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塔列朗呢?

    这位拿破仑政府的总理大臣可以说是缓和派的领军人物,法国上到元帅公爵,下到乞丐流民,哪就没几个会不知道他老人家的政治倾向的。

    这一次由塔列朗带团前往俄罗斯,拿破仑也是有心的。

    不过塔列朗虽然作为拿破仑帝国的总理大臣,却也不能彻底压制整个整个代表团的人,因为这个代表团里的人员成分太过复杂了,不仅有激进派和缓和派,还有保皇党和一些自由主义分子。

    而且火车上还携带了不少贵夫人,毕竟塔列朗都把自己的小老婆多罗赛·贝里哥尔·丁诺夫人给带上了车,那他自然就管不住其他的人了。

    毕竟这坐火车是一件挺稀罕的事情,从汉堡上岸乘坐火车的人也只有整个使团的高层,其他人等还是乘坐船只前往加里宁格勒,在那儿等待着塔列朗一行。

    后者乘坐火车进入了华沙之后,就会换成马车前往波罗的海边缘的加里宁格勒,毕竟他们需要前去圣彼得堡,然后再前往莫斯科。

    而俄罗斯境内的铁路还远没有修建完成,从华沙到圣彼得堡和到莫斯科的铁路,即使资金能及时到位,那也需要两三年才能完工。

    塔列朗已经有点赶时髦了,他之前虽然为铁路的运行剪过彩,这是从东方传来的一种仪式,但塔列朗从没有亲自坐上火车体验体验,拿破仑都亲自坐过火车,塔列朗却不怎么喜欢这种变化。

    但作为一个聪明人,塔列朗知道,自己是无法抗拒这种变化的。

    现在他正由几个人的陪同下,站在车厢最后的防护栏杆处,手扶着栏杆,迎着冷冽的冬风向那广袤的平原眺望。

    波兰啊,就在不久前,这里还属于法国的一份子啊。

    “波兰的土地真的是很广阔很平坦啊!”

    此次的访俄使团的随员中有不少人都来过波兰,包括塔列朗,但很少有人真正的在波兰土地上走一走看一看。眼下火车上的人等当然不能算是真正的走一走看一看了,但总算他们也真真的看到了波兰平原。

    整个波兰,70%以上的土地是海拔在200米以下的平原,也就是南部的喀尔巴阡山脉和苏台德山脉周边的地势高上一些。但这两座山脉占据的面积真的很小很小。

    波兰的地势是南高北低,北部多冰碛湖,东北部靠近白俄罗斯和立陶宛的湖区林木茂密但人口较少。塔列朗也发自内心地感慨了一声,波兰真的是可惜了,这再度引发了身边几人的共鸣。

    之前已经说过了,这列火车上的使团成员,除了必要的安保、随从人员和那些贵夫人外,那剩下的就是使团的高层了。而整个使团又成分复杂,就塔列朗所知,他身边的这几个人就不乏激进派。

    “是啊,从柏林到这里,除了平原还是平原,这是一片多么广阔的土地啊,这些都是立国之基啊!”

    “守着这么辽阔与肥沃的国土,却不能好好地保卫,波兰人真的是可怜又无能。这里是一望无际的大平原,彻底开发起来后每年生产的粮食足够供应半个欧洲,与其让野蛮的俄罗斯人和死板的普鲁士人拿去,不如让我们光荣的法兰西来利用这些资源。”

    “华沙就不应该放弃。这里是帝国的命脉,帝国的霸业就在这片辽阔的平原上!把握住华沙,帝国就能轻松的抑制住普鲁士和俄罗斯。没有外援的奥地利不需要多久就会是皇帝陛下的囊中之物……”

    “吞并奥地利,再吞并普鲁士,帝国将重新恢复荣光,帝国就能再次蔑视欧陆!”

    再自大的法国人也不敢说他们的军团能轻而易举的越过狭窄的英吉利海峡,但每一个法国的激进派都坚信俄罗斯挡不住皇帝陛下的第二次远征。

    对比1812年,现如今的俄罗斯那就是一头瘦如枯柴且筋疲力尽的巨人,哪怕他的个头再高大,也不堪法兰西大军一击。

    听着身边的人的‘表白’,塔列朗已经没有再怒斥他们愚蠢的心劲了,但他的内心却有些苦涩。

    光荣是最难以被人忘记的。

    这就好比蒙古人会永远的记着成吉思汗,八旗鞑子会永远铭记野猪皮和康麻子,汉人也会永远铭记着汉武大帝、卫青、霍去病,会记着李静、李绩,会记着岳飞岳武穆。

    法国人也忘不了拿破仑当初的辉煌。

    塔列朗眼皮子也不看那几个人一眼。道不同不相为谋,他可是缓和派的领军人物,生平最讨厌的就是啥法国一统欧陆、法国称霸全球之类的。

    这次由缪拉掀起的激进浪潮,塔列朗是严肃以待的,因为他很了解拿破仑这个人,这是一个很看重亲情的人,缪拉不仅是拿破仑的亲王、元帅,更是拿破仑的妹夫,就算他曾经私下逃回那不勒斯,拿破仑都选择原谅了他。缪拉在拿破仑心中有着特殊的地位!

    而且缪拉这会还不知道怎么着的,与内伊勾结了上。埃尔欣根公爵虽然脑子不怎么样,但他在拿破仑跟前的影响力也是不小的,幸亏塔列朗及时稳定住了拉纳和德赛这两个大脑很清醒的元帅,没有让激进派的声音传遍整个法军。

    可这也让塔列朗看到了危险,法国的军队中,特别是那批年龄在三十岁以上的老兵,不少人对于之前的辉煌都念念不忘。

    塔列朗觉得万幸的就是拿破仑还没有变,他非常了解拿破仑,拿破仑如果改变了心思,那是瞒不过塔列朗的。

    但即便如此这也给了塔列朗很大压力,甚至塔列朗觉得,拿破仑没有过多的参与这件事,那未尝不是在借缪拉等人的手来限制自己。毕竟过去的两年时间里,塔列朗在法国政府中一家独大的地位太过耀眼了。

    拿破仑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糊弄的主,塔列朗对于这一天早就有心理准备,所以他并不吃惊。而且他也不喜欢做一个权臣,对比权倾法国的红衣首相黎留塞和马扎然,他更希望成为太阳王时期的皮埃尔·塞吉埃。

    塔列朗没有那么大的权力欲望。他不是富歇!

    现在他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做好这次的工作,在东方的那位大皇帝退位的消息被传到欧洲之前,搞定一切要搞定的事情,正式开始法俄之间的友谊新篇章。

    ……

    而此刻的波兰华沙,塔列朗此次火车之旅的目的地,一个长着副东方面孔的人正目光炯炯的看着眼前的华沙火车站地图。

    他的身边站着一名波兰人,为什么说他是波兰人,那是因为这家伙穿着一身军装,而且胸前挂着一枚白鹰勋章,这是俄罗斯人专门为军队中的波兰人设置的。

    “十万英镑。只要完成刺杀,这十万英镑就是你们的……”

    东方人眼睛死死地盯着车站,塔列朗,这可是个大人物,是法国政坛上的巨头。杀了他,对法国的影响力会是震撼性的。

    不同于英国人是寻找机会来恶心陈汉,给中国添堵。驻欧办的下属相关部门是无时无刻不再恶心着欧洲人的。

第一千一百零七十章 这麻烦大了() 
这一次塔列朗亲自出访俄罗斯,从表面上是加深法俄关系的一次破冰之旅,因为在此之前俄罗斯还从未派出真正的政府高层前往巴黎。在1812年的俄法战争之后。

    不管是法国内部的纷争,缓和派和激进派的争斗,还是拿破仑的未表态,塔列朗的访俄之旅都是一次激烈的政治较量的结果。作为法国政坛上欧洲政策缓和派的代表人物,塔列朗被激进派人士频频攻击。而且后者的存在也非常完美的符合了拿破仑的现时需要。

    拿破仑是不甘心长久处于现如今的地位的,别看法国是欧洲第二强国,可他在欧洲的政治地位还没有他的奥地利岳父和沙俄的亚历山大一世强大。还有普鲁士的那个腓特烈·威廉三世,即便他刚刚拒绝了国内一部分人的宪法提议,还强烈制止了国内的立宪运动,腓特烈·威廉三世在欧洲大联盟议会上的发言权和重要性依旧不弱于拿破仑。可以说,现如今连普鲁士的政治份量都不弱于法兰西。

    这是一个耻辱,巨大的耻辱。

    什么时候光荣的法兰西竟然落到了欧洲第四的位置了?不仅弱于英国,还弱于俄罗斯和奥地利?

    奥地利那愚蠢的佛朗茨一世竟然为了自己的一点好处,而在这方面把他的女婿卖的一干二净,联合英国、普鲁士和俄罗斯,把法国压制的结结实实的。

    而且俄罗斯与普鲁士结成了神圣同盟,拿破仑的奥地利岳父也是蠢蠢欲动。就维也纳的反馈看,拿破仑已经阻止不了太久的时间了。

    欧盟虽然已经成立,但对于很多国家来说,国与国之间签订的秘密同盟协约,依旧是最值得信赖的。

    欧盟很强大,也很广泛。而正是因为这种广泛,欧盟对成员国的约束力很弱,各成员国之间不亲近,自然的,这成员国对欧洲的信任也有所欠缺了。

    拿破仑在1813年第六次反法同盟战争结束以后,潜伏爪牙,忍耐了整整两年时间,他的帝国已经重新恢复了实力。现在是时候让欧洲的其他国家知道,法兰西的威胁里了。而能够约束着这一威胁的拿破仑,他的地位绝不会弱于英伦的内阁首相,而要远远胜过弗朗茨一世、亚历山大一世,与腓特烈·威廉三世。

    所以,拿破仑并未去约束激进派言论在法国内部的蔓延。

    同时,缓过劲来的拿破仑也需要消弱塔列朗的权柄。

    塔列朗是一个绝顶聪明的聪明人,他乐得配合拿破仑回收权利,他的野心从不在谋朝篡位上。塔列朗也需要用自己的行动,让拿破仑更加的信任自己。

    所以,种种因由混杂在了一起,一同促成了这次塔列朗亲自带队的访俄之旅。

    塔列朗虽然担负着访俄重任,但他一点也不挂心,俄罗斯与法国在邦交正常化道路上是一拍即合,而余下的贷款事宜,那就是另有专业人士负责了。

    拿破仑政府在这个事情上所起到的唯一作用,就是为这些资本站台。

    虽然法国资本要进入俄罗斯市场肯定会遇到很重大的阻碍,可只要上头都有着一件,剩下的就是找个借口了。至于是什么样的借口,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将是俄罗斯国力的一次飞跃。

    大量的资金涌入俄罗斯,将会为俄罗斯的新工业革命重重的添上一把火,可以说是有助于俄罗斯实力的变强的。这是从实质上就否定了激进派的意图,可以嘴巴上的花言巧语,信誓旦旦要实在多了。

    但是塔列朗本人并不这么看,俄罗斯境内的派系斗争也不能小觑,特别是卷土重来的改革派领袖斯佩兰斯基,这个堪称清正廉洁毫不利己的改革者,在俄罗斯腐败的贵族官员中就像是泥石流中的一股清流。而且他的改革计划在许多地方都在针对贵族,这让他的敌人遍布整个俄罗斯。

    就算是改革派中,也有很多他的反对者。这个人的卓越才能、眼力和过人的手段都不可小觑,但他毫不谋私利的作风和现如今俄罗斯这个贵族政治的年代格格不入。

    只是历经了1812年战争的惨烈,以及随后中俄战争和俄土战争的重启,战斗打到现在,亚历山大一世也的的确确的感受到了不方便。

    这一回斯佩兰斯基重回俄罗斯的政治舞台,虽然还没有立刻就拉开架势再展改革风潮,但亚历山大一世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