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83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叶卡捷琳娜二世需要列普宁做的就是尽可能的牵制中国人的军力,消耗他们的金钱、物质,消耗他们的战争实力。

    永珹所不知道的是,站在他面前的列普宁,早在赤塔保卫战失败之后,心理面就有了带着部队钻山沟沟,跟中国人打骚扰战的盘算。但他知道,丢了东西伯利亚,丢了整个西伯利亚的俄罗斯,远没有亡国灭种的地步。可是残清却真的要亡国灭种了……

    但是永珹也知道俄国人在东西伯利亚实在是没有几个兵。连适龄的男丁都没有几个,要不是有他们,俄国人使出吃奶的力气,也不可能在一万来常备军的基础上把自己的军事力量扩充到20000人。

    汉人常把俄国人叫做‘老毛子’,这个带着蔑视性的称呼现在在旗人的口中都传开了,因为俄国人毛发、胡须非常浓密。

    据说这还是陈鸣那个逆贼起的头,他还把俄国人叫做北极熊。

    而这两个称呼结合在一块,‘毛熊’就成为了俄国人第三个称呼了。

    身高体健的俄国人打起仗来确是不弱,但即使把能拿枪的俄国男人全都动员出来,20000人就顶天了的东西伯利亚俄**队,在陈逆的东北军区和北疆军团的面前又算个屁啊。

    就永珹所知,陈逆的东北军区有一二十万人,北疆军团也有四五万人,他们放到战场上的兵或是俄国人的五倍、十倍。不要说俄国人还不是真的毛熊,他们一个个就算是真的大毛熊,也会被汉人的刺刀捅成筛子。

    列普宁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带着一封永珹的手书离开了‘大殿’。从这一刻起,残清的军事力量就真的成为了俄国人的炮灰了。

    “皇上,您真的要把所有的兵权都交出去?”庆桂看到列普宁离开的背影,问向永珹道。

    他是永珹早期就提拔起来的人物,尹继善的第四子。

    君臣相伴十几年,残清又落魄到如此境地,那早就不是单单的君臣了。

    永珹挥了一下手:“交吧,一群乌合之众罢了。”八旗农庄里征发出来的那些人,面对着陈汉大军,永珹看来是根本没有一战之力的。但这也是残清最后的一点力量了,不管当不当用都要用上,不用就全都要完。到时候永珹他们残清的高层们自个逃去欧洲还行,还能把那么多人都带去莫斯科圣彼得堡吗?与其让他们在西伯利亚冻死饿死,或者是毫无意义的被汉军抓到,还不如死在战场上呢。

    俄国人要拿他们当炮灰,就当炮灰好了。

    庆桂叹了口气。

    皇帝说的话虽然很丧气,但确实是这个理儿啊。那些八旗子弟,到哪不是一个死?

    战场上死是一个死,进了劳改营就不死人啦?

    汉人的劳改营恶毒着呢。

    当初多少绿营兵就被劳改营逼的不敢投降,可见哪儿是多么厉害了。

    转回到‘后殿’,永珹从一个小楠木匣子里取出了一封信,他看了又看,整个下午剩余的时光都被他用来思考这封信。

    要不要在朝鲜用李氏为旗帜号召朝鲜人起义驱逐陈汉呢?

    朝鲜作为一个立国千载的国家,历朝历代皆受儒学熏陶,忠孝节义朝鲜人也是知道的。陈汉灭朝鲜,将之一分为二化作两省,纳入疆土,永珹就不信朝鲜人都对南京服服帖帖。

    要是让他们在朝鲜挑起大旗,是不是能够搅乱一下陈汉的战争脚步呢?

    但是永珹转而又觉得希望不大,因为粘杆处在朝鲜的力量太小太小,说不定才挑起旗号,就被府县的警察们给灭了。

    对绊扯陈汉毛作用也没有。

    “唉……”

    夜色已经笼罩了阿尔丹山原,永珹招呼身边的一个侍卫吩咐道:“传命给粘杆处,继续潜伏。”

第八百四十二章 风雪中的圣彼得堡() 
一场大风雪袭击了圣彼得堡。整个城市转眼就变成了一片雪白的世界。

    这场风雪让圣彼得堡多了一丝往日没有的宁静,但是同样是这个时候,叶卡捷琳娜二世的皇宫内却半点也不平静。

    伴随着这场大风雪一起来到圣彼得堡的还有一连串的战报。叶卡捷琳娜二世面前的俄国重臣和她的近臣们,一副嚣杂慌乱和低沉的气氛。那些几天前还因为瑞典军队的‘厄运’而意气风发的政要和军官们,现在全都在板着一张脸,或者是围着地图脸红耳赤地争论。

    古斯塔夫三世发起的这场俄瑞战争或许可以说是第七次俄瑞战争了。自从1561~1583年立窝尼亚战争期间,瑞典站在反俄一方开始,一直到现在,到西历的1788年,二百多年中俄罗斯与瑞典间爆发了六次大战了。现在是第七次俄瑞大战!

    虽然最终的结果如何还未曾料之,但俄罗斯和瑞典的初步交锋已经在海陆两线赢得了胜利。

    这一次战争是古斯塔夫三世乘第六次俄土战争之机,出兵进攻俄属芬兰。四十多年前的俄瑞第六次战争,瑞典在法国的支持下为夺回失地挑起与俄罗斯的战争。却先后在战场上遭遇多次大败,最终双方签订《奥布和约》,瑞典进一步丧失了在芬兰的领地。

    现在古斯塔夫三世整军备武,准备再次进攻俄罗斯,夺回芬兰的失地。结果战争的初期,瑞典即告失利,陆军进至斯瓦泰波尔要塞受阻,海军在戈格兰海战中受挫,随后俄海军在第一次斯文斯克松德海战中重创瑞典舰队。

    消息传到圣彼得堡,整个俄罗斯都陷入一片欢庆当中。

    听久了东方连续传来的坏消息,跟奥斯曼帝国的战事进展也不甚顺利,这个时候俄罗斯对瑞典的胜利,让整个圣彼得堡大松了一口气,整个朝野都大感鼓舞。

    但是好景不长,就在圣彼得堡高兴的愉悦心情还没停歇的时候,东方再度传来了恶讯。

    巴尔瑙尔和巴甫洛达尔先后陷落,当初阻挡中国人脚步的三座城市,现在就只剩下鄂木斯克了。

    皇宫里的这幅地图就是西伯利亚的精细地图,二百年中俄罗斯在西伯利亚建立的一座座城市全都标注在上头,还有水路和陆路通道、枢纽,只这张地图在中国那儿就能卖出十万华元去。

    对于东西伯利亚的情况,皇宫里的一众人等已经全然不去关心了。虽然列普宁是一个很能干的将军,但他手里的牌太臭太臭。

    真正让圣彼得堡的一干人意想不到的是西西伯利亚的鲁缅采夫元帅。这位俄罗斯军中的宿将,手握着六万重兵,还有土尔扈特部的配合,开战之前的圣彼得堡君臣对鲁缅采夫是寄托厚望的。

    保不准这位老将军还能再现奇迹,将中国人打的满头包呢。

    可是土尔扈特部的突然叛乱让西西伯利亚的局面变成一团糟糕,变得不可收拾。

    当初圣彼得堡得知土尔扈特部叛乱的消息时,整个城市都鸦雀无声,没有人相信女皇忠诚的勇士——渥巴锡——会突然背叛。可事实不容改变,土尔扈特部不仅自己背叛了,还诓骗了两万俄军主力,再加上一开始被鲁缅采夫丢出去当做诱饵的一万西伯利亚军,鲁缅采夫手中的俄军主力就此完蛋大吉。

    叶卡捷琳娜二世恨得将皇宫内渥巴锡这些年奉献的礼物全都碾了个粉碎。可这并不能扭转西西伯利亚的败局,甚至于因为奥斯曼人的缘故,圣彼得堡当时想从高加索战场抽调哥萨克骑兵都做不到。

    眼前就是西西伯利亚的战争示意图,地图上面一个象征着中国国防军的巨大红色箭头已然穿透了俄军布置在鄂毕河一线的单薄防线。

    鲁缅采夫元帅带领残兵全线撤退,沿着鄂毕河,坐船、坐木排、坐木筏,一路朝西而去。同时命令托博尔斯克和叶卡捷丽娜堡、车里雅宾斯克等地的俄军和政府集结适龄男性公民,组织起民兵,他打算以鄂毕河西岸的城市群为新的起点,再重新组织起一条‘弹性’防线。

    而什么是‘弹性’防线呢?

    那就是与中国人始终保持近距离接触战,但又不打决战。换一个更直白的说法,就是且退且战,那空间换时间。

    消息在大风雪来临的清晨传到了圣彼得堡。感谢中国人搞出的信鸽,地域广阔的俄国人也学习了这一手,虽然他们政府掌控的信鸽数量远远不能同中国相比。而且信鸽的失踪比例比之中国要高出很多,但一些紧急情报,总是能保证的。那速度是想当快的。整个沙俄宫廷一片哀嚎。

    谁都知道这意味着什么!

    俄罗斯如果丢掉了鄂毕河流域,那么辽阔的西西伯利亚平原也很难再保得住。而丢了西西伯利亚,彼得大帝打下的钢铁工业基础还能守得住吗?

    那些年头都过了半个世纪的冶炼工厂,虽然使用的技术已经老旧,但依然是俄罗斯帝国最重要的基石之一。

    俄国若是丢掉了这儿,他们的损失会多么的巨大,将无可想象。

    叶卡捷琳娜二世不愿意成为俄罗斯历史上的罪人,担负上丢掉了俄罗斯而百年开拓成果的罪名。这个罪名只要想一想,就让她整个人变得敏感而暴躁。

    所以,跟中国人的这场战争还要继续下去。

    俄罗斯不可能现在就认输。中国人与奥斯曼人是关系亲密的同盟,这个时候俄罗斯要是选择认输,那失败的不仅仅是中俄第二次战争,还有俄土第六次战争,甚至瑞典也能借着机会来割俄罗斯一块肉。

    只不过战争进行到现在,西西伯利亚的俄军已经全部溃败。这么大的败仗所引发的后果是灾难性的。圣彼得堡需要考虑的是,要怎么才能在接下的时间里——也就是大雪飘飞的寒冬时节,在东线筹集到足够的兵力,让鲁缅采夫去重新组织防线。

    虽然接到东线战报的第一时间里,叶卡捷琳娜二世恨不得立刻就撤掉鲁缅采夫的司令官职位,但她的脑子还没有完全糊涂。撤了鲁缅采夫,谁还能来给他补足这个锅吗?

    不管叶卡捷琳娜二世对鲁缅采夫有着怎样的意见和看法,她都不能否认老将鲁缅采夫是俄罗斯最能打仗的几个人之一,甚至可以说是最能打仗的第一人。

    把他撤掉,换上来的人只能把战事搞得更糟糕。

    所以这几天,俄国宫廷的那些将军们,在叶卡捷琳娜二世面前全都噤若寒蝉,只有叶卡捷琳娜二世不在的时候,他们的嘴巴才会高谈阔论。

    鲁缅采夫的位置一点也不令人神往羡慕,那就是一个正在喷发的火山口,稍微不慎,炙热的沿江就能把人烧为灰烬。

    就连鲁缅采夫这样的大神就险险要完蛋,卡缅斯基这样的铁人都被化作了铁水。他们才不敢自寻死路呢。

    那么,这样一来他们就需要对鲁缅采夫的要求给予一些满足了。

    在接下来的寒冬时节里,他们必须向西西伯利亚运送军队、物质,运送鲁缅采夫所需要的一切。可是麻烦就在这儿,

    俄罗斯的主要战场是高加索地区与奥斯曼帝国的战争,哪儿的战斗现下也陷入了僵持,双方火箭弹对轰,炮群对轰,每天的耗费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如果有可能,圣彼得堡愿意将所有的物质全都运用到高加索战场去,而不是别的什么地方。

    俄罗斯帝国对于战争的耗费预计,出了很大的错误。他们在东西伯利亚预备下了三四万颗火箭弹,在西西伯利亚预备下的火箭弹更是多达十万颗。

    在高加索地区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