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5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虽然这些人走上这条路的初衷未尝不是‘地主’思维的影响,可现在里头还有哪一位股东会抱着原来的旧思想呢?就拿郑家来说,郑连福的三子郑文俊与韩腾关系密切,当初郑文俊拿下了不少川沙的土地,那时的价格才几个银元一亩?现在呢?特别是靠近黄浦江的那一块,就算全盖上仓库,租出去,都能大把大把的赚钱。

    任何行业都离不开一个‘买低卖高’,就看人的眼神准不准了。

    现在顺丰地产的总资产估计在5000万左右,在各港口城市拥有一二三级土地上千亩,建有三四层的筒子楼20多所、其他类型房屋2000多间,地段不同的各门面店铺三百多处。每月的收租费用就有上百万。

    他们在股市上放出去了10%的股份,换回的却是三百多万,接近四百万的流动资金。这笔资金对于顺丰地产的股东们来说可是一笔不小的数字。顺丰地产也没有杀鸡取卵的将这笔资金拿来分红,而是迅速的投入进了上海黄浦江畔,这样的举动也更进一步的刺激了顺丰地产的股票上扬。

    每一个传统的华商,都希望把一切都握在自己手心里,这是一个渗入到骨子里的信念。证管委最初遴选出的一百家公司、商号中,就有很多人因此而拒接上市,他们就是抱着的这一念头,宁愿发展速度缓慢一些,也要一切自己能做主。

    可是金钱的魅力是无限的。观望了大半个月,看到上海、广州的证券交易所里的诸多股票,一支支的疯涨,华元跟海潮一样源源不断的流入那些企业的口袋,立刻就有人改变了主意。可惜他们愿意回头也已经晚了。

    现在再想上市不仅要在这股价上被有资格背书的银行斩上一刀,还要给证券交易所缴纳一笔不菲的上市费用。

    但是付出的再多,也远不能与他们即将收获的利益多。

    一个个实例就在眼前。整个中国都看在眼中,报纸上连篇累牍,让股票、证券‘深入’进了每个中国人的心底。

    而无数人向往股票,也让这一个多月来国资银行的贵金属兑换业成绩直线拔高。

    一箱一箱的金银被送到了国资银行,换来一本本银行支票,然后这些支票又跟不值一钱一样被轻易地投入股市,流到急需资金的工商业手中。随之而来的就是一个个上市公司的大扩张。

    时间就是金钱!

    以纺织业来论,工人两班倒都是轻松的,三班倒才是普遍现象。生产量不断的扩大再扩大……

    数据是最能检验一切的!

    ……

    “没钱啦?”陈鸣吃惊的看着跟前的十堂叔陈益。这个在半道上落在了后面的陈家近支,现在成了九州商会的掌舵人。陈汉席卷天下,陈鸣的小金库里金山银海的送进来。而他的小金库一定程度上是与九州商会的财政室是相通的,陈鸣记得很清楚,九州商会春季总结的时候还有上千万的流动资金,现在才三四个月就都花出去了?

    “连储备金都要花光了。”九州商会现在还剩下的就是陈鸣的基本金了,一百万两黄金和一千万两白银。没有陈鸣的话是谁也不敢动的。“这一段我们一共收购了北海2%的股份,鸿基煤矿1。5%的股份,马鞍山、鞍山钢铁公司各1%的股份。五十二万四千亩的东北土地债券,还有江南造船厂1,75%的股份……”

    陈益的脸上一点都没有露出不好意思的表情,实在是股票的效益太惊人了。九州商会这段时间在股市上陆续花出小两千万元,可现在他们要是把手中的股票全部卖掉,那至少能买到三千万元。一千万的收益啊,这才几天时间啊,这天底下谁会放着这样的机会往外推呢?

    “陛下,你看那东海……”

    陈益当然不是来找陈鸣要钱的,他是要向陈鸣要一个火,点燃东海水晶这个大爆竹,然后趁热打铁把远东矿产开发公司的股份再卖出去两个点。

    那之后九州商会就再也不会缺钱了。

    “另外就是这个蒸汽缫丝机已经试验成功,可两绪共捻,也可以2至4绪单捻直缫。较之脚踏手摇的老式缫丝机效率提升甚多。”(。)手机用户请浏txt520xs ……》

第五百七十五章 最毒莫过文人心() 
上海证券交易所外人潮汹涌。【△几千人在这栋高大的建筑中进进出出。周边配套建起的商店餐馆,乃至宾馆,每日都是人满为患。很多不差钱的主儿,都在周边定下了长期的住房,就是为了能最快最方便了解股市的变动。倒是令证券交易所真的成为了推动上海经济繁荣的一股巨大动力,引带起的连锁反应不知道给上海带来了多少的商机。

    但是这个在陈鸣眼中,在很多很多的国人眼中,都是一个聚宝盆的宝贝,在另一拨人眼中却是红果果的罪恶之源。千万不要小瞧了人的信念!

    在天地革命,王朝更替的巨大变革中还能继续保持着自己‘人生理念’的某些人,是不会因为自己眼睛看得到的生产力发展而改变什么的。就像那句话说的一样,你永远叫不醒一个装睡的人。放到陈汉朝中诸多的守旧派身上那就是,你永远不能让一个睁眼瞎真正的看到现实。

    广场边缘,以耿直方正闻名朝野,同时身上也贴着一枚‘守旧派’的标签的刘文蔚目光看着眼前的景象眉头深深的皱起。这些络绎不绝汹涌如潮的人流都只有一个目标——证券交易所。作为一个传统的文人士子,他对这些人如此赤果果的追逐利益是十分的反感。堂堂华夏礼仪之邦而今是满地臭铜,那里还有礼仪廉耻,还有千百年传承的淳朴民风!世风日下,人心不古!

    而且那所谓的“股市”是什么?无中生有,纯是骗人。在刘文蔚眼中,那就是商人们圈钱的猎场,用无数百姓辛苦储存下的血汗钱发展自己的产业。成功了大头是商人的,只有些汤水给百姓们喝;失败了,商人损失不小,可损失更大的是普通股民。看看西方的那些例子,一旦经济泡沫崩塌,多少普通百姓血本无归?

    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刘文蔚这两次来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途中都要经过的顺丰地产的那处工地,要不是股民们掏出了数百万购买了一堆毫无权利的废纸,顺丰地产有能力拿出三百万来建造那一片商业区吗?

    虽然来这里已经不止一次,刘文蔚还是十分的反感,反感。

    “老爷,纺织、缫丝公司的股票又涨了!袁家的鸿昌纺织公司股票涨到15块了!”随从转回到刘文蔚身边说道。语气中隐隐喊着一丝唏嘘。那鸿昌纺织公司发行股票的时候,一股也只是7华元。现在都涨到15华元以上了。如果有人一开始就购买,那还不发了啊?真是跟抢钱一样啊。【△/》

    “苛待织工,拖延工薪,剥削良善,为富不仁。这袁家当初就该铲平了!”

    刘文蔚不屑的说着,两眼中全是冰冷的寒光。他当初入仕途走的是彭元瑞的路子,彭元瑞与蒋士栓是好友,蒋士栓与袁枚也是好友,刘文蔚最初在陈汉当官的时候,隐隐也算是袁枚的人。可是再深厚的交情也比不得理念上的分歧。随着袁枚、秦大成倒腾的那个新儒越来越名声响亮,彭元瑞、刘文蔚等人跟袁枚最终分道扬镳,他们很快与彭忠瑞、陈岗走到了一块。成为了旧儒党中的骨干分子!

    还是那一句老话,异端比异教徒更可信,汉奸比鬼子更该死。

    在守旧派的眼中,所谓的新儒那就是儒家的叛徒。

    刘文蔚去年在监察院中更近了一步,坐上了从三品的监察御史,权利大了很多。目光就很自然的盯上了袁枚和他身后的袁氏。

    袁枚已经被免除了实权,但是袁枚与赵翼交好,与秦大成交好,还有沈国贞,这几个人都还是大权在握的。而且袁家在江南当地的声望更是相当的不错。

    刘文蔚也是江南人,他知道袁枚不缺钱,袁枚可是难得的聪明人,绝不会在收受贿赂上留下把柄的。当初他官场上混的不如意,那就退而求林下。这人不耐学书,字写得很糟;不耐作制词,嫌必依谱而填;不耐学满语,乾隆七年庶吉士散馆,以习满文不合格放任知县。在人生道路的选择点上,袁枚头脑十分清晰。他知道自己给上面的印象很不美好,官场上继续混下去,把知县当到老,又能怎样?走仕途,混不到个省部级,都是芝麻官儿。说不定遇个变局,还有牢狱之灾。后世人说袁枚的长寿,就在于他的自由和随意,做人不必阳奉阴违,不必违背良心迎上欺下,不必用尽心机的搞阴谋,一天到晚心里紧张,那还不如说他脑子聪明。告别了官场上的袁县令,才有了文坛上的袁才子。

    当聪明的脑瓜从官场上放到生活上,袁枚的一系列操作手法已经被商学院选入教材之中了。他称得上是当代中国商业炒作的第一高手,通过不断炒作,赚了大笔银子。袁枚对生意的策划步步为营,思路极为清晰。首先,他花费许多钱重修随园,修好了并不将其圈起来供自己一家人欣赏,而是故意拆掉围墙,让游客在园里随意游玩,目的是使人知道南京城里有这样一个山美水秀境幽的地方。园子初具声名、有了一定数量的游客,他立马写了一本《随园食单》,极力渲染自家私园食物的精妙和家厨烹调的高水准,激发那些热衷口腹之欲的人的兴趣。袁枚对饮食氛围也极有研究,每有客来,他都要叫人将餐桌摆到一些景致极美的亭榭,还安排自养的美女为之唱歌跳舞,随园的饮食生意非常火爆。当随园炒热,个人知名度激剧上升,袁枚开始扩大经营范围,在园子里售卖《随园全集》、《随园食单》等著作,他的书果然供不应求,属国琉球都有人专程来购买。仅卖书一项,袁枚一年即可收入三四千两白银。

    等他名头响亮的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时候,各方人士争相请袁枚写应酬文章,袁枚也是来者不拒,墓志碑记、寿序谀文,只要给足银子,绝对服务三包,又大赚了一笔。

    现在的陈汉到处都是商机,袁枚又怎么会眼睁睁的看着别人赚银子自己无动于衷呢?袁家的纺织厂老早就开办起来了,等到蒸汽机出产时,他更利用自己的声望召集了不少人来参股,铸就了现在规模效益在整个中国境内都是顶尖一流的鸿昌纺织公司。

    随从立刻噤声,低头俯首,只在心头暗自为袁家可惜,对工人苛刻的过了些,对比九州商会下属的纺织企业,工人待遇相差太多了。而且更主要的是袁枚被自家老爷给盯上了,袁枚本身没什么好说的,可袁家为首的鸿昌就树大招风,成了自家老爷首先下刀子的目标。

    刘文蔚一点都不心虚,他要捅开鸿昌这个马蜂窝,那也是职责所在,大义所在。

    鸿昌纺织公司自从引入蒸汽纺织机之后,一年多时间里,死难工人六人,受伤工人五十二人,其中致残三十五人,又有十五人为中等以上残疾。这种事儿就算不是袁家这个靶子,刘文蔚也要捅出来。

    那些残疾的织工纷纷被工厂利索的解除了雇佣关系,受害者只能获得一点少的可怜的赔偿,而伤残者对于其家庭的影响,却是无可争议的巨大。尤其是那些男性织工。刘文蔚派人调查了很多家残疾工人被辞退之后的生活,那很多家庭的境况都让他听了落泪。

    他要是能安心的在南京城呆着,他就不是刘文蔚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