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8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也就是说,武好古攻下易州可以封锁辽军越燕山而来的通道,而攻下奉圣州南部则可以打开通往辽国西京大同府的通道。

    而西京大同府一旦受到武好古的威胁,辽军还有心思在易州、定州一带作战吗?

    “大王,纪学士是想让咱们吸引辽军主力去奉圣州,好方便宋军进取定州、祁州、真定府北部啊。”

    天津市城外,刚刚挂上北平王府招牌的原宣抚司城堡之内,武好古正在听取总军机房军机们的分析。

    现在赵钟哥担任了幽州军东路总管,率领一个将的步兵,还有平州张家、滦州赵家和营州西门家的兵马,驻扎在幽州镇东部的平、营、滦三州。慕容鹉则担任马军总管,指挥幽州军的机动兵团。西门安国则出任了幽州军的西路总管,率领一个将的兵力,再加上涿州刘家、易州曹家(易州还没拿下,不过已经封出去了)、蓟州左家(只占有一小部分蓟州土地)、武州虞家(并没有分配土地,不过可以得到幽州军发放的军饷)的兵马屯驻在涿州。

    还留在武好古身边的宿将只有一位马政了。另外,武好古还提拔了王彦、陈剑和潘烨等几个青年才俊进入了总军机司的核心。

    现在正给武好古进言的是潘家将门出身的潘烨。他是那下令“潘武绝交”的驸马都尉潘意的族弟,比武好古和潘巧莲小一辈,是云台学宫和骑士学院的双料毕业生。根本没理睬堂兄的命令,留在了武家军中。因为潘巧莲的关系,被武好古看成了自己人。

    因为他是世代将门,在开封模范新军和开封禁军里面有不少朋友,对他们的情况是再了解不过了。所以是个“大宋问题专家”,在总军机房内负责宋军情报的搜集和分析。

    对了,现在天下的形势,已经不是宋辽对峙,而是宋、辽、燕三方对峙。不过武好古和大宋朝廷并没有撕破脸,所以算是“友”,辽国则是“敌”,现在是敌、我、友三方在玩这场权力游戏了。

    “陶节夫会如何布署?”武好古问。

    这段时间,宋军河北、河东前线的人事进行了调整。

    原先的河东路宣抚使陶节夫现在调任到了河北,同时又委派王安石的侄子王旉宣抚河东。以刚刚过世的韩忠彦之子韩治为真定府路经略安抚使,以名将折可适为定州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总管,以名将高永年为高阳关路经略安抚使兼兵马总管,又以原任同知都军机司事王禀为模范新军都总管兼河北路宣抚都统制。

    与此同时,朝廷还从陕西调集了三个将的新军,分别交给折可适和高永年指挥。加上之前跟着折可适进入真定府的一将折家军,以及归属王禀指挥的三将模范新军。

    现在朝廷在河北战场上有了七个还算不错的将!

    另外,虑北虑战的韩肖胄又缓过了劲儿,将所部兵马编组了三个步兵将和一个骑兵将,算上辅兵后,总兵力高达三万!

    “到明年春暖之后,朝廷在河北战场上将有十一个能战的将!”潘烨道,“预计将会先用来收复定州、祁州、真定府北路地盘。纪学士希望我军出击山北,目的就是吸引部分辽军北上,以方便朝廷大军收复失地。

    这很有可能是官家的吩咐,纪学士只是照做而已。”

    “会不会偷袭天津府?”武好古问,“陶节夫就喜欢干这种事儿吧?”

    “不能排除可能性,”潘烨想了想,“不过肯定会在收复定州和真定府北部失地,封堵了辽人再度入寇的通道之后。因为官家已经受不得第二次惊吓了!”

    他对大宋官家的遗传性胆小还是很了解的!

    “如果咱们的大军在奉圣州南部久攻不克,而朝廷在定州、真定府北部作战顺利。陶节夫恐怕会提出偷袭天津,不过此事很难得到诸路安抚、兵马总管的支持,一定会拿到朝堂上去议论的,所以咱们肯定能提前知晓。”

    武好古点了点头,又看着马政,“仲甫,你说说,咱们该怎么打?”

    “大王,”马政道,“属下的建议是,咱们先按兵不动,看辽人和朝廷怎么出招吧。

    现在是两国三方!光是摸清朝廷的动作还不够,得摸清了辽人的动向才能立于不败啊!

    在三方当中,咱们的兵力最少,但又是最精的。上万具装加上万余重甲步兵一出,还有不能击破的敌人吗?可是咱们的人少,不能要是拆开了使用,东撒一点,西摆一点就坏了。所以宁愿后发制人,也不能先发而动。”

    武好古的具装甲骑和重甲步兵如果对上生女真敢达不一定稳赢,可对上辽宋两家,打主力决战肯定不怕。除非两家联手,用压倒性的兵力死堆。不过这种可能性根本不存在,至少现在看不出来。

    “也好,”武好古点了点头,“那就先应下纪忆所请,到时候虚张声势一番,就算应付过去了。然后再坐观辽国和朝廷怎么出招吧!”

    ……

    “陛下,河北西路对我大辽而言,已经是死地了!”

    鸳鸯泺,大辽天子御帐。

    刚刚替耶律延禧出了一个祸水南引之计的萧兀纳,此时正在木图上指指点点,分析战局。

    “易州虽然是反攻析津府城的跳板,可是咱们真的有力量复夺析津府城吗?”萧兀纳连连摇头,“我看不成啊!自古攻城都比守城和野战要困难,咱们的兵马遇上幽州军,不仅野战不胜,连析津府这样的坚城都守不住几日……”

    “那是武好古用了妖法!”萧奉先咬着牙道。

    萧兀纳点点头,“是啊,人家都会妖法了,咱们还傻愣愣的往上送吗?”

    这话说的对啊!

    武好古都成妖了,你让肉骨凡胎的辽兵怎么打?

    “那咱们怎么办?”萧奉先问,“总不能弃了燕地吧?”

    “燕地不是弃于不弃的问题,而是根本守不住的问题!”萧兀纳道,“现在朝廷大军被分别布署在易州、奉圣州、定州和真定府、蔚应朔三州、中京道沿海和北安州等地。实在太过分散,极易北敌人各个击破。其中最危险的,就啊布于易州、定州、真定府等地的萧特末所部大军。一旦有失,恐怕就是全军覆没啊!”

    “那该如何是好?”耶律延禧眉头紧皱着问。

    从燕地和河北撤兵就是认输啊!

    他这个大辽皇帝输得起吗?

    而且宋军现在还在东京道的苏州镇东关外插了一脚,很可能会以此为据点加强和生女直的勾结。

    这是要灭亡大辽国啊!

    而且,就算宋朝没有灭辽的意思,光是失去燕地在财政上的损失,就能让大辽国垮掉了。

    现在好歹有从宋人那里抢来讹来的财富,还可以支撑一阵子。一旦这些积蓄花完,大辽国也就该分崩离析了。

    “陛下,”萧兀纳这时伸出手指,在木图的一角轻轻敲了敲,“您看这里!”

    耶律延禧俯身一看,“燕门关?能行吗?”

    “一定能行!”萧兀纳道,“宋人现在只盯着河北,根本没想到咱们还有这一手!”

第1084章 小米监军() 
从天津府回来的纪忆,终于也享受了一回只有赵佶最心腹的臣子才有的待遇——连夜入宫!

    夜开宫门在赵佶即位前本是相当忌讳的事情,可是赵佶这位青楼天子总爱溜出去风流快活,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后来因为都军机司的设立,都军机凡遇军机重事,入宫通禀就成了惯例。

    所以今日风尘仆仆,一路自河北急行而归的纪忆,黄昏时入城,晚饭后就被宣入琼林宫问对。

    赵佶是在崇政殿的偏殿,也就是那间用来摆放地图台的大殿召见纪忆的。当纪忆抵达的时候,赵佶正和蔡京、张叔夜,和刚刚替代晋升右相(张商英外放,判海州事)的何执中出任尚书右丞苏迟,还有知枢密院事郑居中一起在看地图。

    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武好古公开割据和高俅、钟傅相继败亡,现在的赵佶不大相信武臣,而是愈发喜欢对前线指手画脚了。

    看到纪忆走了进来,赵佶连忙招他上前问话:“纪卿,武好古答应出兵奉圣州了?”

    “回禀陛下,他答应了。”

    原来鼓动武好古出兵奉圣州是纪忆和杨戬瞎琢磨出来,然后向赵佶上书的“献策”——宋朝的文官挺喜欢献计献策的,反正他们也没啥执行能力,只管让武将们去折腾,成功了有他们一份大功,失败了和他们没关系。

    “会照办吗?”赵佶问。

    “一定会的!”纪忆道,“武好古不希望朝廷和契丹停战,自然不能出兵易州。那么攻打奉圣州,夺取归化铁山就是不二之选了。”

    不打岂不是更好?

    张叔夜听了纪忆的分析眉头微皱。

    纪忆的战略眼光是不错,但是打仗不是光靠战略,还得讲究战术,讲究战斗的。

    武好古的主力是强大,但是数量有限的具装甲骑和重甲步兵,当然要追求野战决胜了。对于他而言,只要能在开阔地形上决战,胜利就很有保障,哪怕在比较狭窄的地形上野战也有极大的把握取胜。

    所以幽州军必然会以寻求野战为目的进行布署,而攻打奉圣州南部山谷中的城堡,只会消耗武好古有限的兵力,所以他就算答应了,也是在敷衍了事儿……

    “好!”赵佶拍了拍巴掌,“终于能把辽人赶出去了,也不须重创痛剿,撵走了就是。张卿,可知道了?”

    “臣遵旨。”张叔夜连忙应答。

    赵佶的想法,殿内的臣子们都知道。他得要留着河北的十一将精兵去防备狼子野心的武好古,同时也希望耶律延禧能够保住深入河北的兵力,去和武好古继续争斗。

    这样他的大宋就能安稳了!

    “真定府路、高阳关路和定州路三路大军,这一次必须要谨慎行事了。”赵佶继续吩咐道,“步步为营,堡垒推进,慢慢的从西、南、东三面向定州逼近。谁都不得争功,不得冒进,不得浪战。”

    赵佶的布置是越来越具体了,如果不是因为胆子太小,他都恨不得亲自跑去前线督战了。

    “陛下,逐走辽寇之后,真定府、高阳关和定州三路大军当如何布置?”

    提问的是蔡京。在他看来,辽寇肯定是会被赶走的。现在他们赖着不走,根本是将自己置于险地。数万大军,就靠着紫荆关——飞狐口之间的狭窄山路为退路,稍有不慎,就是全军陷于绝地了!

    所以只要武好古肯在奉圣州虚张声势一下,官军再来个步步为营,辽人怎么都退了。

    赵佶吐了口气:“自是在信安军、霸州、保定军、雄州、安肃军、广信军、保州、定州,以及北流黄河沿线缜密布置,务必广造城池,深挖壕沟,积蓄兵备,勿使幽州有可乘之机。

    若能如此相安,便也罢了。朕不过给了他半县之土,但燕地终是回归大宋版图了……朕总归也算对得起祖宗了!”

    赵佶倒还挺会自我安慰的。武好古从大宋土地上取走的,不过是沧州清池县的一部分,原本就是荒芜之地。

    而燕地无论如何,都回到了大宋的版图!如果再加上灵夏之地,河西之地,安西北庭之地,三佛齐海峡之地,现在的大宋版图之辽阔,几乎可以和盛唐相比。

    至少从地图上看,赵佶还是一代雄主,妥妥的成吉思皇帝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