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64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现代战争可比过去的战争更残酷。

    封建军队的组织结构不必多说作,个人武勇,凭首级计功、靠抢劫(尤其是游牧部落)来维持斗志,所以中国古代的兵法才会屡屡强调有归师勿遏、围城必阙的说法,就是希望不要逼得对手拼命。

    而陈鸣眼里的近代军队就没有这些说法,反正都是消耗品,拼光了拉倒——计算战争胜负的时候很大程度上都看双方军队的数量和火力密度,当人的密度比子弹的密度更高的时候,那就有更大的几率赢得战争。士兵就是一个个无所谓的数字,是战场上的一具具没思想的行尸走肉。

    也因为此,近代军事开始有了更大规模的预备役,动员机制出现并且在整体战争中显得越来越重要。

    陈鸣在有了实力之后,对于这个时代的西方军事是做过一定的了解的。

    预备役这东西在西方已经有不少的年头了,用一个词汇来具体表述,那就是民兵。但是还没有哪个国家正式的开始着手预备役。中国可以说是这方面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了。

    承天元年,陈鸣就颁布了《预备役条例》。

    而上世纪的北美殖民地,当时人们称民众武装为“壁炉旁边一杆枪”。

    陈鸣估计,现代式的预备役制度的雏形应该始于法国大革命期间,当时的高卢公鸡军队序列中很悲惨壮烈的存在着大量成建制的民兵,可不就是义务兵役制度么。到后来老美的预备役以民兵制为基础,包括国民警卫队和联邦后备队两大部分,它是国家的第二武装。而更多地国家的预备役以储备兵员为主,是常备军的兵员“蓄水池”。

    陈鸣要最大的发挥奥斯曼帝国的战斗力么,总是要掏出一些干货的。预备兵役制度就是其中之一!

    对于总部就驻扎在伊斯坦布尔城里,苏丹就在禁卫军眼皮子底下的国家,一个苏丹如果要真正的去除禁卫军这一巨大的威胁,那么建立起一支更强大的军队就是必须的。

    预备役制度会给奥斯曼苏丹提供一个很好地机会。这一制度只要被奥斯曼人施行,或许苏丹亲兵的终结就不需要等待遥远的1826年了。

    赛利姆非常恭敬的向陈鸣请教什么是未来军队。因为陈鸣明确的告诉他,他的毕生愿望之一,就是能够跟在闭眼的那一天,看到一支崭新的中国、军队。那显然不会是退化为古代军队的中国、军队。

    “现在军队的战斗力依赖于平时严格的训练与要求,士兵们在战场上涌动的斗志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对于军规军纪的害怕。

    所以朕更希望拥有一支没有军规军纪的约束也一样拥有着强大斗志、顽强精神的军队。

    如果说现在的军队是一支行尸走肉,那就给他们注入灵魂,注入思想。

    一支现代军队能不能成为未来的军队,就在于这支军队中能否凝聚思想和精神。

    以中国来说,从周边的局势看,中国不存在外来的威胁。中国选择了和平,我想没谁会主动向中国发起战争。军队军人最大的价值就不存在了。

    我消减了军人的军饷和待遇,社会上很多职业的收获远比军队大,这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我国百姓对于军队的渴望。

    而这也给中国的军队带来了一个转变的希望。

    国家与军人之间不再是一个‘平等’或者是高待遇的‘溢出’这么个交易态势,国家给的实际财富没有军人的付出更多,要少于军人的付出。这个情况下,一个人选择从军入伍,那就是奉献。

    是舍弃自己个人的利益,来换取整个国家,整个民族的利益。

    国家、政府能够给他们的就只能再增添一份精神奖励。”

    未来中国的军人或许的除了实实在在的物质外,那就是精神上的奖励——我当兵,我光荣。

    “奥斯曼和中国都是大国,我们有着庞大的国土面积,如果外来者有一天侵入了我们的国土,并且占据了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军队在正面战场上一败再败,主力部队不停地后退,大批的散兵落入敌后。”

    陈鸣为赛利姆描绘了一幅画面:“这种情况下的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会是什么表现?”

    “他们有可能自发的凝聚起来,恢复坚定地战斗意识,去继续顽强的在敌后跟敌人战斗吗?”陈鸣为赛利姆解释了一下什么叫敌后游击战。

    “怕是更多的古代军队和现代军队会变成烧杀抢掠的流寇和散兵吧?”

    “而我设想中的未来军队,就是能够在这种环境下继续的组织起来,保护本国的老百姓,袭击敌人的背后,坚定的展开敌后游击战的部队。”

    “他们忠于自己的国家民族,就是到了绝境也宁愿战死不投降,就是被俘之后也不会立刻招供出自己军队的军事机密,更不会为对方服务反过来打自己人。”

    “这样的军队不见得战斗力就强大。因为军队的构成除了是人,还有军备和后勤。”

    龙辇的速度在降低,陈鸣挑开一道窗纱,透过玻璃去看外面,发现中央军校已经就在眼前了。他跟赛利姆竟然说了这么长时间。

    他的手边也放着一碗酸梅汤,陈鸣端起来一饮而尽,最后对赛利姆说:“用思想武装起来的军队才是最强大的一支军队,奥斯曼应该有属于自己的思想、精神。你们身上担负的可是整个天方世界的未来!”

    “你们是天方世界仅存的强国。当奥斯曼没落的那一刻,整个天方世界都会被列强分吃掉!”

    想想上个时空的天方世界,那真的是一趴下去再没有起来。

    就算21世纪的中东很是有些国家富得流油,他们靠着石油在国际社会上也确实挣得了两分说话的份量,但是认真的来说,整个天方世界那都没有一个拿得出手的强国。

    伊朗算的什么?加强版的金太阳吗?

    沙特算什么?一头肥羊?

    土耳其更连一个区域性强国都挂不上。

    如今的一举一动,影响深远啊。(。)

第六百五十九章 中央军校() 
中央军校、中央军事学院,这里所指的都是同一所院校,是中国最高的军事学府。也是中国学科最多、师资力量最强,录取最为严格、学习最为严格、结业最为严格的综合类军事大学。

    不管是应届生还是高级学习班的培训生,都是如此。

    对比中央政治学院高级学习班轻松的气氛来,中央军校那就是十八层地狱。

    陈汉正式建国已经是第五个年头了,新式的教育体系已经覆盖了社会的方方面面。工商民政法军等等科类,全部覆盖。军校自然也完成了整个体系的建立,从最基本的士官学校到专业类院校,再到军兵种专精院系,然后是各综合类大学……

    “天方世界有着历史很悠久的学府,你们的世界中很多人大脑里已经存在了学校这个概念。这一点要比中国比东方强很多。”

    “你知道的,我们这里古代更多地是书院。中国的古代教育体系与学校这种模式的教育是有很大区别。这几年我一直在大力推行新式教育,时间虽然还很短暂,可效果已经有了一定显出。”

    让奥斯曼人发展新式教育,这算是陈鸣对赛利姆支去的第二招。虽然这免不了会让教育体系与天方教重重的勾连起来,以奥斯曼帝国眼下的情况下这是必须的。从长远角度上看,对奥斯曼必然有不利的影响。但陈鸣不需要为奥斯曼的未来负责啊?他只要新式教育能够在奥斯曼帝国发展起来,那十年、二十年以后,就肯定能为奥斯曼帝国注入一股新的力量,这更方便中国在那里上下其手,如此就足够了。

    “中国的新式教育在未来的几十年中会一直都在超前发展,我们培养各类老师的师范院校会不停地增加,培养出越来越多的老师,建立越来越多的学校,让越来越多的人在孩子的时候就迈入学校的大门。”

    “中国自古以来就重视知识,现在,知识更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这句话赛利姆也十分认同。在奥斯曼,一个博学的人一样会赢得贵族权力者的尊重。

    “当然寄予眼下的现实情况,我们不得不秉承着两条腿走路的原则。在一边发展常规教育,为将来的发展进行人才储备的同时;另一边,也大搞速成式的普及教育,用来应付眼前社会的发展需要。”

    陈鸣在向赛利姆灌输一个概念,用一切手段和方法来为国家的发展提供便利。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国家的强大而努力的。

    在中国,新式教育虽然什么还都是刚刚进行,十年树木百年树人么,五年的时间还太短暂。但事实表明,这种发展思路还是很有可取之处的。

    开始于少儿的常规教育在稳步发展,成年人的速成教育也给社会的发展好好地添了一把动力。

    反正现在的中国就敞开了让赛利姆他们看,就看他们能不能从中取到真经了。

    或许双边交流再加深一步,中国就能成为奥斯曼人‘留学’的目的地,在未来的时间里成为奥斯曼学习的对象,甚至在中国的土地上诞生出奥斯曼的革命之花来,也不是不可能。

    今天皇帝和国际友人一起来中央军校的通知,昨天就递到了校方的办公桌上。虽然那信函里明白的写着不让校方做任何的准备,但整个中央军校上到总监,下到看大门的学生兵,那哪一个人还不知道?

    整个中央军校今天天不亮就开始了大扫除。

    当陈鸣在大门前下车的时候,他看着铁门都擦得蹭亮的军校,觉得现在自己就是在地面上打一个滚儿,身上也一点都搞不脏。

    学校的一干领导全部到齐,站在大门执勤的一队学生兵看到陈鸣的时候,脸都不自觉的涨红了。

    “臣等见过陛下。”学校里的高层一个个都穿上了军服,这些人中几乎全是战场上走下来的功臣,可这安稳的日子不过几年,有几个人的肚子已经大的跟怀里踹了个西瓜一样了。

    不过这个时代,胖可不是贬义的,吃得好有口福那是福气。

    “这位是奥斯曼使臣赛利姆。朕今天要与来使在学校里走一走,你们该干什么干什么去。”

    奥斯曼使团内当然有‘高素质’的奥斯曼军方代表,包括那个被养伤的米尔扎,很多人都是上次俄土战争中的英雄。整个队伍在大门口就分三层五六人一群的小队伍,里头有奥斯曼人,有中方陪同,有翻译。各自的目标不同,覆盖了步、骑、炮、海、参谋、后勤、政治、工兵、宪兵等多个方面。

    这当中很多还是临时组建的小队伍,就比如参谋、政治、工兵、宪兵,从伊斯坦布尔出发的赛利姆一行人中根本就没这方面的准备。在奥斯曼人的认知中,战争就是步兵、骑兵、炮兵、海军和后勤。

    而接触到政治这一块后,赛利姆等人都觉得这根禁卫军中的教团倒有点相似。

    中央军校的大门很没个性。但是整个军校的道路和军校门前的道路却都是用水泥铺筑的。现在打扫的一片树叶都没有。

    道路两旁时常可见垃圾桶,还有雕像。

    中国古代良将名将的大小雕像罗列在整个校园,也包括了明末清初的一些英烈人物,比如阎应元、卢象升、郑成功、李定国、秦良玉、张煌言等,至于军校大门内的那个雕像,那当然是陈鸣自己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