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60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华人与土著的冲突从来没有结束,那些臣服于华人制度下的土著不算,在华人控制区的很多地方,平原上开荒的华人村落与雨林中的土著人,华人的伐木工人与雨林中的土著人,厮杀无处不在。

    杀死一个土著,就可以从上头领的一分钱。

    华人在婆罗洲的‘开垦’就像欧洲人在美洲的殖民一样,浸透了原住民的鲜血。

    而这样的结果也是锻炼出了一批能打敢杀的华人。

    ——只要胆大敢玩命,就能有赚大钱的机会。

    别的不说,就那树林里的木材,只要能先找到一片珍贵木材,那就一个个都能发大财。

    但是有了好的就会盼望更好的。

    遍布火山灰的爪洼岛比婆罗洲富饶的太多了,就算是婆罗洲最最丰富的木头资源与爪洼岛媲美也相形见绌,后者无边无际的柚木资源真真是天然宝库。

    因为在婆罗洲的几十万华人民众眼中,泗水港那就是中国的了。吃进了肚子里的肉,谁也抢不走。而对于日惹苏丹,朝廷也是要严厉惩罚。不然会影响到华人的尊严,土著人就又该猖狂了。

    “上面有命,要立刻集结三千民众开往马都拉岛;集结五千人进驻巴厘岛。”造成马都拉岛和巴厘岛被华人实际夺占之事实。

    两者的面积相差不大,都有七分之一个台湾,主要是土地相当肥沃,更可以晒盐。拿到华人手中立刻就能成为一支下金蛋的老母鸡。

    东南水师不管婆罗洲上是否有困难,现在正是陈汉大口吞吃的好机会,婆罗洲要是自己没能把握住机会,上头那些不是官员的官员就全部都是罪人。

    可是婆罗洲这里的人均收入相当高,华人卫队的战斗力碾压土著,可是婆罗洲的华人卫队总共就只剩下三千来人,八个没能满员的营。

    这不是西婆罗洲的‘掌权人’不想扩大卫队武装,而是没人愿意来卫队当民兵了。

    华人卫队的训练任务重,危险性高,拿钱也不多——相对的。

    除了一开始的时候,趋于华人百姓对于一支属于自己的武装力量的需求而出现的热捧现象,部队数量一度从五千人增长到了六千五百人,但是几年之后,随着一个个土著部落的倒下,随着文莱苏丹的服软,随着无数个发财的消息传扬,军队的重要性和吸引力开始不断下降,士兵数量开始持续走低,到现在只剩下了三千大几百人。

    这个时代的中国人跟汉唐时候的国人真心的不一样,大家没有了那股弓马之上觅封侯的心劲,没有了那股尚武进取的精神,慷慨赴死离平头百姓越来越远,后者更多的关心起自己的小日子来了。特别是当生活有了一定保障之后,百姓参军的热情就大幅度降低。这就像陈鸣上辈子的东部沿海地区一样,愿意当兵的适龄人地方政府还有特殊优待,而中西部很多不富裕的地方,你想当兵还要那啥。

    陈鸣各类优待军人的措施就是要提高军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但要改变一个民族千百年的‘传统’,真不是随随便便就能做到的。那需要长久以往的坚持!

    眼下的婆罗洲就陷入了这个阶段,想让那些不愁吃喝的老百姓站出来舞刀弄枪,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诸多从大陆刚刚来到的移民,要么已经跟种植园签署了协定,要么就成为了伐木队的队员,或者是矿工、渔产公司职员,再则是在早一步来到这里的亲朋乡邻的帮助下做起了小生意。再不济也是拿着有国家的贷款安安稳稳的在地里刨食。

    “这任务必须完成,不管有任何困难,都要克服,都要最终凑足这八千人!”

    吴熙群大声的叫嚷着。这个任务必须完成,事情的成败关乎着他的前程,关乎着吴家的命运。

    当初吴熙群从福建投降的清军水师队伍中退出,干净利索的交出了手中的兵权,就从福州知府的位置上一步步的做到了省里的右参政。也就是排名第二的副省长!

    巡抚还是地方省一级官员的正职,然后左右就选定了参政这一官衔,再下面的就是参议。摇摇晃晃的好几年算是最终定下了称呼。

    但是吴熙群在更上一层楼的时候遭遇了挫折,不想再在参政的位子上打圈的吴熙群另辟蹊路来到了当时还比较荒莽的西婆罗洲。这一做就是四年,在婆罗洲的发展过程中牢牢地打下了自己的痕迹。但吴熙群一直都没有忘记自己的本意。

    他可不是来婆罗洲志满意足的,他还要杀回大陆,登上一省巡抚宝座呢。

    眼下这一吃‘肉’的大好机会如果错过了,那可不就在他本来很光明的前景上抹上了一层灰吗?

    朝廷费心费力做了那么久的准备,做了那般周密的计划,可不是为了看着机会白白溜走的。吴熙群现在要是不作为,那就是莫大的犯罪。

    “克服一切困难,坚决要完成。”

    ……

    坤甸警察局里,邹达兴一脸惊怖的看着自己的长官。

    “局座,不是吧?上头那么狠?”竟然直接把他们治安巡逻队全部‘解散’了,然后全部‘移民’。

    “只要摆平了这件事,你们回来了还是警察。我还给你们加分升级。但谁要是敢当缩头乌龟,脱下衣服立马给我滚。”军方要求八千人,这八千人不可能全部是是舞刀弄枪的,但也至少保持一半的武力。这当中警察系统出一千人,坤甸的治安巡逻队就有二百人。

    “不是,不是,局座,局座……”邹达兴立刻收起了自己脸上的表情包,正色的说道:“局座,你是知道,我邹达兴不是个怕死的人,但是我家兄弟三个全在治安巡逻队啊。”当年邹达兴兄弟仨在老家割人的辫子,名声臭到家了,但他们也入了陈汉政府的眼,在当时的暗营领了一份差事,结果没过两年就跟着移民船来到了婆罗洲。兄弟仨能打敢杀,但是邹达兴对于文字数字实在迷糊,在卫队里只干到了中队长,退出后就在坤甸警局里当治安巡逻队头头。“我家老三当年被土著砍过一刀,腿有些不方便,他是真的不能去。我和老二一定会去,带个好头,绝不当逃兵,但是老三哪儿,你看……”

    局长一点不含糊,手一挥:”“我给你安排。你家老三脑瓜在你们兄弟里是最好使的,这几年跟着教员识文断字,我给调去户籍科。”

    户籍警,这可以说是整个坤甸警局里最吃香的科室了。还安全的很。

    “行嘞。您就等消息吧。给我两天时间,我把整个治安巡逻队搞定。”

    “没有两天时间,只有一天。后天都要登船了。明天中午之前,你必须把所有人都给我说服了……”(。)手机用户请浏txt520xs ……》

第六百二十一章 为国籍努力的土著() 
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相反,彼之砒霜,也是我之蜜糖。

    对于婆罗洲的那些臣服于华人统治下的土著人来说,参加卫队的机会让华人移民们避之不及,让他们却势弱疯狂。因为参加了华人卫队那就等于拥有了获取中国国籍的一张门票。

    那个可爱的红色小本本在婆罗洲社会就代表着一道天堑。

    二三十万选择了臣服的土著人现在所拥有的只是永久居住权,是一个黄颜色的小本本,而他们的终极目标无不是那个红色的小可爱。

    拥有了中国国籍,他们就可以享受华人在当地的一切便利,也能获得分配土地的资格。

    对于那些土著贵族们来说,他们就算没能拿到红色的小可爱也不必因为经济而苦恼,但是诸多的普通土著人呢?

    他们也想住进高大坚固的房屋,而不想继续蜗居在低矮昏暗的高脚屋里;也想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而不想在种植园中辛苦劳动,在雨林中讨口吃的。

    人都是有判断力的,是自己拥有土地能够创造更多更大的财富,还是给别人当农工更能挣钱呢?

    现在很多土著人还认识不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医疗上呢?

    不管是大小医院,汉人对比土著都有着绝对的优先权。

    对比婆罗洲土著原先的习俗,那种愚昧落后的祈福制度,中医的先进性是毋庸置疑的。

    特别是外科手术的出现。开膛破肚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都是神奇,更不要说这些狗屁不懂的土著了,立刻的就被无数土著奉为神明。

    而且拥有中国户籍的人如果犯了官司,法院会主动提供法律帮助,而手中只持有黄本本的土著人要想获得法律援助必须要用钱去砸。

    包括寻常的税收在内,有没有户籍都是两个样。还有大小官员公员的位置,也都必须是中国人才行。

    这些臣服于华人统治的土著人多是天方化了的,与内陆的还保持着原始信仰的达雅克人可不一样。在信仰方面,中国那苛刻的管理制度带给了很多黄本土著太多的麻烦。而他们要是拿到了红本本,出入天方寺就方便的太多太多了。

    甚至在他们经济破产,遭灾遭难的时候,是红本本还是黄本本,所遭受的帮助都是两个概念。

    ……

    希哈布作为第一批臣服于华人的婆罗洲西南部陆地达雅克贵族,自己当然不需要去操心红本本还是绿本本了。但是他不得不为自己的一大票亲属操心。

    “希哈布·韦丹见过尊敬的大统领。”吴熙群的办公室里,希哈布规规矩矩对吴熙群行着汉礼。

    他的父亲是一个统辖着三四万土著的苏丹,部族几百年来都一直活动在婆罗洲的西南海岸,不仅受天方文化深重,与婆罗洲西海岸的华人也多有联系。当中国插手婆罗洲的时候,当那支五千人的华人武装建立起来的时候,希哈布的父亲第一时间派人向坤甸献上了自己的友好。然后到现在无论是名义上,还是实际上,他们现在都已经是国人汉臣了。

    在最初的时候。希哈布的父亲还是很自信的以为,他会始终握着部族的大权。只需要承认坤甸华人的宗主权即可,就像马塔拉苏丹国强大的时候,他的祖辈的做法一样。

    婆罗洲到底不是华人的土地,他觉得华人需要的也只是宗主权,而不是要确切的行政管理权。

    但他们哪里知道,世界的变化已经超出了他们的想象。

    当一个不大的小港口在他们部落中心区域的海岸线上被开辟出来之后,当不到半年时间里一个小而坚的城堡在海边耸立的时候,一切就都不受控制了。

    华商带来了整个部族生存所需要的一切。就像一个巨大的吸铁石,吸引了整个散沙一样的部落。

    中国人将盐、茶、酒、瓷器、纸张、布匹、丝绸、药材,以及对于他们来说绝对宝贵的小五金,一一摆上货架。然后整个部族就开始了向着‘深渊’迅速滑落。

    对于生产力低下的他们来说,达雅克人几乎缺食物以外生存所需要的一切。

    盐是达雅克人生活的必需品,铁是所有人都渴望和希望得到的宝贝,纸张有着神奇的妙用,精美的瓷器让人陶醉,而丝绸和酒更是令人疯狂。虽然这些人都信奉天方教!

    这两样东西在发达地区的吸金能力在降低,可对于婆罗洲这种极度不发达的地方,那作用是极大地。

    尤其是丝绸,这种柔滑透气,闪着光泽,富贵华丽,一看就是精贵精美之物的物品,完全就是希哈布这等土著高层们的挚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