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77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英国人在印度的局势,随着海德尔的倒下,发生了一点波动,但却没有达到质的差异。

    罗伯特很唏嘘,堂堂大不列颠王国的东印度公司,如今的消息传递速度却还没有一家刚刚成立不几年的报社迅速,这让他啼笑皆非。

    在现在这个关键时期,一些消息提前早到一天,那都有着巨大的价值。

    “孩子,给我一份报。”

    商馆大门前,透过马车的窗户,罗伯特对着那个报童喊了一声,报童闻言眼睛一亮,蹭蹭几步蹿了过来,一手接过了罗伯特递来的一枚五角硬币,一边说道:“先生。您的报纸。这是新出的《环球时讯》,只要一角钱。里面内容翔实,囊括印度和欧洲的局势,以及对英法西战争的分析和预测,绝对值得您买一份仔细阅读。”

    罗伯特呵呵笑了几声。这份报纸五天前就送到了他的办公桌上,上面的每一个字都被他掰开了嚼碎了品味,《环球时讯》的评论员对英国在北美的局势不太看好,认为即便现在的中国击败了西班牙,后者就此退出了战斗,英国人在北美也很难翻盘。十三州人已经有了必胜的信心,连续的胜利让他们建立起了一股强大的凝聚力。

    倒是印度,评论员认为英国人能保全自己的利益。铁普虽然是一头凶猛的幼虎,可只要伦敦跟法国和荷兰解决了战争问题,失去了法荷两国支持的迈索尔也就是强弩之末了,战争只能宣告暂停。迈索尔并没失败,可也没有取得胜利。

    而从长远上看,英国人在这场战争中虽然没有赢得胜利,可他赢得了时间。

    三年、五年,或者是十年八年后,重新恢复了元气的英国人完全能对迈索尔重新发起战争。那个时候的迈索尔可就没有眼下这场战争在开局时候的优势了。

    法国人不会再来帮他。债台高筑的巴黎在今后的十年、二十年中,都要为财政危机而头疼。

    荷兰人,届时则可能可能已经被逐出了印度。

    “小家伙,过来。来两份报。”

    就在罗伯特缩回了头,马车已经重新启动,驶入商馆大门的时候,商馆前路迎面走过来了几个劳工打扮的人,这些人脖子上搭着一条毛巾,一边走着,一边任凭脸上的汗水流淌到脖子里。

    罗伯特知道这些劳工都是码头劳务公司的人。

    可以说整个上海码头,这些人的工作是最苦最累也最没技术含量的。

    上海的这条商馆街经常可以看到这些人,他们被雇佣着从码头区的仓库来到位于商馆街不远处的商贸街搬运货物,然后连做货车一块回码头区的待遇都没有。

    如果不愿意花钱乘坐公交马车或者是有轨马车,那就只能靠自己的一双脚来走路了。

    几个劳工中有两个人出钱买下了两份《环球时讯》,已经是出版的第六天了,报纸的售价从一角五分掉到一角两分,然后是现在的一角。如果愿意再等五天,只需要五分钱就可以买到这份报。

    罗伯特虽然听不清楚两个拿报的劳工看着报纸对身边的同伴们说了什么,但看着几个劳工全都哈哈大笑的模样,他就知道这些中国人又是找到了报纸上介绍的国家的一些某种缺陷,在说些故意逗趣的话嘲笑着什么了。

    中国这股子骄傲感真的很让人讨厌了。

    他们觉得自己是唯一的文明人,其他的国家全部都是野蛮人。对,就是这种感觉。

    就像英国人看印度人,看非洲人那般。

    这种感觉真的很不好。

    在中国,就算是这些一辈子挣得可能都没罗伯特一年挣得钱多的穷人,都敢对罗伯特这样的海贸富商表示看不起;那些地位低下的女支女都敢明目张胆的说不接待他们。

    有的时候罗伯特真想化作一名威武大汉,狠狠地揍一个叫中国的小孩子的人一顿。

    他还做了一个很真实的梦,逼真的梦境让他清醒的时候都以为那是真实的。在他的梦中,大青果还没有灭亡,梦中的中国没有当今的陈皇帝。

    阿片侵蚀了整个中国的大江南北,一座座城市中烟馆林立,街道上遍地都是烟鬼,满清军队里的烟枪兵比英国陆军中的大烟鬼都要多。

    东印度公司奴役着成千上万的印度人种植罂粟,生产处的阿片都一船船的运到中国来。

    英国人一百多年里流入中国的银子全部被他们用阿片挣回来了。

    不,是整个欧洲上千年中流入中国的银子都被他们用阿片挣回来了。那是整个西方世界的欢腾盛宴,法国人、美国人、荷兰人、葡萄牙人,全都在向中国运送着阿片。

    中国的白银在迅速的外流,以一种远比正常的东西方贸易金银流逝速度快得多的速度外流。中国从一个巨大的稳定的出超国,变成了一个巨大的入超国。

    后来有一个有远见的大青果大臣主张禁烟,他认为阿片贸易损害了大青果的利益,但他的这种行为也损害到了大不列颠王国的利益,然后一位女王陛下亲口宣布对中国发动战争。

    这真是一个堪比伊丽莎白一世女王陛下的伟大君主啊,她的军队轻而易举的打开了中国的过门。腐朽的鞑靼王朝经过了阿片的侵蚀后,国家已经变得不堪一击。

    英国的军队不仅打下了广州,还拿下了南京,最后更攻下了北京。掠夺了中国无穷无尽的财富,还抢光了这个世界上最美丽的皇家园林——万园之园圆明园,最后罗伯特作为这一切的见证者,被女王陛下在白金汉宫亲自授勋……

    可惜,罗伯特的这场美梦在他还没有看到勋章的时候,就惊醒了。

    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战乱打乱了一切。整个白金汉宫陷入了一片战火,一支举着红旗的中国、军队,就是那个之前根本没有存在的陈皇帝的大军,从天空上降落攻占了整个伦敦,进而包围了整个白金汉宫。

    无数中国人在伦敦城中烧杀抢掠,他们抢夺一切财富,肆意的放火烧光建筑,就像他之前梦中看到的英国士兵抢掠圆明园一样。

    罗伯特仓皇的逃跑,然后被一颗不知道从那里飞来的铅弹打中了,剧烈的疼痛和惊吓让他整个人从那一场先甜后苦的美梦中惊醒了。

    那是一场如此荒诞的梦,英国人抢劫了圆明园,中国人火烧了整个伦敦……

    哈哈,被死亡吓醒的罗伯特在定下心神后,回想着那个梦,自己都笑了。

    真的太荒诞了。

    自己该对现在的中国皇帝有多么深的忌讳,才会做这样的梦啊?

    虽然没有了陈皇帝,满清却是有可能继续统治着中国;回想起当年的乾隆年,满清在中国的统治还是十分稳固的。所以说,陈皇帝的崛起本身就是一幕荒诞剧。

    在一个皇朝的鼎盛时代,以一个小小的地主家庭而将之推翻,现实真的比小说更神奇。

    罗伯特还是很迷信的,这个时代跑海的商人没办法不迷信,而且很重要的是,他知道中国有一本流传度十分广泛的书——周公解梦,这是一本诞生时间很早的书籍。

    但是罗伯特并没有去寻找《周公解梦》,而是以自己的理解来分析着那个梦。

    因为细思之下,那个荒诞的梦中很多东西都是现实中他的想法,或者是曾经想过的假想。

    没有陈皇帝就没有现在的陈汉,罗伯特很早就这么认为了。而没有了陈汉,现在的中国当然是之前的鞑靼王朝在统治。

    不过在阿片问题上,他真的是夸张了。阿片就算真的能从中国捞回一些银子,也不可能发展到梦中的那一幕幕,那一切只是自己曾经的希望、臆想罢了。

    西方与东方之间的直接贸易已经有了好几百年历史,可从来没有出现过一项如‘阿片’这样的东东,中国人完全是在收取,而且销售额度增长迅速。这让罗伯特怎么也忘不掉它,然后在梦境中就夸大化了。

    满清的军队也不可能如自己梦里那般的弱,满清还是一个很强大的国家,那一切都建立在阿片贸易的超级繁荣之上。

    占领广州,占领南京,占领北京,抢劫圆明园……

    罗伯特觉得自己真的要对上帝忏悔了,贪婪已经入毒蛇一样吞噬了他的内心。

    但是自己真的是怕了陈皇帝吧,自己和大不列颠一切的荣光都随着他的再次出现而破灭,赤色的红旗飘扬在伦敦上空。

    万幸那是一场梦,否则罗伯特真的要疯掉的。

    ……

    脑子里想了很多,可实际上却只用了很短很短的时间。

    马车停了下来,罗伯特也随着从回忆中醒来。然后他的脸色就不好看了,因为他又想起了一件事。

    刚才的那些中国劳工有几个人?是四个,还是五个?

    里头竟然有两个人认得报纸上的那些方块字,上帝,这比例实在太高了。

    罗伯特脸上的笑容有些凝固了。

    在如今大部分成年人都是文盲的欧洲及新大陆,可能只有已经病逝很久了的普鲁士国王弗里德里希·威廉一世统治时期的普鲁士才能跟中国相比。威廉一世颁布了一项《义务教育规定》:“所有未成年人,不分男女和贵贱,都必须接受教育。”

    但是这一法则在普鲁士已经成为了过去式。

    欧洲真的很难再找到一处如中国这样如此重视国民教育的国家或地区了。中国的成年国民,就比如那些码头的工人,晚上都要定期参加夜校补习班,学习文化知识;这会给他们赢得积分,积分制真是遍布中国的方方面面。

    只要家庭条件允许的适龄孩童们都要接受强制初等教育,而由国家承办的童子营内,每一年更是有几万、十几万人在接受幼年军事训练的同时,也接受了初等教育,所有的师资力量和开销都由国家出,这真是一项伟大的政策。

    夜校、短期培训班,职高、技校,这些都是中国人成人教育的机构。再加上他们已经成体系的阶梯式教育,多管齐下之下,中国如今的识字率在这几年里真的有不小的提高。

    虽然罗伯特不清楚陈鸣坚持教育投入和推行的原因是什么,可能跟感受到的是,中国越来越多的养成了看报、读报的习惯。

    报纸、杂质和书籍的销量大了很多。

第七百八十八章 可以依靠的只有中国人() 
纵然很多老百姓根本不会花钱去买报纸,他们更愿意把这个钱花在喝茶看戏、听书上面。中国的茶馆遍地都是,而在中国的茶馆中有一个叫做‘报博士’的职业,那就是专门的读报人。

    他们的职业就是从一份份报纸上面寻找到百姓们可能会感兴趣的趣闻轶事,然后用一种更生动有趣的口吻读给茶馆的客人听,以此来吸引招揽客人,算是说书先生的一种变异。一个普通的中国人只需要花上一盏茶的钱,就可以坐在茶馆里尽情的听到近来整个世界上发生的趣闻。

    但这一现象并没有遏制报社的发展,反而在很大程度上引导了中国人对于报纸的认同和喜爱。

    更何况一份报纸并不便宜,价格低的也要五分八分,贵一些的就是一角一角多,比如《环球时讯》最高的时候就可以买到一角五一份,这个价钱可绝对谈不上便宜,甚至可以说有些贵了。

    一个家庭每天买一份报纸的话,那一个月就要三四块钱,而有这三四块华元,即使是在上海这种大城市也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