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哔哔读书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下豪商-第79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摊给了下面的市县。包括界河商市、清池县、盐山县、南皮县、乐平县、无棣县在内,一共一市五县,都参与了团练分配。

    其中界河商市承担了一万团练兵的额度,其余五县各自分配了两千。

    这两万团练兵,现在也都已经集中到了界河商市。和新军官兵一块儿,在契丹铁骑的威胁之下,开始接受严格到苛刻的训练了。

    大队大队的新兵,换上了武好古亲自选定的常服。其实就是北方农夫常穿的麻布短衫,还有收档的麻布裤子,再加上一顶范阳笠。衣裤都没有染色,而且尽可能做得结实耐穿。

    这些新兵蛋子,以营为单位,500——800人一起,穿得整齐,站在各自新建成的军营外面的操场上。面前则是戎服笔挺,头上同样顶着范阳笠,腰间悬着直刀或是宝剑的新军武官或者没有官身的小武官,就自然有了一种军队的气度。

    要在短期内把这些新兵带出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呢!

    如果不是云台系的骑士学院从前身的枢密院兵学司开始,到今年已经有了十一个年头,不仅培养出了大批的军官,而且也摸索出了一套在平时注重培养大小武臣(就是军官、士官),在战时再以小武臣和老兵协助调教新兵的练兵路数。光是五万五千新军,武好古这个宣抚司就拿不下来,更不用那些团练兵了。

    当然,沧州的团练兵也不是一点基础都没有的。至少界河商市中拉出来的一万人马还是相当不错的。他们的底子是博士团和界河公民兵,再加上一些雇佣来的效用士。也组成了两个将的步军,装备几乎和新军一样,只是没有配属多少瘊子甲,大部分的新兵都只能在训练完成后领到一身纸甲。

    给界河团练装备纸甲倒不是因为害怕有人拿兵器禁令说话,而是仓促之间根本来不及打造那么多的瘊子甲。

    哪怕界河商市和京东商市内有许多运用了水力锤的铁坊,还有两所用木炭炼铁的铁厂,但还是没有办法在短期内将七万五千人的大军完全武装起来。

    作为二线部队的团练,自然只能吃点亏了。

    武好古今天带着幕僚们到达界河商市南面的大营时,正好赶上了饭点儿。因为商市中的人们比较富裕,从来都是一日三餐在吃的。所以包括新军六将和沧州团练的兵士在内,所有人都是一日三餐。

    兵士们是以营为单位居住和进行日常训练的。这个时候每个营的驻地中临时搭起来的茅草顶的饭堂中,系着白色围裙的厨子正在分配饭食。只见他们一人守一口大铁锅。每个铁锅都冒着诱人的香气。来自界河商市的“城市兵”倒还好,他们也是吃惯用惯的。那些来自乡村的团练,别说什么贫下中农了,就算是勤劳致富的地富家庭出身的娃子,看到那一锅锅的白面馒头和有点像传说中的肉的食物,口水都止不住的流了。

    界河商市果然如传说中一样,是富甲天下的好地方啊!就是冲着隔三差五能有一顿肉,这个兵(团丁)也是有当头的!

    除了有肉吃,饷钱也不能少!

    现在耶律延禧就在析津府!冲着他的面子,武好古也能给手下的新军兵士和团丁请饷了……人家很快就要去和大辽天兵搏命了,能不给钱吗?不给钱他们不卖命,打了败仗的话,大宋江山就要易主了,赵佶再也不能丰亨豫大了。

    所以现在武好古直辖的五万五千新军和两万团练,也不管是不是府兵,都是一律发饷的——西北那边给了土地的府兵也许可以不支饷,在商业发达的沧州可不能这么干!

    发饷的标准主要看岗位和级别,战兵分成上骑上中下四等拿钱,辅兵分成工、辎、骑三等给钱。团练兵的钱少点,相同的岗位比战兵打八折。

    至于上了战场,当然还得另外发奖金了!

    反正武好古现在可以名正言顺从赵佶兜里掏军费,就不必替他节约了。

    武好古骑着马,在诺大的军营里面四下转悠着,从这个营的驻地转到那个营的驻地,时不时还会下马钻进兵士们吃饭的棚子查看,还会捡看上去老实巴交还有点土的农民兵问上几句话。

    “叫什么呀?”

    “回宣帅的话,小的叫张二蛋。”

    “哪里人?南皮县东门外印子头村。”

    “家里做什么的?”

    “小的家里是种地的。”

    “收成怎么样?”

    “收成还行,就是这几年麦子太贱了……”

    “那在营里可吃得饱?有人欺负吗?”

    “吃得饱,两三天就有一顿肉,可是享福咧,就是,就是……”

    “就是官长太凶,老是打俺的板子,屁股都打开花了。”

    “为什么要打?”

    “说俺分不清前后左右,老迈不齐步子……”

    “哦,那倒是该打的,不过打完以后要上点药,也别把人家屁股打烂了,打烂了不容易好,要换点地方打。”

    “喏!”

    一个骑士学院出身的营准备将站在武好古身后,大声应着,还用眼角的余光在那个南皮张二蛋身上扫了扫……仿佛在寻找可以下手的部位,看得那位张南皮就是一哆嗦。

    武好古笑着在张二蛋健壮的肩膀上拍了拍,“莫怕了,新兵都是这样过来的……好好练吧,等上阵杀敌的时候,就知道现在练的东西有用了。对了,他是什么兵?”

    “回禀宣帅,这小子暂定是当弩手的!”

    “弩手……”武好古点了点头,心说:怪不得总挨揍……在骑士学院的《步军操典》中,弩手就是挨揍的命啊!

    因为弩手对上级军官的恐惧一定要超过对契丹兵的恐惧。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在军官的指挥下,在近距离上对汹涌而来的敌人发射箭镞。

    当然了,当兵和挨揍在这个时代中是分不开的。哪怕是骑士学院这种地方,也是有各种各样的体罚摆在那里的。

    另外,军中的死刑也是非常多的!不仅要斩杀违抗军令军法的个人,有时候还要连坐左右和连坐全伍甚至全火!

    没有各种森然的军法军纪逼着,军队怎么能上阵打胜仗?

    而在执行军法这方面,新军可比禁军凶残多了。禁军在很多时候已经养成了世兵,基层军官和士兵往往沾亲带故,怎么下得去手?

    新军可不是这样,士兵就是五年役,军官和他们没有那么深的交情,下手的时候可狠呢!而且新军的士兵基本上是年轻人,皮糙肉厚的禁得住打,学东西也快。不像禁军的大叔大爷,打也打不会了。

    武好古从这个棚子中出来,又上了马,和刚刚从西北回来的马政一块儿,继续在大营之中巡视。

    “宣帅,咱们这样一点不遮掩的练兵,契丹人那里早该知道了吧?”

    听到马政的问题,武好古只是一笑:“怎么会不知道?耶律延禧也是有探子的。

    不过知道了又能怎样?马上越过界河进攻吗?现在还是夏天,界河水面上可跑不了马。”

    “也许耶律延禧会派兵从定州路方向入寇。”马政说出了自己的担心,“驻扎定州路的四个将不行啊,空额太多,兵器也不足备,训练就更别提了,而且定州路的团练也才刚刚开始募集……”

    “无妨。”武好古打断了马政,笑道,“梁子美是为官数十年的老臣,一定会有办法的。咱们只管加快练兵,还要尽快在界河沿岸修筑堡垒堤坝。界河商市和沧州是咱们的地盘,无论如何都不能有失的,可知道了?”

第1014章 兵临城下——大辽天兵来了() 
“临阵练兵?消息可靠吗?”

    析津府城的皇宫之中,度日如年的耶律延禧,终于得知了武好古正在界河以南练兵的消息。

    马上就要打仗了,你的兵才刚刚开始练,这不是摆明了要打败仗了?

    “可靠,绝对可靠!”马人望说,“南京道警巡使张觉化妆成客商,亲自去了界河商市,还混进了宋人的军营。发现大量的士兵都是新入伍的,连长枪、弓箭都不会用,根本就是乌合之众啊。”

    长枪并不难学,就是举着往前冲,然后就是依着口令刺杀或拍打。至于弓箭,在结合了平夏之战和安西之战的经验后,河北宣抚司直辖的4个步军将中的步兵营,都取消了专业弓箭手的配置,而是采用了一营下辖两个长枪队、一个刀盾队和一个弩兵队的组合。

    其中刀盾队尽可能选用老兵和武艺高强的新兵,其余三队则主要用普通的新兵。因为弓箭的训练难度不低,河北的府兵也没有西北府兵那样的底子。所以干脆不再给新军的步军配弓箭,就用射程远、威力大,但是射速较慢的界河弩作为主要的单兵抛射火力了。

    不过,武好古的四将新军步军也不怕和辽人比弓箭,因为这四个将下面的工兵营中都配备了一个弩炮队,有18门可以牵引的弩炮可以输出相当吓人的火力。

    “保先,”耶律延禧将目光投向了萧保先,“你怎么看到的是精锐骑兵?”

    “陛下,”萧保先奏道,“臣看到的都是具装甲骑,人数不过数千,应该是所谓的御前骑士……那些御前骑士在界河以南的沧州地面上都拥有1500亩的庄园职田,所以平日就居住在沧州的,据说有3000家。”

    马人望道:“一家骑士不会只有一名可充具装甲骑的战士,3000家出6000骑应该是可以办到的。

    另外,武好古还有一批由所谓骑士学院教养出来的军官,据说是非常不错的。可能还有数千上过战阵,打过党项的老兵可以用为骨干。”

    “不过就是精兵万余嘛!”耶律延禧自言自语道,“看来也不一定要等到界河冰封的时候了……马人望!”

    “臣在!”

    “现在存了多少粮草了?可以支持多久?”

    “回禀陛下,夏粮已经收缴完毕,足够支撑到今冬。”马人望道,“如果等到明春还不能得到辽东的粮食接济,析津府城就要缺粮了……所以最好能等到辽东的秋粮在今冬运抵,这样就万无一失了。”

    “无妨,”耶律延禧笑道,“有宋人的粮食可以吃,还怕饿着析津府城内的百姓?

    而且赵家天子能有多大的胆子?听到朕的大军南下入了定州路,还不马上求和?到时候,朕就要把岁币提升到300万一年!”

    “陛下……”

    马人望还想规劝耶律延禧谨慎用兵,却被耶律延禧一挥手阻止了。大辽皇帝道:“马卿,南京道的侍卫亲军齐集了吗?”

    “回禀陛下,已经齐集了。”

    “好!就让他们打头阵吧。”耶律延禧对自己最信任的小舅子萧奉先道,“奉先,你再带上一万铁骑,和马人望一同去扑击宋国的保州!”

    “臣领旨!”

    看到耶律延禧已经下了决心,马人望也没有办法了。只得和萧奉先一起领了圣旨,他想了想,马上又有了一个建议,于是上奏道:“臣建议陛下兵临界河北岸,张扬声势,吸引宋军的注意力。这样臣和萧枢密一定可以在保州、定州之间打宋人一个措手不及!”

    “好!”耶律延禧一听这主意不错,“就这么办!朕明日就挥军南下,饮马界河!”

    ……

    契丹皇帝耶律延禧的大军开出析津府城的消息传到界河商市的时候,武好古正在界河北城,视察北城极其周边的布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