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9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20万大军每天得有多大的消耗啊!后勤都得从辽阳府往前运,又没有什么水路,都得发动民伕用大车补给。那得用多少人,多少辆马车啊!武好古自己就是三军之主,太知道后勤的坑有多大了。

    如护步达岗那样的大战,其实就是拿辽国的元气在耗。打胜了也元气大伤,旷日持久拖下去和一战而溃,结局其实是差不多的。

    唯一的生路,也只有进行机动防御,先进行收缩,放弃经济价值不大的地区,收缩到上京临潢府和辽河一带,依托堡垒和骑兵集团进行积极的防御,将后勤压力丢给女真人。这样才能慢慢拖垮女真……

    当然了,采取这样的战术,会让耶律延禧面临极大的内部压力。失去幽州已经让耶律延禧焦头烂额了,如果不是勉强夺了半个河东,现在恐怕就祸起萧墙了。

    “他也是不得不战啊!”武好古轻轻一叹,似乎有些同情耶律延禧这个倒霉蛋了,“不战内部摆不平,战了……呵呵,必败无疑!钟哥儿、五哥、仲甫,咱们怎么办?出兵还是不出兵?如果要出兵的话,向何处出兵?”

    “自然要出兵!”赵钟哥道,“地盘还是要尽快打下来才放心……如果要出兵,那就是辽东、辽西了。可以先从旅顺府出兵,取复州、宁州、镇海府,如果还有余力,就把鸭绿江边上的保州、宣州、定州一起取了。”

    此时辽国和高丽的西部边境分界线并不是鸭绿江,辽国还在鸭绿江南有保州、宣州两块地盘。大约就是后世朝鲜的义州、新义州、永川一带。那里的沿江、沿海都是不错的平原,交通也很方便。

    “是得顺手占了,”武好古道,“要不然就得让高丽人占便宜了。”

    “大王,属下也赞成在辽东下手。”马政道,“不过得等到耶律延禧惨败后再下手,这样轻轻松松就能拿下地盘了。”

    打仗总是要取巧的,能少流血就少流血。

    武好古又把目光转向慕容鹉,慕容鹉皱眉道:“如果从辽东出兵,谁当主帅?黄四郎可没有将才。

    而且大军屯驻旅顺的费用也不省啊!旅顺、天津之间都靠海路交通,风向不对,天寒冰封,都会中断交通,使得信息不畅。所以咱们的大军得提前屯驻到旅顺,各种物资也得提前输送到位……如果要调一将步兵,一将骑兵,算上辅兵,就有一万八千人,马匹得有两万多。粮草、辎重更是不计其数。所需要的兵费也是个极大的数目啊!”

    又得花钱了……一万八千人在辽东呆上一年,光是人事费用和粮草的开销就是几百万缗了!

    “预算的事情,兵事房和总军机司去商量,尽快拿出来。”武好古说,“等元老院批了,自有办法筹集。实在不行,就发行债票……有天津银行在,总能筹集到的。现在的问题是统军大将,黄四郎肯定是不行的,也只有劳烦你们三位中出个人了。仲甫,要不你走一趟,等你马到功成,也给你封个都管州吧。”

    “大王,属下可以去辽东,”马政笑道,“不过都管州可不要……我家人少,就是几个兄弟,三个儿子,那点田庄都顾不过来,怎么可能管一个州?等打完仗回来,大王给我在天津府赐个大宅子就行了。”

    “行!一言为定!”

第1147章 延禧攻略 完() 
“……元老院于二月末召开闭门会议,通过年度财政预算案,并且决定发行安东府建设公债200万缗整,为期十年,年利八分,每年付息,到期一次还本,不计复利,由共和执政府提供全额不可撤销之担保!”

    烛光下,耶律延禧读了几句《天津时报》上的文字,屈指弹了一下薄薄的报纸,摇摇头道“什么叫公债?”

    “公债就是共和执政府户房向幽州的老百姓借债,发行一种债票,名叫建设公债。”南院枢密使耶律俨解释道。

    “武好古不是号称富甲天下吗?怎么还要向老百姓借钱?”

    “武好古的钱是武好古的,共和府的钱是共和府的。幽州讲究天下为公,幽州共和执政府是属于八万余户幽州公民的,不是武好古一家一姓的。所以武好古的钱和共和府的钱是分开的。”

    耶律延禧哼了一声“这叫什么天下为公?共和府的钱还不是任由武好古花用?他自家的钱又不拿出来……哪有一点为国为公的心思?朕平时也不说什么天下为公,可是朕有一文钱的私产吗?朕的一切都是国家的,朕才是没有私心。这武好古的天下为公,根本就是骗人的把戏!”

    “陛下圣明!”

    耶律俨连忙恭维一句。心中却是一阵暗笑,武好古的天下为公是真是假先不说,但是人家的公私至少是分明的,私房不通公库是肯定的,共和府的预算得由元老院审查。武好古的年俸包括公使钱在内就是一万两千缗,一个月一千缗。他自家够不够花,就和共和执政府没有关系了。可是大辽天子一年花掉多少民脂民膏?光是布施给寺庙的钱就不止一万两千缗了,还说没有私心……

    另外,武好古拥有的商行、土地,都是公开的!纳税多少,盈亏多少,都要做了报表,交给元老院和相关地方的议会、官府,并且还要公示——当然,这个财产公示并不是为了反腐,而是为了分配元老和市议会的名额。需要公示的也不是官吏的财产,而是元老、议员的财产和纳税情况。

    武好古搞的共和是资本家、封建主的共和,其中代表资本家的元老(议员)由纳税额决定。代表封建主的元老(议员)由所支持的骑士户数量决定。

    所以元老(议员)财产、纳税公示制是必须的,不公示怎么进行排名?怎么确定下一届的部分元老、议员人选?

    换句话说,武好古这个“天下为公”的共和府执政,在幽州境内没有免税的特权。他每年交上去的税,可比从共和执政府领到的薪水多多了,他可是幽州第一纳税大户啊!

    谁为公,谁为私,还不是一目了然?

    耶律延禧是分不清“为公”、“无私”和“公私不分”这些事情的区别的。不过他也不相信这200万缗的公债真的会用于建设劳什子安东府。

    啪的一声,耶律延禧把耶律俨送来的报纸(耶律俨是南院枢密,自然负责幽州的情报工作,看报纸就是他搜集幽州情报的主要途径,为此他每个月都要花上万缗去买报纸)丢在了案几上,摇摇头道“钱到了武好古手里,花在什么地方,还不是他说了算?鬼才信他会把钱拿去安东府。一定是军费!只是不知道会在什么地方用兵了?”

    耶律延禧倒是猜到了一点儿边角。共和执政府提出的200万缗公债虽然不是直接用于军事的,但是这笔钱却替代原本用于安东府开发的200万缗。那200万缗被编入了兵事房的特别预算,就是用来打仗的。

    之所以这样,是出于保密的需要。总不能公开发行一笔用来攻打辽国的债券吧?现在幽州和辽国还在停战之中呢!

    而且,武好古也没有打算全面破坏停战……他只是想在辽国辽东大乱的情况下,趁乱占领一点地盘。

    “陛下圣明!”耶律俨又是一句马屁奉上,然后他也猜到了武好古的意图,“武好古一定是想在辽东用兵。”

    “何以见得?”耶律延禧皱眉问。

    “陛下,”耶律俨道,“据查,武好古最近在开封府买入了几幅土地,价值好几十万缗,准备盖成三层的楼房转卖。”

    “哦?”

    耶律延禧一下没明白,武好古在开封府投资地产和往哪儿用兵有什么关系?

    “陛下,”耶律俨解释道,“开封府若要遭兵祸了,谁还会花上几千上万缗去问武好古的万家行买个房子?开封府的有钱人逃命都来不及,还买什么房子?”

    “说的也是。”耶律延禧轻轻点头。

    其实耶律俨说的不大对。开封府的有钱人不怕武好古……武好古也是汴梁子,甚至是开封将门集团的边角料。和开封府的那帮艺术家资本家将门是沾亲带故的,有点类似隋末的李渊和关陇集团的关系。

    即便在武好古公开割据之后,还有不少开封将门豪门暗中保留着在天津市的投资!

    武好古如果真的挥军开封府,这些开封豪门无非就是换个主子。而且武好古的集团中没有科举士大夫的位置,对于开封豪门来说是利大于弊的。根据现在幽州共和的游戏规则,他们这些人都有元老、议员可以做。他们的子弟也很容易进入云台学宫、格致大书院这样的新式学宫,将来还怕没有官做?

    唯一让他们不爽的,大概就是交税了。不过在宋朝这边,他们逃税的代价也很高。方方面面都需要摆平,要不然祖宗也靠不住!

    所以真正反对武好古的,其实是一票科举出身的文官。武好古施行的共和制的基础,一个是兵役,一个是纳税,一个是实证派、理性派的知识。根本没有传统的儒家士大夫的位置。他们即便要改学实证派、理性派也很困难——云台学宫、格致大书院这样的新式学宫一年才招多少学生?不入这样的学宫,在家里自学成才是拿不到公民权的。公民权都没有,在共和制下还能有什么前途?

    “那么云中、河东呢?”耶律延禧又问。

    “不会。”耶律俨摇摇头,“武好古要是能取河东、云中,他早就下手了。他不下手,一定是暂时没法下手。”

    “是因为河西和昭义两镇?”

    “也许还有陕西将门。”耶律俨说,“条件不谈妥了,武好古就算打进开封府,大宋朝廷也有地方可以跑。武好古入了开封府,也是天下共讨之的乱臣贼子。”

    耶律延禧吐了口气,笑道“说得有理!朕现在放心了……明日,朕就北上兔儿山,在兔儿山设阵汇集大军。如果萧嗣先能够取下按出虎水城,那么下一个就该轮到合不勒了。

    万一萧嗣先未能得手,秋天马匹肥壮之时,朕就亲率十万铁骑,踏平按出虎水完颜部!”

    原来耶律延禧也做了两手准备!一手是偷袭,一手是打一场堂堂之战。

    十万铁骑压过去,还怕不胜吗?

    ……

    上京道,辽阳府。

    萧保先、萧嗣先两兄弟,这个晚上,也在内厅之中商议着突袭按出虎水完颜部王城的计划。

    “7500骑兵怕是不够吧?”

    “怎么会不够?三打一,还怕不胜?”

    “野战当然没有问题,可是完颜部有城池啊!”

    “城池?完颜部现在也有城池了?”

    “是啊!我也才听说……是个什么天理书院帮他们修得!虽然是个木堡,但是壕沟、箭楼、虎落、马面样样俱全,城楼上还有床子弩和霹雳车。你的骑兵怎么打?”

    “竟然有这种事情?”

    完全出乎萧嗣先的预料,完颜部现在有了一座城池可以依托。虽然只是木堡,但是他带来的7500骑兵也拿它没辙啊。

    他虽然计划着偷袭,但是偷袭一座城堡是不可能的。完颜部又不是眼瞎耳聋,怎么可能让萧嗣先的兵马偷偷溜到城堡外面?

    萧嗣先的大军能偷偷开到完颜部的驻地附近几十里的距离上,就非常成功了。

    如果完颜部没有坚城可以依托,他们就得在被迫应战和匆忙迁移之间做出选择。要战的话,匆忙应付,十有八九得大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