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57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每个人都仿佛有心事。

    有人激动,有人忧愁,有人不时的向秦天这边张望,比如说高士廉和张士贵他们,因为跟秦天的关系不是很好,所以他们都希望秦天可以被那些读书人给围堵,给闹的。

    结果那些读书人围堵了半天之后就散了,今天就再没有听到动静,这让他们很不爽。

    而秦天,则神色平静的站在了大殿上。

    等事情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李世民自己把这件事情提了出来。

    “诸位爱卿,科举时间的改革,你们可有什么意见?”

    李世民询问,朝中群臣就又站出来说了起来。

    “圣上,臣觉得这科举时间的改革是可以的,特别有利于人才的选拔啊。”

    “没错,没错,而且来京城的读书人少了,对于长安城的稳定也很有帮助。”

    “圣上,臣不同意,只有每年都选拔,才能够把真正的人才给选出来,三年一选,间隔时间太长,臣如论如何都不同意。”

    “圣上,臣也不同意,这对读书人来说太痛苦了……”

    双方各执一词,谁也不肯推让,情况可能跟昨天一样,不会有什么结果,哪怕李世民站出来表示同意改革,只怕也还是会有人反对。

    除非李世民坚决一些。

    只是,李世民坚决一些没有问题,可民间的读书人亦或者是朝堂上的一些人不支持,那对大唐的发展来说,也不是很有利吧。

    李世民眼眉凝着,在这些人说的差不多后,他才望向秦天,道:“秦爱卿,此事你怎么看啊?”

    大家都把目光投向了秦天,虽说闹事的是士子,但科举改革的却是秦天啊,他不说出个所以然来,只怕不行。

    秦天这里,倒也平静,被问之后就站了出来,道:“圣上,朝堂之上,有人支持,有人反对,有人觉得一年一考好,有人觉得三年一考好,其实这事也好解决。”

    “嗯,怎么解决啊?”

    “圣上,明年春试照常考试,明年之后,就三年一考,不管那一种,我们都试一下,然后看看结果再决定用哪一种,如果三年一考不行,我们就还一年一考,如果三年一考行,那我们就三年一考,如果那年人才缺失,我们还可以再临时增加一场考试,这些都可以灵活着来嘛,不必太过介意。”

    秦天准备徐徐图之,只要三年一考试用了一次,那么以后想要废掉,可就不容易了。

    而且现如今长安城的那些读书人,都是准备明年考试的,只要明年还让他们可以考试,他们就不会反应激烈,其他地方的读书人想反对三年一考,可奈何距离远,他们怕也没有其他办法吧?

    只要交给时间,一切都好办,而且,凡事不要逼的太紧,就有缓和的余地。

    秦天这样说完之后,朝堂之上的群臣神色顿时就松了下来,他们觉得这办法可以。

    本书来自

第1061章 杜如晦死() 
    很多时候,一件事情如果可以活泛一点,可以给人希望,那么这件事情基本上就是可行的。

    秦天没有说一定就要三年一考,他只是说试验一下,不行的话还是一年一考。

    如此,秦天等于是让步了一些,而朝中的那些人觉得事情不是那般的古板了,不是说一点变化都没有了,他们还是有希望的,如此,自然也就会赞同了。

    朝堂之上,群臣立马就又说了起来。

    “秦大人说的不错,我们可以试着来嘛,最多也就三年时间,不行就再换。”

    “不错,不错,如今我大唐才刚刚开国,很多事情都不是很成熟,现如今摸着石头过河,也无不可。”

    “极是,极是,我看是不错的……”

    有了缓和的余地,大家都表示支持起来。

    李世民这里,却是越发的有点佩服秦天来,本来那么难办的事情,他这样一弄,反而没有什么难的了。

    他自然清楚秦天心里想的,现如今只是试验一次,可试验了一次之后,好与不好,还不是他李世民说了算,到时候只要他李世民说好,那以后肯定就是三年一考了。

    而明年,也就是贞观六年,虽然也考试,但也可以作为缓和的一年,让各州县都开始设置一些县试啊,州试什么的,如此这些考生每年都在考试,那他们也不会觉得三年来京城一考有什么问题吧?

    那个时候,他们想的更多的,可能是如何通过州县的考试成为举人。

    其实,成为举人就具备了做官,亦或者是在衙门做事的资格,对他们来说,也还是很不错的,每年进士没有多少,举人却是可以有很多的吧?

    朝堂上的气氛缓和了许多,高士廉翻了个白眼,气的快要吐血。

    他突然觉得朝堂上的这些人太没有追求了,这件事情,秦天就这样稍微说了一句,他们竟然就放弃了自己的坚持,他们的品格呢?

    可高士廉也没有办法。

    李世民点了点头:“好,既然如此,那这事就这么定下吧。”

    事情就这样定下了,这样说完之后,早朝结束,群臣陆陆续续的离开。

    一些官员该安排这件事情,就去安排这件事情,想来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反对的,明年都要考试了,只要他们能考上,谁还管以后是几年考试。

    这就跟有人高考结束之后,再也不关心学习是一样的道理。

    只要他们这些人明年能继续考试就行了,他们不管以后的。

    而以后的那些书生,现如今都还没来长安城呢,他们想闹也闹不成。

    这事肯定没有什么问题了。

    李世民回到御书房后,终于松了一口气。

    而就在这个时候,一名宫人急匆匆的跑了来,道:“圣上,刚刚杜府传来消息,说杜如晦杜大人……快不行了。”

    听到杜如晦快不行了,李世民的心头顿时又是一痛,而想到今天早朝上解决的事情,他又有点欣慰,片刻之后,他便起身道:“走,朕去送杜爱卿最后一程。”

    长安的天气很冷,街头的雪并没有被人给铲平,李世民的马车很快停在了杜如晦的府外。

    杜府的气氛有些凝重,萧杀。

    来了之后,李世民就直接被领到了杜如晦的卧室。

    卧室是温暖的,杜如晦躺在床上,浑身已经动弹不得,只有眼睛和嘴巴还可以张开。

    李世民进来的时候,杜如晦正在询问:“情况怎么样了?”

    他的声音虚弱,旁边的杜荷眼泪刷的一下就流了下来。

    “父亲,圣上来了。”

    杜如晦问的,自然是秦天弄科举改革的事情,不过这事刚结束,杜荷也还不知道呢。

    杜如晦一听李世民来了,挣扎着就摇起来,但却被李世民赶来给按住了。

    “杜爱卿不用起来,就躺着吧。”

    杜如晦点了点头,他已经快死了,倒也不在乎这些礼节了。

    “圣上,秦大人要改革科举考试的时间,不知道……成了没有?”

    李世民道:“爱卿,成了,秦天这小子是个有本事的人,三言两语就把这件事情给解决了,你担心的事情终于有了缓和的余地,等以后朕腾出手了,就精简官吏,一定让我大唐辉煌。”

    听到事情成了,杜如晦终于松了一口气,他的嘴角露出了一丝浅笑:“秦天,实乃有通天彻地之能,圣上,我大唐有秦天,是我大唐之幸啊,圣上要做千古一帝,非秦天不可。”

    以前虽然秦天也曾经做出过很多惊人的举动,不过杜如晦都不觉得有什么,但这一次,他却是对秦天的能力真的佩服至极。

    因为这件事情,他本来觉得根本就没有一点办法的,可秦天就这样做成了,而且做的云淡风轻,仿佛他还没有怎么用力,事情就解决了。

    李世民听到杜如晦对秦天的评价之后,内心也是有些澎湃的。

    不错,他也觉得,自己要成千古一帝,是非得要秦天帮忙的。

    从认识秦天那一刻起,秦天就给了他许多的惊喜,自动水车,自雨屋,热气球,唐刀……

    这一切的一切,都让大唐变的更加的富有和强大,他不敢想象,如果没有秦天,他大唐何时能够除去突厥之患。

    “杜爱卿……”

    李世民刚要开口,突然看到杜如晦躺在床上闭上了眼睛,嘴角仍旧保留着那一声浅笑。

    李世民的心头突然一震,忍不住又喊了一声:“杜爱卿……”

    可杜如晦并没有回应,旁边的人看到这种情况后,突然就哭了起来。

    杜如晦留着这一口气,就只是为了听到自己想要知道的消息,如今既然知道了,这一口气也就散了。

    李世民看着躺在床上的杜如晦,往事突然一幕幕的浮现在了自己的脑海之中,当年他还是秦王的时候,杜如晦就已经跟着他了。

    作为十八学士之首,杜如晦办了他很多,没有杜如晦,就没有他李世民的今天。

    “爱卿啊……你好好的去吧,你的家人,朕会帮忙照顾的……朕有一城阳公主,就赐婚给你的儿子杜荷了,你放心,你放心……”

    君臣之情,至此绝也。

第1062章 离奇身亡() 
    科举考试时间改革的事情结束之后,新年就来了。

    新年的长安城热闹非凡,可能因为上一年的宫宴有点无趣的缘故,所以今年李世民就又恢复了在乐坊设宴的情况。

    负责的,仍旧是秦天。

    不过这种事情秦天已经驾轻就熟,倒也没有什么麻烦的。

    新年过后,秦天就有点深居简出起来。

    没办法,一个月左右,九公主可能就要临盆了,作为一个丈夫,他自然是想在这最后的一段时间里,好好的陪着九公主的。

    一个女人愿意为你生孩子,那你就是抽出一些时间陪她,又算得了什么?

    如果一个男人连这点时间都抽不出来的话,那他说再多爱这个女人的话,都是虚的。

    秦天把九公主照顾的有点无微不至。

    当然,过了初八之后,早朝开始,秦天该上早朝还是要上早朝的。

    而就在这天早朝上,吏部的官员说了一件事情。

    “圣上,永州刺史柳三离奇身亡,朝廷派人前去调查,却也没有结果,不仅没有结果,我们派去的人也失去了消息,臣以为此事重大,应该再加派官员前往才行。”

    永州刺史柳三离奇死亡的消息年前就已经传到了京城,一个朝廷官员离奇死亡,对于朝廷来说还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所以李世民当时就派了一名钦差前往永州调查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只是新年刚过,就传来钦差也失踪的消息。

    这就让李世民以及一众群臣觉得事情只怕真的不简单。

    就算钦差调查不出什么来,也不会失踪吧,可钦差失踪了,那问题就大了。

    吏部的官员把情况说出来后,朝中的一些人就议论起来了。

    “永州之地,向来穷山恶水,刁民极多,如今朝廷官员相继出事,只怕那里有大问题啊。”

    “肯定有大问题啊,朝廷官员都没了,能不是大问题吗?”

    “只怕这问题还不简单呢,我们应该派人前去调查才行。”

    “”

    大家说着永州的一些情况,说着自己的担心和猜测,李世民坐在上面,眉头微凝,神色很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