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居安兄,令尊可是……”

    蔡攸连连摇头:“家父是家父,我是我……这官,可不能让长辈帮着做啊。”

    “对,对,对!”纪忆翘起了大拇哥,“还是居安兄懂得做官的大道,兄弟得多多向你请教。”

    “那赵小乙这台戏……”

    “一起来,一起来。”纪忆笑道,“不过,居安兄得指点在下一二……在下家里世代都是做海商的,不大会做官啊。”

    “没事儿,没事儿,”蔡攸笑道,“忆之兄是能做事的,家里又不缺钱,只要能在东华门外唱名,还怕没有飞黄腾达的一日?

    说起来,我们大宋一朝官是很多的,可是能真正替天家办事的官才几个?”

    “替天家办事?”纪忆仿佛有些不懂,愣愣望着蔡攸。“还有不替天家办事的?”

    “怎么没有?”蔡攸压低声音,“知道文潞公的那句名言吗?”

    文璐公就是文彦博,历仕仁、英、神、哲四朝,封了潞国公,去年刚刚去世。

    “文潞公的名言可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非与百姓治天下也’这句吗?”

    “后面半句拿掉,”蔡攸笑道,“再想想元祐党人怎么会那么倒霉……就能参透做官的学问了。”

    元祐党人就是旧党,而“为与士大夫治天下”则是旧党的执政理念,也是他们倒霉的原因。

    大宋官家优待士大夫是没错的,但绝对不是想和士大夫“共天下”。这个道理参不透,就有去亚龙湾住海景别墅的风险了。

    蔡攸瞧了纪忆一眼,笑道:“忆之兄和某都是南人,想来不会似那些榆木脑袋的北人一般,一定是能参透其中道理的。

    以忆之兄的本领,将来总有荐跻二府的时候,所以今后你我还得多多往来啊。”

    新党旧党,很大程度上是按照地域划分的。籍贯在南方,通过科举入仕的文官,比较容易加入新党。而北地豪门出身的文官,天然倾向旧党。

    另外,新旧两党在执政理念上最大的分歧,就是“为与士大夫治天下”了——这是旧党的理念,而新党……当然也不是真的要“与百姓治天下”,而是在替官家做事。至少,在王安石之后,新党人物就是这么做官的。

    而蔡京同志更是全心全意为官家服务的模范官……

    燕人马植这个时候,也正在和一个大宋模范官见面,这官还是个宦官!马植去大相国寺闲逛只是个借口,他出了米府就上了早就候在门口的童贯派来的马车,直接去了童贯在宫外的宅邸。

    到了童府之后,就马上被童贯请进了内堂。

    “马员外,你与我明说,你可是辽人?”

    听到童贯的问题,马植并没有感到意外,只是看了看左右,发现没有第三人在场,才用一口燕地口音答道:“某家是医巫闾山马家的马植,字良嗣。”

    童贯的眼皮一张,目光炯炯地看着马植:“燕云四大家族之一的医巫闾山马家?”

    “正是!”

    童贯看着马植:“是马人望让你来的?”

    马植一笑:“在下的大伯是辽国的忠臣。”

    “哦。”童贯点了点头,若有所思。过了一会儿,才又开口道:“良嗣兄日前对某家说的,都是真的?”

    “是真的。”马植笑道,“所以耶律洪基现在只是虚张声势,根本不可能挥军南侵!

    他要是真有余力,也该用在生女直部身上!”

    童贯眉头紧皱,“可是我朝刚刚在横山得到大捷,西贼已经危在旦夕了。”

    马植一笑:“大官何必相欺,中朝没有马军,西贼哪怕败了也能全师而退,亡国是不会的……耶律洪基有何必要兴师南犯?

    再说了,耶律洪基不可能弃了磨古斯,若是那样,便是磨古斯赢了北阻卜之战!到时候阻卜各部,就要一统在磨古斯的大纛之下……这便是草原千年来的惯例,威望就是实力啊!”

    “好!”童贯抚掌大笑,“咱家这就把你说的写成奏折,密呈给官家了!”

第144章 金明池,莲花庵(月票200加更)() 
快到午时的时候,雪终于停了。

    但空气中犹自弥漫着那种南方的冬日才有的阴冷潮湿,令开封府城,若被一层冰沙覆盖。

    武好古和米友仁挤在狭窄的马车车厢里,两个大男人散发出来的体温被熊皮褥子和棉布窗帘保存得很好,因此没有觉得寒冷。

    两人聊了一路,都在商量怎么哄端王开心。

    论起来也挺丢人的,一穿越者,还是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艺术家,现在竟然一心想着拍马屁。

    不过在宋朝生活了一段时间后,武好古已经知道要做事情,就必须把未来的官家哄好了的真理了。

    因为在大宋官家那张温和的面孔之下,拥有的却是无与伦比的集权。后来的朱熹曾经评价宋朝治理地方的政策是: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刑政一切收了。

    实际上,各种“收了”的权,通常不是到了东西两府的宰执手中(哲宗朝是个例外),而是通过一套低效的,互相制肘的官僚体系,全都集中到了官家一人之手。

    官家的温和,某种程度上也是因为根本没有谁能威胁到至高无上的权力。所以“亚龙湾看海”基本上就是文官们最严厉的处分了。苏东坡现在就在海南岛,如果武好古将来不想去亚龙湾长住的话,把宋徽宗哄到位是非常必要的。

    而米友仁的马屁功夫也是不亚于他的书画本事的,一路上又给了武好古不少好的建议。

    这个徒弟,真是收对了!

    不知不觉间,马车已经到了地方,嘎然而停了。

    “两位员外,到地方了。”

    车夫的声音传来,打断了车厢内两个“马屁精”的对话。

    武好古先从车厢里面钻出来,被一阵寒风激了一下,身子一抖,然后才搓着巴掌四下张望。发现眼前是一条长墙,长墙之内还有一些殿阁楼台样子的建筑。

    “这是……”

    “这是金明池。”米友仁的声音响了起来。

    “金明池?”武好古想起了《金明池夺标图》和张择端。

    “这里是皇家御苑,更早的时候是教练水军之处。”米友仁说,“南边还有一个琼林苑,也是皇家御苑。就是赐琼林宴的地方。”

    琼林宴就是皇帝请新科进士吃顿好的,以示嘉奖鼓励。一开始就在琼林苑办,后来不一定在琼林苑摆酒了,不过琼林宴的名字却保留了下来。

    “金明池,琼林苑……好地方啊!”武好古又扭头往西看去,高大巍峨的开封府外城西墙赫然入目,看上去也不太远。

    “这一带当然是好地方了。”米友仁笑道,“除了两家御苑,周遭都是开封府豪门的别墅,还有一些道观寺庵,都是做豪门买卖的。没想到纪大官人家的墨娘子居然进了这里的庵堂……”

    “对了,”武好古问那车夫,“庵堂在何处?”

    “过了前面的树林便是了。”

    车夫指着前方一片覆盖了些许白雪的树林,“林中有小路可行,过了之后就是了。”

    米友仁笑道:“老师,此间都是如此……用树木竹林相隔,不失野趣风雅。”

    “好吧,”武好古点点头,“我们走着去吧。”

    那马车夫也道:“小底拴好马车,就帮二位员外把画具扛去。”

    武好古说了声“有劳”,就和米友仁一块儿向树林走了去。这片树林看着挺近,走着倒也有点距离。

    “这边空旷得很啊。”武好古一边走一边问米友仁。

    “的确空旷,”米友仁道,“开封府城西面这一代都是如此。”

    这个地方,用后世的话说,就是个高档别墅区。

    “开封城内那么挤,就没想过在这边兴建一番?”

    武好古敏锐的“地产商思维”马上就转动起来了。他早就想做地产了,不过开封府城内可以发挥的余地不大——没有多少土地了,真的要赚大钱,就得在城外做文章了。

    “兴建?”米友仁笑了笑,“老师,这里如何兴建?”

    办法一定是有的!

    武好古心想:这里就挨着开封府城,周围环境也不错,最关键的是还有两座离宫别院,而且也足够空旷……完全可以开发啊!

    “元晖,”武好古走进青石铺成的林间小道时忽然问,“这边的土地可昂贵?”

    “昂贵?”米友仁笑了笑,“看和哪里比……比开封府城内是便宜多了。”

    武好古点点头,心想:看来是有戏的。不过这是个大项目,眼下是做不成的,而且……自己的股份商行还没正式成立,根本运作不了这种大项目。

    还是先定个小目标吧。

    “元晖,我们把书画会馆开在这里行吗?”

    “书画会馆?”米友仁四下看看,“偏了一点……不过也不是不行,最好在城内建个小一点的用来收货。”

    金明池、琼林苑附近都是开封府豪门的别墅,把书画会馆建在这里是合适的。不过城内一定要有个分号用来收货,“画廊”也应该建在城内。

    “还是你想得周到。”武好古点点头。

    这时,师徒二人已经过了树林,眼前变得豁然开朗起来。这里是一大片的田垄,约有三四十亩,田垄边上,倚着另外一片树林的是一座小小的寺庵,名曰莲花庵。

    竹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这座寺庵和大相国寺、法起寺这等殿阁林立的大庙不一样,走的是小而精致的路线。莲花庵内的楼榭亭台,小桥流水,廊柱斗檐,就连花园之中装饰的假山石,都透着一种精心打磨过的线条之美。

    见了这些小而精致的建筑,武好古就知道,这里是一家私庙。所谓私庙有两类,一类是神棍庙祝私自建立的庙宇,用来哄骗善男信女的香火钱;一类就是大富大贵人家因为自家女眷想要皈依我佛而修的庙宇。

    而这莲花庵应该是后一种情况,不过不是纪忆为墨娘子建的,而是他从哪个富豪之家手中买下的。因为走进了庵堂,武好古就发现这座寺庵的建筑充满了沧桑陈旧之感,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老房子了。

    不过纪忆愿意为墨娘子买下这座寺庵,也说明她不是个寻常的家伎。

    武好古和米友仁到达的时候,寺庵的大门敞开,没有人阻拦,他们便不请自入。里面没有发现尼姑,只有一个上了年纪的女使在打扫院落。

    米友仁问那女使:“墨娘子在吗?”

    “墨娘子在藏经阁楼上,你们自己去吧。”

    寺庵虽小,却也五脏俱全,还在后院修了一座藏经阁,也是小小的,非常精致的建筑,而且看上去比庵中其它的建筑都要新,显然是刚刚修缮过的。

    藏经阁只是个名号,里面没有藏经,而是藏了个娇滴滴的大美人。两层的楼阁被布置成了居所,一楼是会客和用餐的厅堂以及一间练功房;二楼是美人的闺房和卧室,还有一间悬挂着明尊画像的静室。

    武好古和米友仁到来的时候,墨娘子刚刚练完功,浑身上下香汗淋漓,一双玉手中还各执着一把明晃晃的宝剑。

    哦,她可不是什么女剑客,而是在练剑舞。她的好身材可是来之不易的,不仅要控制饮食,还得日日勤练舞蹈……哪怕永远都没有观众。

    听见外面的脚步声,墨娘子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