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9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生了。

    别看他们仅仅是骑士学院的一年级新生,但是他们这一代一年级的小骑士是从骑士小学升上来的!而且在蒙学(相当于的小学)念书的时候,就开始接受严格的六艺教育。所以他们不仅拥有天下为公的信仰,而且军事素质和文化素质之高,也超过了之前任何一代骑士学院的一年级新生。

    特别是在骑兵技术这方面,他们的能力尤其突出。所有骑士小学毕业的学生,现在都掌握了骑射和墙式冲锋的本领。如果要打堂堂之阵,连生女真的敢达也不见得能在他们手上占便宜。骑士学院中公认的难度最高的骑术课程,他们这些人直接就达到了毕业生的水平。

    所以在进入骑士学院之后,他们这批学生首先接受的就是为期两个月的步兵训练。然后就将开始接受变得越来越复杂的军官课程,包括骑、步、辎、工、炮、军事机宜等等,还要学习云台学宫的几门基础学科,如儒学、文学、算学、自然学等等。在完成学业的同时,还会几次部队实习的机会,说不定还会上战场去历练一番。

    等到他们毕业,成为共和军的中坚力量之后,呵呵,那就是颠覆天下的力量了!

    ……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大辽天庆二年的三月底了。时间过得飞快,但是在过去的几个月中,大辽昏君耶律延禧却没有虚度。他终于振作了起来,就快成为他的心腹国族们心目中的明君雄主了。

    首先,耶律延禧又成功的从变得越来越昏庸的成吉思皇帝赵佶那里要到了一大笔钱帛——都是用太原府的百姓交换的!

    有钱好办事儿嘛!捞了一笔的耶律延禧马上给下面一群因为燕地沦陷和连年征战而叫苦不迭的国族亲贵们分了一部分钱,寺庙里面也打赏了一些,明君雄主的名声马上就起来了。在这权贵还有高僧们的蛊惑下,点集自干辽的工作进行的也比较顺利。

    从两月份开始,大契丹的勇士们就陆陆续续从各自的部落、宫卫、头下军州向辽阳府集中。到了三月底的时候,辽阳府城周围,已经出现了连片的营区。

    如果登上辽阳府城,往四下一看,入眼的就都是一顶顶好像扣在地面上的包子仿佛的帐篷。无边无际的,也不知道有多少!

    那么多契丹国族的精兵聚集到了辽阳府,北面的阿骨打,南面的马政他们是怎么想的不好说,但是辽河两岸的渤海右姓和汉人大族,是不敢把恁多的契丹老爷当透明的。

    他们打不过阿骨打,打不过武好古,还打不过辽河两岸的土豪劣绅吗?他们这帮人就算要粮尽饿死,也得等到北上黄龙府后!现在可不能怠慢了,要不然他们在辽阳府周围打起草谷,大家伙都得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辽河两岸的财主们纵有千般不舍,也咬着后槽牙把自家库存的粮食一车车、一船船的运到辽阳府,献给大辽明君耶律延禧了。

    哦,顺便提一下,黄龙府城这个时候已经被阿骨打攻破了。萧嗣先突围而出,跑到了威州和高永昌汇合。然后又接到了耶律延禧让他们暂时撤退的命令,现在也退到辽阳府来领罪了。

    和他们俩前后脚抵达的,还有大公鼎和马人望率领的团练军。两个老翁也真是够卖力气的,各自发动了亲族好友,还在所管辖的州县中强拉壮丁,东京道留守司也全力配合,征发了不少京州兵给他们凑数。总算凑出了数量庞大的团练军!马家的奉先军人数达到了六万之众。大公鼎的渤海军人数更是多达八万!

    只不过这两支团练军的装备很差。只有劣质的刀枪毡甲充数,弓弩铁甲百无一二,根本就是一支送人头的叫花子部队。

    不过马人望和大公鼎二人也没想过真的用这些叫花子兵马去打硬仗,他们只想把这两支兵当成手中的本钱。

    可耶律延禧却不想让他们如愿以偿。

    ……

    已经当了一段时间明君的大辽皇帝,整个四月中就天天穿着盔甲,在一群同样甲胄齐备,看着就彪悍的御帐亲军的簇拥下,在叫花子兵的营地中转悠着。不时还要校阅兵马。看到叫花子兵的甲械皆无,少不了还要斥责几句,严词督促马人望和大公鼎尽快整备。也不要什么铠甲皮甲,纸甲木楯总要凑齐的!弓箭和长枪也是必不可少的,角弓什么的不想了,木弓总不困难吧?辽阳府城附近就有树林,尽管去伐木造械吧!

    训练的事情也要抓紧!

    没有军官和老兵带着是吗?那就把高永昌的渤海部和马植的奉国军拆了做骨干,总能把队伍拉起来了吧?

    另外,团练军还得学会宋军步步为营的绝活!得多多准备木锹、木镐和麻袋,随时准备变身施工队!

    对于耶律延禧的这些吩咐,马人望和大公鼎虽然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还是一一照办。不照办也不行啊,耶律延禧可是带着二十多万大军来的!收拾大公鼎、马人望这两条地头蛇还不和玩儿似的?

    只是时间一天天的过去,转眼就到了四月初夏。可是耶律延禧这位明君却愣没有一点动静。丝毫没有率领他的二十多万大军北上去找完颜阿骨打干一架的意思!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耶律延禧是害怕了?觉悟了?还是又准备回头去当昏君了?

    现在可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了!

    辽阳府周围集结的兵马都突破四十万了!算上马匹还得增加七八十万张嘴,一百多万张嘴一起开动,人吃马嚼的每天都是海量的粮食在消耗。粮食当然供应得上了,可是辽河流域的渤海右姓和汉人大户供着那么人,那么多马白吃白喝的,谁心里能痛快?

    到了眼见快到六月的时候,大公鼎和马人望终于有点忍耐不住,开始在上朝的时候拐弯抹角套耶律延禧的话了。

    也不敢大明大方的问耶律延禧什么时候出兵送死,而是谎报军情,说完颜阿骨打部正在袭扰通州!他们俩请求带兵北上,驱逐完颜部反贼……

    ps:书友们,我是大罗罗,推荐一款免费小说app,支持小说下载、听书、零广告、多种阅读模式。请您关注微信公众号:dazhuzaiyuedu(长按三秒复制)书友们快关注起来吧!

    

第1156章 共和国的崛起 二() 
驱逐完颜部的反贼,还是加入完颜部一起做反贼?恐怕是后者的可能性更大吧!

    耶律延禧坐在东京辽阳府的皇宫大殿之上,听着两只老狐狸的瞎话,心里面却不怀好意的思量着。

    他现在也不管两只白毛老狐狸到底是真的忠心还是在忽悠自己,总之是不能放过他们了。没有他们手中的十几万团练兵,固若金汤的旅顺府城就得用契丹国族的命去填。

    契丹国族多宝贵啊!除了耶律延禧拉出来的二十多万精锐,就只剩下留守漠北可敦城的两万精兵,留守西京道和太原府的五万大军,以及守卫上京、中京,还有布署在通州监视完颜阿骨打的兵马了,全加起来也就十几万人。

    也就是说,汇集辽阳府的二十多万人一旦拼光了,无论能否占领旅顺府,大辽国都玩完了。

    那么大一个帝国,那么多的敌人,没有一支可以东征西讨的机动兵团,怎么可能维持下去?

    既然契丹国族命贵不能拼光了,那就只能用汉人和渤海人去拼了!

    现在已经有六月份了,战争准备也差不多了。北面的阿骨打也没南下的迹象(人家在等耶律延禧北上呢),看来是时候南下去旅顺府找武好古的麻烦了。

    想到这里,耶律延禧只是冷冷一笑:“完颜阿骨打是被人蛊惑,才会造反作乱的。现在首先要对付的是蛊惑阿骨打造反的奸贼,然后才是阿骨打。”

    什么?

    不打阿骨打了?

    马人望和大公鼎都是一惊。

    两个老头不约而同的用眼角四下一扫,已经将殿上一群契丹重臣脸上的表情都看了个分明。

    没有谁显得特别惊讶!

    这说明他们早就知道……他们都知道了,咱们俩为什么不知道?不用说,一定是天子不相信他们俩了。

    他们一个是汉人,一个是渤海人,应该是靠不住的!

    看来这事儿一定要小心应付,要不然老命休矣!

    “陛下,是要讨伐幽州?”大公鼎的军事素质不如马人望,所以问出来的问题比较天真。

    “陛下一定是要讨伐旅顺吧?”马人望马上就猜到了答案。

    打幽州是不可能的!几十万大军在东京道可以靠着辽河两岸的肥沃大平原供应,去到幽州附近,不论是西京道还是中京道,都养不起四十万大军。

    养都养不起了,还打个毛啊!

    所以耶律延禧在辽阳集结起来的大军,不是北上打阿骨打,就是南下去打旅顺了。

    而旅顺是武好古不惜重金打造的坚城啊!依着大黑山和旅顺地峡修了两道防线。

    大黑山防线以旅顺府城、黑山堡、东关堡为防御核心,构筑了三十多里绵延的城墙防御体系。

    而地峡防线则是在辽国的镇东关长城基础上,修建了十五里长的砖石城墙,还用旅顺府附近出产的石灰石、砂岩,以及冶铁的炉渣(旅顺府附近的铁州出产铁矿,旅顺又有的是木料,所以黄植生就在旅顺半了个铁厂)制成的旅顺泥灰粘合石材(旅顺出产石头),修了一道铜墙铁壁般的石墙。

    想要攻破这两道防线,真不知道要填进去多少血肉……怪不得耶律延禧让自家和大公鼎大办团练,原来是想让辽东的汉人、渤海人去填旅顺的城防啊!

    真是太狠毒了!

    耶律延禧目光阴冷地看着马人望和大公鼎,“朕正欲踏平旅顺城!”

    “臣愿为王前驱!”马人望马上表态。

    他现在是做贼心虚,必须得表现得积极一点。而且他也想好了,如果耶律延禧真叫他打先锋了,他就马上遣人去医巫闾山老家,让亲族都入山躲藏。然后自率大军去辰州和马植汇合,再一起撤往旅顺。

    这天下眼看就要大乱了,什么都能没有,唯独手中的实力不能没有。只要有实力,到哪儿都吃香的喝辣的,要是没了实力,马家就只能寄身幽州,当个食客了。

    耶律延禧却不置可否,只是看着大公鼎。

    相比马人望,他更怀疑大公鼎。

    因为马家再怎么闹,也就是一方诸侯。当皇帝是不可能的,马家没有这个实力,也没有这样的号召力。而且马家是汉人,汉人在东京道、西京道的地盘就是沿海的一长条,最多在医巫闾山里面还有点人。靠这点基本盘,也就是在幽州和辽国间的夹缝中求生存。

    可渤海大氏就不一样了!大氏是王族!为渤海诸右姓所仰望,登高一呼,万众响应。而且渤海人在辽东占据了肥沃的辽河流域,辽阳城附近都有一大堆。如果大公鼎夺下辽阳,得到渤海右姓的拥护,就可以堂而皇之登基称帝了!

    大公鼎被耶律延禧不怀好意的目光看得有点发毛,但他终究是老实人,而且对大辽也是忠心耿耿,真没有自立造反的心思。既然没有做贼,心也就没马人望那么虚。

    所以他首先想到的,还是旅顺府不容易打。

    “陛下,旅顺坚城难攻,又有海路可以调集援兵粮草……只怕一时难以攻拔啊!”

    耶律延禧笑着:“大卿言之有理,诸卿可有良策能绝旅顺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