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大唐好相公-第21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们都暗觉不好,若是不能将所有的孩子都给杀死,他们如何向主子交代?

    “宁可杀了,也绝不能让他们逃走,杀。”领头的人立马命令士兵杀人,那些士兵自然也清楚,若是囚犯逃了,他们谁都不好过。

    一时间,不管是黑衣人还是士兵,突然都向那个孩子冲了过去。

    第20更,求订阅

    (本章完)

第389章 李代桃僵() 


第390章 武德九年春() 


第391章 突厥意() 
年继续过着,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被杀的事情渐渐在长安城传开了。

    魏征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忍不住吐了一口血。

    他作为太子洗马,对于李建成的那几个孩子还是有印象的,对于那几个孩子也很喜欢。

    他本以为,李世民胸怀宽广,应该能饶了那些孩子一命。

    可现在看来,他还是太天真了一些。

    李世民又怎么可能让这些隐患继续留着呢?

    魏征有点悲,有点气。

    可许久之后,他还是让自己强忍了下来。

    虽然他现在是言官,但并不代表他真的什么都可以说,他可以规范李世民的一些行为,一些治国方针,但在政治上,他却不能插嘴。

    如今,他若是站出来替这些孩子说话,亦或者是捉拿凶手,那么李世民很有可能会翻脸不认人。

    帝王的话,一诺千金是真,说不算数就不算数也是真。

    对于这点,魏征还是清楚的。

    而一个人一旦活了下来,再让他去死,就多少缺了一点勇气。

    对于李建成和李元吉的孩子被杀的事情,魏征什么都没有说,甚至他好像从来就不知道这事。

    如今的他已经在御史台做事,但他也只忙御史台的事情。

    仿佛,他已经不再是他。

    新年就这样过着,在年假刚结束的第二天,李世民的册封大典就开始了。

    因为是在这样的时期,所以册封大典相对来说简单了许多,李世民在匆忙的情况下,就真正,正式的成为了大唐的太子。

    成为太子的第一天,李世民在侧殿将长孙无忌召集了来。

    “辅机啊,如今东宫的薛万彻等人还在潜逃,必须尽快把他们给抓回来才行,要么杀了,要么逼他们投降。”

    长孙无忌点点头:“太子殿下放心,属下已经派人去做了,不过在属下看来,招降他们,比杀了他们更有用。”

    李世民凝眉,问道:“何以?”

    “首先,薛万彻等人也算是猛将,如今我大唐边境不安,北有突厥,西有吐谷浑、党项以及吐蕃等等,这种情况下,我们大唐正是用人之际啊,薛万彻若能投降,我大唐实力更为强大,再有就是,他们这些人都是李建成的亲信,如果他们都肯投降太子殿下的话,可彰显太子殿下的胸怀,可让其他人更加的放心。”

    如果连薛万彻这样的人都投降了,那些跟东宫走的近的人,自然就更加的放心了,他们不用担心被人诟病,说他们是叛徒,而且他们也可以看出李世民的广阔胸襟,而更加的卖力投入到大唐的建设中来。

    在长孙无忌看来,此时的大唐,并不需要通过血腥的手段来镇压那些异己,但凡投降的,但凡对大唐有用的,他们都可以用。

    李世民听完长孙无忌的话后,点了点头:“本太子连魏征这样的人都用了,还担心薛万彻?好,只要他们肯投降,本太子一律重用,不过他们要是有什么异心,也别怪本太子无情。”

    ……

    新年刚过,塞外仍旧寒冷,不久前刚下的一场大雪还未见丝毫融化的迹象。

    一匹快马急匆匆的进了突厥军营。

    “急报,急报,可汗陛下,有急报……”

    突厥的太子冲进去后,无人敢阻挡,没过多久,探子便进了突厥的军中大帐。

    大帐中,颉利可汗正与一些部落首领和官员商谈情况,探子的到来打断了他们刚才商议的事情。

    颉利可汗并没有生气,因为在战争中,消息永远都是最为重要的,所以他有过命令,但凡是探子来报,不用通禀,直接就可以来报。

    “有何急报?”

    “可汗陛下,新年之前,大唐京城发生了玄武门之变,李世民在宫中设伏,杀了大唐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而后逼宫李渊,如今的李世民已经是大唐太子了。”

    “大唐太子?”听到这个消息后,颉利可汗以及其他部落首领都觉得很奇怪,按理说李世民既然杀了李建成,逼了李渊,那他现在应该是大唐的皇帝才对啊,他怎么努力了这么救,却只要了一个太子?

    “是的,现如今的李世民的确是太子,不过他虽是太子,却已经掌控了大唐长安所有兵权,而且一应大小事物,皆由李世民管理。”

    探子说完,颉利可汗眉头微凝,紧接着就哼了一声:“这个李世民,还真是好算计啊,又想当荡妇,又想立贞节牌坊,杀了人,逼了宫,还想让人认为他是按照正统登基的?真是可笑。”

    颉利可汗已经看穿了李世民的把戏。

    “大唐可有生乱?”

    “只在当时骚乱了一会,如今已经平静了。”

    颉利可汗神色微动,李世民虽然暂缓登基,但却确保了大唐内部的稳定啊,这步棋走的妙。

    “看来,我们还是小看了李世民,他竟然能够如此隐忍,实在是我们突厥今后最大的敌人。”

    颉利可汗把李世民的做法以为是李世民自己的决定,所以他认为李世民很难对付,不过这么说完之后,颉利可汗还是哈哈笑了起来:“不过,就算如此,我想大唐也处于一直十分紧绷的状态,至少稍微刺激一下,就有可能瞬间崩塌,李世民逼宫,那些藩王能忍吗?”

    “可汗陛下的意思是?”

    “冬天已经过去了,很快暖春就会到来,而我们进攻灵州的机会也会到来,这一次,我要打的大唐四分五裂。”

    颉利可汗很有自信,只要李世民掌控不住大唐的话,各路藩王怕就要找机会去长安勤王了,他们会打着扶持李渊的旗号进攻长安城。

    那是,大唐必乱,而他们突厥,也可趁机捞一笔。

    “进攻大唐,进攻大唐……”

    听到这话,大帐中的那些部落首领很快就兴奋起来,他们对于大唐的富饶早已经垂涎三尺了,这一次,他们一定要狠狠的掠夺一把。

    当然,他们也要报上次在灵州被击败之仇,虽然那一次并非是李世民领兵,但也的确是因为李世民的出手,才导致了他们的溃败。

    “进攻大唐,进攻大唐……”

    众人高声喊着,颉利可汗突然挥手制止:“好了,商议一下接下来的步骤……”

    第23更

    (本章完)

第392章 开科取士否() 
京城长安,上元节之前。

    虽然还没有到上元节,但京城长安的热闹已经不是平时能比的了。

    京城的百姓仿佛总有办法让自己忘记一些事情,好似他们见多识广,哪怕是向逼宫这样的事情,也不能让他们持续太久的关注和热情。

    此时的百姓只期待很快到来的上元节。

    这对大唐来说是好事,对李世民来说也是好事。

    百姓善忘的话,就不会有太多的痛苦。

    当然,李世民也清楚,这种善忘只是暂时的,也许很小的一个刺激,就有可能再出触发。

    成为太子的李世民更忙了,仿佛每天都有忙不完的事情,而成为太子的李世民,并没有搬进东宫。

    甚至连刚刚被册封的太子妃长孙太子妃,也不曾住进去。

    他们仍旧住在秦王府,不过此时的秦王府则习惯的被称为西宫。

    在李世民成为太子之后的第三天,第一次的早朝终于开始了。

    很正规的那种早朝。

    天刚蒙蒙亮,一群臣子就在皇宫外面等着上殿了,李世民在自己的寝宫忙忙碌碌,穿着太子的正式服装,心里突然激动的手都要颤抖起来。

    虽然已经掌控了整个大唐,可在第一次早朝的时候,他竟然会激动,李世民轻声一笑。

    这个时候,一名小太监跑了来:“太子殿下,群臣已经进殿。”

    李世民点点头,随后走了出去,在李世民走进大殿的刹那,身后的小太监突然扯着嗓子喊道:“太子殿下上朝。”

    声音刚落,群臣纷纷行礼:“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声音拉的很长,甚至有点此起彼伏,当李世民坐在龙椅上的那一刻,当他居高临下看着下面群臣的时候,他的那种激动突然又烟消云散了。

    在他坐上龙椅的时候,他才突然发现自己拥有了决定大唐一切事情的权力,甚至包括一些人的性命。

    当他不用忌惮任何人的时候,他又何须慌张,何须激动?

    “平身!”

    群臣起来之后,便开始商议起政务来。

    “太子殿下,今年本来是要展开春试的,只是如今圣上身体不适,不知这春试今年还考否?”

    吏部官员站出来询问,李世民这才想起来还有科举考试这茬,不过他并没有立马就下定论,而是问道:“诸位觉得,这春试考还是不考?”

    李世民话罢,立马有人站了出来:“太子殿下,去年的时候,很多士子已经从全国各地赶了来,他们吃住在长安,为的就是能够参加科举考试,所以臣以为,不能让这些士子白跑一趟啊,还是应该考的。”

    紧接着,又有一人站了出来,道:“太子殿下,臣也觉得应该考,很多书生恐怕已经没有什么盘缠了,如果不让他们考,他们在长安就无法生存下去,回去一趟又不方便,如此难免会生出一些事端来。”

    事端二字,这个大臣说的有点重,而意思已经再清楚不过了,隋末的时候,李密就因为考试没过愤而造反,这才使得隋末大乱,如果因为那些士子考不成而闹出事故来,的确不妙。

    更何况,现在的情况也很特殊,刚玄武门之变,京城的士子,只怕心里都有些想法吧。

    这个大臣的话说的让人心里有点不敢,李世民坐在龙椅上,却是眉头微蹙,不得不说,刚才这个人说的情况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但今年开科取士,并非李世民之愿。

    因为李渊还没有退位,所以今年是武德九年,如果今年开科取士,那考中的就是武德九年的进士,他们都算是李渊选拔出来的人。

    但李世民想在自己登基之后有了年号再开科取士,这样那些人才就是他李世民选拔出来的,这样一来,这些人也就只会更效忠他,而不是李渊了。

    只是如何拒绝,让李世民有点为难,说不不考吧,为什么不考,这些士子可都等着呢。

    总得有个理由才行吧。

    李世民思虑片刻,突然看到裴寂站在人群中露出了一丝浅笑,不由得就在心里哼了一声,他知道,这个裴寂定然是等着看笑话呢。

    说到底,裴寂是他父皇的人,也是李建成的人,如今虽然投靠了自己,但也保不准他心里不服,想给自己难堪。

    想到这里,李世民干咳了两声,随即问道:“裴大人,你作为我大唐宰相,对于此事怎么看?”

    正站在人群中等着看好戏的裴寂突然听到这话,脸色顿时就拉了下来,这不是为难他的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