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无限战役-第1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时刘云眼睛一亮,开始翻看起大明盐政的内容来。盐,是天下所有人的必需品,大明总体上还是自然经济为主的国家,一般商品只有在江南沿海地区才会流通得很广,而只有盐是人人都必需的商品。现在的盐价贵得惊人,一斤盐竟然需要三钱银子,或者说三百文。如果按照购买力计算,那么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200元人民币,一斤盐就需要60块钱!后世的食盐基本上是一块钱一斤,如果明朝也是这个价格,那么应该是五文钱一斤,但这个价格在市场上是不可能的。只有盐商在向“灶户”收购粗盐之时,价格才是五文钱左右一斤,这是初级产品的价格。现在的食盐生产模式,是海边的“灶户”煮盐,然后盐商以低廉的价格收购,精制之后再高价卖出,之间的价格竟然相差六十倍!盐业,在古代可真是暴利!实际上,如果现代国家不专营盐业,把盐价压低到正常的水平,恐怕后世的盐商也会把价格提高,几十块钱一斤食盐也不是不可能。毕竟人人都要吃盐,这是没办法的事。

现在盐价这么贵,但一个人每月用盐不过半斤,对于稍微有点钱的人来说,买盐也不是很大的负担,而普通人家就要精打细算了。柴米油盐酱醋茶,对于后世来说,盐不过每月几块钱就足够了,并没有占多大比重,但在古代盐就跟米所占的比重差不多!所以在生活必需品上面,盐排在第四位。

明朝的盐业之中,以两淮地区最为发达,“淮盐”在全国闻名,因为从苏鲁交界的绣针河口到长江口这一片海岸,有着无数的盐场。唐宋以来,盐课常常占到国家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而两淮盐课又是全国盐课收入之首,因此淮盐的税收占了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是,明朝初期,朱元璋搞了一种名叫“开中”的制度,后来明朝就渐渐丧失了盐税的收入。所谓“开中”制度,就是让商贩把粮食军器等物资免费运到边疆,供给军用,朝廷虽然不付钱,但可以给商贩颁发“盐引”,也就是贩盐许可证来作为补偿。商贩送了多少物资,就获得相应重量的贩盐许可证。当时朱元璋还得意洋洋地说:“朕无需一两饷银而养百万大军,实乃亘古未有之举。”确实,当时朱元璋不需要发饷银来养边军,但他没想过商人“无利不起早”,肯定是贩盐的利润远远大于那点军资,这些商人才愿意给朝廷运送物资。其实,朱元璋的做法,只不过是拿盐税来养兵,只是少了货币这一层罢了。

到后来,边军裁撤,这些盐商却还在继续贩盐,而不用交税,如此一来,明朝的盐税渐渐丧失,到后来盐课只占财政收入的十分之一,不过二三十万两罢了。朱元璋的做法,简直就是捡了芝麻丢西瓜!后来,明朝开中制度无法执行下去,朝廷不是愚蠢,肯定知道此中弊端,于是就把开中运粮的制度改为开中纳银的制度,也就是交钱来换取贩盐许可证。这种做法理论上可以代替盐税,但实际上朝廷没法完全核实盐商到底贩了多少盐,所以还是损失了大笔收入。不过,盐税收入还是有的,尤其是张居正改革期间,盐税收入曾经高达五六百万两,朝廷累积了大量的赋税,万历年间,朝廷得以实施三场大作战(平定宁夏叛乱、播州叛乱,远征朝鲜),全赖张居正的改革为朝廷囤积了大量银钱。

不过,张居正死后,人亡政息,盐商又开始无法无天起来,到如今早已吃得盆满钵满,富得流油。现在,刘云要拿盐政开刀了。

第十四章 盐税改革(下)

刘云认为,进行经济的改革,最厉害的武器还是经济本身。在宋末时空里,刘云曾经用大量的粮食把一大批粮商弄得破产,而自己则赚得盆满钵满,那一次他是占了经济总量大的便宜。这一次,他又准备用远超于现今的生产力,把盐商统统整破产。不过梅青反对,梅青道:“你以为像你那种所谓的经济手段,其实是作弊的经济手段很好用呀?如果你贸然出手,只会搞垮大明经济而已,到时候全国只剩下你开的一家公司,别人都破产了,你怎么办?依我看,还是得用行政手段才行!”

刘云反驳道:“行政手段也不能滥用啊,再说了,盐商基本上都是官商勾结,你要查能查多少?上有政策,下有对策,除非你一纸令下,强制把所有盐业收归国营,否则难以解决盐政的问题。”

“这……”梅青想了一下,发现确实是这样,行政手段虽然迅速,但也会有许多副作用。两人商量了一阵,最终决定,经济手段和行政手段双管齐下,先开办一个盐业公司,然后把盐价压下来,给盐商一个压力,然后朝廷出台一个政策,重新对盐业收税,当然不是通过过去的渠道来收,而是让税务局直接收税,这样就绕过那种复杂的关系网,直接收税。这种政策肯定会激起盐商的强烈反对,此时朝廷就要看盐商们的表现了,如果他们顺从的话,那么朝廷就放他们一马,让他们继续经营盐业,但必须由国家监督,盐价必须由国家制定,如果他们强烈抵制,那么对不起,只能让这些盐商破产,国家接手专营。在现代化的生产设施下,古代的手工作业哪能竞争得过?

于是,一家名为“东海盐业”的公司成立了,嗯,虽然现在没人知道什么是公司,而实际上这只不过是一个名称罢了,无所谓。真正有意义的是,刘云成立了这家公司,马上就把许多设备运了过来,然后在沿海招人,开始生产。招的都是什么工人呢?其实就是原来的“灶户”,他们以前是煮盐为生的,煮出来的盐低价卖给盐商,自己只能糊口。现在呢,如果在盐场里工作,那么每月工资十两银子,确实很高的。不过,这些人必须经过几天的突击培训,至少要懂得操作这些现代设备才行,如果培训之后不合格,对不起,你被淘汰了,只有合格者才能当盐场的员工。

新的盐场,首先要在海边整出一大片的盐田,自然是用水泥来建造,否则海水晒干之后岂不是把泥土也铲起来?然后就是建造厂房,安装各种设备。很不幸,附近并没有电力,所以只好在附近建个发电机,让系统来建立就行,只需两千资源就可以建造,方便快捷。

盐场的建设不是一天两天能完成的,就在建设的同时,刘云下达了彻查全国盐业的命令,这回朝廷的目的是要把盐税给收上来,五税一的高税率,没办法,盐业本来就是暴利行业,税收就必须定得很高。这下子,在两淮和江南一带引起轩然大波,不过朝廷上倒是一片赞同的声音,这些大臣已经知道皇帝的行事风格了,反正大臣们没有任何能力制约皇帝,所以只能任凭刘云独裁。

彻查,绝对是彻查,朝廷上直接派遣钦差,钦差就是何腾蛟,此人铁面无私,可以担当这个重任。何腾蛟下江南的时候带了好几千人的督察队,督察队可是有武器的,其实就是一支军队,同时兼有纠察人员的身份。这下子,江淮地区的官商一阵鸡飞狗跳,这时候他们想遮掩或者销毁证据已经来不及了,何腾蛟一天就带人到达淮安,开始彻查盐业,很快就揪出一大批贪官污吏,连同行贿的盐商一起,基本上都被抄家了。不过,刘云有暗中嘱咐,让何腾蛟“抓大放小”,把大盐商抓了,抄没了,留下小盐商,这些小盐商只能乖乖地听话。

彻查的过程中,一位姓田的盐商竟然纠结了几千护院想要造反,结果何腾蛟派了五百人过去,“砰砰”几枪,很快就干掉了大部分的反贼,一场动乱很快就平息了。而这位愚蠢的盐商这种行为的结果就是——被抄家了。抄了几个犯事的大鱼——官员和盐商,抄家的结果让人大吃一惊,总计竟然抄得两千万两白银!这个数字,可是张居正执政期间四年的盐税!于是,盐商们害怕了,他们向朝廷妥协了,只能接受重税。加了重税,这些盐商就有理由提高盐价了,但是,此时却传出一个消息:一家名为“东海盐业”的盐场正式成立了,其生产的食盐已经出现在市场上,价格比市面上的食盐要便宜两成,而且质量还要好!这些食盐都是加碘的食盐,只是大明没人知道加碘的作用罢了。其实,东海盐业可以日产千吨食盐,仅仅一家就能供应全国,这就是大机器生产与手工小作坊的区别。

实际上这种产量一点都不夸张,在现代,贵州的一家小酒厂就能年产几万吨白酒,而在古代日产千斤是十分了不得的事情,古代产量的单位一般用斤,现代则用吨,这就是区别。

东海盐业的诞生,立即让这些盐商无计可施,盐价不但没有上去,反而降了下来。此时,刘云发现了一个问题,就是他的这个做法,导致一部分灶户失业了。查抄了许多盐商,又多了一个现代化的厂去和古代作坊竞争,于是这些底层的灶户就有人失业了。没办法,刘云只好给他们安排出路,低价出租一些木制渔船,让他们转向渔业,又或者,直接教他们近海养殖,这可是一条全新的出路。这样好歹没有弄出民变,处理完这些事情后,刘云松了一口气,暗叹:“看来改革还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想要平稳地过渡,还真是不容易。”

关于全国的盐业,刘云准备给这些盐商抛出橄榄枝,让他们入股盐业公司,从小作坊转为机械化大生产,让出一部分利益给这些人,没必要斩尽杀绝。反正刘云他们总是要离开这个时空的,就算垄断了全国的行业也没什么用,所以还是让别人也分一杯羹为好。于是,全国出现了几个官私合营的盐业公司,直接把剩下的盐商整合起来,盐业从私营改为官营——早就应该这样干了,赋税和盐价全部都由朝廷的专门机构来指定。税务由税务局来处理,盐价则由新开的工商局来管。

两个月后,基本解决了盐税的问题,刘云心情大好,这下子,朝廷向民间表明了改革的决心,无论遇到什么阻力都不怕,而那些官绅也很无奈地接受了朝廷的政策,就连朝廷上的大臣都不再反对(反对也没有用)。此时,瞿式耜和何腾蛟成了刘云改革的代言人,他们两个和一些开明官绅则代表了支持朝廷改革的新势力。这些人是看到了刘云的力量,而且稍有眼光的人都可以看出,跟着现在这个“不寻常”的皇帝走,肯定获益匪浅。而那些守旧的顽固势力,等时间一过,你们就守着你们那些祖业坐吃山空吧。

此时,何腾蛟刚刚向刘云报告了这个月的盐税:“皇上,由于各大盐业公司成立,盐税政策走上正轨,因此本月的盐税达到五十九万两,这是五税一的税率的结果。”

刘云叹道:“盐利之暴,果然如此。我听说张居正当首辅的时候,盐税也有过五六百万两,而今这个月的盐税近六十万两,可见当时张居正所做的有多么正确。”

何腾蛟心悦诚服地道:“这都是因为皇上圣明,如此一来无数的银钱就不会白白流入盐商手中,如今朝廷也能从中获利,也能断绝贪官污吏的财路。从前张相在位的时候确实国库殷实,张相功不可没,如今皇上所为更胜张相也。”

刘云乐呵呵地道:“何爱卿不用拍朕的马屁,盐业之税本来就该为国家所有。盐铁,盐铁,二者都是国家之重,如今盐业的问题解决,现在该轮到铁了。好在如今制铁之权仍在朝廷手中,但制铁效率较低,这就大大影响了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决定新建一个‘国营钢铁公司’,整合多个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