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87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边押送队的就是在等这句话,当兵当官的全的不玩假客气,一个个笑眯眯说一声‘谢谢’,便跟着进了营地——人人都知道国防军的伙食好,而劳改营的伙食比国防军的还好,不趁此机会留下来蹭一顿才是笨蛋。

    更主要的是,已经有很多人在这儿蹭过这顿饭了,他们要是没有蹭到,那多丢人啊?

    劳改营中的阶级划分一向很严谨,不严谨是会模糊上下阶层等级的,对于劳改营的稳定和劳动改造很是不利。这些士兵吃的东西要比战俘好上很多——虽然同样是杂粮馒头和**土豆热汤,但不仅不限数量,热汤里的肉块也比俄军俘虏的土豆肉汤要多出许多。

    那些从肉骨头上剃下的肉,怕是都到这里来了。

    同时还配的有奶茶和酸菜,餐后还有水果罐头。

    当然押队的哈萨克贵族和军官吃的可就不是这样的饭食了,军官们的饭菜依旧没有脱离了土豆肉汤和馒头,只是馒头换做了白面馒头,而肉汤也不再是马肉,而是牛肉。

    除了奶茶、酸菜和餐后的水果罐头外,还有奶酪和一个鸡蛋,饭后还一人一包烟。这是队长的层次。

    更高一层的还有营长,就比如那些被邀请的哈萨克贵族,给他们享受的就是劳改营的营级待遇。

    在受邀请一起到饭桌旁坐下之后,便看到对面劳改营的厨师们端上了一个大大的银盘,也不知道是从哪里搞到的,看那样式明显就是欧式风格的。

    掀开银盘上的盖子,里头竟然全是油汪汪的烤肉。

    哈萨克人跟蒙古人的饮食习惯有很大的相似,大餐就是手抓羊肉,烤肉就是那么一回事。奶制品种类很多,有奶疙瘩、奶皮子奶豆腐、奶酪、酥油等。酥油大多用牛奶或者羊奶制成,做好后储藏在宰后洗净的羊胃里。

    他们也喜欢喝奶茶,做法与蒙古人也没有大的区别。

    唯一的区别就是面食,这里有馕,包吾尔萨克。包吾尔萨克,用奶或用盐水调制成发酵面团,然后拧成条状,并用刀切成菱形,放进烧沸的牛油或羊油锅内,炸至呈黄色取出。包吾尔萨克多为节庆或招待客人而作。馕则同薪疆的同类食品完全一致。

    现在这盘子里的就是大块的烤肉,有鲜肉,还有熏肉。

    配餐是辣白菜、腌黄瓜和虾米冬瓜、鱼丸豆腐汤,还有鲜美的紫菜汤。

    奶茶并不被大多数的内陆人所接受,但是米星茶却是可以的。用小米炒熟制成、用水冲饮的米星茶,说是茶,实际上是稀汤。吃完肉食后饮用会感到特别舒服。

    这样的晚餐,这些哈萨克贵族是经常享受,但是现在他们是在被陈汉的官方给如此招待,这让在场的哈萨克贵族十分的感动。

    纵然这份晚餐中还有那么几个中国菜,但主餐是完全的哈萨克式,这是对他们的一种莫大的尊敬。

    香嫩的烤羊肉本是寻常问道,但在他们嘴中,此刻也变得无比的鲜美。

    ……

    吃饱喝足,接下来就是该干活的时候了。劳改营出大代价喂饱这些战俘的肚子,可不是让他们吃好了后,舒舒服服躺在地上聊天的。

    一队队过来领身份牌的俘虏被一次次的聚集起来,然后让他们观看搭建宿营地的示范:首先在地上挖一个坑,用挖出来的泥土在周边垒起一堵不咋高的土墙,之后用木料和黄色的枯草芦苇编成的草席盖上顶棚。总体上有点像东北那边的地窝子,但因为靠近水边不能挖得太深,否则会渗水。

    一个地窝子里面住十个人,修建时也是十个人为一组,正好一小队。

    做示范的国防军士兵只用很短时间便搭好了窝棚,然后翻译大声的向那些俘虏宣传道:

    “都看清楚了吧?今后一段时间你们就要住在里面,所以造的时候都给我用点心,尤其是防水!偷懒的代价是你们自己倒霉。另外速度上也要抓紧,天黑前还干不完,那就摸黑啦!”

    这一栋栋房子在不久之后,就会被劳改营以很低的价格卖给聚拢到碎叶城周遭的哈萨克人、蒙古人、延安集人。换取一头头新鲜的牲畜。这是一笔‘薄利多销’的买卖。

    在领到工具和材料之后,俘虏们开始干活。劳改营的看守人员们则四下巡视着,如果遇到有不会干或者方法错误的,他们还会上前帮忙作指导。这让那些战俘们都很意外,比起先前在战场上给他们留下的恐怖印象,这些中国人似乎换了个人。

    看到这些士兵比较和善的样子,有些人又问起他们最关心的那个问题——中国人打算如何处置他们?看守人员并没有马上回答,只说今晚先赶紧安顿下来,将要开个大会,到时候这些问题都会说明。

    他们最多是说,老实听话的人会有好报的。

    战俘们半信半疑,但也都安静了些,对方既然给他们那么好的食物,又发给材料让他们建营地,总不会再轻易要他们命罢?

    ——比起好听的言辞,实际行动总是更能让人信服的。

    到了第二天一大早,所有战俘都被集中起来,他们以‘队’的建制被分入了五个劳改营。一位劳改营的军官走过来向他们宣布劳改营中的纪律,注意事项,以及他们所能享有的权利——这最后一条让战俘们都感到很新鲜。

    作为俘虏的他们竟然还有这样的福利?这绝对是他们之前不敢想象的。

    ——他们的待遇水准,劳改营会明白无误的告诉他们,如果所受到的待遇有所差异,跟规定有明显的不服,他们可以向营地内的军法官举报。

    而举报一旦被正式,那么他们就有功劳了——他们为国防军挖出了蛀虫。那么揭发者不仅会得到物质奖赏,还会被提升身份。

    从普通的劳改营俘虏变成底层的小头目,或者干脆就是一线的监工。

第八百七十九章 坐不住的波斯() 
承天十七年三月,一支中**队出现在了里海的西海岸。

    俄国人的里海舰队依旧存在,它们不久前甚至还针对这一军事驻地发起了一次试探性进攻,但一切为时已晚。

    俄国人之前只把这个军事防御点当成巴库汗的‘戒备’,所以在这个防御点的修筑都已然接近尾声的时候,他们还不知道这儿的‘工人’都来自奥斯曼。直到奥斯曼对巴库汗突然发起了‘进攻’,一路顺顺利利的在高加索山脉中‘凿穿’了一条线路,俄国人这才发现这个本来是由巴库汗的人马修筑的防御点却‘突然’的挂起了奥斯曼旗帜。他们就立刻对这里发起了进攻,但已没个卵用。

    波斯王国在这件事情中出了很大的力气,巴库汗可是波斯王国的属国,现任波斯汗阿加·默罕默德近乎是直接促成了此事。

    巴库汗受阿加·穆罕默德的指示,全力协助奥斯曼人在高加索山脉北部建立一个军事落脚点,然后巴库汗‘演技’恶劣的跟奥斯曼帝国合伙合作演出了一场戏剧性的战争,让奥斯曼帝国的星月旗升上了里海西海岸的上空。

    然后国防军的红旗也出现在了这里。

    阿加·默罕默德这一次突破了信仰的界线,用实际行动来向中国示好。是的,阿加·默罕默德汗只是在向中国示好,而不是对着伊斯坦布尔示好。

    阿加·默罕默德汗虽然是近几年才有了一统波斯的趋势,就像是扫灭了蜀汉的‘司马氏’,一统天下指日可待。但作为一个在征战中崛起的雄主,阿加·默罕默德很清楚眼下已经不再是一两千年前,波斯帝国雄霸一方的时候了。

    枪炮是比马刀更加厉害的武器。

    俄罗斯帝国的主要敌人虽然是奥斯曼帝国,但他们对于波斯王国在高加索一带的附属国也一样虎视眈眈。历史上的波斯,采矿、筑路、设立银行、训练军队等特权纷纷被英国人和俄国人撷取。到了20世纪初年,英、俄两国相互勾结划分了在波斯的势力范围:北部属俄国,南部属英国,中部为缓冲区。

    所以说,波斯王国的危机已经近在眼前了。

    阿加·默罕默德汗很清楚波斯的处境,这些年里也清楚地看到了奥斯曼帝国的军事实力上的长进,说真的,这次的俄土第六次战争,奥斯曼帝国打的比上次战争强多了。

    奥斯曼帝国的实力比之先前有了一个显著的增长。

    而波斯虽然依旧算是一个大国,但在如今这个时代,处境却已然变得不那么安全。阿加·默罕默德汗可不相信俄国人会只冲着奥斯曼帝国时候,波斯王国将来也会受到俄国人的威胁。

    而且英国人的船只近些年也开始在波斯湾一带和阿拉伯海游弋,按照阿加·默罕默德汗得到的消息,英国人已经在暮色下手目标了。

    阿拉伯海东边就是印度,中国人如今势不可挡的插手印度局势,伦敦的压力可不是一般的大。他们可没信心依据自己所据的孟加拉邦,就抵挡住中国人的攻势。他们必须在印度的西海岸和天方世界寻找足够的支撑点,以来应对今后时间里中国人可能会有的继续西向。

    潘昶带领着一个加强团,首先入驻海西——也就是那个飘着红旗的里海西海岸据点。

    行军路线不是横穿里海,而是从南方绕行。通过波斯王国的‘海岸线’,以最安全的方式抵到西海。

    而在此之前,一大批中国的造船工匠和技师已经打靖海西向,乘坐着飞剪艏船,顺着季风和洋流,以最快的速度抵到波斯湾的最深处,然后乘坐马匹、骆驼直奔里海南端的波斯港口。

    陈汉对于波斯一共付出了1000万华元,被阿加·默罕默德汗兑换了大量的枪炮弹药,同时中国的军事学院也对波斯王国敞开了一个小口子。

    不得不说,这对于波斯王国来,可是有着突破性的最大意义的。

    中国人在跟奥斯曼帝国搭上关系之后,就彻底的无视波斯王国了。虽然民间的贸易并没有真正的彻底断绝,可是在官方领域,那绝对的是泾渭分明。

    奥斯曼帝国对波斯有着深深地恨意。

    中国—奥斯曼同盟的一大前提,就是中国要同波斯撇清干系。

    承天十七年是西历的1791年。

    农历三月的高加索地区气温已经相当温和,这儿比西伯利亚气温高多了。虽然不能跟真正的温暖地区相比,可是军队的大规模行动,是早就开始了。

    俄罗斯出动了上万人的步兵,还有里海舰队和两三千人的骑兵。

    潘昶带领的加强团,总兵力则才四千五百人不到,兵力对比,俄军处于军队的优势。

    可是再大的优势,在火力跟前也是徒增伤亡而已。

    潘昶携带的不仅有大量的火箭弹,还有大批量的枪弹火药和手榴弹。

    西海这处战略要点也不是什么要塞式的铜墙铁壁,更不是棱堡,而是一个配置了相当多的永久性防御工事的阵地。但这已经足够让潘昶带着官兵轻轻松松的将俄国人挡在外头了。

    没有人知道,就是大量的俄罗斯里海舰队的战船蜂拥南下,跑来西海打酱油的时候。就在阿拉斯特罕的东面,横跨过整个里海北部海域,中国在里海沿海的第一个军事驻地里。

    大群的官兵正在卖力的挖着一道沟渠。

    当这道如小河一样宽,深有十尺的沟渠被挖到了里海边之后,早早就建起的水闸上提,滚滚的水流蜂拥而入,在这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