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09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就比如一年半后的高考吧。李耀宗、张宏林他们如果没有考上自己报名的大学,那他们就只能到外校复习重考,而那些勋贵子弟和富豪子弟,他们却可以通过‘捐献’教育资金来把自己的孩子送进第一流大学的校门。

    “还不走?等下就要上课了。这些街头吵架有啥好多看的。”李耀宗并没有回答张宏林的问题,而是直接拉着张宏林哼着歌朝前走去。看李耀宗开心样,张宏林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知自己这位好友今天哪根神经搭错线了。

    “你爹你娘没骂你啊?”李家父母比张宏林他爹娘可严厉多了,后者只要求张宏林的成绩不要下全班前十即可。成均公学的教学质量是毋庸置疑的,只要有一个班级前二十名的成绩,那考上大学都是十拿九稳的,纵然一个班的学生也就四十来人。这是成均公学几十年里铸就下的名声。

    而只要是大学,对于张宏林的父母来说那就是心满意足了。

    现如今成汉的高等教育已经有了一个不成文的规定:大学比学院强,学院比专科强,专科比职高强。这里的职高可不是职业高中,而是职业高等技术/艺术等学校。

    另外有一点需要明示的就是,这个时代的高考是学生先填报要考试的学校,然后学校和政府的教育部门有组织的把这些学生送到他们所报考的高等院校的学校所在地,或者是某一区域的分区考点,统一进行考试。

    这分数要是不挂线,那就直接完了。可不像后世还有第二志愿,还有知道吩咐了再报考啥的。而成均公学所在的京城,那是陈汉高等学府最为集中的几个城市之一,这对高中生考入大学本身就有很大优势。这也是成均公学的升学率远超一般学校的原因之一吧。

    张宏林不知道,李耀宗今天不能不高兴。因为昨天他提心吊胆的回到家中时,惊奇的发现自己的爷爷奶奶来了。哈哈哈,这下子一切就不成问题了。他可是爷爷奶奶的宝贝孙子,只要这两个大靠山在,他爹他娘摸都不能摸他一下。而且今天来学校的时候,发现自己校服兜里还多出了两张十元的钞票,不用想也知道这是他爷爷奶奶给的零花钱……

    两喜临门的李耀宗怎么会不高兴呢?

    “传球!快给我球!”

    篮球场上李耀宗大声冲着队友吼着。他的位置不错,已经进入篮下的他身边没有人张牙舞爪,大手在面前如蜘蛛爪子般挥舞着。

    如他所愿,队友也看到李耀宗站的位置不错,双手用力一推,篮球呈一条直线地飞到李耀宗的身边。李耀宗接住球,转身正要出手,却发觉面前不知什么时候冒出一个张宏林。张宏林的个子比他要矮一点,可弹跳力却比他强得多。只是箭在弦上,惯性下李耀宗已经不能不扔了,虽然面前有人阻挡,他还是仓促将球抛出手,刚出手的篮球还没过头顶就让张宏林一巴掌扇飞了。站在后面的几个人蜂拥朝球飞落的地点奔去,经过一番群殴般的场面,篮球被对方控制了,李耀宗和他的队友只得拼命朝自己的半场跑去,准备阻挡对手上篮。

    “臭球!李耀宗你投的什么球!”

    “明知道老张跳的比你高你还投?”

    “李耀宗你个大卧底!”

    队友们一边回跑,嘴里还气愤地怪责李耀宗,也难怪他们这么生气,现在场上比分他们以三十六比五十四分落后,本来可以缩小差距的,给李耀宗这么莽撞一投,现在又要考虑如何防止对方扩大比分了。

    蓝队控球队员冲到罚球线里面,见前面只有红队【李耀宗队】的一名球员防守,而且防守球员距离自己有二半步距离,于是毫不犹豫的起跳,高举着篮球,手腕一抖就将它抛了出去,红队队员正在后撤中,见对手跳起来了,身子一倾做了下阻拦姿势却已经来不及再跳起,只能眼睁睁看着篮球划了一道弧线,在球筐上弹了几下还是进筐了。五十六比三十六,领先二十分了。

    李耀宗和他的队友有些蔫了,眼看这一节体育课马上就要结束,自己还落后这么多比分,想要扳回来可真太难了!

    “哔哔……”

    “各位同学集合,大家集合!都不要再玩了,马上到操场我们班的位置上列队!学校有紧急通知!”

    有些不死心的红队正在组织进攻,体育老师突然吹响了口哨,接着就见他们班的班主任老师不知道什么时候已经来到了场地边,面色有些发红的对着操场里面正在游戏玩闹的学生喊道。

    作为一名有着二十几年教学经验,八年前就被抽调到成均公学高中部的数学老师来说,周贤武对学生的感情是很深的。可他知道,在朝廷面前,他个人的力量是微乎其微的。而且值得幸运的是,朝廷要在全国中高中和高校展开的只是军事训练,而不是要他们真正的去当兵。

    说真的,陈汉的各级新式学校学院在成立之初的时候,那一所所学校施行的全部都是军事化管理,那些学生列队的速度和整齐一点也不比正规军队差。但是时代不一样了,陈汉发展到今天,全国的各所院校里,除了那些军事、警察学府外,其余的民事院校的军事色彩早就一点点的淡化到微不可查的地步了。

    倒是一些中小学,每学期开学之前先来一旬的军训,这一传统还被他们给保留着。特别是一些贫困山区的学校。

    操场上的男女学生都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莫名其妙转头望向班主任。但是服从老师的命令是学生的第一天职。不管是成均公学还是别的其他学校,老师的地位都相当高的。这个时代的中国可不想21世纪的中国父母,老师打骂学生在父母的眼中那是天经地义,“孩子不听话了,该打打,该骂骂。”这是老师家访的时候经常能从学生家长口中听到的一句话。

    所以学生们很快就按照顺序个头高低排成整齐的四列横队。

    “向右~转,起步~跑……”

    与此同时,成均公学的各个班级教室里已经乱成了一团,老师上了半节课被突然叫走了,临近下课时回到教室,第一句话就是到操场列队集合。

    学生们发出兴奋地叫喊,女生的尖叫更是刺耳的锐利,整个成均公学仿佛遇到了地震,一个个教室门打开,学生如同蚂蚁一样一窝蜂的从里头涌出来。

    女生的尖叫声,男生的起哄声在成均公学的上空回荡着。李耀宗进学校已经有一个班年头了,在他印象中,这样乱哄哄的场面还从来都没有发生过。

    就算是平常的操场集合升国旗,也没这样过。

    当然他也能表示理解,因为他觉得学校一定是发生什么大事了。这段不学习的时间可是天上落馅饼样的意外之喜。

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霸气侧漏的中国皇帝() 
大操场上人声鼎沸,红旗依旧高高的飘扬,各班也飞快的在各自的位置上排整齐了队伍。成均公学学生的素质是很高的,班与班之间并没有为了你多占位置,我少了地盘而吵吵不休。所有的班级很快就排出了一个50x50+的大型方阵。

    成均公学总共就这么多学生,每个班最多四十八人,少的只有四十二三人,一个阶段5个班,从学前班到高中,一共十二个阶段,全校学生也只有两千六七百人。在这个时代,这已经很多了。

    全校师生组成了同一个大方阵,从铃声响起到列队结束,时间还不到20分钟。但这样的用时已经是很多的了,这要是刚刚建国那十年,十分钟都用不了。每次学校的大集合,那每个班一个列队,行动之中就仿佛是一支支正规军在集合。虽然那个时候成均公学的学生数绝对没有现在这么多,两三千人的大学校,在那个时候是想都不敢想象的。

    没有人说话,操场一片肃静。虽然每一个学生,甚至是一些老师都对此感到诧异,但还是没有一个人擅自说话,包括小学部和学前班,所有人的目光都看着高台上。

    张宏林和李耀宗各自差不多高,俩人在站队时也排在前后。和在场的所有学生一样,俩人对眼前发生的一切也感到莫名其妙,张宏林更多是因为这要占用课堂时间了而暗自高兴,李耀宗却还在因为自己班内部的篮球比赛【体育课】被中断而郁闷不已。当然这更大的原因是因为他们队落后的分数太多了,连厚着脸皮说自己队会在剩余的时间里还能搬回来,结束的时候还未到,谁赢谁输尚未定论的话都说不出口。

    二十分的差距,太大了。

    很快,成均公学的现任校长叶邦伟就出现在了台上,但他不是一个人,身后跟着学校的多位高层,最重要的是,这当中还有一个穿着军服的陌生军官。而看那军官的军衔,很多学生都惊奇的很,竟然是一名将军。

    叶邦伟是满面笑容,今年四十六岁的他在原时空的历史上是默默无名的。但是在这个时空里,他却是陈汉立国后涌现出的国学大师,年纪刚刚三旬,就‘名满天下’了。因为他给新儒家彻彻底底的找到了自己赖以生存生长的‘根’!

    陈汉自未建国时,对于儒学,尤其是理学就加以打压。等到陈鸣大力主张的西方科学在中国的土壤上显出威力来之后,以理学为根本的旧儒就彻底的玩完了。

    这一过程中,儒家新学,也就是‘新儒’的影响力是不住增大。但是它也有一个致命的缺陷,那就是面对科学这一事物变得完全无力抵抗。

    千千万万的新儒可不愿意看到已经退化成一门学术的新学彻底蜕变成人文理念,然后就被束之高阁。那么该怎么办呢?

    当时的中国本土,致力于糅合东西学说于儒学一体的学者绝不只是三两个人。而是一大群,一大批。中国国内还是有太多太多放不下儒学的人在。甚至不少人还都相当的有名望。

    但世界已经不同于以往,工业发展的成果,众人可见。事实胜于一切的滔滔雄辩。

    儒学想要有出路,新儒想要不重蹈旧儒的覆辙,那不仅要解决掉儒家最大的一个问题务实,更要把生产力的发展融入中来。

    一直以来,千千万万的新儒之人的‘研究’之路都是致力于如何把工商司法科学等等的一切都融入进新儒学,他们是还没有放弃过去儒家为‘天下师’的逼格。

    很多人一面心痛旧学的末路,一面在继承传统学说的基础上,尝试将中西两种文化进行衔接。更多的新儒之人,在打着拟古、溯根的名义,肆意曲解科学定理,将其牵强附会地与中国儒学的传统学术相联相系。一时间,有关西方自然科学与中国儒家‘勾勾搭搭’的消息传遍了整个学术界,让皇宫里的陈鸣是目瞪口呆。后来这群儒家学子眼看一个儒学都要兜不住了的时候,就毫不迟疑的把道家、佛家,先秦百家,一切有能兜底的东西都拿出来了,甚至提出了‘西学中源’。让陈鸣目瞪口呆额同时,不得不大叹‘文人无齿’,感叹后世的‘砖家叫兽’不是师出无门。

    但叶邦伟的主张却恰恰于此相反,他剥离了那些乱七八糟的‘奇奇怪怪’,紧紧扣着‘内圣外王’这一儒家的立宗之本,其核心思想是仁和礼。

    仁就是以“爱人”之心推行仁政,使社会成员都享有生存和幸福的权利;礼就是用“正名”(即道德教化)的方法建立社会的道德秩序,使社会成员对自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