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8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可不易啊。”陆谦摇摇头。

    他何尝不希望解太原之围?他的恩主童贯还在太原城内,生死未知呢?

    “这里不是说话的地方,先进帅司吧。”说着话,刘延庆自己先下了马,把缰绳丢给了一个亲随,然后大摇大摆的先走进了大门。

    凤鸣山紧接着也下了战马,笑呵呵的把缰绳丢给了一个亲卫,也跟着走了进去。陆谦迟疑了一下,寻思自己可是河东宣抚童贯的人,郑居中总要给童宣帅一点面子吧?所以也就跟了进去。

    郑居中的帅司衙回廊曲折,既深且长,一路上走了过了不知道多少进的院子。每一处门口阶下,都有高大的开封军士卒一动不动的侍立其间。

    这气派森严,可是远远超过了章援在凉州的帅府,武好古在天津市的共和执政府更不能和人家相比了。

    这枢相的派头,果然不同凡响啊!

    不知不觉当中,他们已经来到了一处空无一人的院落之中。

    “你二位在此稍后,本官且去通禀。”刘延庆说着话,就大步走出了一扇月亮门。

    陆谦和凤鸣山等候了一会儿,不见刘延庆回来,却听见一阵密集的脚步声音,还有甲叶兵刃碰撞时发出的叮当作响。

    “不好!”陆谦倒吸一口凉气,“有埋伏,咱们中计了……”

    说着话他拉起凤鸣山就走,从之前进来的一扇院门出去,却发一队顶盔贯甲,持着长枪和刀盾的甲士,已经在门外列队以待了。

    一个四十来岁,生得粗壮高大的小军官手持着一个令牌,喝了一声:“某家奉枢相军令,捉拿你二人归案,还不快快束手就擒?”

    捉拿归案!?

    凤鸣山听着这话简直有点懵逼了,大声嚷嚷道:“郑居中那厮疯了不成?某家可带了5000铁骑来的晋州!5000铁骑足以踏平晋州!”

    陆谦已经知道大事不妙,脸色惨白,额头上全是汗珠子。

    看见凤鸣山想要拔剑上前,一把将他的胳膊按住:“好汉不吃眼前亏……你我二人连身甲胄都没有,打不出去的!”

    甲胄是上战场的时候,或者是耀武扬威的时候才穿的。见上官可不穿这身,而是要穿公服。所以陆谦和凤鸣山带来的几百护卫都顶盔贯甲,可他们自己却没有甲胄。

    趁着陆谦按住了凤鸣山的机会,几个甲士一拥而上,先把凤鸣山扑倒,然后再用早就准备好的绳索捆了,接着又把束手就擒的陆谦也绑上。两个倒霉蛋就这样被牵到了郑居中跟前。

    凤鸣山还在那里大骂:“天理难容!某家无罪,凭什么绑了某家?某家不服!”

    服和不服的两人都被拖到了一处宽大的厅堂,厅堂阶下分列着更多的士卒,都是甲胄俱全。大堂的台阶宽大,直通敞开的大门。大门之内,白虎屏风之前,摆着一张巨大的案几。案几之后,一个上了年纪的白面书生,正踞案而坐,眼神动也不动的在看着大骂不止的凤鸣山。这老头,乌纱软帽幞头,紫袍玉带鱼符。陆谦认得他就是郑居中,于是就俯身一礼道:“小底童宣帅帐下军机陆谦,见过枢密相公。”

    郑居中点点头,还没有答话,凤鸣山就骂起来了:“你这老贼就是知枢密院事郑居中吗?为何让人捕拿某家?你凤爷爷哪里得罪你这老儿了?”

    “聒嘈!”郑居中重重一拍案几,每句话几乎都是磨着牙齿说出来的:“身为官军,绑架士绅,勒索钱粮,和强盗何异?本官今日就要为民做主,杀你这个不守军纪,目无王法的贼子!”

    真要杀头啊!

    凤鸣山也傻眼了。他可是带着5000铁骑来的!宋朝的大官不知道5000铁骑有多厉害吗?

    “来人呐!”郑居中怒气冲冲地说,“将这贼子押出辕门斩首示众!”

    他本来没想马上杀掉凤鸣山,但是凤鸣山嘴太碎了。他不是正经官场出身,虽然给马植当过门客,但是基本上是个江湖人,而且还是辽国的江湖人。那张嘴巴自然没有规矩,把郑居中一顿辱骂。郑居中多大的文官啊,怎么能忍受一个小小的武官这样指着鼻子骂?一气之下,就下令将凤鸣山推出辕门斩首。

    这个辕门之内,等于郑居中办事的衙门也是他的宅邸。在自己家里面杀人不吉利啊,所以得推出去杀。

    当时就有郑居中的亲兵冲上去,把早就捆得结结实实的凤鸣山架出去杀头。凤鸣山这时也傻眼了,真要死了!怎么办啊?虽然他带来了5000铁骑,可是那些铁骑都在洪洞县呐?一时半会儿也来不了,可怎么办?

    这可如何是好?

    正急得没有办法,都快哭起来的时候,忽然就听见有人在大声对话。

    “唉,这怎么把门关了?快开门啊,枢相让杀人,得推出辕门才能杀……”

    “开不了门了,门外正在开战,多半已经打败了!”

    “开什么?”

    “开战!”

    “怎么回事?”

    “那两个贼人带来的亲卫好生厉害,俺们的兄弟要去捉拿,结果被他们砍翻了一堆!如果不关上辕门,没准就让他们冲进来了。”

    “什么?你们那么多人打不过他们几十人?”

    “他们哪儿是人,都赶上大老虎了!一个个杀人不眨眼的,怎么打得过?”

    “那可怎么办?门都出不去,人还杀不杀了?”

    正说话的时候,轰隆隆的爆炸声响起来了,有人把报警的火箭射上天空了!还不是一支,而是一支接着一支……

    原来刘延庆安排的开封新军的战士(有一部分被用于郑居中的亲卫,没有打散)人数虽多,但是却打不过几十个凤鸣山的亲卫。

    很显然,刘延庆百密一疏,低估了河西骑士的肉搏战本事。因为骑士学院的课程中就不强调肉搏战,讲究的是集团冲锋。刘延庆也知道河西骑士和天津骑士师出同门,所以也想当然以为凤鸣山带来的人不能肉搏。

    可是他哪里知道平定河西、安西那么辽阔的土地有多困难!哪怕赵乾顺、赵忠顺带走了许多刺头,但还是有许多部落、强盗、游牧民族需要对付。小规模的战斗就没有停止过!这帮河西骑士早就练出来了,那些没有见过血的开封新军怎么打得过人家?就算有几个猛士出身的小武官能打,现在也都上了年纪,过惯了安逸日子,早就没有当年之勇了。

    所以发生在辕门外的战斗,现在已经分出了胜负!

    要用来斩杀凤鸣山的辕门之外,现在已经被凤鸣山的部下给占领了……

第1114章 国贼,军乱 五() 
辕门之内,凤鸣山正在等开门,开了门他的脑袋才能砍了去,所以等待的时候还是很煎熬的。

    而在帅司都堂之内,陆谦正坐在地上叫屈喊冤呢!

    “枢相啊,小底不是那群河西骑士的头头,小底不过是河东宣抚司的军机。是童宣帅派小底寻到这群河西骑士,想拉他们去给太原府解围的。谁知道耶律延禧把太原府围了个结结实实,所以一时去不得。小底就暂时留在河西军中了,他们纵兵大掠的事儿,真的和小底无关啊!”

    陆谦倒也没撒谎,纵兵掠夺的事儿都是凤鸣山和苏之涣决定的。

    郑居中哼了一声:“那就姑且信你一回,不过你即便没有参与,也该是知情的。知情不报,同样有罪!不过本官可以给你一个戴罪立功的机会……你带上凤贼的人头,去洪洞县河西军中,劝降苏之涣及其部众。”

    什么?陆谦傻了。

    你这个知枢密院事是个傻子还是个疯子?你不知道洪洞县那边都是什么人吗?那些人不是西军不要的,就是西贼不要的,要么就是大辽都不要的阻卜恶人。连西军、西贼、大辽都不要了,他们得凶恶成什么样啊?你敢要?

    你现在杀了他们的头目,还要去劝降他们?你以为人家是受气包一样的宋军啊?

    “怎么?不行吗?”郑居中问。

    “恐怕不行啊……”陆谦额头都是汗珠子。

    他虽然不是什么好人,但是他也不是居心叵测的反贼,而是跟随童贯多年,一直在保卫大宋江山的忠臣。怎么能忍心看着郑居中胡乱毁掉河东已经很不好的局面呢?

    “唔?”郑居中看到陆谦推脱,相当的生气啊。

    “枢相有所不知,”陆谦道,“凤鸣山、苏之涣二人并不是河西军的大将,他们只是出面接了童宣抚的生意,替他募集了5000骑士兵募。而这些骑士兵募在河西都是有家有业有庄园的,大多隶属于大教化团下面的各个天理书院……”

    “隶属于书院?”

    郑居中愣了又愣。

    这是什么体制啊?军将归书院管理?

    “对啊,河西那边就是这样的。”陆谦解释道,“河西是郡县制和分封制并存的。而分封制又和天理书院结合在一起,最高的封君则是大教化团,大教化团下又有大书院、州书院、县书院。说是书院,但并不只管教书育人,而是管军、管政、管民,什么都管,不过最重要的却还是管分封土地和封地骑士……”

    河西的体制被后世的历史学者总结为“书院分封制”,其实就宗教领主制。大教化团就是集合了教权、军权、政权于一身的领主,而书院骑士则是大教化团的封臣。骑士们从书院领取土地,附属于书院,充当书院的教习、教师、教谕,组成大教化团的军队。而大教化团的军队,基本上就是河西军的主力了。

    而凤鸣山、苏之涣二人在大教化团中的地位并不高,之所以可以统率5000书院骑士,就是因为得到了大教化团总教谕章援的命令。

    “枢相,这些人都是有家有口有庄园的,在河西、安西都是人上人……”陆谦苦着脸道,“他们出来帮童宣抚打仗,一是为了钱,二是因为有大教化团的命令。

    您现在要收了他们,这个,这个怎么可能?他们在河西、安西的家口和庄园怎么办?而且其中还有不少人是真相信有天理的,您,您说这个……”

    在这个时代,河西走廊就是个宗教气息非常浓厚的地区。看看敦煌壁画就知道了!而且因为教育落后,大部分人民都不识字。所以加入大教化团的河西壮士,大多都具有淳朴、迷信、没文化的特点。而简单易懂的《天理新说》正好迎合了他们的需求,儒家天理之说就这样成天理教了。

    当然了,儒家的敬天法祖,还有“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等五伦,还有仁义礼智信等五常,以及儒家所推崇的宗族团结,也都被结合进了天理教——在天理教的阐述中,对祖先的崇拜和对天理的崇拜是不矛盾的。因为天理是一切的源头,人类自然也出自天理,天理也就是人类终极的祖先。而天理书院之下的骑士,也不是欧洲骑士团骑士那样的不婚族。而是一个个拥有骑士宗族家族。

    另外,包括《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在内的儒家经典,还有《道德经》,也都和《天理新说》一样,是天理教的经典。

    不过大部分书院骑士都只读(或者跟着念)《天理新说》、《道德经》和《论语》三部经典。

    总之,书院分封制下的骑士根本不可能被郑居中收编。根本不存在这种事情,给钱也不可能。人家哪怕不要天理了,也不能不管老婆孩子和家族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