代表你自己,你如果一意孤行,不仅会害了你自己,也会连累所有支持你的人。”

    孙策终于明白事情的重要性了,在这些话中,程昱没有提到死这个字,然而无论是“绝了自己的路”还是“成为你的敌人”,以至于“害了自己”。这些词足以代表这些日自己的所作所为有多么严重,孙策那么怕死,可这些所作所为哪一个不是在作死?

    为什么程昱一夜不睡也要第一时间跟自己说这一句,因为自己做的这些太严重了,这些会威胁到自己的生命。程昱曾经答应过帮孙策活下去,所以这些是程昱所不能容忍的,别人让你死我们可以抵挡,自己若是作死,却是无法拯救。

    孙策什么都没说,连续向孙策跪拜了两次,随后起身搀起程昱。“先生放下吧,我知道我要怎么做了。”孙策的承诺似乎没那么花里胡哨,但是程昱笑了,程昱相信孙策一定会做好的,一定会。

    只因为孙策这个人,特别怕死。

第九十一章 孙策反思 南阳局势() 
没有人是完美的,甚至有时候人的弱点反而会激励一个人。薛冰的弱点就是太刚烈,太骄傲,所以为了自己的尊严,拼命的学习波才的统帅风格,终于在颍阴报仇雪恨。而孙策的弱点自然就是怕死了,为了能够活下去,孙策自幼学习兵法,努力学武,甚至不择手段的去收复兵力。

    孙策要不那么怕死,恐怕也不会为了保命和焦触从军,也不会锲而不舍的去求程昱,也不会从下邳到豫州一个劲的追着和自己无冤无仇的黄巾军打。程昱的一番话根本不是劝诫,那明明是吓,可孙策还就怕这个,所以自程昱那日提醒后,孙策又玩命起来。

    这一次玩命可是为了保命,孙策也不知从哪里找来了一些书,整天也不过问军事,就在那里努力的读书思考。可那年头可没有什么厚黑学,也没人写一本论一个官员的个人修养,所以孙策找起来还是很迷茫的。

    不过难找是难找,有程昱在却是找的准确,如果说那个年代真要找一本能够教会孙策为官之道的书那只有太史公的史记了。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史记包含了3000多年的历史,这本帝王家谱足以让孙策明白这官场的险恶。

    可这不看还好,一看孙策就入了迷,前世的他对史书可是一点不感冒,哪怕粗略的读一读也不会被这黄巾之乱吓了这么多年。这史记里的故事可是让孙策大开眼界,那一个个名臣武将乃至宦官豪侠都深深的印在孙策的脑中。

    这也难怪,身在后世的孙策根本感觉不到什么能够大书特书的东西,却不知逝去的每时每刻,都是活生生的历史,不过有的被记在书中,有的被记在心中。“黄巾之乱,应该是个大事,以后想来会载入史册吧,不知道里面有没有我。”孙策却是想到眼前的一切,也曾经是一段历史,只不过自己无意中参与了进来。

    史记没有告诉做官要怎么怎么做,可是史记了写了太多帝王将相,每一个人都有不同却有些相似的死法。这就是程昱要给孙策看的东西,孙策你不是怕死嘛,你看看这历史上的这么多天纵之才可是又有多少能够得一个安定的生活,又有多少能平淡的死去。

    “你看着白起,真可怜,这么厉害的一个人,竟然落得这般地步。”

    “还有韩信,这打仗简直神了,不过这死法可真够窝囊的。”

    “李斯即使位极人臣又怎么样,最后的结果还是不得好死。”

    孙策一边读一边自言自语,既是可怜这些人同时又感觉自己做的还不如他们,此时孙策一人在房中却是浑身冷汗。因为孙策看到了鸿门宴,这一场斗智斗勇可算让孙策连连摇头。这些人的脑子是怎么长的,难不成人类的智力是越来越退化。

    孙策感觉到深深的恐惧,前世的他仅仅是一个有些自闭的诗歌爱好者,别说官场战场,就是商场职场都没见过。什么三十六计孙子兵法,这些阴谋诡计更是离的远远的,如今孙策位居县长才发现这世界上能人太多了。

    别的不说就是程昱,自己发挥超常也不一定算计得到发挥失常的程昱。只有能登到高处,你才会发现你原来所处的位置是那么的低,所做的那些事是那么傻。当你觉得为时已晚的时候,恰恰是最早的时候,孙策开始努力,因为孙策确信,自己所站的地方还不够高。

    那什么时候才算是高呢?这只取决于孙策的努力。

    就在孙策在博平努力学习的时候,孙家的另一个人此时在和黄巾军做最后的决战。毫无疑问,这个人就是孙策的父亲――孙坚。

    当初孙策被王允辟召后没多久,孙坚也接到了朱俊的信。如果说王允还能让孙坚拒绝的话,朱俊的却是让孙坚当即放下下邳的事务千里迢迢投奔而来。当然孙坚并不像孙策一样仅仅带了几十人,下邳郡的很多将士豪杰一听到朱俊的名字连连投到孙坚麾下,誓要与孙坚一起前往豫州。

    当时朱俊在陈留郡与彭脱对战,不过由于彭脱占据了有利地势,而且只守不攻,所以朱俊也没有沾上什么便宜。而后孙策以鄢县牵制三地,朱俊便攻破了陈留郡的几处要地,可还没继续攻打,皇甫嵩的求救便来了,那时张宝正在长社大摆八门金锁阵。

    可是朱俊还没到,皇甫嵩就已经联合孙策大败波才,豫州的局势就这样缓解了。所以朱俊就离开豫州向同样威胁汉朝的南阳郡黄巾军攻去。这南阳郡可不比颍川,黄巾之乱没多久黄巾军的渠帅张曼成就斩杀了南阳郡长褚贡,并由此占领了南阳郡城宛县。

    所以说南阳郡已经是黄巾军的占领区域,在这里的战斗已经不是守城或者野战,往往是最为残酷的攻城。可是朱俊也不简单,在先锋孙坚的勇武下却是连下几城,孙坚更是在博望斩杀了黄巾军副渠帅孙夏。在孙坚的带领下汉军势如破竹,如今已经到达了宛县。

    宛县算得上一等一的坚城,这倒不是因为像鄢县那样拥有众多的床弩。宛县的地理位置十分特殊,四方高中央下,这里是一个少见的盆地。更重要的还是周围有四座县城如同众星拱月的保护着,如此以来想要进攻宛县,必须要先下这四城。

    可是这四城不光保护这宛县,宛县也影响着这四座县城。宛县的张曼成,博望的孙夏,西鄂的韩忠,以及刚刚逃到宛县被张曼成安排在涅阳的赵弘。孙夏死了,西鄂也被朱俊攻下,韩忠自然跑到棘阳驻守。如此一来,黄巾军宛县、涅阳、棘阳三处形成鼎立,汉军虽强却是难以进攻。

    三角关系本来就是坚固的代表,汉军攻一处另两处则去援救,若攻两处进攻便没有效率,甚至不痛不痒。可是再坚固的关系也有破裂的那一刻,更何况还是黄巾军这样并不团结的一群人。

    经过多日来的计划,朱俊已经让这三角关系出现了裂痕,剩下的就要靠孙坚了。孙坚率领士兵气势汹汹的向涅阳赶去,那里是赵弘的部队。

第九十二章 攻打涅阳 赵弘出手() 
对于赵弘来说,孙坚的来袭却是再正常不过,且不说朱俊攻打韩忠多次无功而返,就是三处的实力也是赵弘最为薄弱。然而赵弘并不担心,三地本是一体,当自己面临威胁的时候,张曼成和韩忠一定会分兵来援。

    只要一方来援,汉军就攻拿黄巾军没办法,所以赵弘只要全力挡住汉军的前几波攻击就高枕无忧了。不过赵弘忽略了一个问题,黄巾军的援军真会到的那么及时嘛,或者说张曼成和韩忠会不会派兵来援。

    黄巾军是一家的,更何况此时三地唇亡齿寒,自己也不帮过韩忠嘛,这是赵弘所能想到的。事实本应如此,可是黄巾军的对手可是朱俊,这个与皇甫嵩齐名的中郎将却不是浪得虚名。

    朱俊几次攻打韩忠都无功而返,这其实不过是一个计划而已。韩忠每次受到攻击张曼成和赵弘都会来支援,可是赵弘一次都没有见到韩忠。要么是因为路上被汉军伏击,要么就是走到一半汉军就撤退。

    总之对于韩忠来说,在自己危难的时候,从来没有见到过赵弘,几次危机关头也由张曼成解围。这就是朱俊在他们直接种下的矛盾,如今的三角关系,对于赵弘而言只有两角了。黄巾军关系的破裂让这场本就没有优势的战争变得更加被动。

    赵弘驻守的这座城池并没有想象中的坚固,别的不说,光这护城河比起鄢县的就是十万八千里。与其说这是护城河,还不如说这是一道沟,而城墙也是破破烂烂的,绝没有那种高大耸立的感觉。

    其实涅阳这还算是好的,其实要论起像模像样的城池整个中原都没有多少个。这战争最讲究的就是战略要地,所谓一夫当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