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14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看来国安部的人已经在轨道车站这些地方来堵自己了,不过这样的行动反而让秦厉有些放下心来,这说明对方还只是属于广撒网的阶段,并没有精准地捕捉到自己完全的行动轨迹这让他稍稍地舒心了一些,至少,他能为那些因为自己而暴露了行藏的谍探,争取到了更多的时间撤退

    明国国安部最终会追查到那一间小饭馆的秦厉从不怀疑这一点,只要做过的事情,不管你怎样遮掩,都会留下痕迹,雁过留声,秦厉从来不指望能瞒得过那些精明的同行,但也就到此为止了至于小饭馆以后的线索,他在离去的时候,便已经彻底斩断

    与大多数人一样,在热烈地攀谈了一阵子之后,秦厉盘膝坐在了地上,静静地等待着将要运走他们的那一趟轨道车的发车

    仰望着越京城那高大的车站棚顶,秦厉的心中充满了对大齐未来的担扰越京城的轨道车道规模之大,对于没有亲自到过这里的人来说,是完全无法想象的明国各郡修建的轨道车道,他们最终的目的地,都会汇聚到这里,而车站里,那些密密麻麻交错的轨道线,足以让一个人看晕自己的眼睛

    越京城的发展,快得让人难以置信当年修建轨道车站的这个地方,还完全是一片荒凉之地,但现在,依托着轨道车站,这里已经形成了一个相当规模的城市了,秦厉只凭感觉,就能判断出,这里比齐国的一个上等规模的县城还要繁华

    依托着轨道车站,明国对各地的控制得到了空前的加强出自大明政事堂或者皇宫的命令,会在极短的时间内,顺着这些冰冷的轨道抵达明国的任何一个地方

    同理,当越京城有事,明国的各地郡府也会以最快的速度支援郡城,郡城有事,越京城亦能用最快的速度调集各方面的力量将其解决

    轨道车的出现,大大地加强了明国朝廷对于各地的控制力,而这一点,齐国无论如何也是做不到的秦厉清楚,齐国的一道命令要送到各个郡,最长的需要差不多一个月的时间这中间巨大的时间差,便意味着无限的执行力和效率以及效益

    大齐在改革,大齐的力量正在增长之中,但与明国的差距,不是在缩小,而是在渐渐的扩大,这不是大齐的政策不对,也不是大齐人不努力,而是明国的发展和进步太快了,快到让人竭尽全力也无法追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对方一骑绝尘而去的背影

    那种绝望,让秦厉这样对两国都有着充分认识的人更加无限的痛苦而国内,看到这种趋势的人,只怕还根本没有,所有的大齐人,对现在的大齐都有着一种盲目的自信

    车站外突然响起了一阵整齐的脚步声打断了秦厉的思绪,募然抬起头来,便看见一队队士兵正全副武装地进入到车站之中,秦厉心中一惊,几乎便要跳了起来

    当他以极大的毅力控制住自己不让自己显出什么异样的同时,也认出了进入到车站内的是明国大名鼎鼎烈火敢死营的时候,才镇静了下来

    烈火敢死营是皇帝亲兵,他们出现在这里,绝不是为了自己而来,要逮自己,国安部足矣哪里用得着出动这样的军队

    与其它人一样,他也很好奇地伸长了脖子看向车站的入口,肯定是有什么奢拦人物将要抵达车站了,难不成会是皇帝秦风

    秦厉的疑问很快便有了答案,当烈火敢死营的士兵在进入车站,将所有人都隔离开之后,一个看起来还很稚嫩的年轻人在一众官员的陪同之下,自门内缓步而入

    秦厉眼瞳微缩,王候的衣冠以及陪同在他身边的人,让他马上猜出了来者是谁秦风的嫡长子,刚刚被加封为齐国的明国皇子秦武

    他没有见过秦武,但却见过陪同在秦武身边的那个老家伙,那是明国的前任首辅权云,而在另一侧,则是明国的现任首辅金正南

    “齐王殿下千岁!”候车站内,有人大声叫了起来这一声,引来了更多的呐喊之声年轻的秦武微笑着向众人挥手示意,然后引来了更多的欢呼之声

    秦厉看着车站内热烈的场面,明国果然与大齐是不同的,如果大齐的太子出现在这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早就被提前清场了,就算要表现出亲民的架式,现在的车站,能站着的人大概也就是那些维持秩序的兵丁以及陪同人员了

    但事实上,虽然所有人都在向着秦武欢呼,大家却还是站着的明国人不以为异,而秦武和那些官员,对这样的情况似乎也视若无睹

    秦厉突然有一种强烈的冲动,假设自己在这里刺杀了秦武和他身边的金正南权云,只怕马上就会在明国掀起涛天的波浪从而为齐国带来无限的机遇,这个念头一涌上来,立刻便让他热自上涌,蠢蠢欲动起来

    这样的好机会,可不是什么时候都能碰上的,或者自己这一辈子,也就是这么一次机会了如果能得手,这比自己的这趟远行的价值可就大得太多了,此次行动如果成功,自己死了也就死了,身上的任务,统领自然会另派人再去执行

    他当然不觉得自己冲上去之后,还会有生存的希望,但只要能够成功,一切便是值得的

    “兄弟,知道齐王殿下要去哪里吗”身边突然响起了一个声音”齐王这是去永平郡和虎牢郡呢,永平郡要建设一条往虎牢郡的轨道线,虎牢郡要开挖通往西地的运河,齐王这是去剪彩开工呢我就说嘛,一向准时的轨道车,今天怎么迟到了这么长时间都没有发车,原来是要让齐王殿下的车先走”

    秦厉当然知道这两件事,事实上这两个工程早就已经开动了,秦武此行,只不过是做一个样子罢了,更重要的意义在于,明国已经正式将他们的这位皇子推上了前台,这是接下来便要封太子的节奏了

    一旦秦武正式封为储君,明国的政治结构将更加的稳固

    秦厉的心中有一个小人在拼命地呐喊着,机会千载难逢,此时不动手,更待何时一死而已,如果能以你的死,换来明国太子的死,这是何等划算的买卖啊

    机会当然千载难逢,明国太子这样公然出现在公众场合的时候并不多,而让自己碰巧碰上的机率,更是万中无一

    秦厉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1716:出海() 
秦厉刚刚有了这个想法,簇拥着秦武前进中的一个人突然便转过了头来,看向了这个方向。

    犹如一盆冰水从头淋下来,秦厉一下子便垂下了头,满满的杀意顷刻之间消融得无影无踪。刚刚那个人叫做胡不归。曾经是勃州周氏的最重要的客卿,秦厉自然是认得的。

    那可是一位宗师级高手。

    秦厉是大明储君,外出之时,身边怎么会没有这样的高手随身护卫呢!低下头的秦厉苦笑了一下,自己刚刚真是猪油蒙了心,要是就这样扑出去想要行刺秦武,只怕会死得一文不值。

    直到秦武上车离去,秦厉再也没有抬起头来。

    数天之后,当秦厉再一次在长阳郡宝清港露面的时候,他已经变成了一位齐国商人的代表,他将代表这位齐国商人押运一批货物出海。

    海上是明国的天下,齐国海商如果自己出海的话,风险是极其大的,因为他们不仅要与大海上的风浪作斗争,他们还要应对大海之上的海盗。其实所有人都心知肚明,所谓的海盗,不过是明国水师假扮的而已,在这条航线之上,哪里还存在什么海盗,早就被明国水师剿灭得干干净净了,而齐国试图开辟一条新的航路,到现在为止,还不过是纸上的计划而已。

    但海外贸易的巨大利润让齐国商人垂涎三尺,既然自己出海会成为别人眼中的肥肉,那么便只能另辟蹊径了。

    与明国商人合作,便成了他们唯一的选择。他们付给明国商人一笔不菲的代理费,由这些明国商人以他们的名义,将这些货物运送出海。

    明国以前的大海商自然是不愿意干的,但这并不妨碍另外一些资金实力不足又有意在海外贸易里捞一桶金的明商们愿意干这样的事情。

    这种最开始极其隐秘的交易,到了明齐签定和平协议之后,几乎变成了半公开的形式。明国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禁绝这样的交易,只是对齐国商人出口的货物有了一些限制,只允许出口明国没有或者产能不足的一些货物作为对海外贸易的一种补充。

    秦厉搭乘的海船极大,是这两年明国宝清船厂刚刚开始制造的新船,新船体型极大,比起三明国的主力战舰三桅战舰还要稍大一些,亦采用了当时明国最新的由徐来改造过的驱动系统,使用了更少的水手,却让更大的船的速度得到了相当幅度的提升。

    这是宝清船厂在制了大明号和大秦号两艘五层战舰之后,积累了造大船的丰富的经验之后,独立研制出来的最新的商船。新船采用了新的技术,使得一艘船的载货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虽然比起以前的商船要贵上许多,但商人们仍然趋之若骛,要知道,现在的每一次出海,仍然有着极大的风险,虽然对于明国海商来说,海盗是不存在,但大自然的威力却不是人力所能对抗的。

    王月瑶当时推出的针对海商的保险,一经推出,便成为了海商们的最爱,因为对他们来说,虽然付出了一大笔钱,但运气真不好的时候,至少还能拿回本钱。在当真出过几次事,而受损的海商们得到了货物的全额本值货款的时候,更是让他成为了海商们出海前的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

    现在的保险联合会的业务早已经不再仅仅局限于海商了,而是扩大了相当多的行业,各种各样的稀奇古怪的保险业务曾经在大明大规模的出现,不过经过了多年的摸索之后,保险联合会的业务范围渐渐地固定了下来,等到秦风征楚返回之后,找回了前世记忆的秦风更是对保险联合会这只现金奶牛重视无比,在他的亲自过问之下,前世的那些基于人的保险一项接都会一项的出台了。

    在大明本土,经过保险联合会的多年深耕,经济条件更好的本土国民,对于保险这项业务,已经不再陌生,拿出不多的一点钱来买一个平安,即便是对于普通的百姓来说,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而对于大明来说,每年保险联合会的收入,已经成为了国家财政的一个重要来源。

    今年的西旱东涝,相对于损失惨重的西地百姓来说,东边各郡百姓的损失就不大了,因为绝大部分人都在保险联合会投了保,最终得到了保险联合会的赔偿。

    看起来保险联合会今年在东地是亏了本,但对于明国朝廷来说,却是省下了大笔的赈灾救济钱款,取之用民,用之于民,东地的这次涝灾过后,在那里更是掀起了新的一轮购买保险的狂潮。因为买了的,和没有买的,区别实在是太大了。

    买了的得到赔偿,他们的损失被降到了最低,大灾过后,他们可以迅速地回到以前的生活水平之上,而没有买的,虽然可以得到国家的赈济,但这种赈济,也只是保证你能活下去而已。

    巨大的差别,怎么能不激起大家的对于保险的重视呢?东地的这种狂潮,渐渐地也向着其它方向扩散,一场大灾,却是让保险联合会的业务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即便是在楚地,像上京城,南方四郡,东部六郡这些地方,保险业务也渐渐地兴隆了起来。

    当然,保险在西地的推广还是极困难的,因为那里的人,实在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