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1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者虽然被敲了好几次闷棍,但依旧控制着大半个北印度以及中印度的大片区域,控制着印度的中央邦。后者虽然也是一个邦,但面积占据了印度的十分之一领土,土地肥沃,经济发达,对于印度的重要性就仿佛中原于中国的重要性一样。印度历史上的帝国,其形成之标准就是看它是否将中央邦至于了自己的统治之下。

    而现如今,锡克人从西北,迈索尔从东南,廓尔喀从北方,就连刚刚统一了克什米尔的拉达克都兴致勃勃的想要从马拉塔人的身上撕咬下一块肉来。

    虽然达拉克统一克什米尔的代价是把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割让给了陈汉,但土地面积比之达拉克旧土只大不小的查谟,以及原时空巴铁东北一部分土地,这也够达拉克消化的了。

    毕竟这个附属于西藏的小国本身实力都不比不丹强多少。陈汉把它扶起来,也是很不容易的。

    夺取了查谟之后的达拉克王国,国土面积并不比江浙小了,人口有200多万,之前大量的藏民就从藏地迁移到了这里,因为中央早些年彻底收编了藏地么,很多藏地的大贵族还有僧侣都跑来了达拉克。陈鸣也不怎么霸道,你要觉得不习惯就去达拉克,他随你的便。反正那儿都是藏民后裔,就连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被陈汉收纳后,当地的很多贵族和百姓都被送到了达拉克,如今的达拉克王国人口从之前的不足三十万,暴增至二百余万。

    除了没有信仰首领,几位呼图克图都在内地圈着呢,达拉克乖乖的很。

    首府变成了斯利那加,迁都了。其地理位置上它位于南亚西北部,东面与藏南交界,西面是已经站稳脚跟的锡克王国,虽然达拉克与锡克王国的信仰不一样,可两者都面临着严峻的信仰危机,他们北边就是天方教,南面就是印度教,两国已然是有了钢铁一样坚固的友谊。

    毕竟达拉克是不怎么大,但却是不丹、锡金的老大哥,他们的老大在廓尔喀很有影响力,印度教在廓尔喀的影响力这些年是江河日下,已经被佛教密宗给压在身下了。最重要的是,他们的几大呼图克图在陈汉境内也很是有影响力,包括更北方的蒙古四汗国,以及这些年声势日起的还哈萨克三汗国。

    锡克王国是兵强马壮,实力远胜过达拉克,却也视达拉克为旗鼓相当的势力,那就是因为此。

    达拉克王国南面就是传统中的北印度——印度王朝的直属区域了,距离德里是一步之遥。北面就是中亚七汗国,那是绝对的友军。

    陈汉用足够的支持把吉尔吉特和巴尔蒂斯坦这里两块土地划入了自己的版图中,可并没有什么太大的阻碍。那两块土地本来就不属于达拉克,他们才不在乎呢。

    所以说,造化弄人啊。

    原时空的1834年,锡克王国入侵拉达克,拉达克向驻藏大臣求援未果,1835年被击败,之后并入锡克帝国克什米尔地区。再之后的1845年英国击败锡克王国,克什米尔成为英属印度的一个邦。大公古拉伯·辛格作为英国的一条忠犬,也重新在印度区域内立下了自己家族的名号。

    但现在锡克王国与达拉克却成为了钢铁盟友。

    此次锡克王国对马拉塔人用兵,达拉克的动作比锡克都要快。论起抱大腿,论起巴结南京,廓尔喀都比不上达拉克。

    达拉克王国的正规军有三万多人,一个禁卫师的兵力看守老巢,对印度的进攻出动了两万余人,两个步兵旅和一个骑兵旅,不可谓不卖力。

    军队里不可能都是佛教徒,因为达拉克的二百多万人口里就不仅仅是佛教徒,它还有天方教徒和印度教徒,甚至还有一些锡克教徒。

    而达拉克的政治态势就是,佛教徒>;锡克教徒>;天方教徒>;印度教徒,连军队里的阶层也是如此。所以达拉克军队的战斗力,就像当年的藏地军队一样,很那个啥。

    这两万来人的军队里,论战斗力最强的部分,那还是两个步兵旅里各有的两个廓尔喀营。

    陈汉都招募廓尔喀人当打手了,战斗力不强的达拉克人,也早早的在廓尔喀招募起了雇佣兵。之前的几番战斗中,廓尔喀人给达拉克立下了汗马功劳。

    列城,达拉克的旧都。

    一对兄弟正一边吃着青稞糌粑,一边谈论着事情。

    “真给这么多钱?”弟弟吃惊的看着哥哥。

    深深地为哥哥嘴里刚吐出来的那个数字感到惊讶,一个月至少五十华元,这可比他父亲每月翻山越岭辛辛苦苦的收入高多了。从来没关心过当兵的薪水是多少的弟弟震惊了。不过弟弟转眼眼睛里又包含起了忧愁,五十块华元的薪水是很高,但这是要让自己的哥哥去卖命啊。

    “什么卖命?仗都打这么长时间了,你听听城里头有几家死儿子的?死也死的是廓尔喀人,他们的薪水更高,还有战时补贴。你就把心放在肚子里。

    在学校好好上学,争取考上中国的大学。那里的三流学校也比斯利那加大学强。”更重要的是中国大学的毕业证更值钱。

    列城一栋藏式民居当中,两个脸蛋红彤彤的德吉抬起头来看着大哥普布顿珠,满心的纠结。

    他知道大哥今天为什么要给自己说这个了,普布顿珠这是为了给他攒生活费啊。德吉的成绩很好,学校里的汉人老师对德吉很赞赏,认为德吉是有考去中国的实力的。而德吉如果真的能考上中国的大学,学费是不需要操心,中国大学对于属国的留学生是有优待的,而且列城政府也会出一笔钱赞助德吉,但生活费呢?

    达拉克的消费水准比起中国可是差大劲。

    “不行。这还是太危险了。我宁可上斯利那加大学……”虽然中国真的非常非常有吸引力。那就像是改开初期的欧美,是无数人想往的天堂。

    “别傻了。罗老师既然说你能考上中国的学校,你就要奔着中国去努力。斯利那加大学差太多了。考上中国的大学才有好前途……”普布顿珠断然否定了弟弟的想法,看着德吉的眼睛就像是在看一个大号的傻瓜。

    这弟弟的脑袋是怎么了?平日里多聪明的人啊,这时候怎么就犯傻了呢?这可是去中国的机会,断不容错过的。

    原时空八、九十年代的中国,有多少人宁愿抛家弃儿,放掉一切的去出国。那么现在的达拉克,就有多少人愿意去中国,中国那就是无数达拉克人梦想中的极乐天堂。

    哪怕是当一名海龟呢,也比土鳖高光多了。181

第一千一百零四十四章 附庸之战() 
原时空的中国,改开之后的出国热能烧红了中国的半片天。那时候只要说出国,不区分国家,美国,日本,西欧,东欧,……澳大利亚、新西兰,马来西亚,泰国,名校(清北科等)大学生倾巢而出,其他学校出去的少不是他们不愿意出过,而是苦于出国的渠道少,甚至于京沪等大城市演电影的、唱歌的、演话剧的、跳舞的、打乒乓球的、拉提琴的、画画的……,所有能想到的几乎倾巢而出。

    当时的那股‘激情’简直是不可阻挡的。

    这不只是因为当时中外之间巨大的财富差距,也因为当时的社会环境。

    当然,想去国外的人都是不安于现状的人,你可以说他们是有理想的人,他们希望通过在国外奋斗,可以改变贫落的生活,有的甚至还非法偷渡出去。当时整个社会都对西方国家充满了憧憬,认为国外的月亮都要比国内圆。

    陈鸣也不可能完全消除贫困,他连中国的贫困都没有消除,更别说是外国的贫苦了。很多来到中国人的外国人,到了那里以后,他们才发现现实和梦想是那么遥远,他们的生活非常艰辛,一切似乎跟以前一样还是那么贫穷。

    陈鸣对此不以为意,也无可奈何。他对于中国现有的超强吸引力,最初的时候是高兴不已的,但现在也习以为常了。

    在陈汉周边的属国当中,中国的吸引力为什么那么大?这就要看日本、暹罗、拉达克、锡克、廓尔喀这些个国家内部的种种问题了。

    除了日本之外,其余的几个国家可都还有农奴制存在的,这与通常意义上的奴隶还很不一样,前者覆盖的是大片的本国百姓,后者特指的是贩奴。

    而拉达克、廓尔喀、锡克等国还长久受印度教的影响,这里头锡克人很先进,锡克教是坚决的反对种姓制度的,但是廓尔喀早在一千四百年前就确立了种姓制度,藏地传承的佛教密宗也没有汉地佛教‘众生平等’的大忽悠。在藏地,尽管没有像印度那样明显的种姓制度及森严的等级,但也把被统治者,也就是广大的农奴阶级大致分为十多种不同等级的社会地位,其中有些带有很明显的印度种姓制度色彩,例如,卫藏等地较普遍地把当地的铁匠、屠夫、竹夫(拉萨除外)视为公认的低等种姓,还有金银匠、木匠、石匠、陶匠、葬夫、皮夫、船夫、渔夫也被视为较低等的种姓,通常称为出生低贱者,与其通婚者限于同样的贱民,即铁匠,屠户等。

    如拉达克这样的地方,当地的年轻人自然很向往中国。因为有了知识的青年谁也不愿意让自己生来就比别人低上一等。这就像当年改开后的许多中国人想往西方的‘自由’一样。后者是被压抑的过久了一些,加上旧的思想被打到了,新的思想却长久没有出现,以及贫富差距带来的巨大刺激……,现在的拉达克也是如此。被陈汉派来支援拉达克的老师、医生、教官、顾问,这些都是散播思想的渠道。

    而就在拉达克国内开始大张旗鼓的征兵募兵的时候,印度西北,马拉塔人北方的边境。隆隆的炮声不断地从前线传来。战争开始已经八天了。

    十天前,拉达克军在锡克军队的配合下啃下了贾朗达尔。先头部队随后就扑到了卢迪亚纳,并且当天就对卢迪亚纳城内的马拉塔人发起了炮击。

    拉达克的军力是比较弱的,作为一个200来万人的小国,他的全体军队才三万来人,步兵旅的六角火炮最大口径才60mm,在这里根本没有100mm以上的重型火炮。而且不管是物资储备,还是战斗的持久力,他们的比配对比友军来说都可以说是弱了一个档次,一切都因为那里恶劣的交通条件。

    但就这样的武备对比马拉塔人的军队来说,也依旧是有着一定的优势。因为卢迪亚纳的所属王公只是马拉塔众王公中很不起眼的一个,海德拉巴为首的马拉塔人,他们的军队在这些年里已经扩大到了50万,这五十万指的是整个马拉塔人的军队,而眼前的这个路人王公则只是无数马拉塔人王公中的一个,还是很不起眼的一个,他手中的军队连一万人都没有,而且在军备上严重滞后,更多的资金都被拿去修要塞了,很多人还依旧握着老式的滑膛枪、滑膛炮。贾朗达尔王公的残兵败将汇入了卢迪亚纳军,却也只让卢迪亚纳的抵抗多坚持了几天。

    作为马拉塔人的老大兼亲密盟友,英国人在接到拉达克、廓尔喀、锡克、迈索尔等国对马拉塔人宣战的消息后,就急忙调集了大批的军需物资运往海德拉巴,但这需要时间。为了给马拉塔人信心,印度的英国殖民政府以最快的速度抽掉了数百名中基层军官和军士长输往了马拉塔军。他们本来在马拉塔军中就有着大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