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97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是了不得的大家伙,后头挂上六七个拖车,每一个都装满重物,重大几万斤,这大家伙也能以每小时10里的速度跑上几百里地。

    工地西头的铁轨铺成的还不到两里地长,以火车头的速度很轻松就搞定了。

    “哈哈,今天的测试一切正常,这已经连续半个月没出现问题了。”半个小时后,随车的技术员向徐州站的总工兴奋地汇报道。

    ……

    建国到现在已经第二十六个年头,截止成天二十六年上半年,又一次全国人口大普查的结束,陈汉的总人口已经有20600余万人。出生率高得让人担忧,中国人自古就有多子多福的思想,现在生活提高了,不多生养一些孩子,还留作种子不成?

    与之对应的,就是对外移民速度的下降。不仅是美洲,南洋和外东北的人口迁移速率也在大大下降。如今的美洲和南明州,早期的不少城镇人口甚至还没有突破万人大关。

    二十多年的埋头发展,二十多年的工业化进程,如今的陈汉距离完成工业革命还很远很远,但国家近代工业的基础规模已经逐渐步入成熟期。只是社会还没有进入到工业型社会,距离全面爆发式扩张还有点距离,所依赖的产业工人数量依然不足。

    整个中国本土,每年能从正规职业教育学校渠道和在职培训获得的合格技工数量不过五万人,整体工业发展依然受着原料供应和熟练技术工人数量问题的制约。

    当然,这并不是说二十多年的努力效果就不打了。事实上,庞振坤入主内阁后第一个发起的重大议题就是新时代交通建设的革新。

    对比当年的水路、陆路交通疏通、修筑,二十多年的时间让陈汉的工程建设技术有了难以想象的超大发展,这里头就饱含着桥梁技术。

    徐州的黄河铁路桥就是一个实验,在未来的五年中,中国各条大江大河上都会出现一道道跨越江河两岸的大桥,让之前需要船舶转运的‘交通’变得更加方便快捷。

    黄河中下游是此次交通大建设的重中之重,谁让黄河在中国北方的社会经济当中有那么高的重要性,而它本身河流水深又相当的浅少呢?

    并且在一些大中型河流上,水库也会一个个出现。

第九百六十八章 国家工程战略() 
陈州府淮宁县,流经周家口镇这颗豫东的商业明珠的沙河。不久前贾鲁河才经历了一场大规模降雨,紧接着豫东陈州府一带又连连降雨,以至于沙河水位暴涨,河水翻滚急潺,涛声绵绵。

    河北岸畔。中原第二建筑公司和国家建设部下属的桥梁研究所所组成的联合施工队,正在为国内第一批钢筋混凝土跨河大桥工程之一的沙河大桥做着最后的施工准备工作。

    徐州的黄河大桥是铁路桥,周家口的这座沙河大桥则是纯粹人行马走的。

    在周家口这个距离鲁山最近的商业要点兴建跨河大桥,沟通两岸的交通,是国家目前掀起的新一轮交通建设战略的重要目标之一。沙河大桥是一系列跨河大桥中的一个,这个战略计划是对路桥工程施工技术的一次重大考验,同时也是中国从传统的建桥工艺迈进新时代的节点。

    这次的交通建设计划总投资不下五个亿,而计划进度上的时间也绝不止五年。这甚至会牵连到五年后的第七任内阁,而资金追加也是小意思。

    对于普通小民来说,他们是不会管将来的。他们关心的仅仅是眼前。

    沙河大桥一旦落成,并不会对周家口本身的经济有质的促进作用,但好处也是很多很多的。至少这河两岸的交通方便的太多太多了。

    过去的沙河只能走船,或者是轻型马车沙河上也有老式的桥梁,走个人可以,载人马车也能行,但装满货物的马车,还有公共马车这样的重型马车,就不行了。老式的桥梁承受不起!

    可是要换成钢筋混凝土的呢?

    而建设部既然在铁道设计的时候敢把主意打到黄河的身上,小小沙河就绝对不成问题的。中国如今的桥梁工程力学完全可以做到,而工程中所动用的所谓先进机械,也不过是若干台重型蒸汽牵引机或吊机,以及一些内河浮台。

    甚至在沙河大桥这类的二等或者是三等桥梁上,都有人提出过用牵引式的桥梁设计,但最终还是被上头给否决了。钢筋混凝土与石料建造的建桥方案,施工技术相对成熟,成本低也更保险。而牵引式桥梁所需的很多技术,尤其是大型金属构件加工和铆接,那都有相当大的不确定性。

    一座座大型桥梁工程的建设,是国家拉动内需,培养路桥技术施工人才,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大工程。它不光能成为各地高等教育院校的桥梁建设专业学生提供现成的工程实习地,还能为社会提供大量的就业岗位。

    别看整个计划才五亿华元,可这五亿华元在社会上的流动、运转,最后所能爆发出的经济量,却会是这个数字的两倍、三倍,甚至是更多。就陈鸣所知,只今年上半年,陈汉本土境内各府县新生的建筑工程方面的企业、工厂,就超过了一百家。刺激作用很明显的。

    就以沙河大桥为例,陈州府境内就多出了两家建材公司,注册资金达到了十万华元,分别经营河沙、水泥、五金等。陈州府的地方政府还特地的把这两家新公司在内的本地相关行业的企业负责人都召集起来,发动大家提高产品质量和生产效率,尽量争取桥梁建设工程中的各种需求订单都落在本地。

    虽然他们谁都清楚这是不可能的。

    但是建材这方面的前景是有目共睹的。这沙河大桥如果修通,只陈州府境内,看看就会有多少老式桥梁要更换成坚实坚固的钢筋混凝土桥梁?这些才是建材公司的真正希望。

    ……

    齐鲁武定的利津县丰国镇。

    大清河入海口前最富饶的镇集,这里的码头可以说也是大清河的入海口了。

    近来山东也是多雨,大清河中上游一带的雨天持续了好几天,下游的滚滚河水就不需要多说了。但丰国镇码头的扩建工程并没有雨水拖延步伐,依然十分热闹。

    这并不是中枢内阁规划的建筑工程,而是在这一波全国交通工程建设当中,齐鲁政府跟风而进行的省内重点建设之一。在这个雨天里参与港口工作的工人接近五百人,其中一半来自丰国镇。

    一群群身穿雨衣的码头工人忙碌地穿梭在港口和仓储区之间,一架架重型蒸汽吊机将一车车装满了大块青石的车厢吊送到工程建设的第一线。

    这些青石都是武定府本身所产石料,不管是港口防波堤的外包石,还是码头铺地用的雕纹石板,全产自武定府。而在港口码头与仓储区之间,还有一辆辆以畜力牵引的轨道板车。这条铁轨并不是因为这项工程而紧急抢修的,而是丰国镇的码头设计中本身就有轨道。

    后者在这些年里,已经成为大中型码头的标配之一。

    而丰国镇的码头吞吐量当然不能跟烟台、青岛相比,甚至比之莱州都要大不如,但这里靠着大清河,再次也不可能是小型港口。

    且齐鲁省政府为什么要修建这个码头?

    就是因为这儿的地理优势。

    齐鲁有那么漫长的海岸线,但两个大型港口一在半岛的南侧,一在半岛的东侧,北边的莱州港发展前景并不怎么美妙。丰国镇所在的齐鲁西北沿海区域,很大程度上更受到了天津的影响。天津港的存在和发达眼中挤压了莱州湾沿线的生存空间。

    但有句话是怎么说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莱州港现在的情况就是标准的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而莱州港位于丰国镇港和烟台之间,齐鲁政府的算盘就是期望着丰国镇也能比上不足比下有余,让大清河流域也火红起来。

    一条大清河贯穿了齐鲁的北境,若是能发展起来,那对齐鲁全省的作用可巨大无比。

    别看莱州的发展速度和繁荣程度远远比不上烟台和青岛,但跟齐鲁别的府相比,已经是很好了。

    丰国镇和莱州港那就是半岛北侧的小烟台和小青岛。

    ……

    丰国镇港区热闹纷呈,此刻的青岛港也热闹的紧。这不仅是因为青岛本身就是山东的第一大港,年吞吐量比烟台还要强上一筹,还因为青岛拥有齐鲁境内唯一的一家大型造船厂青岛造船厂。

    此刻青岛造船厂的中高层领导和股东代表正汇聚一堂,他们不是在讨论厂子的下一步发展规划,而是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一本书,浑身散发着斗鸡一样的蓬勃生机,这是朝廷刚刚下发来的《陈汉集装箱标准规范》。

    从今天起,集装箱这个在陈汉境内已经施行了很久的运输方式,甚至都已经传到了欧洲的运输方式,被国家政府以行业标杆的形式确定了下来。

    说真的,陈汉的反应有点慢了。这个果子在十年之前就熟透了,就可以摘取了,现在中国的远洋运输业,甚至一些英国远洋商船,早就通行了集装箱模式。当然,陈汉如今的这个集装箱标准模范,也有着自己的必然意义。它让集装箱的体积从原先的四个等级十一个标准简化为了三个标准,这幅度是超级大的。

    大中小!

    大的是多长多宽多高,小的是多长多宽多高,规定的死的不能再死。

    这在一定程度上对于海洋运输业也是个进步。

    虽然陈鸣很想说集装箱的大小应该完全一致,但就现在的科技条件来看,这是不可能的。再说了,就是21世纪集装箱也有普通箱和高箱之分,甚至普通箱里都有大小之分。

    而对于各地的造船厂来说,这也是个必须要严肃面对的事情。他们今后再造船舶,就必须依照集装箱的大小来设计船舶结构了。不然的话,那会被时代潮流所抛弃的。

    陈汉推行集装箱运输,这二十来年的时间里,没有用什么行政手段、高压强压手段,而完全是用肉眼看得见的利益,让千千万万的船家自己做出了选择。

    任何一家造船厂都清楚集装箱对于船只的作用,任何一家有抱负的造船厂都不会忽略集装箱对于船舶的重要性。

    事实上,国家十多二十年来发展出来的海洋运输力量,已经因为注重这个细节而增收了很多很多的利益了。一艘普通的民用远洋商船的最大载货量一般是500吨上下,但这只是理论载重数据。在之前的百年时间里,如此商船实际上的载货量连400吨都没有,连300吨可能都勉强。

    因为有船舱空间结构这个隐含的性能制约,再加上安全的考虑。甚至在许多时候,因为商品特性导致对货仓空间的利用率很低,往往感觉已经堆满了,其实所有货物加起来也许还不到300吨,白白浪费了商船的运力。同时,船舱里各种不规范的货箱,也导致装卸、储运的过程非常繁杂,浪费大量工时。

    而集装箱的‘生成’很是解决了这方面的难题。虽然集装箱的个头要比之前的货箱大不少,但也绝对不想后世那般的巨大。最大的集装箱也只是三尺宽高,一丈长。用蒸汽吊机或者说大型畜力吊机送上船甲板,甚至是直接从特意设置的‘天井’落到船舱内部,然后用人力板车推到船舱深处。最后经过移动吊车滑轮组,很轻易的就能把每个仓房的每一寸空间都利用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