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8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很是威武!

    赛利姆心中赞叹了两声,可等到车队从警局的门口驶过去后,突然的赛利姆却楞了一下。自己刚才赞叹的是什么?

    是威武。

    可要是放到当初,那自己赞叹的就该是森严的戒备了吧!

    这当中的差别是很大的,赛利姆有些感叹。

    就连他不知不觉中也将‘中国很强大’这一印象种到了心底,七年的时间让人在不知不觉中已经默认了这种印记了。

    当年的奥斯曼帝国也曾经这样过。

    外人看到奥斯曼帝国的苏丹亲兵后不会认为他们是在全神戒备,而只是以为纪律严明、一丝不苟。

    就如现在的中国这般。

    当你心中已经存下了这个国度‘极度强大’的印记之后,他们就是威武庄严了。

    曾几何时贪污**、弄权利己、责任心弱、人浮于事等种种致命的因素,已经开始侵蚀了奥斯曼人曾经引以为傲的帝国,让这个老大帝国一步步地开始从鼎盛向下方滑落。

    赛利姆不知道自己眼前的这个国度,又能在‘强大’中支撑多久?

    回想起曾经的荣光,再看看如今奥斯曼军队的散乱、胆怯、衰弱,作为一个爱国的奥斯曼人,赛利姆不由得感觉到一丝伤感。如今的奥斯曼帝国只能依赖那些以异族、异教徒为基础组建的新军,就像当初的苏丹亲兵一样,赛利姆也不知道这样的新军在百十年后的发展壮大中是不是也会变成苏丹亲兵那样趴在帝国身上吸血吸髓的寄生虫。

    赛利姆做过外交大使,他见过很多国家的军队,深知道制度的重要性。

    奥斯曼帝国如果不能确切的建立起一套完整的军事新制度,想要改变帝国现况,想要彻底扭转帝国的败势,想要恢复当年的铁血豪情和雄心壮志,是根本不可能的。

    苏丹亲兵很多军官、士兵都是父子相袭,所以整个禁卫军的战斗力下降得很快,部队的军阀化也很严重,历史上几度爆发过叛乱。新军可万万不能如此了啊。

    赛利姆自己心里明白,依靠旧的军事制度,是挽救不了帝国的颓势的,而只会将帝国送入地狱。目前苏丹手中多出了一支宫廷卫队,国内的政局看,倒是的确有过往那种老旧的没落趋势有被逆转的迹象。

    但这一切还要看战斗中的表现。

    禁卫军和新军的比较,如果后者能够赢得胜利,苏丹亲兵/禁卫军/耶尼切里军团,就失去一个大大的筹码。胜利天枰将会倾倒向新军的这一方。

    街道变得越来越宽阔,最中间的车马道,左右两侧加在一块足够并行四辆马车还有富余。车马道两边的人行道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却从不打宽阔的车马道上行走,而是一直安安分分的走在车马道两边划着的白线外的石子路上。

    赛利姆看着这一点忍不住有些唏嘘,很明显中国人已经习惯着了这个规定,车马道是专给马车、牛车、马匹行驶的,白线以外才是行人该走的通道。当初他第一次来南京的时候,街道上还时常能看到不遵守规则的行人,可是现在,这一路上他一个也没看到。

    道路两边鳞次栉比地排列着很多建筑物,赛利姆注意到的大多是商店。他所经过的这来区域他也不知道是不是南京城最繁华的地方,那道路两边的商店可不是卖农具、锅碗、盐糖、粮食物品的小商店,也不是出售水果、食用油、肉类等消费品的平凡商店,而是丝绸成衣、金银首饰、工艺品、文玩店、豪华酒店等高档消费地。

    沿途一路走来,一家家店铺擦得明亮的玻璃镜都闪花了赛利姆的眼。

    “南京城可是中国的首善之地,城市布局的时候,朝廷就考虑到了百姓的生活问题,在各居民区内都开设有专门的农贸市场。而这大道两边的店铺,自然就没有买烟酒、瓜果肉食这些低值物品的商店了。”

    黄松给赛利姆做着解释。

    眼睛看着外头的店铺心理面半点感叹也没有,身份到了他这个位置,再繁华的商业之地也不能引起他的注意,反倒是夫子庙、城隍庙热热闹闹的生活气息,更合黄松的心意。

    面对赛利姆的疑问,黄松身边的秘书详尽的为赛利姆解释了一番南京的城市规划。

    商业区、居民区,工业区,大定义的不同,决定了各区的繁荣程度和人流量。道路交通建设、广场、公园绿地、学校、医院、下水道、自来水厂,等等基础设施,全都要考虑进去。这当然也包括了菜市场,乃至垃圾回收。

    对此赛利姆默默无语,与中国相比,奥斯曼帝国在城市规划上落后老大一截了。

    听听中国人说的是什么,服务百姓生活——商业,方便百姓生活——教育、医疗、交通,提高百姓的生活质量——公园绿地。

    作为中国这个庞大帝国的首都,南京城与伊斯坦布尔在城市定义上已然存在了差异。前者已经完全不需要考虑外敌侵入的可能了,而后者却要直面俄奥的威胁。

    这根本就不能比!

    事实上对比陈汉国度的繁荣,赛利姆今天更像看到的是中国的人均生活水准调查报告。

    中国的强大和中国经济的繁荣,离不开中国那两亿多的人口。这些人的年收入是多少?相对来说比一个国家国度的市容市貌更重要。

    很多来过中国的奥斯曼商人都用赞叹的语气诉说着中国人的富裕,似乎中国每家每户都能过上吃的好穿的暖的生活,还有闲钱去剧院娱乐。而奥斯曼人呢,如果你没在政府或者军队中谋得职位,家里又没有什么土地或商铺的话,想像中国老百姓这样生活是不可想象的。

    当然,也许有人会说奥斯曼商人看到的都是中国大城市的市民,应该是中国的中产阶级,生活水准高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说这话的人也不想想奥斯曼帝国的贫富差距有多么的巨大?普通底层民众的生活又有多么的悲惨?

    反正赛利姆是觉得,按照中国的物价水平,中国底层民众的生活水准将远高于奥斯曼帝国底层百姓,这是毋庸置疑的。

    到底是什么样的原因能让中国这个国家如此富裕?仅仅是因为这里地大物博,因为这里有最好的丝绸、茶叶、瓷器吗?

    赛利姆有些疑惑,也有些不解。

    他很难想象一个国家的布匹价格会比奥斯曼低出一倍还多,这还是因为近期布匹连连涨价的结果。

    粮食的价格——大米、玉米、土豆,也比奥斯曼帝国要低的多。

    更何况,奥斯曼帝国还是一个国内民族矛盾突出,并保留一定奴隶制度的落后封建国家,其生产效率就更低了。就算是奥斯曼人的军工系统,他们自己造出来的枪炮都要比从中国购买了军火运到伊斯坦布尔后的价格还要贵。

    这真的很让人尴尬啊。

    而看看中国呢?

    以汉人为主体的第一民族是其他民族所根本无法动摇的,在大量的山地少民被迁移到平原地带后,可以预见的是,二十年、五十年后,这些少民就会被同化的与汉人一个模样。

    可是奥斯曼帝国里呢,主体民族土耳其人甚至都不能占据一半的分量,以至于国内矛盾尖锐的很。

    此次赛利姆来华要购买的军火,并不是中**工系统刚刚出炉的新货,而是被百万国防军换装换下的二手货,后者在之前的战争中已经销出去了很不少。最大的买主就是印度的迈索尔人。

    现在,奥斯曼人就要再来分上一块。

    除此之外就还有中国的战船了。

    土耳其人也能制造出帆船来,而且造船水平不低,海军力量也不低。

    俄罗斯人新成立的黑海舰队固然是伊斯坦布尔的一大威胁,但在黑海海域,奥斯曼人也并不惧怕俄罗斯人。相对于俄罗斯的军舰,奥斯曼海军战舰的航速还要更快一些。

    可是造价高昂。

    同样一艘70炮的三级战列舰,英国的单舰造价只需要6。5万英镑,俄国人需要7。5万到8万英镑,那么奥斯曼帝国的造价就能达到九万英镑。

    而中国呢?

    中国对外出售的三级战列舰,单价才200万华元,也就在6。5万英镑左右。

    虽然中国的战舰建筑材料中没有橡木,可是杉木也不比橡木差多少。中国人造船,多是以杉木、柏木和松木为主,除非是特意要求——加钱,否则中国人很要用柚木去造船。

    后者更多是被中国人造成家具。

    对比西方战舰所需的大量橡木【夹杂松木】,中国战船的实际造价要低很多。西欧、中欧的橡木早就被砍伐的差不多了,约翰牛要造军舰,所需要的橡木不是从美洲运来,就是从北欧——瑞典——购入。

    所以中国出品的三级战列舰看似标价不高,实际上的利益却很大。200万绝对不是成交价,真正的价格是可以在谈判中一点点磨蹭的。

    赛利姆此来中国的军火采购款项高达一百万英镑,也就是近三千万华元,除了大批的二手枪炮外,他还会从中国打包带走一支舰队。三级战列舰至少要四艘,还有大量的辅助舰。

第八百二十六章 无穷尽的——优越感() 
“这就是手工作坊和工业体系的差距!”

    赛利姆此刻内心的感慨如果被陈鸣知道了,陈皇帝绝对会这般自豪的说。

    不管是枪炮军刀制造,还是战舰造船,这都是一个体系。只要各方面组织得当,那必然会大大的压缩军工成本,而反之则必会出现造不如买的现象。就比如眼下的奥斯曼帝国,也比如原时空位面的清末。

    英国人制造一艘三级战列舰需要6。5万英镑的水分也不小,眼下可是英国政治**的巅峰期,怎么可能不**呢?在大不列颠的贪官们也跟其他地方的贪官没什么两样,不管是什么钱都有人敢搂,都有人敢去拿,制造战舰的资金又如何?

    只要保证了战舰质量那就可以了。

    如今英国人自己搞出了一个价格表单,从五六级巡航船到一级战列舰,造价一目了然。但未尝不就是给**划出一个圈圈,省的那些蛀虫们把战舰的造价推高到突破天际。

    而中国这边就是另一幅样子了。对外标价200万华元一艘的三级战列舰,实际造价一半都没有,80万都是高的,其利润之高,利润之大,是非常溜儿的。

    而三级战列舰单舰造价能够达到9万英镑的奥斯曼帝国,内中蕴藏着多少水分,就更让人咂舌了。

    他们制造战舰可没有一定要用橡木的传统,欧洲人都喜欢用橡木制造军舰,因为橡木耐腐蚀、耐冲击,还有遭到炮击后飞散的木屑少的特点,这样可以避免二次杀伤。所以英国、法国的橡树都要被他们自己给砍光了,但奥斯曼帝国境内没有大片的橡树林,橡树并没让奥斯曼人倾心;他们也不会用桃心木和柚木,更不用珍贵的檀木。奥斯曼用的是松木和杉木。虽然很多出产于北境,需要长途拖运到南方,但那也属于国内不是?这造价水的过分哦。

    赛利姆的计划中,他会购入四艘三级战列舰,四艘四级风帆战舰,这是组成一支舰队的基础。然后是五级、六级风帆巡航舰十艘左右,外加几艘运输舰。最后再视余款的多寡,再买入一到两艘三级战列舰。

    英国人的四级风帆战舰的造价只有一级战列舰的四分之一,大约是2。5万英镑一艘,中国这边的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