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11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谈不上辛苦,而是乐在其中!”萧华道:”亲王殿下,我现在正在做的,是我们这些读书人最想做,却又觉得永远做不成的事情,在我之前,多少先贤为此而努力但无不是无疾而终,可现在,我已经看到了希望了。”

    “村村都有诵读声,家家都有读书人?”曹云问道。

    “不错。”萧华点头道:”世人都道我萧某人是为了死后哀荣,是为了搏一个皇帝亲手扶灵的殊遇,但老夫却只不过是借着这个由头,来完成自己一生的宿愿啊。亲王殿下,你出身尊贵,不知人间疾苦为何物,永远也不会懂得最底层的那些人,想要读书识字是一个多么奢侈的事情啊!”

    “曹某虽然出身皇室,但也知道要供一个读书人出来,的确是挺难的。”曹云点头道。

    “齐国虽大,虽富,但却从来没有想过这一件事情,明国虽然立国不久,但皇帝却实实在在的把这件事当成一件千古伟业在做。”

    “以前我以为秦风只是把这件事当成一个噱头,想不到竟然是真的。”曹云感慨地道。

    “当然是真的。”萧华抚着长长的白胡须,”你是不知道,每年朝廷在这上面要投入多少钱?为了让那些适龄的孩子能去读书而不是在家里,朝廷甚至还为此专门出台了律法,违反者,将会加倍征收赋税,单这一条,便逼着那些还想不通这里头关节的愚夫愚妇只能乖乖地照办。这要是没有朝廷的助力,单凭老夫之力,可真是力不从心呢!”

    “先生觉得这件事情当真能做成?”曹云仍然有些不太相信。

    “当然能做成。”萧华傲然道:”你现在是在武陵郡,这里还是大明很偏僻的地方,也很穷,你要是到了沙阳,正阳,太平,越京这些地方,便真正能体会到什么是村村都有诵读声,家家都有读书人是一个什么样的光景。”

    “先生看起来很开心。”

    “当然很开心。”萧华呵呵笑道:”你从来没有做过教书育人的事情,当然体会不到这种感情,对于老夫来说,行走到乡村荒野之间,能听到孩童们背书的声音,能看到他们用树枝在地上写着一个个新学会的字儿,那就是最快乐的事情啊。大明是一定能做到这件事情的。”

    “将来大齐一统天下之后,曹某也一定会竭力促成此事,先生可要保重身体,到时候还需要借助先生之力呢!”曹云笑道。

    萧华歪着脑袋看了曹云半响,突然大笑起来。

    “先生笑什么?”曹云不动声色地问道。

    萧华边笑边摇头:”没什么,没什么,说实话啊,老夫除了自家一亩三分地,还真没有过多的涉入朝政,政事堂虽然有老夫的名字,但只要是不与教书育人以及礼仪有关的事情,老夫一向是不去的。可即便是这样,老夫也对现在的大明是一个什么样的状况清楚得很,亲王殿下啊,你们是打不赢的。”

    “先生何出此言?即便明人吞并了秦国,但其实力比起我大齐,仍然是不足为虑吧?”曹云一摊手,道:”我不认为大明能够战胜我们。”

    “你知道什么叫做万众一心吗?”萧华笑咪咪地道:”我知道。你知道现在的大明皇帝有多受拥戴吗?我知道。老夫熟读史书,深悉历史,纵观史上无数帝皇,还真没有一位能比得上现在的大明皇帝,哪怕是当年的大唐开国皇帝李清大帝,在我看来,也是比不上现在的明帝的。我对大明和齐国的军事实力究竟谁强谁弱并没有什么明晰的概念,但我却知道大明上下,劲往一处使,心往一处想。而反观齐国,却绝非如此,至少你们现在就乱得可以。”

    “虽有小患,不足为虑!”曹云道。

    “只怕不是小患,而是心腹之祸!”萧华道:”你如果在明国呆得更久的话,就会更深入的了解到现在的大明有多么的强大,我说得不是大明的军队,而是大明的人心。不论是朝廷重臣,还是商贾富豪,抑或是平民百姓,都对大明有着极深的认同感,他们都认为,只有在大明,才会让他们保住现在的生活,才会让他创造更好的生活。亲王殿下啊,其实我有一点很疑惑,为什么齐国皇帝一定要采取这种激烈的手段来处理国内的问题呢?”

    听到萧华的话,曹云一下了警觉起来,有些狐疑地看着萧华,这会是又一个来动摇自己心志的人吗?但看着对面这个白发苍苍的老头来充满着疑问的眼睛,他又将这个怀疑抛开了。

    “我们与大明不一样,前越之祸,已经将前越的那些豪门处理得差不多了,秦风在一张白纸之上,自然好作画,现在我们的陛下,也想重新获得一张可以重新挥毫泼墨的白纸啊!”曹云解释道。

    “不是这样的!”萧华摇头。”大明,有很多的豪门大家,现在都是国之栋梁啊,沙阳五大家就不必说了,他们是皇帝起家的根本,就是那些商贾巨富,现在也是大明的栋梁之材啊,知道大明的轨道车吗?”

    “知道一些,不过还没有亲自看过。”曹云道。

    “轨道车已经修到了武陵郡了,这一次我就是坐着轨道车来的,知道我是从哪里来的吗?是从长阳郡宝清港!”萧华看着曹云道。”长阳郡多山,险峻之极,修建轨道车花费极巨,朝廷是断然拿不出这个钱的,想必你们也知道,大明的百姓可以说是很富有,但朝廷真得是很穷,知道这钱是从哪里来的吗?”

    “又是国债?”曹云猜到。

    “错了,这些钱,便是那些豪门世家,商贾巨富们出钱修的,朝廷只是出了很少的一部分。”萧华道:”知道他们为什么会出这个钱吗?大明朝廷,大明皇帝可没有逼他们,而是利益驱使他们拿出这个钱来。大明现在海贸正式向百姓开发,任何人都可以买船出海,那些巨富大家们,看到了其中巨大的商业利益,为了能在这波出海的大潮之中占得先机,这些人自觉自愿的拿出钱来修这条路,目的却是要连通宝清港和内地的交通,能让他们的货物以最快的速度出现在宝清港上船,当然,他们出钱修了路,别人要使用这条路,也是要出钱的,哪怕就是朝廷要使用这条路运送物资,也是必须出钱的。只有一种情况除外,那就是发生了战争。”

    曹云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一件事,不由大为惊讶。

    “利益,只需要找到共同的利益点,那么,即便是豪门世家,又为什么不能与朝廷一条心呢?”萧华总结道。

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车() 
    虽然心中早已经有了一些心理准备,但曹云真正进入到修建于距离武陵郡城不远的轨道车站的时候,还是被其庞大的规模更震撼到了。

    这里,更像是一个小型的城镇。

    车站在正中央,所有的建筑都被刷成了醒目的红色,一大一小两道门户前,都有士兵把守,大的那一个,有马车进进出出,不时地运进或者运出一些什么东西,而小的那一个,显然是走人的了。

    一个挂着售票处的小小的窗口前,排着长长的队伍,在哪里交了钱,领出来一个小小的木牌,然后走到小门前交给一名卫兵验看之后,就可以带着自己的行礼进入到那道门户里面了。

    萧华,曹云自然是不需要经过这个环节的,他们两人在陈也的陪同之下直接坐着马车进入到了车站内部,被车站的官员,迎到了一间安静的房子里等待着。

    坐在这间三层高楼房的了房子里,曹云可以一览无余的看到整个车站的全貌。

    他首先注意到的便是车站内部,那巨大的顶棚下面,一条条纵模交错的轨道,看得有些让人眼花缭乱。一列轨道车刚刚进站不久,一大群身着蓝色制服的人正在忙碌着,将十数匹挽马从前方一一解下身上的缰绳,然后牵着走到对面的一个巨大的马棚里。

    这是一列运送货物的轨道车。曹云凝目注视着这些长长的连接在一起的车箱,每一节车箱上面都覆盖着厚厚的毡布,一共有十节车箱,每节车箱大概有十米长左右。

    毡布被揭开,显然是武陵郡这边的官员正在与一名随车而来的官员交谈着什么,紧接着,一节节车箱上面的毡布被揭开,里面装着的是一袋袋的粮食。武陵郡的官员拿着一个铁钎子,随意地选取了几节车箱中的袋子,一钎子插下去,抽出来,钎子上的空槽便带出了少许的粮食,拈起几颗塞进嘴里嚼了嚼,满意的点点头。

    他回头招呼了几句什么,外头便整齐地奔进来一大队的士卒,将车上的粮食卸下来装进等候在一边的马车,然后赶着马车离开车站。而武陵郡的官员,则认真地站在一边清点着马上的数量。

    曹云也在数。一节车箱里装了大概一百袋粮食,如果每一袋是一百斤的话,那一节车箱便能装一万千粮食,这列轨道车一共有十节车箱,这一趟,便足足运来了十万斤粮食。

    这让他心中悚然。运送十万斤粮食,明人只不过动用了十几匹挽马,还有每节车箱之上坐着的两个武装士兵而已。不不不,那不是他们的士兵,他们的穿着不是明军的制服,好像是来自明国的什么明威镖局。

    明国的镖局在齐国官员的心里,就是一个准军事组织,他们经常受雇于他们的朝廷去做事情,比方现在他们正在做的在秦国的剿匪等事情。

    暗自在心中盘算了一下大齐要运送十万斤粮食所需要的成本之后,曹云的嘴角不由有些抽抽起来。

    “亲王殿下,这些粮食都是运往桃园郡的,现在桃园郡驻扎了太多的军队,以桃园郡再加上我们武陵郡的产出,还是不够支应如此多的军队的粮食消耗的,所以每隔几天,都会有这样的运粮车从正阳,沙阳等地将粮食运过来,不过接下来就只能靠马车一点一点的蚂蚁搬家罗,要是遇上雨雪天气就很够呛,所以我们要修一条往桃园郡的好路,减少成本。”陈也在一边笑咪咪地道。

    “修这轨道车,只怕花费的成本更大吧?”曹云反击道。

    “嗯嗯,是的是的,投入巨大,但一次性投入,却可以享受永远的便捷啊,这是值得的。”陈也嗬嗬笑着“亲王殿下大概想不到,这么多粮食从沙阳那地方运来需要多长时间吧?”

    “多长时间?”

    “从沙阳到武陵郡,中间还隔了一个益阳,足足超过了一千里的路程,使用轨道车,不过三天而已。”陈也竖起三根手指,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曹云脸色木然,他并不怀疑陈也在他面前夸大其辞,因为他马上也要乘坐这样的轨道车,哄骗是完全没有必要的,速度有多快,他自然可以马上体会到。

    “这也是大明的那些豪门巨贾投资兴建的?”他转头问萧华。

    不过回答他的却是陈也。

    “合资而已。”陈也道:“这条线路啊不像去宝清的,经济利益不大,更多的是军事上的价值,想让商贾们完全出资那自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朝廷出得更多一些。下官听铁路署的人说过,朝廷占股五成九,私人占股四成一,不过嘛,运营是交给私人来做的,朝廷倒不管。”

    “朝廷投资却给私人来运营,那朝廷岂不是亏了?”曹云惊问道。

    陈也一笑:“亲王殿下,您应当这么想,如果是朝廷来运营的话,那这些挽马不需要钱吗?轨道沿线的工人不需要工钱吗?维持这么大一个车站,不需要费用吗?与其朝廷要操这么多的心,还要付这么多人的薪水,何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