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9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外,军事实力薄弱的日本,却有两个比较清醒的军政首领。一个是白河院法皇。执掌日本数十年,大权在握的人物。

    一个是新兴的日本武士集团的首领,源氏栋梁源义家,也就是那个在日本武士历史上大大有名的八幡太郎义家。

    无论是白河院还是源义家,都认识到了“开国”的危险性。同时他们也意识到了大宋海上力量的强大。

    所以他们一直在小心翼翼地和武好古周旋。日本的国,也一直在开和不开之间。

    即便是对马岛、隐歧岛沦陷后,白河院也一直在小心翼翼地推动着讨伐高丽的行动。似乎不是真的想打,而是以打为旗帜,安抚国内的武士,同时和宋朝的海陆市舶制置司周旋。

    而源义家虽然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全权负责讨伐韩寇,收复对马岛、隐歧岛,但他并没有真的出兵,而是在几年前病死了。。。

    源义家一死,征西大将军的职位就落在了他的三子,继任源氏栋梁的源义忠身上。可是义忠还没有来得及整顿军队,讨伐高丽,自己就被人暗杀了。而即位的源为义只有4岁,而且官职低微,根本不可能出任征西大将军。

    于是日本朝野又要为大将军的人选讨论上不少时间了……

    而与此同时,白河院又批准了博士团在日本本土开设书院,传播儒家思想。并且支持了京都大书院的开办,还破格授予京都大书院的司业武藤亲一弹正少弼的高官。

    为了让出身卑微的武藤亲一够资格出任弹正少弼这个级别的高官。白河院还把阿比留氏出身的武藤亲一说出是筑后橘氏的野种,并且让他娶了橘氏长者的女儿,从而获得了“堂上家”的家格,可以出任高官。

    对于日本地方豪族出身的武藤亲一而言,成为“堂上家”无异于一步登天,自然对白河院感恩戴德。

    有了已经变成橘亲一的武藤亲一的帮助,白河院的眼界也开阔了许多,也就更加意识到日本国在大宋幽州军跟前的脆弱。

    在睁开眼睛看幽州后,白河院的立场就变得更加飘忽。一方面频频向幽州和大宋示好,给予天津商人一定的特权,还引入了天理书院;一方面却拒绝全面开国,也不同意在九州或本州增开商市,同时还在北九州以“防韩”为名,增筑城池。

    如果武好古不是早就知道日本盛产金银,不知道日本是东进新大陆的跳板,武好古多半也就不会为难日本国了。

    可是武好古偏偏知道许多事情。而且他还有打开日本国门的利器——黑船。

    即将离开庆源县返回天津府的武好古,这时正在码头上一个新建的小亭子里面和前来送行的知安东府事章之凤道别。

    虽然这次的高丽之行大获全胜,但是武好古的眉头却一直皱着,仿佛有重重的心事。

    “老师请放心,有第五将的兵马在高丽,又有庆源县在手,汉阳的高丽朝廷不敢不听咱们的。”

    “光是听话管什么用?”

    “他们听话了,咱们才能赚到钱啊。”

    武好古听了章之凤的话,只是笑了笑:“高丽能有几个钱?怕是第五将驻兵的费用都出不来。日本国盛产金银,才是重中之重啊!”

    他看了一眼这个得意门生,又轻轻摇头。其实最合适出任知安东府事的人选还是苏适。只是苏家人怎么会和自己这个乱臣贼子为伍?至少在苏辙去世前,苏适是不会回到自己这边了。

    同样的情况还有一个李纲,现在滞留上海,还在纪忆的支持下办了一个上海文理大书院,还延揽了一批云台学宫的师生和西方过来的学者,宣扬什么“理性出真知”,摆明了要另立山头,和实证派分道扬镳了。

    李纲和一批云台学宫师生的离去当然也也学术纷争的原因,但是不可否认,大宋朝庭还是得人心的。所以幽州割据造成了武好古团体的一次大规模人才流失。

    不过幸好章之凤这个办事做官的大才,总算没有离自己而去。

    章之凤对日本的情况并不了解,于是就问道:“请老师明示,学生应该怎么对付日本国?”

    武好古想了想,“黑船,韩寇,佐渡岛!”

    黑船指得是两艘炮舰,在幽州军中,黑船是炮舰的代号。

    章之凤也知道佐渡岛的位置,那里据说盛产黄金,而且又距离盛产稻米的日本越后地区很近,所以一直都是幽州军对日工作的重点。

    可是日本方面也不傻,一直虚与委蛇,不肯在“共同开发”的问题上让步。后来又遇上了幽州割据时间,负责对日交涉的苏适干脆跑去当了提举泉州市舶司,不和武好古一起混了。

    所以渗透佐渡岛的事情,也就搁置到了现在。

    “老师,韩寇是什么意思?”章之凤还是有不大明白的地方。

    “韩寇就是高丽的海盗!”

    “高丽海盗?”章之凤明白了,“老师的意思是,让两条黑船冒充高丽海盗?”

    “不是冒充,而是雇佣。”武好古道,“黑船是吓唬人的,韩寇是做恶人的……不过别让韩寇上黑船,黑船也不能在日本的港口停泊。”

    武好古这是在吩咐军务。和天津府、燕山府的知府不管军务不同,旅顺府和安东府的知府都有兼知军务的名义。实际上就是军民兼管的总督!

    “学生明白了。”章之凤道,“学生会让韩寇去占领佐渡岛,然后开发出黄金来献给老师。”

    “不不。”武好古摆摆手,“我们是商人,不是强盗。”

    “老师的意思是……”

    “韩寇上去后,你就遣使日本京都,去找橘亲一和临政和尚,让他们想办法取得佐渡国司的位置,出兵佐渡岛。只要佐渡岛归了橘亲一或是小相国寺临政,咱们自然能找来开矿的都料帮着他们把黄金多采些出来,再用绢帛刀剑和盔甲把多采出来的黄金换走就行了。而且通过佐渡岛,咱们还能得到越后的米粮和果蔬。东进虾夷岛就容易了。”

    其实占领佐渡岛对于武好古而言也没太大难度,可问题是为了维持占领,就必须在佐渡岛驻军。驻军2000,一年也得耗费几十万缗。而佐渡岛一年能采多少金?产一吨也就六万多两,按照现在的罗马牌价,也就是七十几万两白银,差不多七十万缗。如果按照现在宋朝的牌价(宋朝白银比罗马贵得多),也就是三十万两左右,换成铜钱才三十万缗。

    而且,现在的佐渡金山肯定没有一吨的年产量,即便算上佐渡岛上的银山,再扣除开采成本,一年也不会有十万缗以上的利润。所以用驻军2000,哪怕000去换取佐渡岛的黄金,都是一笔亏本的买卖。

    而天津商人通过中日贸易所获得的利润,每年都在百万缗以上。单是幽州市舶司收到的对日贸易的过税,每年都不会少于十万缗——日本国因为盛产黄金白银和黄铜,所以它的购买力远远超过高丽,是一个大主顾。而历史上日本国内所产的金银黄铜,大部分都流入了中国。所以根本不必用战争夺去矿产,只要想方设法扩大贸易,帮助日本国多产金银铜就行了。日本人挖出来的金银铜,早晚会通过贸易流向中国。而一旦开战,双方的贸易很可能会中断一段时间,这对幽州而言,是非常之不利的。

    “之凤,”武好古最后语重心长地说,“你给我记住了,那些日本人的确很讨厌(其实章之凤并不觉得他们讨厌)。但是咱们也不能打碎了宋日和睦往来的大局。因为咱们每年要从宋日贸易中赚到很多的钱。所以安东府的使命,就是要帮着天津商人垄断贸易,还要想方设法增加日本国内的金银产量,让他们有更多的钱可以买咱们的好东西。最后,还要利用日本的资源去开发虾夷岛。这些事情不好做,不仅要手腕,而且要有足够的耐心。

    对了,遣使日本的事情,你等范之文从福建回来后再安排。他去福建,除了和苏家商量台湾交接的事情,还会把苏适在日本的关系都接过来。到时候你多听听他的,切记不要蛮干。”

    “学生知道了。”

第1135章 苏家湾的起源() 
大观四年十一月末,北方大地已是银装素裹。而东南沿海最繁华的都市泉州,这些日子也笼罩在凄冷的风雨之中。这里没有漫天飘洋的雪花,没有冰冻三尺的严寒,却也有一种阴冷潮湿的寒气。就是那种一点寒意,却能透进骨髓里面的感觉。

    至少对上了年纪,气血以衰的苏辙而言,这种阴冷潮湿的冬天,并不好受。

    州衙后院的内厅中,摆着一只红泥火炉,炉上煮着一壶福建女儿红。酒香馥郁,就在诺大的厅堂里面浮动。

    苏辙抿了一口老酒,夹起一颗下酒的果子放进嘴里,闭上眼睛咀嚼品味。

    堂下,几名文士正襟危坐,谁也没开口。他们看着苏辙,等待着这位退居泉州,悠游山水的前任宰相的发问。

    这几人,都是苏辙的门徒幕僚,还有一个是他的儿子苏适。

    “值一百五十万吗?”

    苏辙突然开口,显得有些没头没脑。

    不堂下坐着的人,却明白苏辙话中之意,其中一人忙起身道:“回相公话,那台湾岛不过是蛮荒之地,而瘴痢横行,根本不值什么钱。澎湖诸岛稍微好些,但也就是渔夫海商歇脚的岛屿。两处单论税赋出产,是无论如何都不值百万的。但那里却是东南之锁钥,腹地之屏蔽。”

    苏辙眉头一蹙,自言自语道:“东南之锁钥,腹地之屏蔽……早年间却没有人这样说的。”

    脑海中,旋即浮现出一条悬挂着万字符旗的桨帆战船,气势汹汹,横行海上。

    武好古可不仅有陆师,还有一支足以和纪忆的海路市舶制置司水师抗衡的海军。

    正因为这支海军的存在,台湾岛、澎湖列岛的战略地位,立即就显现无遗了。用东南之锁钥,腹地之屏蔽来形容台湾澎湖,也就非常贴切了。

    “既然这么要紧,那武好古为何肯让给咱们?”

    苏适接过话题,回答道:“大人,武好古一来缺钱,难以维持台澎的据点,二来希望扶一把咱们苏家,好去牵制纪家的势力。”

    苏辙闻听,却眉头大皱。

    “我们苏家什么时候和纪家海商肩碰肩了?”

    苏家是宰相门第!苏辙、苏轼、苏迟,两世三公了。纪家虽然出了个纪忆,但终究是个商家,而且纪忆因为某些原因,是注定不能当宰相的。

    “大人,我们苏家现在凭什么和纪家相比?”苏适自设一问,然后自问自答道,“纪忆可不仅是海路市舶制置使,他还给自己谋到了一个南洋大都护的名号,把三佛齐市舶司变成了大都护府的辖区,把南心岛商市变成了星州,还效仿幽州,在星州施行共和……虽然纪家还不能牢牢控制星州,但是半州基业,纪家还是稳稳拿着的。我们苏家有什么?怎么和纪家相比?”

    “纪忆之的所为,是人臣应当做的吗?”苏辙问。

    苏适想了想,点点头道:“儿子认为纪忆之的所为,没有违背人臣之礼。星州共和与国于民都是有利的,半州基业,也是纪家应得的。如果纪忆之所为,真的有所不臣,那我们这样的忠臣,就应该挺身而出去拿下台澎了!”

    还有这种说法?苏辙脑筋一时没有转过弯,只是愣愣看着儿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