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主宰江山-第108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州的长远友谊。同时,大不列颠王国的底气透过这辆性能很不错的火车头也展现无疑。

    欧洲在应用科学上并不落后,欧洲也能生产火车头,而且是性能很不错的火车头。那么自然的,欧洲也能生产处蒸汽船,性能很不错的蒸汽船。

    现在,英国驻广州的新任领事乔治·戈登·查尔斯就坐在靠窗的位置上,一边抽着他的那根来自古巴的精品雪茄,一边仔细地研究着自己目光所能看到的一切。

    他是第一次来到中国,虽然他能说一口流利的中国话;也是第一次乘坐这辆‘英吉利号’火车,后者是广州府铁路网中的诸多火车之一。

    查尔斯知道这辆火车头,这是英国现今为止性能最棒的一辆火车,这个火车头上的一些零件甚至都是能工巧匠手中制造的。

    但这也只能让‘英吉利号’的性能在中国得到一声‘不错’的评价。距离‘优秀’,它还差了一点。

    查尔斯并不惊讶这种差距,他是一个没有来到过中国的中国通,很多伦敦的八旗人士都是他的朋友,他也同驻欧办的陈汉方面人员交往甚密。

    在火车、轮船这些新鲜事物上,英国同中国还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查尔斯现在更多的是惊讶于这辆火车车厢里的摆设。

    这是一辆彻头彻尾的英国风格的列车。

    虽然从英国运到广州的只是一个车头,但车厢和车厢内里的装饰,却完全是一股纯正浓郁的欧洲味道。中国的很多厂家都能生产出味道纯正的欧洲物品,一些厂子甚至都聘请来华的欧洲人做设计师。

    看看那窗帘边的挂钩,一个铜质的小玩意儿,勾勒着精美的郁金花纹,枝叶漫卷,很巧妙的形成了一个隐约的十字架,就仿佛是哪个老牌贵族家中的饰物。但那钩座上下方却清楚地可以看见生产厂家的特色铭文,而这种铭文在中国的多数工业品上都能找得到。

    中国人甚至为此搞出了一个专门的《商标法》,俨然是不会过期的专利啊。

    在中国,这方面有一个很出名的商业名词品牌效应。但凡是大商家,那都开始经营起了品牌。

    中国也有很多的小型工厂不那么重视品牌,对比牌子它们更重视控制成本,而不是追求这些细节。

    这就是一个经济实力的问题了。

    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嘛。只有在吃喝不愁的情况下才能想往着更高层次,就如同那些小工厂主,他们只有在自己有钱,在工厂不断发展壮大的情况下,才能去考虑品牌。

    相比之下,英国的商界也是一样。无数的小工厂也一样忽略这种‘品牌效应’,即使这个词汇在十几年前就从中国传到了欧洲,而且也很容易理解。可毕竟是小工厂,控制成本才是最重要的,那关系到企业的生死存亡。

    多少个小工厂主为了控制成本,自己,甚至是全家老少都直接参与进生产当中去。

    单纯的比较中英两国的软硬实力,查尔斯并不认为英国就是弱者。

    是的,英国的综合实力的确比中国要弱很多,但中国的面积有多大,英国的面积又有多大呢?特别是丢失了北美之后,整个英吉利,本土和殖民地的人口全部加在一起,也不过六七千万,只相当于中国本身的五分之一/六分之一。

    中国的本土比英国本土庞大的太多了。

    如此一个富饶的国家,当他们大力的发展起工商的时候,一切所需都可以从本土得到,包括发展工商最最重要的市场。

    对比中国,在狭小的英伦三岛上发展到现在的大不列颠才是真正的‘杰出’。但可惜天不假年,落寞野蛮的东方世界竟然出现了中国这个怪物。

    只要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就能清楚的知道陈汉与中国之前的历朝历代有多么大的不同。

    这更像是顶着一层中国外皮的欧洲国家,与之前的中国的差距太巨大了……

    ……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凶残的世界丛林中出现了一头凶猛的霸王龙!

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西方社会的思考……() 
作为一个‘中国通’,查尔斯很了解中国的古文化,别说千年以前了,就是之前的满清王朝,与陈汉也有着太多太多的不同了。

    在欧洲,都不止一两个人觉得陈汉施行的政策,比之中国的传统制度更像是欧洲。那抬高工商贬低儒学的行为怎么看都不像是中国人能干得出的。当然,陈汉也继承了中国的衣钵,科举制的优越性完全吊打这个时代的整个欧洲。

    现在的欧洲主要国家,那是哪一个都引入了‘科举制’。而且中国人制定了各种各样的法律,且不断地将之完善,那又像是欧洲制度的升级版本。

    英国学习中国的速度很快,而拿破仑学习中国的速度也不在英国之下。拿破仑的帝国与中国的最大不同就是拿破仑对于法国国内的政治、经济掌控的力度太弱,甚至都远不如英国的首相大人,而中国的陈皇帝更是至高无上,独断千秋。

    查尔斯是以英国商务代表团成员的身份前来中国的,中英之间的贸易对英国来说是越来越重要了,这不仅体现在彼此本土的交流,还体现在了美洲和英国的商贸交流,甚至于还有印度方面的利益争斗。几乎年年都有商贸代表团往来东西,要么是中国的去英国,要么是英国的来中国。

    可是在船队抵达马六甲的时候,作为带队副团长的查尔斯接到了一个来自印度的紧急任命,这也不知道是怎么沟通的,他就被印度总督任命为英国驻广州的领事了。

    而且作为一个外交官员之余,查尔斯还是一个工商业主,他的家族在默西赛德郡的港口城市利物浦,不仅拥有一个规模不小的造船厂,还有一个蒸汽机制造厂。可以说是外交官中的大资本家了。

    对于工业和相对的先进技术有着一定的认知。

    作为一个‘专家’,查尔斯非常清楚,大不列颠的科学技术水平是世界上最顶尖的,中国人这些年追赶的很快,但顶多是追赶上大不列颠。可是在科技的实体工业应用上,他们还要逊色中国一些。

    而他此次前来中国,第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拿出一份针对广州为中心的陈汉本土岭南工商业集群的发展速度、前景和现有实力的评估报告。这是工作量很大的一个任务,而且他相信接到如此任务的人绝不仅仅是他一个。

    比如南京、上海和武汉、燕京……

    中国的皇帝刚刚进行了一次大分封,大大小小几百家中国权贵在向美洲转移着财富、人力和物力。这必然会引起中国政坛、经济、金融等等方面上巨大的波动。

    大不列颠王国必须清楚的掌握到这种波动所带来的影响力。要知道,有的时候水波也会带来推力的。

    只要掌控船舵的人把好头,这种让整个中国剧震不一的波动只会化作推动中国这艘大船不住向前疾行的波波水浪。

    经过三十余年的大发展,中国的工业进步相当明显,这种高速发展究竟还能持续多久?未来的中国还能更加强大到什么地步?这一现象的背后究竟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的呢?只是完全的经济利益吗?

    几十年里,欧洲人不断对中国进行研究,到现在很多事情也随着时间的流逝流露出了真相来。

    对比欧洲,中国真的很幸运。他们有一个魄力气度远迈历史上许许多多君王大帝的皇帝,一个伟大的皇帝。

    他用一个宏伟的目标吸引住了内部统治阶层的注意力,而且他并不是空画大饼,不管时间的长短,陈鸣画下的那些大饼,他现在不一一都实现了吗?

    还有人觉得灯塔国和南美的葡属巴西、西属阿根廷等能抵挡的住中国人的进攻吗?

    欧洲却是没这么的好运。在欧洲,那些工商业者在有的时候可不只不会推动先进技术的发展,反而会阻挠阻碍先进技术的推广。

    经济利益的吸引力是具有两面性的。比如最初的珍妮机,比如牛顿的蒸汽机。

    四十多年前,珍妮机的发明人j。哈格里夫斯在诺丁汉与别人合资开办一家纺纱作坊,用珍妮纺纱机生产针织用纱。高超的效率让哈格里夫斯的生意利润不错,“珍妮机”的消息也渐渐流传开来了。

    可就在哈格里夫斯夫妇畅想着日后富裕的生活的时候,他们家的大门被粗暴地撞开,一群怒气冲冲的男男女女冲进来。他们不由分说,将房里制作好的“珍妮机”通通捣毁,叫嚣着:“让你制作的害人机器见鬼去吧!”然后放火点燃了哈格里夫斯的房屋,把他们夫妇俩被赶出了兰开郡的小镇。

    如此的原因是什么呢?应为当时的英国刚刚打赢七年战争,占领了印度作为殖民地,印度生产的棉纺织品价廉物美,热销一时,引发了英国本土棉纺业的繁荣。但是,织布需要的棉纱,织布机的效率已经在提高,可纱线却还是依靠众多家庭手工业的纺车慢慢纺出来。所以棉纱供不应求,收购价格较高。珍妮机的发明使棉纱产量上升,如此织布厂收购棉纱的价格就会下跌。那些没有使用珍妮机的纺纱工人不但产量低,而且棉纱又卖不出好价钱,他们自然不会坐视不理。而内中更是有着更黑暗的大手在操纵。

    因为之前贫穷的哈格里夫斯没有钱去申请珍妮机的发明专利。

    如此例子在欧洲大陆已经不止三五次的上演。每一项先进技术在社会上的推广,总是要经历挺长一段时间的积蓄和磨练的。

    但是在中国,再先进的技术都能得到飞快的推广,比如说轮船和火车。这是交通方面的超级大变革,在英国,有人都拉出大炮来轰击火车了,截断铁轨,扒开铁轨,更是司空见惯。但是在中国,却听都没有听说过。

    难道君主专职真的要比议会制还优秀吗?

    每一个欧洲的政治人物都相信,中国如此快捷的发展中有着陈皇帝巨大的作用力。

    虽然中国有很多不同于英国的情况,比如说他们的皇帝一直在玩‘分封’。这种已经被中国人抛弃了一千多年的旧制度,在陈皇帝的手中起死回生了。

    美洲的土地成为了他钓着陈汉权贵们胃口的胡萝卜,凝聚陈汉权贵人心的大法宝,中国的这一优势是英国所没有的。

    大大小小几百名权贵齐心协力汇聚起来的力量也的确大的不可思议。

    但集权、专职这两个词,也不可避免的在很多欧洲人士的耳朵中流传。

    就比如说查尔斯,他就对陈汉的体制和中国的历史非常的感兴趣。

    对比英国600年前就有了大宪章,中国皇帝的权利似乎从最初诞生的时候,就强大的不可思议。看看中国历史上那些为了皇位而争斗的血腥惨事,父子亲情,兄弟之意,在至高无上的皇权面前全都变得不堪一击。

    所以,中国虽然也历经了信仰狂热时代,但信仰始终位于皇权之下。

    在集权和专职两个特性下,中国虽然陷入了三百年一轮回的怪圈,可当有明君英主在位的时候,也能飞快的发展起来。

    这一点对比欧洲各国内部,君主和贵族和议会的矛盾重重,你吆喝我咋呼来,的确是高效率。

    那么有没有可能将两边的优点统一的结合起来呢?

    查尔斯在欧洲的时候如此的想,现在离开火车站的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