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马前卒-第107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大明的军队来了,我便去投军,但大明的军队招兵至少要十八岁,我碰了两次壁之后,便谎报了自己的年龄。我长得老成,一脸大胡子,倒是能骗不少人。小亮,你是那里人?”

    “我是沙阳的,今年才刚刚被调到这里来。”士兵道。”樊哨长,你也别太伤心了,咱们迟早能报仇的,总有一天,我们会打到那边去,他们抢了我们的,我们就十倍的抢回来。”

    “当然要报仇。”樊昌紧紧地握住拳头,在空中挥了挥,”等我们打败了齐人,我就再回来,把我们的村子建得给当初一样好。”

    “肯定会的,樊哨长。”士兵用力的点头:”你是从湘溪那边调过来的吧,那里听说原来也是跟这儿差不多,现在不也建成了一个个漂亮的村子吗?其实在湘溪那边更容易建功,那边与齐人的冲突很激烈呢。”

    “湘溪与我们这里不一样,别看那里冲突不断,但并不适宜大规模的作战,只适合奇兵突袭,每次齐人来捣乱,也只是小规模的部队,成不了大气候,再者那里水资源丰富,所以在哪里才会有驻屯点,不过真要大打的时候,昌渚肯定更合适大部队展开,再说了,这里是我的家乡,所以我主动请求调到这里来的。”樊昌道。

    “说得也是。”士兵站起身来,道:”您的衣服肯定已经烘干了,我去给您拿来。”

    从士兵手里接过烘干的衣服,樊昌往身上套着,穿了一半,眼神突然凝住了,目不转睛地盯着对面齐国方向。

    “怎么啦,樊哨长?”

    “好像有人过来了,而且还有不少人。”樊昌快手快脚的穿上衣服,又捡起地上的甲胄往身上套着,同时大喊道:”所有人,着甲,有情况,准备战斗!”

    棚子里立刻便忙乱了起来,兵器甲胄的碰撞之声不绝于耳。

    “加快速度!”樊昌大吼道。

    半柱香过后,数十名士兵在樊昌的身后列成了整齐的队列。

    樊昌盯着茫茫的雨帘。

    在湘溪的时候,他多次碰到过这样的情况,齐军常常越境突袭巡逻队,村庄,而反过来,明军也专门有这种队伍窜到齐地去干同样的事情。

    这样的战斗规模不大,但同样很残酷。自从到了昌渚,这样的事情还真没有碰到过,必竟与湘溪那种明国刻意发展的地域不同,昌渚算是不毛之地。

    雨倏忽之间便小了许多,眼前也一下子清晰了起来,樊昌也终于看清了前面的状况,那是一群正在奔逃的人正在被一队齐国士兵追赶。

    樊昌一下子明白过来,这样的事情,现在并不少见,大多是当年被掳到齐国去的桃园郡甚至是武陵,益阳的百姓想尽千方百计的逃回到故乡。

    有成群结队的,也有单个逃回来的,在湘溪的时候,他便多次碰到过这种情况,也因此和追击的齐军有过交锋。

    身边的小亮也明白了过来,看着那些奔逃的百姓步履蹒跚,而身后的追兵却是越来越近,不由急道:”快点啊,快点啊!”

    樊昌却是马上就判断出了形式,以前面那些逃亡的人的速度来看,他们绝对跑不过身后的追兵,看着队伍之中的男男女女,还有那些被背着,搂着的孩子,他心里陡然一阵刺痛。

    “检查武器,准备下山接应。”他吼了起来。

    “樊哨长,那边是齐地了!”小亮道。

    “齐地又怎么样?”樊昌狞笑起来:”在昌溪的时候,老子就去过好几次,本以为这里不会有什么事的,既然他们撞上门来,怎么能放过?”

    “他们人多!”

    “小亮,以前没打过仗吧?”樊昌嘿嘿笑着:”新兵蛋子,今天跟着我见见血,人多?大明士兵从来不怕人多。”

    樊昌话音一落,身后的明军士兵都发出了哄笑之声。很显然,这一队士兵之中,就小亮一个人是新兵蛋子,其它人,此时都已经开始准备武器了。作为巡逻士兵,他们的装备是相当好的,长矛,环首刀,甚至还配备了弩箭。

    “跟我走!”樊昌吼了一声,率先从丘岭上冲了下去,数十名明军齐声呐喊,跟着樊昌向下奔去。

    远处,陡然看到明军士兵的逃难者们,齐声欢呼起来,本来有些迟缓的脚步,这一刻却是快了起来。

第一千二百七十二章:边境冲突(2)() 
明军士兵绕过了奔逃的百姓,迎向了后面急追的齐军,出乎他们的意料的是,第一波弩箭射过之后,对面的齐军丢下了几具尸体,竟然转身就跑了,浑然不似樊昌在湘溪那边遇到的那些悍勇的齐军。

    制止了小亮这个新兵蛋子兴奋得还想要追杀的举动,樊昌仔细检查了一番死在地上的齐军之后,恍然大悟。

    “不是正规的齐军野战兵,可能是一些地方的杂牌部队。”站起身来,樊昌对众人道。”不堪一击。收拾了这些人的武器盔甲,走吧!”

    武器盔甲带回去可以证明他们的战功,至于尸体,很快便会有齐人的部队赶来收敛,倒也用不着他们代劳。

    逃过来的百姓大约有二三十人,樊昌的目光在众人的脸上一一掠过,却失望的发现,没有一个是熟悉的,原本他希望能在这些人中看到一些熟悉的面孔,这样就可以打探一下自己哥哥嫂嫂以及侄儿们的下落,看来这一次又要落空了。

    面对着这些狂喜的逃难者们一迭声的道谢,樊昌道:”大家伙干紧跟着我们离开这里吧,齐人逃走,用不了多久,他们的骑兵便会赶到这里来,我们也必须通知上面准备应对。你们几个,帮着把那几个小娃娃背上。”

    他指着小亮等几个士兵道。

    一行人迅速地越过了山丘,向着后方进发,而在他们的前面,樊昌早已经派出了一名士兵轻装前进,去向驻扎在温渚的大部队报信,请求派出骑兵前来接应。

    “这位军爷,听说咱们桃园郡现在无偿地给百姓分田地,建房屋是不是?”一名四十出头的汉子,在最初的惊魂未定之后,终于定下神来,获救的喜悦过后,不免要担心起自己未来的生活。

    樊昌的脖子上架着一个四五岁的小娃娃,听了这话,笑着点头道:”你们是在哪边听说的吧?不错,在我们桃园郡的百姓,一人能获得十亩上好的水浇地,不要钱的,不过这样分得的田地,第一年要上交所有收成的五成,第二年上交三成,从第三年开始,才能与其它人一样。”

    “真得是这样啊?”汉子脸上掩饰不住的喜色:”我们家这一次一共逃回了五个人,岂不是说就有五十亩地?”

    “当然!”樊昌看了一眼聚拢在汉子身边的家人,不由得一阵子羡慕,这种一家人生死都在一齐的场面,让他的心微微有些痛。”这些地都是熟地,如果你们有多余的精力,还可以自己去开垦荒地,而这些荒地啊,前三年却是免所有赋税的,所以只要人勤劳一点,每个人都能生活得很好。”

    “没想到我们听到的居然是真的。可是军爷,我们当年被齐人掳走,现在逃回了,什么也没有了。”汉子又有些担心起来。

    “这些你不必担心,对于你们这样从齐地逃回来的义民,桃园郡是帮着建房屋的,也会提供生产工具以及牲畜,当然这不是白给的,是郡府用免息贷款帮你们做折,以后按年份,你们必须归还,不过也不用担心啦,现在桃园郡挣钱的门路多得很。只要肯下力就好了。”

    “我们什么都没有,就只剩下一把子力气了。”汉子与周围的家人都是满脸的喜色,”军爷,我们以前是桃园萍乡的,现在能回到家乡去吗?”

    “萍乡啊?那恐怕不成。”樊昌摇了摇头:”那里与齐境太近,经常会有齐人骚扰,像你这种情况,恐怕会被安置到安全一些的地方去。咱们桃园郡当年遭了大难,十室九空,地广人烟,现在是将所有人都集中到土地肥沃,交通便利,造近郡城附近的地方集中安置的。”

    “原来是这样啊!”汉子有些失望,但失望旋即又被兴奋所取代,”这一次逃回来算是逃对了,军爷是不知道,我们这些越人,在哪边实在是活不下去了,就没有被他们当人啊,那些有钱的还好一些,像我们,在那边活得就像狗一样。”

    这样的话,樊昌这两年已经不知听过了多少次了。当年齐军撤退,大鱼小鱼一网捞,几乎将桃园郡这样的边境郡地变成得千里无为烟,明军接管之后,数年之间不遗余力的发展,如今也只是在郡城周边以及一些重要的县城里,聚集了一些人口,哪怕是郡守贲宽到处去找人,买人来填充人丁的巨大缺口,依然是杯水车薪,现在桃园郡的人口,尚不及全盛时期桃园郡的三成。真真正正的地广人稀。

    而与之相对应的,对是对面的常宁郡因为掳掠了大量的前越人口,导至人满为患,土地是有限的,资源是有限的,这些被掳掠的前越百姓,在哪里的境遇可想而知,有钱的富户,还能靠着做生意或者打通关节向着齐国内地流通,没钱的,就只能苦熬着了。

    “没有什么越人了。”樊昌纠正道:”现在能给你们幸福的好日子的是伟大英明的大明皇帝陛下,你记好了。”

    “是是是,我记得了,是大明,我们现在都是大明子民了。”

    与汉子的交谈让樊昌更加担忧自己亲人的处境,只恨不得马上就打到常宁郡去,将自己的哥哥嫂子侄儿们全都救出来。如今自己的日子算是过得很好了,但亲人却仍在遭苦遭难,虽然两边相距并不远,但却是咫尺天涯了。

    好在大明已经灭了秦国了,现在的大明无比的强大,也许下一步,圣明英武的皇帝陛下,就会把目光转向齐国了。樊昌没有读过什么书,但也知道天无二日,人无二主,一片土地之上,岂能容两头老虎并存呢?大明与齐国迟早有一战,他只希望这一天来得更早一些。对于大明能够战胜对面的齐国,他有着无比的信心,至少他知道,在桃园郡的驻军之中,有很多像他这样的当年逃过一劫的人,他们都无比的盼望着能早日打过去。

    一个时辰之后,他们的身后,还没有看到齐人追击的影子,前面,一支明国骑兵却已经风驰电挚而来,樊昌彻底放下心来,现在他们仍然行走在一片荒无人烟的地带,齐人越境追击,这一点也不稀奇,不过现在,他可以放心了。

    “你们安全了!”他满面笑容的对着这些逃出苦难的人道:”新生活要开始了,感谢伟大的皇帝陛下吧。”

    与荒芜的昌渚相比,桃园郡治下的湘溪则又是另一番景象,同样是与常宁郡相邻,但湘溪现在却是大明重点经营的一个边境地域,这里土地肥沃,水资源丰富,而且地势比起一马平川的昌渚则要险峻得多,这里,不可能展开大规模的部队,却又必须防备小规模的部队奇袭穿插,因此在这里,大明驻军不多,却下了大力气发展这里的民生。

    大量的农庄在这里拔地而起,一个村子,就是一个防守的节点,村子建有高大的围墙,绕墙的溪流便是天然的保护带,每个村子之间,有着宽敞的道路连接,一方有能,八方来援。

    所有的村民都集中居住在有高墙保护的村子里,而村子外面,则是广袤的田地,数年经营之下,这里已经有了中兴之兆。

    桃园郡守贲宽当年在贯彻这一策略的时候,安置在湘溪的民众便是经过额外挑选的,现在的湘溪百姓,绝大部分都是通过各种途径抵达桃园郡的原秦地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