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3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在陈鸣挥斥方遒的时候,从建宁退到了邵武府的傅良,也被复汉军从邵武府中打了出来。傅良逃到了邵武府城西北的光泽县,这里再往西过了铁牛关、五凤山,就是江西地界了。

    傅良毫发无伤,一路从建宁退到邵武,再从邵武退到光泽,从来不亲临前线的傅良当然不会有伤。他当初撒银子招募的两三千民勇已经逃散一空,身边剩下的除了建宁、邵武的几百残兵,就是跟着他从南京逃到福建的百十名‘忠诚卫士’!

    “还有五万多两银子。足够在抚州招募两三千人了,然后咱们去南昌。”

    幸亏明福是个大好人,不仅放他出了抚州,还给了一大笔银子。傅良远远眺望福州城方向。也不知道这个时候福州又被有被复汉军给夺下了。

    傅良从来没期望过福建陆勇的统领大权,他之前只想拿着一笔钱离开福州,离开这个马上就要万劫不复的地方。然后他等到了明福送给他的这份大惊喜,喜得他都要哭了。临阵换将,还是用自个这个旗人去顶替黄仕简这个汉人,这是多蠢的人才能干出的混账事啊?

    福州完了!彻底完了。

    所以傅良马不停蹄的就跳出了火坑。现在他不知道那个火坑是否已经将明福和鄂宁全都化为了灰烬?

    整个福州的清肃工作进行了两天一夜才结束。复汉军从百姓家中一共揪出了近万名清兵、民勇,还有四五百旗兵。

    福州的驻防旗兵没有荆州、南京来的多,这里的旗兵数额只有四千出头。还包括了将军标绿旗左右营的一千五六百人,扣除了后总共三千人还不到呢。但战事一起,所有的旗丁就都增入军队了。这些旗兵加上他们的家眷,福州旗人也就是两万左右,加上北面逃来的旗人,鼎盛时候福州有旗人三万人。

    但复汉军打破福州后,抽查整个满城,找到的旗人老弱妇孺全部加上,也才一万三四千人。

    “以为剪了辫子,改了汉姓就是汉人啦?”

    “哪那么容易。传令下去,各地严查隐匿旗民。”就算效果不大,也要唬一唬他们,让他们日夜都生活在忐忑和不安之中。就像那些改头换面的通缉犯,通缉令上的照片未必就像他现在的面目,但看到通缉令一样能让他们胆颤心惊。

    这两夜的清肃过程之中,第一师乃至近卫旅都有触犯军规军纪的现象。尤其是在满城。巡哨的宪兵部队,还有接到通风报信的军法处,好几次都抓了个正着。

    陈鸣看了一眼报告就丢到了一边。复汉军又不是赤色军队,哪能一个兵都不犯军规军纪呢?这群混蛋只要还记得不招惹汉人老百姓那就还没触到陈鸣的心理底线。

    当然,具体分析一下就也能发现,那些触犯军规军纪的家伙,多数是大整编大调整的时候塞进来的新部队。老兵们的纪律普遍是好一些的,而且那些新兵奸归奸、抢归抢,敢杀人的不多。

    陈鸣越在这个时代打混,心理底线就越是下降,他自己都没发现这一点。习惯成了自然!

    最早的时候他是绝对接受不了奸yin掳掠的,事情上他看在大局的份上可以选择容忍,但内心中是绝对不接受的。而现在却有点习以为常的感觉,他自己的脑子里都已经感觉着,手下的军队士兵不可能彻底的严守军纪,不相信他制定的军律都能够半丝不打折扣的去遵从、执行。

    只是陈鸣的心理底线再下降,还是在水准线以上很多的。同时他也清楚一支强军最大的敌人不是战场上直面的强敌,而是破坏军纪的各种歪风邪气。这才是一支军队最致命的要害。

    gcd都要搞整风呢,陈鸣觉得必要时候自己也要肃整肃整军纪。

    整顿军纪就是同歪风邪气作战,就是在同你最大的敌人作战。你稍一松懈敌人就有机可乘。要将形形色色的人们建成一支纪律森严的强大军队,时刻都要用心用力。

    这就是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杀一儆百的事儿他早就准备着干一干,只是时间不是现在。(。)

第三百八十九章 殉道者() 
【下午两点进入‘限时免费’!虽然看似亏了,但听说这算是个大推荐o(n_n)o哈哈~】

    【感谢‘随风读后感法’的500币打赏】

    已经是三更以后了。

    兴化府城莆田陈府中,上自管家、执事、账房先生,下至粗使佣人,都在忙碌。

    在内宅,陈杰老母刘老夫人的心腹丫环和仆妇们,按照自己主子的指示,连夜收拾各种值钱的东西,凡能够随军带走的就都准备好随军带走,不便带走的就准备好分送丫环、仆人、旁支亲族、乡邻。

    至于木料名贵的各式家具,还有屏风、大花瓶、大的摆件,也真的太多。别看陈家才因为陈杰富贵起一两年来,却已经置下了万贯家私。

    毕竟整个兴化府,陈杰就好似土皇帝一半的存在。

    那么精挑细选拉入陈府的物件一时处置不了,尽管很值钱,也都只能做了舍弃。

    二门以外,大管家指挥着一大群男仆和家奴,把一些能拿来赈济穷人和相邻的东西都搬运到大门外的空地上;二管家带领着一群男仆、家奴把院子里库中的粗粮细粮杂粮都运出来,也全部堆到大门外。

    这些东西却不是要给人,而是准备明时交给驮运队随军带走,那里头还有一堆调料和食盐。

    那些没有分配差使的小丫环和年老的男女奴仆,也都在收拾自己的东西,等候主人发落。

    陈杰已经准备离开兴化了。

    福州已被复汉军夺取,再留在兴化,陈汉的刀口就要落到他的头上了。这个时候,陈杰最好的选择实际上是投效复汉军。他手上毕竟没沾过复汉军的血,投效陈鸣了,只要忠心,一样能混的如鱼得水,一家人享受荣华富贵。

    但陈杰不愿意投降,他要继续忠于大清。不是因为皇帝、反贼,而是因为一个道统。

    就跟天下很多的读书人将孔老夫子p图一事认定是复汉军的首尾,混元教仅仅是陈家手中的一杆枪一样,陈杰也是这么看的,并且他十分的认定。

    因为陈汉行的非是传统的儒家之道,在陈汉的朝堂之中,充斥着各行各业出身的臣僚,工、数、法三派的力量并不比儒家少多少了。要真的给他们扣上一顶先贤的帽子——陈汉之作为更是‘杂家’。

    博采各家之说见长。兼儒墨,合名法,于百家之道无不贯通。

    跟历史上的刘汉到真的有同工异曲之妙。那汉宣帝不也跟太子说:汉家自有制度,本以霸道杂之,奈何纯任德教。

    作为一个纯粹的儒家学子,陈杰当然不能认同。在陈杰的认知中,非儒家天下师者,这华夏就不是华夏了。复汉军还说满清是异族,他们比满清更荒诞。

    满清的统治者自身是异族这无可分辨,可作为异族的满清皇帝还用‘汉法’治理天下,而复汉军这群纯种的汉人却‘离经叛道’了。他如今忠诚于满清,即忠诚于‘道统’,岂肯投降?

    对于陈杰来说,孔孟之道即使天下至理。

    所以陈杰尽起手下士兵,向着泉州出发。即使最终败亡了,没能杀穿闽南走入广东,陈杰也半点无悔。他认为自己的血是为护卫‘道统’而流的。

    陈杰并不知道,陈鸣现在最头疼的就是他这样的人。在陈杰一流人心中,华夏就是儒家的,没了儒学也就没有了华夏。似乎先秦时候的百家争鸣,老聃、杨朱、墨翟、庄周、管仲等等人,都不是华夏了。这样的思想甚至遗留到21世纪。

    很多人始终把孔孟跟儒家紧紧地绑在一起。似乎一攻击儒家就是在攻击、诋毁孔孟。难道他们不知道孔孟之儒,到了满清时候已经被改得太多太多了吗?

    孔老夫子若是复生,怕都要对着理学目瞪口呆。

    陈鸣不否认儒家对中国的理想,前世在网络上,键盘侠们纵横五千年,谈起红朝思想在中国的泛滥就提及儒家。因为中国人有“不患贫而患不均”的平均主义倾向,中国的传统普世价值观就在教育着中国人重集体轻个人——讲究奉献精神。

    无论是忠孝不能两全——后头必须是先忠后孝,还是大义灭亲,还是大公无私、铁面无私,还是三过家门而不入,这么他讲的都是一个‘奉献’。

    都太合红朝思想了!

    陈鸣从来不否认儒家在中国历史上的作用。但是在现在这个社会,西方人已经从农业文明迈入工业文明了,儒家还秉着——士农工商,重农抑商,轻视工商的观点,确确实实是落后了。

    【先说明一下,士农工商、重农抑商这些政策的起源是法家,独尊儒术之后,儒家全盘接受并且发扬光大。我之前已经说过了,孔孟之道传到后世有太多的改变,所以也别用孔孟的思想来解释明清时候的儒家。就像你用太祖的思想来解释现在一样,能说的通吗?太祖时候‘轻’非公有制经济吧?你能说现在兔子也‘轻’公有制经济吗?他们不都是兔子么?

    不要拿着十年前的高考答案来套现在的高考试题。

    这里只是解释一下士农工商等政策的‘出处’问题】

    陈杰现在是有着几分‘殉道者’的心理的,这种理念的感染力是极强大的,至少陈杰南下泉州的声音传出来之后,他手下的部队并没有因此而分崩离析,虽然还是有不少民勇弃兵回乡。但陈杰军中真正的骨干——他的乡邻亲友,同窗师生,并没有因此离开他。

    据暗营回报,莆田兴安书院甚至有十多名师生打算跟着陈杰一块南下。“走了也好啊。道不同不相为谋。这些人留在兴化也是祸害。”

    陈杰已经传下话来,说在天明以前,所有府中使唤的人,不管是执事、管事还是奴仆,奴才中也不管是得力的不是得力的,都要发落掉。陈家早年贫苦,也就这两年才富贵起来,家中不少管事的人都是亲戚。

    这是关乎到每个人一辈子和子孙几代的大事,所以大家不管有执事没有执事,都在等待着如何‘发落’。想来陈杰对外人都那么‘大方’,对于他们也肯定不会小气。宅子里落下的那些大件,他们可都看在眼里的。

    刘老夫人住的上房就是整个后院的神经中枢,陈杰的妻子袁氏,还有陈杰寡居的大嫂张氏在一旁帮衬着,丫环、仆妇们出出进进,十分忙乱。陈杰和堂弟陈勤见内宅很乱,不便商议大事,请洪映晖到了书房商议。

    陈杰的另一个堂兄弟陈明带人守在书房外。

    整个书房已经空荡荡的了,字画古玩和书籍全都搬走,只剩下一套桌椅和空空如也的书柜。洪映晖是陈杰手下的得力人物,满脸的疲惫,眼皮好像有几斤重,一坐下去就想闭着眼睛睡一觉。狠狠灌了一杯浓茶,他的瞌睡才消退了一些,对陈杰兄弟笑着说:

    “大人,泉州的郑继对我视而不见!小人投了帖子到郑继的将军府上,郑继虽然没有见小人却收了帖子。”洪映晖也不是籍籍无名的人物,能安安全全的走出泉州城,这本身就表明的郑继的态度了。

    否则郑继早就把洪映晖给绑了,一刀砍断陈杰的一条臂膀了。

    陈杰和陈勤都笑了起来。郑继这是要做戏啊,不会跟陈杰兵马硬拼死磕。“郑贼要直面陈逆的大军,这个实力哪里还敢跟我们死拼硬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